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刀行

第192章烏船至鄂州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張老西 本章︰第192章烏船至鄂州

    夜深人靜,荒林一片漆黑。</br>在這遠離人煙之地,林中空地上,卻矗立著一座簡陋草堂。</br>明月朗照,夜風吹拂,草堂屋檐上的風鈴叮當作響。</br>這風鈴樣式也是古怪,鈴錘竟是一個銅符,每次隨風搖擺撞擊,都發出清脆聲響。</br>草廬內的布置很是簡陋,四壁空空蕩蕩,唯有一面四方桌,一個蒲團。</br>桌上燭火昏黃,前面擺滿貢品,而後方托盤上,赫然放著一顆心髒,已然有些發黑。</br>一名老僧端坐于蒲團之上,口中念念不停,手里佛珠一顆接著一顆撥動。</br>待至深夜子時,他忽然雙眼一睜,跪在蒲團上,對著那顆心髒不斷祭拜。</br>呼!</br>霎時間,陰風四起。</br>窗外的月光,也似乎更加皎潔。</br>山林之中,不知何時刮起狂風,樹葉沙沙作響,沒多久,便有密密麻麻的呼喊聲響起。</br>有哀嚎聲、有哭泣聲、有求饒聲、有憤怒嘶吼聲,似乎人言,又似乎鬼話,千奇百怪。</br>與此同時,密林中也有鬼火飄蕩。</br>陰暗樹林里亮起一雙雙血紅眼楮,草叢刷刷作響,似有無數野獸在其中奔走。</br>這般景象,一般人怕是會嚇個半死,然而老僧卻視若無睹,只是一個勁對著那顆心髒跪拜。</br>到了後半夜,各種怪聲逐漸停歇。</br>方才那群魔亂舞,都只是一場幻夢。</br>草廬內,老僧眼中閃過一絲驚喜。</br>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香囊,將心髒小心放入其中,這才哈哈一笑,拎起桌上作為貢品酒壇,到處潑灑。</br>最後,一把火點燃草廬,揚長而去…</br>…………</br>金錢河上,春雨細密如絲,雨滴落入河中,泛起點點漣漪,兩岸青山若隱若現。雨滴落在船篷上,滴答聲響,順著編竹縫隙流淌。</br>“這狗日的天氣!”</br>沙里飛打了個哆嗦,一聲低罵。</br>雖正月已過,但料峭春寒未散,再加上細雨連綿,衣服一旦被打濕,那股陰冷就直往身體里鑽,冷的人直哆嗦。</br>沙里飛端起酒壇,給幾人分別倒了一碗。</br>“快快快,喝口驅驅寒!”</br>“這連日趕路,一口熱乎的都沒吃上,到了上津城,定然要好好睡個覺。”</br>李衍將碗中酒一飲而盡,抹了把嘴,笑道︰“沙老叔,你這是有了錢,身子也嬌貴了吧?”</br>“以前風里來雨里去,也沒喊過半聲苦啊。”</br>沙里飛撇嘴道︰“那是人窮志短沒辦法,只能皮糙肉厚。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幾十年,能過舒坦點,誰願意受罪?”</br>旁邊王道玄啞然失笑︰“說的極是。”</br>沙里飛嘆了口氣,搖頭道︰“老沙我也不是怕吃苦,就是心情不好。”</br>說著,瞥了眼船艙內行李,低聲道︰“那玩意兒受了潮,怕是全毀了。”</br>他說的自然是火藥。</br>“放心,總能想辦法再弄點,鄖陽府碼頭三教九流匯聚,什麼東西搞不到。”李衍搖頭安慰。</br>至于呂三,則蹲在角落擺弄著鷹隼,時而伸手探過船艙,撈起一捧清水,下方頓時就有魚群涌來。</br>就在這時,身穿簑衣,頭戴斗笠的船頭鑽了進來,抱拳道︰“諸位,上津城就快到了。”</br>說著,看向旁邊的呂三,眼中滿是歉意,“呂兄弟,之前幫不上忙,實在對不住。”</br>他是漫川關漕幫的一名船把頭,名叫王勇,當初呂三在漕幫當供奉時,曾幾次出手幫忙。</br>後來因為喬三虎,呂三遭到通緝。</br>漕幫最終還是決定袖手旁觀,這讓王勇這些老船頭很是憤憤不平。</br>無論漕幫還是排教,雖說在江湖上名聲顯赫,但說白了,大多數都是干活的苦哈哈。</br>最初組織起來的目的,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抱團對抗官府,免受貪官污吏盤剝。</br>喬三虎什麼德性,漫川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br>如今這緊要關頭,漕幫對兄弟卻坐視不理,難免讓王勇這幫老人心寒。</br>因此,在李衍等人到達漫川關後,根本不用找船,收到消息的王勇便主動上門,送他們前往鄂州。</br>“沒事。”</br>呂三跟王勇顯然還算熟悉,臉上擠出個笑容︰“事情已經了了,我現在過得很好。”</br>“那就行。”</br>王勇點了點頭,又看向李衍,“李少俠,上元夜擰下熊寶東狗頭,可是名震關中啊,呂三兄弟跟著李少俠,肯定不會吃虧!”</br>說著,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喬三虎死了,家產被人爭奪,落井下石者眾多。”</br>“他手下那幫子惡狗再無人庇護,這些天逃的逃,散的散,道上的伙計也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那幫家伙沒一個逃得了。”</br>“哼,發達時不懂做人留一線,真以為借著官府那張皮,就能逍遙一輩子?”</br>說話間,偷偷向了李衍。</br>江湖道上傳聞,喬三虎也是李衍安排人弄死,只不過沒有證據,畢竟當時的情況太過巧合。</br>他倒也沒壞心思,就是習慣性地想听八卦。</br>李衍打了個哈哈,岔過話題︰“王船頭,听說你們漕幫和排教在鄖陽府斗得厲害?”</br>“是啊。”</br>王勇也不隱瞞,搖頭道,“自從太祖封山設鄖陽府,那地方就一日一個光景,如今已成了神州水道上響當當的碼頭,六省通衢。”</br>“在這鄂州,也僅次于九省通衢的漢口渡,也是漕幫和排教的地盤分界。”</br>“原本大家相安無事,漕幫佔北城碼頭,排教佔南城碼頭,但年初排教不知發了什麼瘋,硬是要吞了咱地盤,幫中兄弟自然不肯答應,因此鬧得挺厲害。”</br>“�砥@薹鞘嵌 繆刮鞣紓 戲繆貢狽紓 齠嗌倌輳 突故悄塹灤浴!lt;/br>說著,看了看船外笑道︰“諸位,上津城到了,這里與漫川關毗鄰,同樣是朝秦暮楚,到了此地,就算是到鄂州了。”</br>“諸位休息一晚,換個衣裳,明天我就送你們去鄖陽府。”</br>“老哥太客氣。”</br>李衍微微搖頭,笑道︰“我等連日奔波,有些勞累,計劃在上津古鎮多休息兩日再走。”</br>“江湖兄弟來回奔波,都要討口飯吃,再麻煩王船頭,就是我等不懂規矩了。”</br>說實話,雖然他們從華山下來,一路風餐露宿,都沒怎麼好好休息過,但也不至于連一晚都扛不住。</br>李衍是故意這樣說。</br>再講究江湖情誼,也有個限度。</br>幫忙送個人行,糾纏得多了就不太妙。</br>半道上,沙里飛就打听到消息,漕幫和排教早已殺紅了眼,他們跟漕幫若是走得太近,說不定就會被扯入其中。</br>這種麻煩,還是少招惹的好。</br>別看這王勇說話豪邁,但老江湖們耍心眼坑起人來,那是一個比一個狠。</br>果然,王勇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卻也不再勉強,將眾人送到渡口,便揮手道別折返漫川關。</br>上了渡口,李衍幾人抬頭打量,但見前方矗立著一座小城,青石壘砌,城牆古老斑駁。</br>“這是上津城?”</br>李衍有些詫異,“不是說鄖陽府門戶麼,看著也不大啊。”</br>王道玄笑道︰“這里我以前來過,別看是個小鎮子,自唐時便是漕運碼頭,商賈雲集歇腳之地,四方城門也有趣,分別叫做接秦、達楚、通漢、連鄖。”</br>“只不過,這里幾次因山民作亂而焚毀,又重新修建,所以破了些。”</br>“哦,原來如此…”</br>李衍立刻听懂了王道玄的意思。</br>說起來,這也和此地歷史有關。</br>此地靠近荊襄山區,自古以來,便是流民匯聚之所,每當世道大亂,必有流民涌入。</br>例如秦亂之時,不少人逃往此地隱居,陶淵明那著名的“桃花源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便在鄖陽府的武陵縣。</br>再後來,便是西晉八王之亂,宋金交戰,前朝南北對峙…總之,流民一直源源不斷,達數百萬之眾。</br>荊楚廣袤山區為他們提供了棲息家園,以至于待在山中,根本不听從朝廷號令。</br>數百萬流民藏于山中,歷代朝廷都深感擔憂,幾次派兵進山清剿。</br>然而,不僅沒有成功,反倒激起了民變。</br>大宣開國,朝廷下達了封山空地令,又設立鄖陽府,專門處理周圍流民之事。</br>當然,正因此事,也激起幾次荊襄大民變。</br>最近的一次,是一個綽號“天聖王”的豪杰,聚攏流民幾十萬,妄圖自立為國,不服王法管教。</br>結果,自然是慘遭圍剿。</br>但這位“天聖王”在當年,可是江湖上一等一的厲害人物,即便幾十年過去,其麾下仍在暗中作亂,為其復仇。</br>就在去年,還發生過流民攻打上庸縣城之事,即便他們遠在咸陽,也曾听聞。</br>王道玄說出此事,自然是提醒他們注意。</br>眾人心中了然,壓低斗笠向著城門而去。</br>然而,即便他們再低調,也不可能藏住。</br>一位刀客、一位道人,一個滿臉凶相的光頭大漢、還有個肩上站著鷹的家伙…</br>走到哪兒,都是視線焦點。</br>果然,還未進城,便已被攔住。</br>“站住,�f鞘悄睦 模 lt;/br>守城士兵眼中滿是警惕。</br>李衍無奈,只得亮出了道牒,“我等自長安而來,前往鄂州游歷訪友。放心,會前往鄖陽府城隍廟登記。”</br>朝廷雖對玄門加強約束,但也並非毫無益處。</br>比如他這道牒,便是通行天下的標志。</br>每到一處,只需在城隍廟登記,便可在當地承接各種玄門生意。</br>這也是朝廷的高明之處。</br>太玄正教雖龐大,但數量眾多的玄門中人,分散到神州各地,依舊很稀疏。</br>有些地方鬧出邪祟作亂之事,還得從其他地方請人。</br>有了此物,只要玄門修士不蠱惑人心,不仗著術法為非作歹,朝廷巴不得他們四處游走,驅妖捉鬼,鎮壓邪祟。</br>這種事,守城的想必都交代過。</br>果然,守城衛兵一看到黑色道牒,眼神頓時有些驚慌,連忙低頭道︰“幾位先生,得罪了,還請進城。”</br>“要不小的陪你們去客棧?”</br>“不用了,告訴我們地方就行。”</br>李衍擺了擺手,打听清楚地點後,便帶著眾人進了城。</br>這上津城不大,是一街九巷的布局。</br>貫通城鎮的街道也不大,長不過兩百米,寬不足四米,由青石板鋪就,細雨沿著縫隙流淌。</br>兩側商號林立,車水馬龍,老磚木門,牆角長滿苔蘚,地方雖小,卻顯得異常繁華。</br>由于此地是漕運重鎮,所以城里客棧不少,大多是苦力居住的車馬店,只有一間客棧還算上檔次。</br>當然,即便最好的客棧,和長安也根本沒法比,就是個大四合院,進去後上下樓皆可供人住宿。</br>李衍等人也沒打算多待,隨意包下二樓連著的四個房間,讓伙計打來熱水,又弄些酒菜胡亂吃了,就準備休息。</br>他們在漫川關都未曾停留,在這里,總算能睡個安穩覺。</br>此時,外面的雨下得更大。</br>李衍打開窗戶,煙雨中的小城盡收眼底。</br>天色已然開始昏暗,古城各處燭火昏黃、炊煙升騰,對面樓下雜貨鋪子,土家老者蹲在門口,拎著四五尺長的煙桿子噴雲吐霧,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br>倒是遠處幾個車馬店里,休息避雨的船工們,喝著老黃酒,劃拳行令,嘻嘻哈哈,聲音整條街都能听到。</br>李衍倒也不在意,換掉身上濕衣,便來到床上坐下,拿起手中斷塵刀,撫摸端詳。</br>他存神微動,手指劃過刀柄,上面瓖嵌的十二元辰古錢,頓時電光閃爍, 里啪啦作響。</br>李衍嘴角忍不住露出笑意。</br>那華山上老者,絕對是鑄劍名家。</br>這個能力實在是太好用了,眼下十二枚銅錢內,皆存著陰雷,與敵人對刀時,便可存神激發,借陰雷之力使其神魂震蕩。</br>要知道,兵刃搏殺,勝負只在一線之間。</br>爭斗之時失神,即便陰雷無法直接傷害對方神魂,也是件要命的事。</br>而隨著自己道行提升,雷法終究會更強。</br>倉啷一聲,李衍將寶刀拔出,學著那老者模樣,手掐劍訣,輕輕抹過刀刃。</br>當然,那種極其微弱精妙的勁力,他還用不出,自然也無法抹刀化龍吟。</br>但見刀光鑒人,劍刃中心乃首山銅精為核,凹凸之處,化作一條暗黃色龍紋。</br>要知道,老者可沒有前世那些機械工具相助,能做出如此圖案,實用且精致,簡直是神技。</br>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刀型的改變。</br>李衍握刀猛然指向前方,刀身好似手臂延展。</br>怪不得老者當初要捏他骨形手形。</br>如果說他那家傳寶刀只是熟悉,那麼眼下這種感覺,就好似天生該用此刀。</br>不過刀型改變,刀法也得隨之變化。</br>少不了又要苦練一番。</br>還有《北帝經》上幾個術法,也已經達到門檻,只是修煉起來極為麻煩,且需要特殊材料。</br>到了宜昌,救完人就找地方安頓,先將術法修成,再磨煉一番刀法…</br>想了一會兒將來行程,李衍也感覺頗為疲憊,簡單存神入定,便躺在床上沉沉睡去。</br>不知不覺夜色漸深,窗外雨聲稀里嘩啦。</br>鐺鐺鐺!</br>臨近天明,急促的鑼鼓聲打破了古城寧靜…</br>今天休息一下,就兩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潑刀行》,方便以後閱讀潑刀行第192章烏船至鄂州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潑刀行第192章烏船至鄂州並對潑刀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