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結束之後,屏幕前的觀眾還沉浸在這首歌的余韻之中。</br>直到主持人的登場,他們好像才剛剛穿越回現代。</br>有些歌需要反復听才能get到它的魅力,但《青花瓷》這首歌屬于第一次听就會被驚艷到的歌。</br>聊天的不聊了,吃飯的不吃了,打麻將的也不打了,這種看著電視生怕錯過什麼的感覺,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了。</br>“這歌還挺好听的。”</br>每當有長輩夸獎,就會得到自家小輩的一通介紹。</br>和去年不一樣,今年的春晚上認識林夏的觀眾就很多了。</br>哪怕有些長輩不了解,按去年的經驗,年輕的粉絲們第一句話就知道講重點︰“這是韓珂的女兒。”</br>“ ,想起來了,去年在M國拿了什麼獎吧?好像叫什麼牌?”</br>和悠閑的觀眾不同,不少樂評人干脆選擇不看後面的節目,直接開始碼字。</br>時間就是金錢,後面的節目還能看重播,但如果錯過了《青花瓷》,這波熱度就虧大了。</br>從現在的話題就能看出來,只要能趕上這波熱度,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br>林夏的歌向來是媒體必爭之地,尤其是那些後悔沒趕上去年春晚林夏熱度的媒體人。</br>就在樂評人鍵盤都快敲出火星的時候,眼尖的觀眾還發現,十點的舞蹈節目《只此青綠》也和林夏有不小的關系。</br>在作曲和編排里,都有林夏的名字。</br>作曲都能理解,但是編排是個什麼情況?</br>難道林夏已經進軍舞蹈圈了嗎?</br>在地球上,《只此青綠》是非常出圈的一部舞劇,改編自王希孟的畫作《千里江山圖》。</br>在全國巡演了50多場,還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其中多次出現的“青綠腰”更是引起了轟動。</br>在宋代,青綠畫已經逐漸衰落,當時的文人推崇的是黑白水墨表現出的山水的沉郁頓挫,認為“青綠”這種寶石的顏色太艷俗。</br>然而年僅十八歲的王希孟卻大膽地用了青綠,千里江山一覽無余,反而有種生機勃勃大氣之感。</br>這種頗具少年意氣的選擇讓這幅畫即使歷經千年,那種鮮艷的顏色仍然熠熠生輝,人們仍能看到當時的大好河山。</br>在《國家寶藏》中,這幅《千里江山圖》就是故宮所呈現的第一件鎮館之寶。</br>林夏覺得,讓自己搞音樂可以,但要論起舞蹈,她就實在太外行了。</br>她只能和姚箏去描述《只此青綠》的概念和自己的一些感受。</br>不過好處就是,她能以一個觀眾的視角去提煉一些會受到大家歡迎的點。</br>姚箏雖然也不懂得具體的編排,但作為多年的歌舞節目導演,她知道要怎麼才能找到合適的人。</br>很快,姚箏就帶來了一位合作過的編舞老師。就這樣,在幾輪打磨之下,《青綠》漸漸成型。</br>這一幕中,“青綠”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人,她在這畫中靜待千年,自然而然就有一種冷冽之氣。</br>這個形象一經確定,青綠的很多動作,像是“望月”或者“獨步”,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br>她最常出現的姿態就是凝望,或是在眺望遠方的月亮,或是在回望千年的傳說。在清冷的古琴聲中,青綠就這樣行走在畫中,等待著。</br>在舞蹈之中,女演員們的姿態都像是宋代仕女圖中的情態,有靜氣,卻並不只是柔美,她們高聳入雲的發髻和青綠相間的服裝就像是巍峨屹立的險峰。</br>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br>燈光打在這些舞蹈演員身上,她們的影子就像暈開了筆墨一樣,在泛黃的畫紙上,渲染出層巒疊嶂的青綠。</br>不同形態的山巒就這樣匯聚在一起。</br>直到古琴突然變奏,帶著一種肅殺凌厲的氛圍,青綠的水袖獨舞遺世獨立。音樂和舞蹈也變得更有現代性,加入了弦樂和中國舞的古典。</br>短短的六分鐘,讓人目不暇接。</br>最後千里江山圖完整展開,舞者們紛紛融入畫中,化作山石,只剩下青綠獨自在前面回望。</br>那是千里江山,在這千年中,她承受了太多,她也在緩緩的腳步中,向現在走來。</br>看到這一幕,觀眾才松了一口氣。</br>他們從沒想過,當一幅山水畫用舞蹈的形式表現出來,竟然可以這樣生動。</br>喜歡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請大家收藏︰全能藝術家︰從女團選秀開始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