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第3097章 天皇的腰桿硬不起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沐軼 本章︰第3097章 天皇的腰桿硬不起來

    後白河急忙解釋︰“這是理所應當的。您身為大宋的伯爵,在大和國中您的職位最為尊崇,即便是大宋駐軍的統帥也未獲封爵,因此必須向您稟報,並希望得到您的許可。”

    幸子在朝堂多年,對官場之事了如指掌,她隱約猜到後白河此舉的意圖,無疑是希望大宋認可他的隱政,以便名正言順地將隱政制度化。畢竟,目前只是從白河天皇時期開始的一些不規範操作,旨在與日益強大的權臣抗衡。因此,當後白河和源義朝的目光投向幸子時,兩人都顯得頗為緊張。

    似乎幸子的點頭,便意味著大宋的認可,仿佛等同于獲得了大宋皇帝的聖旨,屆時後白河便可借此大肆宣傳,為隱政提供合法依據。

    既然已洞悉對方意圖,幸子自然不會輕易表態。她搖頭說道︰“抱歉,我已明確表示此事我不能參與,也不會出席你們的儀式。你們只需按自己的規矩行事即可,若無他事,我們便告辭了。”

    後白河見幸子處理事務滴水不漏,不禁暗自驚嘆。

    他忙點頭應允,起身欲送,一旁的源義朝卻笑著攔住去路,對幸子說道︰“伯爵大人,我尚有一事相求,望您稍留片刻,听听我的請求是否合理?”

    幸子點頭︰“你說吧。”

    “我剛為好友藤原信賴向天皇提出請求,希望他能被任命為國務大臣和禁衛軍將軍。然而天皇似乎對此有所保留,表示需再考慮。但此事已非首次提出,早已深思熟慮,不必再拖延。因此,懇請伯爵大人給予意見,看看我的請求是否妥當?”

    幸子不滿地瞥了源義朝一眼,正色道︰“有兩點需先明確︰首先,我並非大宋的使臣,也無權參與大和國政務;其次,就我個人而言,既然天皇對你的提議有所保留,你應尊重天皇的決定,不應施加壓力迫其同意。若如此行事,則有以下犯上之嫌,實為不妥。”

    事實上,在大和國,權臣勢力龐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權的行使,導致天皇與權臣之間的權力斗爭長期處于此消彼長的平衡狀態。在白河天皇時代,因白河威望極高,皇權得以顯著增強,權臣受到壓制。

    但隨著白河天皇的駕崩,繼任的幾位天皇均未能抗衡權臣,導致權臣的權力急劇膨脹,嚴重壓制了天皇的權力施展。無奈之下,天皇只得與權臣達成某種妥協,以實現權力的平衡。

    這種妥協通常表現為權臣尊重並保護天皇必要權力的行使,而對于權臣在人事任免等關鍵議題上的意見,天皇通常會予以采納,從而尊重權臣的行政權。

    因此,源義朝的提議若放在以往,後白河天皇多半會同意,畢竟身為天皇,官員的任命對他而言影響不大,即便采納權臣的建議也無妨。

    然而,如今後白河天皇看到了借助大宋提督幸子伯爵的到來增強皇權的契機,便故意在此事上否決了源義朝的任職要求。

    源義朝身為老練的政壇人物,自然洞悉對方的意圖。于是,他也針鋒相對,故意在幸子面前提出此事,意在當面驗證幸子究竟是支持天皇,還是支持他們這些權臣。

    未曾料到,他提出後竟遭到幸子的訓斥,指責他僭越。從常理來看,的確如此︰後白河天皇身為皇帝,而源義朝再顯赫,終究只是大臣,皇帝不同意的事,豈能強求?

    然而,這無疑是當面羞辱源義朝,令他難以忍受。他當然不敢對幸子發泄怒火,因為他明白此事錯不在幸子,而在天皇的不識時務,未能認清權臣的勢力。他暗自握緊拳頭,目光如炬地盯著後白河,眼中殺意盡顯。

    一旁的趙桓饒有興致地目睹這一切,捕捉到源義朝表情的變化,便添油加醋道︰“幸子所言極是,在我們大宋,若有人如此不敬君王,那可是重罪,抗旨不遵者,必遭斬首。”

    幾句話說得源義朝面紅耳赤,惶恐不安地連聲解釋。趙桓卻擺手笑道︰“在大和國,我們的天皇最為仁慈,性格溫和,即便有人指著他的鼻子罵,他多半也不會有何反應。所以,你大可放心行事,天底下除了老天,就數你最大。”

    源義朝听罷,啞口無言,不知趙桓是在譏諷他還是夸贊他,話語中褒貶兼具。

    後白河天皇卻听出了趙桓話中支持他的意味,心中大喜,昂首對源義朝說道︰“沒錯,此事已定,無需再議。”

    源義朝猛然轉頭,冷聲質問後白河︰“為何藤原道則的話你言听計從,而我的話你卻置若罔聞?”

    他所提及的藤原道則,又名新西,乃天皇最為信賴的皇室顧問,同時也是源義朝的主要競爭對手。兩人多年來在朝堂上針鋒相對,皆欲將對方扳倒。

    源義朝私下得知,自己的人事任免提議被天皇拖延乃至欲直接駁回,正是這位皇室顧問新西在暗中作梗。他告誡後白河,不應凡事順從權臣,該拒絕時須堅決說“不”。

    他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現在更是直接被天皇當著大宋爵爺的面否定,怒氣更是無處發泄,差點當場翻臉討個說法。

    天皇剛才得到了幸子和趙桓話語的鼓舞,頓時腰板挺直,膽氣也壯了起來。面對源義朝的質問,他毫不客氣地回擊道︰“我是天皇,采納誰的意見,不采納誰的意見,似乎可以自己做主,無需征求你的意見。我認為他的話有道理,自然采納;

    認為你的提議無理,自然不采納,這有何不妥?如果你們說什麼我都得听,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和決定,那我當天皇有何意義?不如你來當好了。”

    這句話分量極重,若在大宋,皇帝如此一說,大臣們會嚇得屁滾尿流,跪地磕頭,因為這已是皇帝極為嚴厲的敲打。

    然而在大和國,權臣與天皇勢均力敵,抗衡多年,權臣早已養成一股天下第一的霸氣,天皇根本不放在眼里。

    如今若天皇能和氣相待,雙方尚可商議;若硬踫硬,不講規矩,那源義朝也絕非善茬。但眼下他必須隱忍,因為平清盛這位大將軍還在平安京,未離京,必須等這位定海神針離開後再作打算。

    于是,他恭敬地作了個揖,說道︰“臣失禮了,臣先行告退。”隨後,他又向幸子和趙桓分別行禮,然後退了出去。

    喜歡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請大家收藏︰()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方便以後閱讀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第3097章 天皇的腰桿硬不起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第3097章 天皇的腰桿硬不起來並對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