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麼在忙碌里過了五日。
三月中旬的清晨,京郊田埂上已經滿是人影,
柳樹的嫩芽抽得更長了,嫩黃里透著點綠,
風一吹,就像無數小旗子在輕輕搖晃。
這天是大乾太祖皇帝定下的“春耕禮”,
按例皇帝要帶著朝臣出城,去京郊的籍田舉行播種儀式,
寓意著天子親耕,勸課農桑。
天還沒亮透,紫禁城的午門就開了。
明黃色的御輦走在最前面,
由八匹白馬拉著,車簾用金線繡著五谷圖案,在晨光里閃著亮。
御輦兩旁是御林軍,穿著銀色盔甲,
手里的長槍斜挎在肩上,步伐整齊得像一個人。
後面跟著的是朝臣們的馬車,緋色官服的勛貴們坐在前面的馬車里,
有的閉目養神,有的則掀著車簾,看外面的田景,眼神里沒多少在意,
他們府里的田有佃戶種,根本不用操心春耕。
而青色、藍色官服的寒門官員們,則大多低聲討論著今年的收成,
還有五縣清田後的賦稅變化,語氣里滿是期待。
林青騎著黑馬,走在御輦旁邊,玄色勁裝外面套了件公服,盔甲沒穿在身上。
喬剛帶著一隊靖安軍,跟在車隊後面,
軍卒們手里沒拿長槍,而是扛著鋤頭和耬車,是等會兒要給皇帝和朝臣們用的。
“靖國公,前面就是籍田了。”
引路的太常寺卿躬身道。
林青點頭,勒住馬,看向御輦。
小太監連忙掀開車簾,明承恩從里面走出來,穿著一身繡著五谷豐登圖案的常服,
不是龍袍,卻也透著天子的氣派。
“陛下,籍田到了。”林青躬身行禮。
明承恩點頭,目光掃過前面的田地,
那是一片早就翻好的地,土塊打得細碎,旁邊還堆著幾袋種子,
是今年新收的麥種,顆粒飽滿。
朝臣們也紛紛下了馬車,按品級站好。
成國公朱景明走在勛貴們前面,目光在林青身上掃了一圈,
又落在籍田周圍的靖安軍身上,眼神里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
他原本想借著春耕禮的機會,安排點人手制造點混亂,
可一想到林青是二品,手里還有靖安軍,就又把心思壓了下去。
就在這時,通政司的李主事突然站了出來,躬身道︰
“陛下,籍田地處京郊,離城有十里地,周圍都是農田,恐有不法之徒藏匿,
不如讓御林軍再往外圍搜一搜,確保陛下安全。”
他這話一出,幾個官員也跟著點頭,
前幾個月叛亂太多,他們是真怕有人趁機對皇帝不利。
明承恩卻擺了擺手,語氣里帶著點刻意的輕松︰
“不必了,有靖國公在,誰敢作亂?”
他看向林青,眼神里有點復雜,有依賴,也有不甘,
“靖國公是二品,大乾境內,還沒人能傷得了他,
有他在,朕的安全,還用得著擔心?”
這話一說,朝臣們都沒再說話。
朱景明心里卻咯 一下,
陛下這話,表面上是夸林青,實則是在給自己撐場面,
可也把林青的地位抬得更高了,
這對他們勛貴可不是好事。
林青則躬身道︰
“陛下放心,臣已經讓命人把籍田周圍三里地都搜過了,沒有異常。”
明承恩點頭,走到籍田旁邊的耬車旁,
太常寺卿連忙遞上一把小巧的鋤頭,這是給天子用的,比尋常農夫用的鋤頭小一圈,也輕很多。
明承恩接過鋤頭,入手有點沉,
他試了試,才彎腰往地里挖了個坑。
旁邊的吏員連忙遞上一把種子,明承恩接過,撒進坑里,動作有點生澀,
他從小在王府里長大,哪里干過這種活?
撒種子的時候,有幾粒掉在了坑外面,
林青上前一步,不動聲色地用腳把種子撥進坑里,又輕輕踩了踩土。
明承恩余光瞥見,嘴角動了動,卻沒說話。
他直起身,看著自己挖的坑,又看了看周圍田地,
突然覺得心里有點踏實,這坑雖然挖得淺,可也是他親手挖的,
種子雖然撒得歪,可也是他親手種的。
周圍的百姓們早就圍了過來,站在田埂外面,看著皇帝親耕,一個個都激動得不行。
有個老農夫顫巍巍地跪下,喊道︰
“陛下聖明!陛下親耕,咱們今年肯定有好收成!”
其他百姓也跟著跪下,齊聲喊︰
“陛下聖明!”
聲音震得田埂上的土粒都往下掉。
明承恩看著這場景,臉上露出笑容,對著百姓們抬手︰
“鄉親們起來吧!今年清了隱田,減了賦稅,
只要好好種地,肯定能有好收成!”
百姓們歡呼著起身,有的還從口袋里掏出幾個剛蒸好的麥餅,想遞給皇帝,卻被侍衛攔住了。
明承恩看在眼里,對小太監說︰
“把麥餅接過來,朕要嘗嘗。”
小太監連忙接過麥餅,遞了一個給明承恩。
明承恩咬了一口,有點干,卻很實在,帶著麥香。
他嚼了嚼,對百姓們說︰
“好吃!這就是咱們大乾的糧食味!”
百姓們笑得更歡了,連旁邊的官員們也跟著笑,
陛下能這樣親近百姓,總歸是好事。
儀式沒花多少時間,皇帝種了三坑,勛貴和官員們各分了一塊地,也都種了幾坑。
朱景明種的時候,故意把坑挖得很深,種子撒了很多,
像是在炫耀自己懂農事,
可明眼人都知道,坑太深,種子反而發不了芽。
儀式結束後,明承恩站在田埂上,看著滿田的新坑,還有百姓們臉上的笑容,清了清嗓子,對著朝臣們說︰
“今日春耕禮,朕很高興,
你們看這地里的種子,種下去了,等夏天就會發芽,秋天就能收糧。
這大乾就像這田地,得好好打理,才能有收成。”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勛貴們,又落在林青身上,語氣突然變得堅定︰
“種子已經種下,春天也到了,該辦的事,也不能再耽擱了。”
朝臣們心里都是一緊,陛下這話,怕是要提選妃的事了。
果然,明承恩接著說︰
“朕登基快一年了,後宮空虛,子嗣之事關乎社稷。
之前靖國公說,等秋收後再議選妃,
可朕覺得,春耕是開頭,選妃也是開頭,不能等。”
他看向禮部尚書陳文軒︰
“陳卿,選妃的章程,你牽頭,聯合吏部、內務府,盡快定下來。
凡四品以上官員、勛貴嫡女,都要入冊,
下個月月初,朕要親自過目名冊。”
陳文軒早就有所預料,搖了搖頭,連忙躬身︰
“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