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彥哲離開淮南王府邸後,坐在馬車中搖搖晃晃,
突然,他腰間玉佩突然閃爍起微弱光芒,在漸暗天色中顯得格外詭異。
他心中一凜,神色復雜,
光芒似是某種神秘的召喚,又像是一種無形壓力,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過了許久,才緩緩看向上面書寫的地點,將其記下。
那是一個偏僻至極的地方,在京城邊緣一條不知名的小巷深處。
他深吸一口氣,心中明白,
又要聚會了...
...
時間流逝,臨近子時,馬車在小巷口停下,
武彥哲緩緩走下馬車,此時,天色已完全漆黑,
小巷里彌漫著一股潮濕腐朽的氣息,牆壁上爬滿青苔,
偶爾有幾只老鼠從牆角竄過,發出 的聲響。
他沿著小巷踱步前行,
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自己的腳步聲在狹窄巷子里回蕩。
他來到一扇破舊的木門前,輕輕推開門,走了進去。
依舊是如以往那般,四處破舊,無時無刻的衰敗籠罩,
視線盡頭的小屋點燃著燭火,映襯出其中幾道身影,門前的面具叮叮作響,在風中微微飄蕩。
他上前幾步,拿過午馬的面具戴在臉上,走了進去。
屋內光線昏暗,但暗藏奢華,與外面的蕭瑟截然不同,
只有幾支蠟燭散發著微弱光芒,
搖曳的燭光將眾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投射在牆壁上,顯得格外陰森。
武彥哲環顧四周,未羊和申猴已經到了,
未羊戴著面具靜靜地坐在角落里,一言不發,仿佛與這黑暗融為一體。
申猴則體格雄壯,在屋子里來回踱步。
“午馬,你可算來了。”
申猴看到武彥哲,笑著說道,笑聲在寂靜屋子里顯得格外突兀。
武彥哲坐了下來,說道︰
“路上耽擱了些時間。”
此時,卯兔與酉雞踱步走了進來,依次落座,
“轟隆隆...”
沉悶的響聲出現,沉重的鐵板轟然落下,將房門、窗戶堵得嚴嚴實實,世界也在這一刻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有些詫異地抬起腦袋,看向其中諸多空位,
他們疑惑的是,上次見到的辰龍居然沒有來....
沉悶只持續了片刻,未羊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們就開始吧,
今日魯王、晉王離京身死,朝中局勢大變,正是我們黑旗行動的好時機。”
武彥哲心中微微一震,
他沒想到黑旗的消息如此迅速,
不過轉念一想,魯王與晉王向來在朝中拉幫結派,
黑旗勢力盤根錯節,想來這兩位王爺身邊也有黑旗中某些人的支持,
所以他們身死的消息才會這麼快傳到這聚會之地。
一行人很快便開始了激烈討論,無外乎是二王身死對局面的影響,以及前期的投入耗盡之類。
武彥哲見眾人都在討論局勢,心中盤算著自己的計劃。
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諸位,依我之見,如今朝中局勢大亂,
正是我們黑旗扶持一位新帝的好時機,而淮南王,便是最佳人選。”
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
“人是淮南王殺的?”申猴發問,眾人也將目光投了過來,他們也有所猜測。
午馬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
“人已經死了,再糾結這些已經沒有意義,抓緊下一步行動才是真。”
卯兔皺了皺眉頭,疑惑道︰
“你為何如此篤定淮南王是最佳人選?朝中王爺可不止他一位。”
武彥哲微微一笑,說道︰
“靖安軍與武安軍都對他表示了支持。”
此言一出,屋內眾人皆是一驚。
未羊猛地抬起頭︰
“此話當真?”
武彥哲點了點頭,說道︰
“千真萬確,靖國公曾私下透露,如今朝中局勢動蕩,唯有淮南王有能力穩定局面。
而武安軍那邊,淮南王也已經得到了武安軍部分將領的認可。
至于是真是假,諸位看看京中雜報吧,
海岳能如此偏袒,若是靖國公沒有開口,你們信嗎?”
卯兔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思考著武彥哲的話。
過了一會兒,他看著武彥哲說道︰
“即便靖安軍與武安軍支持淮南王,
但我們黑旗也不能輕易表態,
扶持一位新主,風險極大,
若淮南王日後過河拆橋,我們豈不是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而且,正因為有靖安軍與武安軍支持,我們更要慎重,試問...淮南王有了二軍,還會對我們的拉攏在意嗎?”
武彥哲早料到卯兔會有此顧慮,
他向前傾了傾身子,目光灼灼地掃視眾人,緩緩說道︰
“諸位不妨仔細想想,靖安軍與武安軍終究是軍伍,
如今淮南王雖有二軍支持,尚且安穩,一旦登上皇位,又怎會坐視兵權旁落?
這朝堂之上,明爭暗斗從未停歇,軍權便是爭奪的重中之重。
淮南王即便坐上皇位,朝中那些舊臣、藩王又怎會輕易臣服?
定會暗中使絆子,妄圖將他拉下馬。
而且,靖國公與武安侯會交出兵權?
到了那個時候,就是我等發揮作用的時候。”
酉雞皺著眉頭,思索良久後說道︰
“其中風險極大,若淮南王登基後,
聯合靖安軍與武安軍對我們下手,
我們即便有所布局,也未必能抵擋得住。”
武彥哲語氣堅定地說道︰
“風險與機遇並存,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我們黑旗若想擺脫如今處境,就必須冒險一搏。”
酉雞一直靜靜听著,此時開口道︰
“午馬,你既然有如此計劃,不妨說出來,讓大家一起參詳參詳。”
武彥哲說道︰
“待淮南王登基後,我們要逐步掌控朝堂上的關鍵衙門,
吏部、戶部絕對不能放過!
吏部掌管官員任免,戶部掌管財政大權,
只要掌控了這兩個衙門,我們便能掌握朝堂命脈。”
眾人听了武彥哲的計劃,紛紛陷入沉思,
屋內氣氛一時有些凝重,只有那搖曳的燭光,在牆壁上投下斑駁影子。
軍權的確是爭奪的重點,淮南王與靖安軍、武安軍必然掀起沖突,只是時間早晚的區別...
如此說來,支持淮南王,借助靖安軍與武安軍讓他登基,或許也不算是壞事。
見眾人面露沉思,武彥哲心髒怦怦直跳,
一旦此事成了,
他不論是以淮南王的支持者,還是京兆府尹的身份,都能輕易登上高位,
如此...他便能保住性命,甚至能更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