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爭吵仍在繼續,
大臣被林青問得一時語塞,漲紅了臉,卻說不出話來。
明承恩看著下方爭論不休的眾人,只覺一陣心煩意亂,
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喝道︰
“都住口!”
朝堂之上瞬間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看向明承恩。
明承恩站起身來,眼神掃過眾人,說道︰
“今日之事,暫且擱置,
靖國公,你且先回去,待朕調查清楚,再做定奪。”
林青微微躬身,說道︰
“陛下,臣一心為朝廷和百姓,絕無半點私心,還望陛下明察。”
說罷,他轉身大步走出朝堂。
趙德海等一眾彈劾林青的大臣,見陛下如此態度,心中雖不滿,
卻也不再多言,紛紛躬身行禮後退出朝堂。
散朝後,朝堂之外,大臣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
議論著今日朝堂之上的爭吵。
那些原本就與趙德海等人交好的大臣,
圍在他身旁,滿臉憤懣。
“趙大人,今日陛下的態度,看來是不想管啊。”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
趙德海微微眯起眼楮,冷笑一聲︰
“理所應當,第一次彈劾,若是有所反應才是怪事。”
“靖國公境界高強,在朝中又有不少支持者,此事恐怕沒那麼容易。”
趙德海冷哼一聲︰
“二品又如何?朝堂上,僅靠武力可不行。
我們只要抓住他以武犯禁這一點,不斷做文章,
時間一長,陛下和百姓都會對他有意見,
到時候,他自然無法在京城立足。”
而在另一邊,海岳、陳文軒等支持林青的大臣也聚在了一起。
海岳眉頭緊鎖,嘆了口氣說道︰
“今日朝堂之上,雖暫時平息了風波,但局勢已然微妙,
就算是我們,也覺得靖國公以武力強壓京城,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啊。”
陳文軒微微點頭,說道︰
“海大人所言極是,靖國公雖是為了朝廷和百姓,
但行事過于強硬,難免會引起一些人的不滿。
如今最好的結果,或許真如大宗正那般,不參與朝廷政事,
如此一來,也能讓那些人無話可說。”
“靖國公性格剛強,一心為國,不會答應的。”一位大臣擔憂道。
海岳沉思片刻,說道︰
“或許有更好的辦法,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找機會與靖國公好好談談,
若再這樣下去,只怕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朝廷若是不穩,何以安民間。”
此時,林青正大步朝著宮門外走去,
他眼神平靜,在心中想著對武道境界的精進,
“靖國公!”一個聲音從身後傳來。
林青停下腳步,轉身看去,
只見海岳帶著陳文軒等幾位大臣匆匆趕來。
林青微微拱手,說道︰
“海大人,陳尚書,何事?”
海岳走上前來,看著林青,語重心長地說道︰
“靖國公,今日朝堂之上,局勢你也看到了,
朝堂之上,議論紛紛啊,
而且...今日我看朝廷上許多大人都對其漠視,想來是打算坐山觀虎斗了。”
林青眉頭微微一皺,“無妨,本公不在乎。”
陳文軒走上前來,說道︰
“靖國公,你的心意我們明白,
但如今局勢微妙,朝廷此舉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若再這樣下去,只怕會引發更大動蕩,對朝廷和百姓都不利啊。”
林青沉默片刻,說道︰“那依諸位大人之見,該如何?”
海岳與陳文軒對視一眼,陳文軒說道︰
“靖國公,不如您如大宗正一般,隱于幕後,不參與朝廷政事,
如此一來,既能保住聲譽,也能讓那些人無話可說。”
林青听了,心中一陣不悅,他說道︰
“陳大人,本公一心為國,豈能在這關鍵時刻退縮?
如今朝廷國庫空虛,若本公不站出來,誰還能拯救這大乾?”
陳文軒嘆了口氣,說道︰
“靖國公,我們並非讓你退縮,
只是如今局勢復雜,若繼續在朝堂之上與那些人對抗,只會讓局勢更加惡化,
不如先退一步,等局勢穩定下來,再做打算。”
林青看著海岳和陳文軒,知道他們也是為自己好,但心中卻難以接受這樣的建議。
他沉默良久,說道︰
“諸位大人的心意,本公明白,
但本公從來不是一個輕易退縮之人,此事,容本公再考慮考慮。”
海岳微微點頭,說道︰
“靖國公,如今集市上的百姓听聞錦衣衛抄家,紛紛叫好,
想來,百姓也樂意見到此等場面,
但...下官還是覺得,事情要做,
但朝廷上不能亂,而且雙方若是硬踫硬,恐怕一些事情也會遭遇阻礙。”
林青听了,心中稍感欣慰,
“多謝海大人告知,本公會考慮你的建議。”
海岳微微拱手,說道︰
“靖國公心懷天下,令人敬佩。”
說罷,海岳與陳文軒等大臣向林青告辭,轉身離去。
林青看著他們的背影,心中思緒萬千,
縱觀史書,這幾乎都是每一個專權之人的必經之路。
這時,一陣寒風吹過,林青打了個寒顫,
他抬頭看了看天空,只見天空中烏雲密布,神識透體而出,對京城一掃而過...
這是他每日都要重復十數次的事。
......
第二日清晨,天色陰沉如墨,仿佛一塊石板壓在京城上空。
京兆府尹武彥哲一大早便匆匆趕到吏部尚書牧靈和的府邸,
他身著緋色官服,頭戴烏紗帽,腳步急促,神色凝重,
牧靈和早已在書房等候,見到武彥哲進來,連忙起身相迎,
兩人對視一眼,無需多言,便都明白今日之事的重要性。
“武大人,今日上疏彈劾,可都準備妥當?”
牧靈和輕聲問道,眉頭微微皺起,眼中透露出一絲擔憂。
武彥哲重重地點了點頭,從袖中取出一份奏章,遞給牧靈和,說道︰
“牧大人放心,這奏章上所列證據,皆是經過多方查證,確鑿無疑。
趙德海那群人,平日里結黨營私,貪污受賄,
如今國難當頭,卻仍中飽私囊,實乃奸臣誤國,
若不加以彈劾,朝廷危矣!”
牧靈和接過奏章,仔細翻閱起來,越看眉頭皺得越緊,臉上露出一絲憤怒之色。
他猛地合上奏章,說道︰
“好一個戶部尚書,竟敢如此膽大妄為!
今日我等便要將他們的罪行公之于眾,還朝廷一個清明!”
就在這時,左副都御史邊祖祥也匆匆趕到。
他身形瘦高,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剛正不阿的氣質。
一進門,他便大聲說道︰
“兩位大人,邊某已準備妥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