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

第302章 觀眾的熱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薄暮映雪 本章︰第302章 觀眾的熱情

    最新網址︰很快,曲子就進行到了快板部分。

    活潑的巴松管先吹了起來,歡快的低音像是瑤家的小伙子在人群里自信地跳起了舞,率先展示著自己的身手。

    弦樂是在一旁圍觀的姑娘們,用輕巧的撥弦給他打著節拍。

    巴松管在交響樂團里是必不可少的低音木管,但在生活里卻是妥妥的冷門樂器。

    全長一米三,因為這個長長的體型,國內干脆叫它大管,堪稱是最燒錢的木管樂器,幾萬塊只能買個入門品。

    因為實在太長,在收納的時候這樂器會被拆得七零八碎。

    據說曾有樂手帶著拆完的大管過安檢,一群工作人員愣是沒看出來這是什麼品種的金屬,有沒有危險,最後之後讓她裝起來吹了一首小星星才讓走……

    大管吹完歡快的旋律之後,雙簧管也吹出了一段悠揚又俏皮的調子,就像一位不服輸的瑤家姑娘,在開場彩頭之後,搶著要下一個上場一展歌喉。

    雙簧管同樣也是又貴又難的冷門樂器,但和吹低音的大管不同,它在樂團里天生就是大熊貓一樣的主角。

    不僅穩穩坐在整個交響樂團的c位,全樂團都要以它為基準調音。

    而且因為音色悠揚,一吹就是田園風光的浪漫感,和很多生下來就注定做綠葉的管樂不一樣,雙簧管擁有大量的旋律和solo。

    比如《春節序曲》里那段最有名的雙簧管獨奏,一到過年到處都放的是這個調調。冷門歸冷門,華夏人對雙簧管的音色並不陌生。

    大管扮演的小伙也在給她打著節奏,听了一會,就和雙簧管一起合奏了起來。

    瑤寨自古以來就有對歌、對舞的習俗,甚至有“頭疼傷風莫吃藥,吃藥不如來唱歌”的說法,有這種熱鬧大家當然會去湊。

    開頭抒情的旋律徹底轉為活潑,鼓 齊鳴,變成了一場極為歡快的狂歡。

    狂歡結束之後,就是柔情似水的第二部分。就像是月光之下,大家舞跳累了,索性坐下來歇一會、說說話。

    常年給第一小提琴當綠葉的二提感天動地擁有了單獨的旋律片段。

    這段旋律改編自瑤族的傳統對唱情歌《格洛堂歌》,和很多民間情歌相反,這是姑娘們率先表白、主動追求愛情的歌。

    “格洛堂”在當地的語言里,就是用花或者彩紙做的小風車,如果姑娘找到了意中人,就會把自己做的格洛堂主動拋過去。

    要是對方接受了,就會回贈禮物,通常是銀簪、手鐲或者當時瑤寨珍貴的鹽包。

    兩個人互換禮物之後,就可以開始說親,如果結婚之前,哪個反悔了,退回禮物就是,非常率性灑脫。

    這段全曲最柔美的弦樂之後,就是小號明亮又充滿希望的金屬銀色。

    這一部分好听的旋律很多,但最為出彩的還是最後那段第一小提琴首席的solo。

    很多把小提琴一起拉,音量並不會明顯增大,只是音色會更加柔和。在強調諧和的交響樂團里,需要的就是弦樂團這種柔和的音色。

    如果譜上標記了solo,這段就只由首席一個人演奏,會出現一個更加明亮的小提琴音色。

    比如開場曲《夜鶯》,在弦樂團之外,陳星語就拉了一段俏皮的solo。

    這段獨奏就像一個橋梁,又重新餃接起了開頭的旋律。

    只是這一次所有樂器都參與了進來,場面更加熱鬧。

    燦燦明月,淡淡清風,整個瑤家山寨都沉浸在溶溶夜色中……

    最後一曲完畢,听眾愣了一下,沒想到如夢似幻的兩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

    過得就和短暫的假期一樣快。

    看到《化蝶》都只是倒數第二個壓軸,他們或多或少都在心里犯嘀咕,這個《瑤族舞曲》能不能撐起整個場子啊?

    現在答案已經有了。

    比起之前的創新,更古典的《瑤族舞曲》明顯符合台下各位專家的審美,有些特別傳統的老教授,總覺得林夏前面是在不務正業,但《瑤族舞曲》一出,他們驚嘆得無話可說。

    可以想見,這首樂曲絕對會成為國內各大交響樂團的保留曲目,因為它沒有任何短板。

    “這《瑤族舞曲》一響,就是瑤池仙女也能從天上叫下來吧。”

    李清露剛感嘆完,一看天上的滿月,這才回過味來︰“哦,今天是中秋,那應該是嫦娥。”

    還在鼓掌的李文州也接過了女兒的話︰“是啊……就連天上的仙人也會為今晚的曲子動容吧。”

    音樂會通常是兩小時左右,林夏這次很多都是幾分鐘的小曲子,所以曲目很多,還有不少都是新曲,觀眾都听得挺滿足。

    就是很多音樂界同行,還有樂評人,有點痛並快樂著,雖然听得很爽,但cpu開始燒了。

    他們可不能像觀眾一樣就听個曲,回去以後肯定要一首一首仔細分析。

    只是這麼多曲子,每一首都是一堆一堆的知識點,感覺腦子感覺要長出來了……

    算了,還是先听听安可吧。

    《瑤族舞曲》結束的時候,很多不怎麼听音樂會的觀眾已經起身準備走了,結果一看好多人還坐在那里,一邊鼓掌一邊喊“安可”,他們才反應過來,音樂會也是有彩蛋的。

    除了悼念之類的特殊主題,安可已經成了一種慣例。

    只有那些最特立獨行的音樂家才會拒絕這種安排,比如地球上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他脾氣火爆是出了名的,堪稱古典音樂界的祖安狂人,網上還流傳著他用英文夾雜著意大利文大罵樂手的經典視頻。

    他就從來不搞什麼安可,還因為不讓唱詠嘆調的歌手安可,被狂熱觀眾當場下戰書要求決斗。

    林夏今晚這一場,觀眾明顯听嗨了,以他們現在這種熱情程度,林夏要是不搞安可,觀眾絕對不會答應。

    她每往台下走一步,掌聲和歡呼聲就更響一點。

    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鼓的掌,聲音這麼大。

    搞得她本來準備用傳統的幕後返,就是指揮先下場,然後在觀眾的掌聲里再次上場的那種,結果……

    笑死,根本走不動一點。

    她只好認命地坐在鋼琴前,彈起了她自己的安可曲。

    ——中秋必備的《彩雲追月》。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第302章 觀眾的熱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第302章 觀眾的熱情並對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