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

第五百五十八章 老李要全面開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不負01 本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老李要全面開戰?

    “李先生,這是這幾天交上來的辭呈,一共二十五份。”

    和記黃埔的辦公室之中,秘書將一份份辭呈放到了李加誠的面前。

    其實正常來說,這些人的辭職不需要李加誠過目,新任的總裁馬世民就可以批。

    但是耐不住人數太多了,馬世民也有些無語。

    “怎麼會這麼多?”

    李加誠也有些震驚,一下二十多位高管離職,這對于和黃來說,絕對是傷筋動骨了。

    就算和黃旗下的公司再多,這麼多的高管離職,對和記黃埔來說,也是大問題啊。

    “把馬先生叫過來。”

    李加誠這時候陰沉著面孔沖著秘書嚴肅的說道。

    秘書見狀,急忙走了出去。

    她還是第一次見李先生臉色這麼難看。

    很快,一臉堅毅的馬世民走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份報紙。

    “Li,你找我。”

    李加誠此時已然將臉上難看的神色盡數收起,而是換上了一副溫和的笑容。

    “西蒙,我一下收到這麼多的辭職信,有些詫異,所以找你來商量一下。”

    馬世民搖了搖頭︰“這些人應該是有預謀的離開,他們都有個共同點,是當年韋理招進和記黃埔的。”

    “我估計這一次,也是韋理那邊的手段。”

    “你可以看看這個!”

    馬世民隨後將報紙推到了李加誠的面前,李加誠打開一看。

    上面有一條被馬世民圈出來的新聞。

    “傳聞置地即將入股現代箱貨,包氏叔佷聯手,接手現代箱貨公司的股份。”

    “現代箱貨?”

    李加誠看著新聞,隨後眉頭微微皺起。

    “這麼說,那個包澤陽接手了馬士基和英輪公司的股份?”

    他當年圖謀過九龍倉,對于九龍倉下面的一些公司,當然是知曉的。

    現代箱貨其實就是九龍倉下面比較重要的一個公司,原因就在于它當時是英資掌控港島碼頭的公司。

    現代箱貨的股東里面,除了怡和之外,還有馬士基,英輪,太古以及匯豐。

    可以說,它其實是港島英資集合的一個股份,方便這些英資輪船公司使用港口碼頭。

    雖然掛在怡和的九龍倉下面運營,但是怡和佔股實際上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我不太清楚包澤陽的手腕,但是根據我了解的信息,置地那邊確實是有這個想法。”

    “這些辭職的人,一部分是零售體系的,而另一部分,其實就是航運港口體系的。”

    “不排除韋理挖他們,是想用他們,進入現代箱貨的可能。”

    馬世民面色凝重的說道。

    碼頭,其實是他入主和黃之後接下來想要施展的方向,可是現在這些公司的高管被這麼一挖,他的計劃就要延後很多。

    畢竟當下首要的事情,還是先補齊公司的這些負責人。

    李加誠听完,緊皺的眉頭並沒有舒展開,而是拿起了桌上的電話。

    “這樣,我跟匯豐打听一下!”

    匯豐同樣是現代箱貨的股東,如果現代箱貨的內部股權出現變化,對方一定是知道的。

    不過就在李加誠要播出號碼的時候,馬世民伸手攔住了他。

    “Li,我覺得你或許應該直接去跟沈弼面談。”

    “除了現代箱貨之外,我們還有一點,我們現在資金壓力很大,需要匯豐的資金支持。”

    “因為置地的壓制,和黃現在很多的業務出現了萎縮,尤其是零售板塊,業績大幅度下滑。”

    馬世民也是如今在整理和記黃埔的各種材料之後才發現,原來短短半年的時間,和記黃埔旗下的零售業務竟然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

    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惠康那邊的突襲擠壓了原本和黃零售的市場。

    惠康以大帶小的模式,很快就在港島的諸多商業區形成了客戶粘性,大件的需求可以去惠康賣場,而小品類的生活用品,直接從那些24小時便利店購買就行了。

    同時,惠康那邊改變了戰略,開始狠抓服務質量,也讓它的口碑變好了很多。

    也因此,和黃旗下的百佳市場,但凡是跟惠康有直接競爭的區域,業績都不可避免的下滑。

    最重要的是,這種下滑的態勢,是呈爆發性的。

    “大幅度下滑?為什麼會這樣?”

    李加誠也疑惑,之前他也看過一部分報表,業績並沒有差的很多。

    馬世民則是嘆了口氣︰“Li,我們被打了個猝不及防。”

    “一開始牛奶國際那邊只是擴張了惠康賣場,但是在惠康周圍的24小時便利店,他們是統一部署,然後等一切布置就緒之後,才統一開業的。”

    “所以一開始惠康的擴張,也沒有給我們造成太大的沖擊,直到那些便利店開業。”

    “牛奶國際的24小時便利店開業,一開就是圍繞著惠康市場,然後遍布一整個區域,也就是說,他們是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擴張。”

    “而這種聯動模式,很容易增加客戶的粘性,畢竟他們如果習慣了惠康的24小時便利店,購物自然也會去惠康市場。”

    “事實上我們真正的市場份額丟失,就是在最近這幾個月。”

    “一開始集團這邊還沒有反應,可能也跟那時候和黃的管理層波動有關,等到我們的季度統計出來,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不采取應對措施,他們的擴張會越來越快,直到把我們擠出港島。”

    相比較于大賣場,這種24小時的便利店運營起來非常快,找個不大不小的商店,直接租下來然後簡單裝修,然後貨架擺上,直接開業。

    最重要的是,一片區域的直營便利店可以同步運行,只要裝修好了,一並開業,立馬就可以聯動惠康拿下這一片的消費市場。

    而伴隨著惠康的擴張,這種便利店是呈幾何性質爆發的。

    听馬世民說完,李加誠嘆了口氣。

    “li,我們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資金,然後采用跟惠康同樣的辦法,快速在惠康沒有布局的地方同步擴展。”

    “這樣起碼在市場上,保住我們現有的一些區域,同時反向擠壓惠康的售賣區域。”

    “這也是我希望你能跟匯豐談的原因,我們現在需要資金的支持。”

    馬世民看著李加誠,繼續說道。

    李加誠這時候則是輕聲的說道︰“我知道了,我先讓人把百佳的資料送過來。”

    “不過如果只是單純的資金投入,對我們來說,其實並不佔優。”

    “我們已經失去了先機,如果再變成跟置地的資金大戰,那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包澤陽的手中,如今可是有著大筆空閑的資金,就算是匯豐支持我們,也不一定能在資金上超過他。”

    李加誠可是知道,包澤陽從港島幾大銀行質押了很大一筆錢。

    雖然對外宣稱的是要做海外投資,但是這種話大家听听就行了,誰會把自己真正的商業計劃說出來呢?

    “我知道,所以我還有另一種辦法。”

    “Li,我知道,你們華人有一個說法,叫做兵不厭詐。”

    “從戰場的角度來說,如今置地已經突破了我們的防御圈,我們想要進行反擊,那麼除了派兵增援以外,還有一招,就是吃掉他們的先遣隊。”

    “對惠康來說,它們的先遣隊,就是那些24小時便利店。”

    “這些便利店在商場關門的時間里,為周圍的客戶提供了足夠時長的零售服務,變相的也增加了他們對惠康的認可度。”

    “而我們要反擊,那麼首先就要拔除這些便利店。”

    “Li,我知道在港島,有很多的社團組織,而這些人活動的時間,其實跟惠康這些24小時便利店的營業時間是重迭的”

    “我覺得,我們可以適當的讓這些便利店歇業一段時間,為我們爭取時間。”

    馬世民沉聲的說道。

    他做過雇佣兵,對這一套自然是十分熟悉的。

    他也沒什麼心理負擔,因為馬世民很清楚,真正的商業,要麼靠的是拳頭,要麼靠的就是政客。

    怡和太古他們在港島做成四大洋行,靠的可不是自己的商業道德,靠的是英國的軍艦大炮。

    反過來說,港島的華人富商,也是如此。

    早期的華人富豪起家靠幫派,而後面成為巨富,就要靠他們英國人,從買辦四大家族,只要是在港島這片土地上混飯吃的,莫不是如此。

    別的不說,就說港島的房地產,這里面很多時候,不是有錢就能辦的,沒有社團勢力的參與,很多項目根本無法做。

    每年港島有多少在建的大樓會著火,那可不是因為天干物燥,防火不規範。

    馬世民相信他這麼一說,李加誠肯定能听明白。

    而果不其然,李加誠听完之後,看向了馬世民。

    “西蒙,如果我們這樣做了,那可就意味著跟置地全面開戰了。”

    社團勢力,李加誠當然有。

    畢竟他可是潮汕人。

    要知道早些年港島最大的那幾個社團勢力里面,有兩個就是潮汕勢力。

    而且四大探長之一的呂樂也是潮汕人。

    你要說李加誠在這方面沒有勢力,那就是白扯了。

    只不過李加誠同樣很明白,社團勢力這東西,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有奇效,但是用不好,也是大麻煩。

    雖然表面上看,包氏在這方面沒有太大的資源,包鈺剛早些年的商業勢力都在海上,但是這不代表著包家完全沒有反制的能力。

    浙商或者更準確的說,寧海商人作為港島重要的一支力量,他們手中其實也養著一批人的。

    不然,從娛樂圈的邵一夫,到毛紡大王曹光標,再到南豐集團的棉紗大王陳廷驊,這麼多同出一地的浙商崛起,後面沒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這一點上,李加誠並不像馬世民那麼肆無忌憚,要不要動用這部分社團的力量,他需要考慮。

    “這樣,我先跟沈弼見一面,打听一下消息再說。”

    李加誠覺得還是先跟沈弼見上一面,了解一下情況。

    而李加誠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沈弼,其實也很想見他。

    原因也很簡單,此時的沈弼,已經得知了李長河牽線讓美洲銀行和富國銀行跟渣打合作的消息。

    那天晚上的宴會,匯豐自然也收到了請柬,沈弼並沒有親自去,但是還是安排了匯豐的一個高層前去。

    也因此,詹姆士跟馬修斯和羅恩暢聊的場景,他自然也看到了。

    等回來匯報給沈弼之後,沈弼動用自己的人脈,稍微一打听,便知道了大概。

    其實對于渣打跟美洲銀行的合作,沈弼倒不放在心上。

    渣打的戰略也就那樣,說白了,要不是匯豐不適合在港島獨霸一方,早就把渣打排擠出去了。

    渣打能活到現在,跟匯豐留著它也有很大的關系,要不然倫敦那幫老爺們,一定會盯上匯豐的。

    但對于“包澤陽”跟渣打的走近,沈弼很關注。

    如果包澤陽旗下的置地連同海外的資產一並全方位跟渣打合作,那對渣打銀行來說,絕對是獲得了超級大的助力。

    對方一定能夠得到飛速的發展。

    這就讓沈弼很頭疼了。

    他願意留著渣打,但是肯定是不想看到渣打銀行做大的,因為那會沖擊匯豐在港島的領導者地位。

    最重要的是,還有包澤陽的選擇。

    這小子怎麼就不跟他的伯父一樣,對匯豐那麼親近呢?

    除非?

    沈弼心中隱隱有了些猜測。

    這個年輕人,難不成是想要學洛克菲勒,羅斯柴爾德那些家族那樣,要建立一個龐大的財團?

    畢竟對方跟洛克菲勒家族關系那麼密切,想來肯定是了解很多洛克菲勒家族的產業的。

    而他又有那麼強的商業天賦。

    對包澤陽來說,單純的成為一個世界富豪,對他已經沒有什麼挑戰性,畢竟他現在就是。

    所以對方心底隱藏的意圖,或許是要打造一個東方的財團?

    而財團的核心,就是銀行!

    所以這家伙對匯豐和他拋出的橄欖枝一直沒有欣然接受,而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態度,或許就是因為他知道收購匯豐無望?

    現在轉而盯上了渣打?

    沈弼坐在那里,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他以前一直沒太想通包澤陽的做事思路,總覺得對方天馬行空,產業到處開花。

    但是現在,他忽然間察覺,他好像摸到了一點對方的意圖,如果以財團的模式去看的話,對方的很多商業軌跡,其實就有跡可循了。

    “叮鈴鈴”

    就在此時,桌上的電話突然響起,打斷了沈弼的思路。

    “喂”

    “大班閣下,和記黃埔的李加誠先生來了,說是跟您約好了見面。”

    電話那頭,外面的秘書輕聲的詢問道。

    沈弼點了點頭︰“對,帶他進來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方便以後閱讀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第五百五十八章 老李要全面開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第五百五十八章 老李要全面開戰?並對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