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府隸屬江南省,距離南直隸已經非常近,從揚州而下再過兩三日便可抵達甦州。
賈蓉的浙直總督衙門設在金陵,之所以繞道甦州一來送妙玉回鄉,二來黛玉離開甦州有不少年,少不得要到賈敏墳前祭拜一番,還有甦小婉也惦記著回娘家。
進入江南省的地界賈蓉就不急著趕路了,雖然浙直總督只有地方軍權並不享有治理地方的權力,但總歸要對轄區內有所了解。
臨近中午的時候,船靠在揚州碼頭,賈蓉等人輕裝簡行上了岸,賈大、賈二帶著護衛喬裝在四周護衛。
黛玉、元春、秦可卿、甦小婉、晴雯等女連日來在船上早就厭倦,下了船便嚷嚷著要體驗體驗揚州的物阜民豐,簡單來說就是想“逛街”,女人麼到哪里都離不開買買買。
賈蓉索性由著她們主張,跟著在揚州城閑逛小半日。
鶯鶯燕燕一群人走在揚州城內惹來不少百姓的注目,不過卻也沒發生什麼事,一來明眼人從穿著上就能看出來這一行人是官家的公子小姐,大夏對于不同社會階層的服飾穿著有非常明顯的界定;
二來有數十個護衛在人群里暗中保護,就算有不長眼的地痞混混還沒靠近就被護衛悄無聲息的控制。
“小婉,沒想到甦家在揚州城開了這麼多鋪子。”
一群人從一家甦氏布行出來,晴雯忍不住贊嘆,實在是這家鋪子已經是她們進城後見的第四家甦氏商鋪。
甦小婉當然能認出來甦氏商行的標志,听到晴雯的話笑道︰“晴雯姐姐,甦氏在江南經營多年,揚州可是大城並不算什麼,先前見著的香水鋪子、肥皂鋪子、酒水鋪子還有咱們家的份例,林姐姐是不是?”
“不用問啦,我知道,小婉,當初老爺讀書的時候我也在你忘了?”晴雯搶先道。
林黛玉笑笑,若說起來和甦家合作生意倒是讓寧國府賺了不少錢,每年的分紅和寧國府名下自己的產業,積累起來似乎已經達到潑天的數字,以至于湘雲、探春要留在京城打理。
毫不夸張的說,寧國府的富貴在京中官宦人家絕對首屈一指。
當然對于勛貴人家來說,錢財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是身外之物,寧國府日常開銷在史湘雲和林黛玉有意控制下並不讓外人覺得財大氣粗、窮奢極欲,維持在普通的水平。
天子腳下生活不可能隨心所欲。
“說起來薛家在揚州也有幾處產業,不過及不上甦妹妹家。”薛寶釵也插話道,嫁給賈蓉之後,薛家生意倒是挽救了當初的頹勢,即便恢復不了往日的榮光,卻也能維持住皇商薛家的門面。
薛蟠畏懼賈蓉,從錦衣衛詔獄出來便一直窩在江南,再也不肯進京。
離京時京城天氣漸冷,而揚州尚處在不冷不熱天氣適宜的時候。
逛了沒多久,賈蓉讓賈環在城中找家上號的客棧。
雖然官員在外朝廷有專門的驛站供旅途休憩,不過賈蓉帶的人多尋思著還是不要住驛站,以免被人知道彈劾以權謀私。
賈環在揚州城豪擲千金包下客棧的一座園子。
千萬不要固有觀念的認為客棧和賓館一樣,有錢人的世界老百姓想象不到。
賈家不差錢,賈環也是出于對女眷的安全考慮。
眾人連帶著護衛、丫鬟、婆子們都住進園子,而園子建造風格極具江南園林的美感,是以大家入住後都不想出門,游園的游園、補覺的補覺,唯獨賈蓉精力旺盛帶著薛寶釵並、鶯兒並小小賈在揚州城繼續閑逛。
小小賈和鶯兒也想休息,無奈一個要保護賈蓉的安全,一個要伺候薛寶釵。
四人走在街上漫無目的閑逛,薛寶釵倒是極開心,邊逛邊和賈蓉講著從前在江南的見聞,不過她是極守禮的娘子,如何高興均是掛著淡笑,行動舉止均是大家娘子做派,後來賈蓉見她那樣著實累人便不容抗拒的牽起薛寶釵的手。
逛街不牽手逛啥街?
這般大膽的舉動倒把薛寶釵撩撥的又驚又喜且羞,連著行人均都側目,心道世風日下。
薛寶釵受不了旁人的眼神,雖然感覺很好還是想要抽回手︰“夫君,叫旁人看了不好。”
賈蓉不以為意,拉著不放,無所謂到︰“娘子認識他們?”
薛寶釵莫名其妙的搖頭︰“自然不認識?”
“那他們認識咱們?”
“不認識。”
賈蓉牽著薛寶釵的手揚了揚︰“如此有什麼不好意思?”
額?薛寶釵被賈蓉的一套理論唬住,似乎有點道理?
跟在後面的小小賈和鶯兒對視一眼,湊到鶯兒耳邊道︰“侯爺一向如此,鶯兒姑娘別奇怪。”
鶯兒沒有震驚賈蓉的舉動,倒被小小賈的突然湊上來弄得不適應,啐道︰“說話就說話,靠這麼近作甚?”
小小賈被姑娘嫌棄,訕訕的拉開距離。
鶯兒姑娘長得怪可愛,容易讓人想靠近。
薛寶釵經賈蓉的寬慰也沒堅持,手被男人牽著,沒一會便適應下來,整個人也比先前更開心,時不時看向賈蓉的臉蛋帶著紅暈。
果然和夫君出來沒錯。
就在寶釵適應牽手逛街的感覺,忽然間街上的行人開始往同一個方向快走,有人在街上嚷嚷著快去衙門看熱鬧,于是更多的人往衙門去。
“夫君,他們為何要去衙門?”薛寶釵好奇的問。
賈蓉背著手伸著脖子看百姓走的方向道︰“看戲找樂子咯!”
“看戲?衙門還擺戲班子。”寶釵更疑惑。
賈蓉收回目光失笑,先吩咐小小賈打听一下衙門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才對寶釵笑道︰“看戲就是看熱鬧。”
薛寶釵忽然來了興趣拉著賈蓉的手道︰“夫君,要不咱們也去看熱鬧。”
“先不急等小小賈回來,看看發生何事再說。”
小小賈拉了一個路人打听一番忙忙回來道︰“侯爺,說是揚州城有一婦人,夫君在本地富商張家做事,半月前跟著張家商隊下海結果遇上倭寇,那婦人的男人拼死保護張家貨物,結果被倭寇砍了,婦人找到張家要求給說法,誰知張家一兩銀子把婦人打發了,夫人忍不下氣就把張家告到知府衙門,這些百姓就是趕著去看知府開堂。”
倭寇?
賈蓉記得揚州並沒有開通海禁,他之所以在揚州停留就是想考察揚州適不適合開海禁。
揚州雖靠海,但水運發達,是沿海和內陸貨物來往的重要通道,賈蓉有意解開揚州的海禁。
“走,看熱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