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緣鑒

第331章 確定對象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焚林之火 本章︰第331章 確定對象

    葛大的提的問題,讓技術中隊難堪,同時對我們偵查員也沒有好臉色。他說︰“你們偵查員,除了排查,另外難道沒有工作好做了嗎?這個案件排查了這麼久,破不掉,我看你們做的工作都是無用功。因此我們必須調整破案思路,你們把關系人的梳理放一放,把自己不放心排除的人員匯報上來,我們先把這個名單梳理出來。第二,就是不要再去尋找什麼犯罪第一現場了,都已經兩個月過去了,就算有第一現場也已經被清理的干干淨淨了。破案不能老是抱著僥幸心理,我們搞偵查是科學的活動,偵查措施也要上破案概率大的措施。老是想著踫運氣,那怎麼行!”

    葛大這麼一說,等于就把徐隊長提出的把關系人和犯罪現場做橫向數據踫撞的工作給否定了。

    我們其實這段時間都把精力投入進去這步工作了,數據也積累了一些,但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葛大把我們偵查員和技術員做了搭配,讓我們在整個山陽範圍內,尋找裝血衣的塑料袋的來源。我們在地圖上按區塊劃分,兩個偵查員配一個技術員,到各自的範圍里查找同類型的塑料袋。

    同時他還規定了時間,讓我們限期完成查找工作。

    如此一來,我們的工作重心就又轉向了。我和莫海軍探長分在一起,搭配一個技術中隊的技術員,我們就開始找各種塑料袋。

    我們首先仔細研究了一下物證塑料袋,發現還真有些門道。

    物證塑料袋首先是無色透明的,制作用料非常考究,質量非常的好,不像是街邊隨便的那種裝垃圾的塑料袋,因此我們判斷這種塑料袋應該是用來放散裝食品的。

    然後這塑料袋,上面什麼文字都沒有印刷,完全無色透明無標記。我們也不明白,犯罪嫌疑人是怎麼弄到這樣的話塑料袋。因為我們在各個超市小店都看過他們的塑料袋,發現上面都是印有商店的名稱地址這些信息。完全沒有標志信息的,除了垃圾袋,就是農貿市場里裝菜的劣質塑料袋。

    而且這塑料袋上面有拎環,不像是用來裝垃圾的垃圾袋。這塑料袋的規格也非常特別,你說大它也不大,但要說到小它比市面上普通的塑料袋都要大。甚至超市里面大的塑料袋也沒有它的規格那麼大。

    技術員打趣的說︰“從這塑料袋的特征來看,這塑料袋還真的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定制的,否則還真不好找同類型的。”

    我說︰“那這個事情就大了,犯罪嫌疑人連這塑料袋都是定制的,那他對相關證據一定處理的干干淨淨。”

    技術員說︰“听說這受害人喜歡亂搞男女關系,老是偷人家老婆,這還真的有可能是被戴了綠帽子的男的搞的出來的案子。我們應該和領導匯報一下,讓他們重視一下受害人的男女關系問題。”

    莫海軍說︰“快別去觸這個霉頭了,你沒听見葛大對我們前期在關系人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很有意見嗎?你還敢去提這個問題,你是不是被批的不夠。”

    討論歸討論,領導的指令我們還是要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在我們劃定的範圍內滿世界的找塑料袋,我們對商鋪挨家挨戶的問過去,比較過去。甚至連路邊攤的塑料袋我們也不放過,就是想找到同款的塑料袋。

    可是事與願違,三四天過去,我們收集了很多的塑料袋樣本,但是和我們物證塑料袋相比,沒有一個是接近的。尤其是塑料袋的大小規格,市面上就是沒有這麼大的塑料袋,要麼就是那種非常大的,可以裝下整床被子的那種。

    我們也問了其他幾組的進展情況,他們的反饋和我們差不多,也是沒有找到類似的。很快我們把劃定範圍內的店鋪已經快跑遍了,于是我們決定轉變思路,我們開始打听這些塑料袋到底是什麼工廠生產的。我們到生產的源頭去查找,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我們去了批發市場的塑料袋專賣店,從這些塑料袋店里面打听生產的工廠。結果問了幾個塑料袋專賣店,打听出在我們山陽本地生產塑料袋的就一家企業,其他的均在山陽地界外面。

    于是我們決定先去山陽境內的塑料袋廠,先進行訪問。因為我們想弄弄清楚,這塑料袋的規格和質量到底是怎麼決定的,為什麼我們這個物證塑料袋市面上這麼少。應該說是沒有。

    我們立即開車趕到了這家塑料袋廠,因為事先我們和當地派出所聯系了,當地派出所把我們領了過去。塑料袋廠的老板也非常熱情,很客氣的接待了我們。

    我們也沒有多做形式上的客套,到了之後開門見山的就拿出了我們的物證照片,然後讓老板辨認。希冀通過老板的專業知識,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

    老板看了我們提供的物證塑料袋照片,然後突然問我們︰“警官同志,你們這個塑料袋規格是不是45x38?”

    技術中隊的一听有門,立即回答︰“是的,這個規格市面上很難找到,老板好眼力,一眼就認了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老板笑了︰“其他的塑料袋我不好說,這個塑料袋的規格我是一清二楚的,因為這個塑料袋就是我們廠生產的。”

    我們幾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也太順利了,一下子就找到了塑料袋的出處。

    我說︰“老板,這只是塑料袋的照片,你怎麼這麼有把握,就說這塑料袋,是你這邊生產的?”

    老板解釋︰“光看照片我當然認不出來,我只是覺得這塑料袋的樣子和我生產的那一批塑料袋很像。因此我特意詢問了一下你們塑料袋的規格,這規格對上了,那就沒錯了。”

    技術員說︰“那是為什麼呢?”

    老板說︰“這個45x38的規格,就是我自己制定的。當時環衛所問我來定制了2萬個塑料袋,他們要求塑料袋材料要新,透水性要不好,並且是那種沒有標記印刷的。因為他們要拿這些塑料袋去存放易腐垃圾,所以才有這些條件。而且他們還提出市面上的垃圾袋規格太小,問我能不能把垃圾袋做的大一點,但具體規格又沒告訴我。于是我就按市面上最大的塑料袋規格又放大了一點尺寸,于是自己就定了45x38這個規格。環衛所的人也沒有反對,看了樣品之後就下了訂單,我也按時交貨了。”

    我問︰“這些塑料袋都賣給環衛所了嗎?”

    老板說︰“這批塑料袋,是去年年底我生產完成的交付的。後來環衛所也沒有再問我下訂同樣規格的塑料袋,因此這一批塑料袋就生產了2萬個,後來也就沒有人再要了。因此這批塑料袋應該都在環衛所那邊,我這里連樣品都沒了。”

    听了老板的解釋,我們真是大喜過望,這塑料袋果然是非常稀少的,而且他還只銷售了一家單位,這可以大大減少我們的排查工作量。

    我們感謝了一下老板,就馬不停蹄的趕到山陽市環衛所。老板為我們提供了山陽市環衛所下訂這批塑料袋訂單的工作人員,不僅有名字,還有他的聯系電話。

    我們趕到山陽市環衛所,就指名道姓的找到了這個工作人員。我們運氣也非常好,那名工作人員正好在辦公室里,沒有離開單位。

    我們于是拿著塑料袋照片,又和這名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涉。

    我們問他︰“師傅,你手頭還有這照片上的垃圾袋嗎?”

    那環衛所的人仔細辨認了一下照片,然後他認出了這只袋子,接著他從倉庫里面給我們拿來了一只一模一樣的塑料袋。

    找到了同類型的塑料袋,我們就問他這塑料袋他們環衛所是派什麼作用的。

    那工作人員說,他們這批塑料袋是拿來銷售的,主要是在他們的環衛所門市部進行銷售。這些塑料袋一般買去是用來安放易腐垃圾的,他們環衛所也是推出這個產品,試著進行市場的佔領。

    但是這批塑料袋成本高昂,老百姓買的並不多,一般都是企事業單位會來買一些。因此雖然他們只訂了2萬個塑料袋,銷售出去的並不多,大量的塑料袋還積壓在他們倉庫里。

    有銷售記錄的也是企事業單位的,而且都是開發票的,因此很容易知道哪些單位買了這批塑料袋。

    我們經查他們的銷售記錄,有一條銷售記錄引起了我們濃厚的興趣。因為其中有一記錄顯示,山陽市氣象觀察站,買了一批200個這種塑料袋。

    購買的時間是今年年初,我們推算了一下時間,應該是過年前10天左右。為什麼這條記錄會引起我們興趣呢?

    因為受害人是一個平時討債為生的混混,而我們調查的關系人里面有一個債務人就是這個氣象觀察站工作的。更為重要的是這個氣象觀察站,正好坐落于我們劃定的受害人失蹤範圍以內。

    失蹤當天,受害人和這個氣象工作站的債務人還有過通話記錄。再加上這塑料袋的證據,這個氣象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其嫌疑性一下子上升到很高。

    其實我們一直懷疑受害人的失蹤和這個氣象工作站的工作人員有關,只是苦于沒有證據,無法證實他的嫌疑,也無法排除。

    人家是國家單位的工作人員,我們不好隨便采取審訊措施,萬一確定不了,我們是收不了場的,因此一直對他的調查進行擱置著。

    我們有了這個證據,立即向各大這邊進行了匯報。葛大听取我們匯報後,立即召開專案分析會,重點分析這個氣象觀察站的工作人員。

    大家經過激烈的討論,認為這個氣象工作站的工作人員犯罪嫌疑很大,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他犯了罪。但是種種疑點都集合到他一個人身上,這絕不能說是一種巧合。

    雖然這個人的身份特殊,葛大決定冒險,因為案件偵破進行到現在,從來沒有跳出過這麼一個如此令人生疑的人。

    不過技術中隊還是拖了後腿,他們認為犯罪嫌疑人缺少作案的現場,總不能在公共場合把受害人干掉吧。因為氣象觀察站雖然在失蹤範圍以內,但那畢竟是一個工作場所,據我們的調查里面並沒有住宿的條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葛大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他集合我們幾個偵查中隊,制定了詳細的抓捕和審訊方案。

    其實這個人並不難抓,自從這起案子發生以來,這個嫌疑對象每天都是正常上下班,並沒有什麼異常。

    我們決定先以電話通知的方式把他叫到刑大來進行問話,而不是采取上門抓捕。葛大覺得還是要留一條後路,萬一真弄錯了,也不至于撕破臉。

    這名工作人員經我們通知,他還真就自己來到了我們刑大,一到刑大,我們就把他帶進了審訊室。

    接著我們派出了我們刑大幾個最有審訊經驗的人,開始對其訊問。一開始我們就他的財務狀況進行詢問,很快就問到了他向受害人借錢的情況。這讓他緊張了起來,他一開始是百般抵賴,稱沒有向受害人借錢。

    這就更加讓我們懷疑了,因為他向受害人借錢,我們是有充足的證據的。受害人也是替別人討要債務的,他討債的依據其實是在他的上家那里。上家真正掌握著這筆錢的借條借據,因此氣象觀察工作站的人員賴掉這筆債務,那是做不到的。

    我們很快就將借據的復印件給這個氣象觀察站的人看,他于是就更加緊張了。然後他又謊稱說已經還清了借款,我們就更加確信,他和受害人的被害有關。

    因為受害人的上家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受害人多次去這個人那里討債,這氣象觀察站的人並沒有還過一分錢,怎麼可能一下子就還清了。而且借條借據還在債權人那里,這是說不過去的。

    喜歡相親緣鑒請大家收藏︰()相親緣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相親緣鑒》,方便以後閱讀相親緣鑒第331章 確定對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相親緣鑒第331章 確定對象並對相親緣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