這老狐狸,果然有問題。</br>听到新式火藥,李衍心中已提起警惕。</br>見他模樣,韓坤微微搖頭︰</br>“看來有些事,李小兄弟還不清楚。”</br>說著,他喝了口茶,嘴角露出一絲嘲諷,“新式火藥的消息,其實早已傳出。”</br>“就在年前,工部已有人被蠱惑,神火銃和新式火藥的方子,全部泄露出去。”</br>“京城都尉司,指揮同知司徒博被當庭仗殺,都指揮使魏淵,風雪中宮牆外跪了一夜。”</br>“此事雖說朝廷極力隱瞞,朝廷百官也不敢多說,但天下豈有不透風的牆?”</br>說實話,李衍听罷也有些震驚。</br>雖說早猜到這種東西瞞不了多久,畢竟經手的流程太多,若有人存心謀奪,總能找到破綻。</br>只是沒想到,泄露的這麼快。</br>還沒于世人面前顯威,便已被盯上。</br>“誰干的?”李衍忍不住詢問道。</br>韓坤搖頭道︰“朝廷將罪名,扣在了彌勒教妖人頭上,但真正的主謀,尚不知曉。”</br>說著,輕輕撇著茶杯浮沫,“按老夫之見,天下間會干這事的太多了,各地豪紳、大商會、皇族,甚至太玄正教都有可能。”</br>“為什麼?”呂三忍不住問道。</br>“平衡!”</br>“朝廷、玄門、世家、江湖…很多時候,看似互不往來,實則牽扯頗深。”</br>“就如我們漕幫,看似只是江湖幫派,但卻擔著漕運重任,我們一亂,北方糧價就得漲!”</br>“有些官員腦袋上的烏紗帽,就保不住。”</br>“我們背後,還牽連著大大小小商會,商會又和朝廷各派官員有聯系,他們一紙令下,又能讓我們吃不了兜著走。”</br>“其他幫派,甚至玄門也是這樣。”</br>“神州各方勢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多年來形成的平衡。”</br>“怪只怪,咱們這位陛下太強勢了。”</br>“他想對玄門正教動刀,因為玄門牢牢把控著洞天福地,還有眾多信徒,是個隱患…”</br>“他想對地方豪紳動刀,因為地方豪紳手中有大量土地,瞞而不報,致使前些年國庫空虛…”</br>“他想對朝廷百官動手,因為這些官員,就是各地豪紳和那些大商會的庇護者…”</br>“他也想對江湖動手,因為不受控制…”</br>李衍面色平靜道︰“這些都是朝廷擊積弊,稍微有點作為的皇帝,都會想辦法。”</br>“是啊,但能成的少之又少。”</br>韓坤微微一笑,搖頭道︰“多年來形成的平衡,牽一發而動全身,即便咱們這位陛下,也只能徐徐圖之。”</br>“開海運,扶持商賈,就是為了壓制豪紳,這些年又扶植佛門,便是為了壓制太玄正教。”</br>“總之,他想要天下盡在掌控,更想厲兵秣馬,與四海爭雄,將來史書留名。”</br>“然而現在,有了這新式火器,他就能威懾玄門和江湖,甚至敢直接動手,清除朝堂勢力。”</br>“你說這情況,到底哪個才是主謀?”</br>李衍啞然,沉思了一下,微微搖頭。</br>若真是這種情況,還真不好說。</br>為保住權勢,有些人的膽子比天還大。</br>想到這兒,李衍緩緩喝了口茶,“朝廷大事,我們這些粗人是不懂的。”</br>“前輩也對這東西感興趣?”</br>韓坤嘆了口氣,搖頭道︰“我們又不造反,巴望著四海升平,才有飯吃。”</br>“甚至這東西,也希望永遠不出現,辛苦習武一輩子,被一個初出茅廬的狼崽子一槍打死,�碫Q茫 戲蛐鬧謝岣 耍俊 lt;/br>“但沒辦法啊,江湖就是這樣。”</br>“東西已經出現,你沒有,而別人有,你就要倒霉,指不定哪天就被崩掉了腦袋。”</br>“實話跟你說吧,就在二月二龍抬頭那天,已經有人暗中售賣火藥配方和火器圖紙。”</br>“都尉司去的時候,人已經跑了。”</br>“誰也不清楚,江湖中哪方勢力已經買到。”</br>“本來是與老夫無關,但都尉司回到鄖陽府後,便將那些與胡員外有關的人,全部抓入大獄,弄得一片動蕩。”</br>“城里最近,也多了很多陌生面孔,老夫有預感,怕是有大事發生,所以有些事必須弄清楚!”</br>李衍一听,頓時了然。</br>韓坤不過是漕幫一個長老,弄清楚這些事,針對性布置,說不定就可暗中布局。</br>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李衍也不好繼續裝傻,瞥了韓坤一眼,低聲道︰“天聖教!”</br>“果然是他們!”</br>韓坤猛然起身,咬牙道︰“實不相瞞,天聖教的人,正暗中與漕幫幾個長老接觸。”</br>“排教那邊動靜異常,平白無故找我們麻煩,說不定也與天聖教有關。”</br>“這幫家伙,怕是想再次起事!”</br>“李兄弟的消息,對我至關重要,說不定能救我漕幫眾多兄弟一命,事情緊急,老夫這就回去與幫主商議。”</br>李衍點頭道︰“前輩先忙,不用管我們。”</br>天聖教和彌勒教不同,他們聚攏山民,最初的目的,也只是抵抗官府驅逐。</br>江湖中人,對其抱有好感者眾多,甚至會幫著隱藏,和漕幫有聯系,一點也不奇怪。</br>但也要分時候。</br>真牽扯到這種事上,漕幫怕是要倒霉。</br>“那哪兒成!”</br>韓坤起身後搖頭道︰“不說這重要消息,就是沒這回事,也要好好招待。”</br>“老夫已在鄖陽府最大的青樓煙雨樓定了房間,為你接風,小友盡管去玩兒,全算在老夫賬上。”</br>李衍愕然,“接風去青樓?”</br>“你不是喜好此道麼?”</br>“誰跟你說的我喜歡?”</br>“哈哈哈,整個陝州江湖都知道。”</br>“我…”</br>…………</br>最終,幾人還是沒去煙雨樓。</br>一來城中形勢復雜,青樓三教九流匯聚,是非之地,去了難免會惹麻煩…</br>二者剛入鄖陽,就急火火去青樓,李衍敢這麼做,這青樓小狀元的名頭,就摘不掉了…</br>幾人就在江浙會館吃了頓便飯。</br>菜品簡單,就是地道的會稽菜,紹三鮮、梅干菜燜肉、西施豆腐、紹興醉雞等。</br>李衍等人中午便是一頓酒肉,胃口自然沒那麼好,隨便吃了一些後,便各自回房休息。</br>他們沒發現,當幾人關燈後,對面一個房間的窗戶無聲無息打開。</br>正是之前那個吟詩的舉人房間。</br>窗戶後,是一個矮胖身影,雙目精光四射,喃喃道︰“好強的寶氣,這些人什麼來頭…”</br>…………</br>次日清晨,李衍早早醒來。</br>他收拾了一番,便和王道玄出門,打算前往城隍廟,而沙里飛和呂三則會留在房中。</br>沒辦法,他們的行李著實貴重。</br>鄖陽府地位特殊,因此有兩座城隍廟,一個縣城隍廟,另一個則是府城隍廟。</br>二人要去的,自然是府城隍廟。</br>在此登記造冊,整個鄂州便可通行,而且呂三的道牒,也需要在此辦理。</br>府城隍廟在城西,距離小西門一里地,也就是他們昨日通過的城門。</br>白天的鄖陽府,又是另一番特色。</br>這里是南北轉運重鎮,因此商貿發達,就連街上百姓,都是行色匆匆。</br>牛車、馬車、駱駝…動輒堵塞街道。</br>鄂州人脾氣火爆,一旦擁堵,便是互相叫罵,上頭了便是拳腳相加。</br>看熱鬧的,更是眾多。</br>唯一能讓他們停下腳步的,便是圍觀吃瓜。</br>李衍和王道玄,都不愛湊熱鬧,但一路行來,他們還是發現了許多蹊蹺。</br>鄖陽府這邊的江湖幫派,太多了!</br>他們藏于人群之中,普通百姓分辨不出,但有些江湖經驗的,都能瞧得出來。</br>尤其是傳統的五行,車船店腳牙。</br>這里的車馬行,不僅有來自北方的馬幫,西南的騾馬幫,甚至還有來自沿海的車隊…</br>船運不用說,排教和漕幫已然是水火不容。</br>和漕幫各個城市布置分舵幫主不同,排教乃是排頭的形式,每個排頭手下都有一支龐大團隊。</br>這些排頭也不簡單,都是玄門中人。</br>北方以太玄正教為正統,法脈實際上相對較弱,但在南方卻更勝一籌,各種大小法脈數之不盡。</br>因此,排教各個排頭也來自不同法脈。</br>就像昨日韓坤所言,神州大小勢力之間,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br>李衍已經隱約察覺。</br>排教和漕幫南北對峙的局面,正符合如今玄門形勢,很難說背後有沒有正教和法脈的支持。</br>店鋪不用說,明顯是依附于南北各方勢力,什麼人,住什麼店,若是搞不清楚,肯定會挨宰…</br>腳行同樣如此,昨天碼頭上他們就已見識過。</br>至于牙行,更是依附于各方…</br>按理說,在這種匯通南北的渡口城市,出現這種情況,也在情理之中。</br>但“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江湖一家親”,這句話也並不是說說而已。</br>江湖本身就是一種規則,無論來自天南海北,都是要吃一口飯,互相妥協,形成規矩,才不至于兩敗俱傷。</br>所以,又有人說江湖就是人情世故。</br>而如今這個平衡,已經被打破。</br>源頭,便是排教和漕幫的爭斗,畢竟這里是渡口城市,兩方勢力最大,其他幫派也多少依附著他們。</br>“鄖陽已成是非之地啊…”</br>王道玄見狀,心中感慨,低聲道︰“這種江湖爭斗,遲早會弄出大事,此地不宜久留。”</br>李衍也點頭表示贊同,跟王道玄二人加快腳步,沒多久便來到了鄖陽府城隍廟。</br>鄖陽府城隍廟,規模毫不遜色長安。</br>而且,這里的氣勢更足。</br>東西南北五個方向,門口皆設有法旗,以石台穩固,高達三丈,加上城隍廟內矗立的玄黃旗,共有五色,正是五方雲旗。</br>普通人察覺不到,但李衍卻能聞到,法旗之上皆有神明寄托,五道神罡令罡煞之氣流轉,形成龐大局勢,籠罩整個城隍廟。</br>李衍和王道玄互相看了一眼,面色凝重。</br>這種手段,就是開啟陣法防護。</br>若是在長安,只有在邪祟入侵時才會使用,而在這鄖陽府,竟已成了習慣?</br>怪不得,那晚圍剿天聖教山寨,太玄正教直接就出動了兵馬,沒有絲毫猶豫。</br>看似繁華的鄖陽府,實則已危機重重。</br>李衍若有所思,來到側門,對著那守門道人拱手道︰“道長,我等是外州來的術士,要進去登記造冊。”</br>“道牒拿來!”</br>守門的道人,目光中滿是警惕。</br>還有其身後兩名道人,竟已不動聲色,將手按在劍柄之上。</br>李衍面色平靜,和王道玄分別取出道牒。</br>見他所持乃黑色道牒,守門的道人明顯有些詫異,翻開一看後,笑容立刻浮上面孔,拱手道︰“原來是長安來的李道友。”</br>“谷寒子師兄交代過了,李道友近日會來鄖陽府,貧道封元子,二位快請進。”</br>說著,伸手一抬。</br>李衍微微一愣,心中警惕,臉上卻是露出笑容,“道長客氣了,在下不過無名小卒而已。”</br>“李道友太過謙虛啊。”</br>那道人封元子回了一句,便滿臉微笑,親自引著二人進入城隍廟中。</br>而另一名小道童,則急匆匆離開,顯然是要去通知那位谷寒子。</br>來到玄祭司,封元子更是親自安排,幫二人辦好了登記造冊。</br>李衍猶豫了一下,開口詢問道:“道長,我還有位同伴,想在鄖陽府辦理道牒,不知…”</br>“李道友莫急,谷師兄馬上就來。”</br>封元子微微一笑,打斷了他的話,抬手道︰“不如先去靜室喝杯茶水。”</br>特娘的,無事獻殷勤,肯定有麻煩啊…</br>李衍心中升起不妙的感覺,但事已至此,也只得見機行事,跟著這封元子進入靜室。</br>封元子很是客套,親自幫二人倒茶,微笑道︰“團黃、蘄門、黃芽,共稱淮安三茗,每年最好的都會送來鄖陽府,李道友還請品鑒一番…”</br>“好茶。”</br>李衍隨意喝了一口,也不知是哪一種,雖香氣撲鼻,回韻悠長,但心中卻越發忐忑。</br>剛想詢問,就見門外走進一名道人,身形高大,長須飄逸,正是那晚領頭的谷寒子。</br>“師兄,我去守門了,李道友慢坐。”</br>封元子見狀,直接拱手起身離去。</br>顯然將二人留在此地,就是這谷寒子之意…</br>今天就兩更,明日三更。</br>另推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