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

第九十六章 帶女王出場,你這是犯規!(求首訂)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天不負01 本章︰第九十六章 帶女王出場,你這是犯規!(求首訂)

    北大,清晨,未名湖畔的石舫上。

    四月的天雖然轉暖,但是天氣還是寒冷的。

    不過對于北大中文系的新生來說,天氣的寒冷,抵擋不住心中的火熱。

    此時此刻,在石舫的船頭,一個女學生,手里拿著一份稿子,正在聲情並茂的念著。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當女生聲情並茂的朗誦完之後,現場其他的同學立刻熱情的給她鼓起了掌。

    也就是在這掌聲之中,李長河帶著朱 悄無聲息的走了過來。

    “長河!”

    站在朗誦的女生旁邊的陳建功第一時間看到了李長河,立刻沖他喊了一聲,揮了揮手。

    一群人這時候轉頭望去,果不其然,只見李長河跟一個姿容秀美的短發女子正站在湖心島的石頭上面。

    看到李長河身邊的朱 ,石舫上的張韻嵐面色一變,變得有些蒼白。

    而一旁的王曉平則是略帶可憐的看了她一眼。

    別人不知道,她可是清楚自己這位好友的心意的。

    “琳琳,這是陳建功,我們北大中文系的才子。”

    “狗屁才子,我們這幫人,誰特麼敢在你面前當才子。”

    陳建功听道李長河對他的吹捧,立刻粗俗的反駁說道。

    “這就是弟妹吧!”

    陳建功今年二十八歲,,比李長河大的多。

    李長河點點頭︰“沒錯,這就是我妻子,朱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工作。”

    “大家好,我今天就是跟長河來一起觀摩一下咱們的文學聚會,打擾大家了。”

    朱 這時候也不怯場,明亮大氣的沖著陳建功和周圍的人說道。

    “這有什麼打擾的,本來就是我們的文學愛好者聚會而已,你們來的正好。”

    “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陳建功溫和的說道,他對李長河真的是挺敬佩的,尤其是對方寫的那些。

    相反,對于同學張韻嵐的一些行為他也知道,但是他並不認可對方的行為,只可惜作為同學,他也不能說什麼。

    “沒問題,大家可以繼續”

    “我們繼續傾听”

    李長河微笑著說道,然後跟朱 一起走到了一邊。

    隨著李長河和朱 走到了一邊,那位女生還想繼續,但是卻驀然間發現,大家的目光都落在李長河和朱 的身上。

    李長河也就算了,人民文學的知名作者,出過集的年輕作家,對于很多中文系學生來說,這是難以仰其項背的成就。

    而至于朱 ,沒別的原因,就在于她太獨特了。

    跟她們這些綁著麻花辮穿著綠軍裝的女學生相比。

    穿著黑色燈芯絨外套,里面搭配著羊毛衫的朱 ,明顯有一種脫離于時代的高端感。

    再加上這姑娘本身就明媚大氣,這一身穿著打扮,讓她在這一群穿的老舊學生裝和綠軍裝的年輕人里面脫穎而出,光彩照人。

    簡單點說,李長河帶著女王陛下這般出場,完全就是犯規!

    無奈之下,女生將目光看向了陳建功,畢竟他算是這次文會的組織者。

    陳建功也有些尷尬,李長河這跟他對象實在是太引人注目了。

    “長河,我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要不��蠹醫步玻俊br />
    陳建功此刻滿是無奈的沖著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也發現了,一群人的目光頻頻的落在自己和旁邊的朱 身上。

    “好吧,以前一直沒有跟大家交流過,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閱讀心得。”

    “好!”

    听到李長河開口,有人這時候熱烈的鼓掌。

    李長河以前參加文會,一般都不怎麼發言,惜字如金,今天終于開了口了。

    “不過我今天說的,可能跟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樣,我姑且說之,大家姑且听之。”

    “在開始講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有個人,年輕的時候,因為家世,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一個少女結婚,生了孩子,這少女就在家為他奉養老母。”

    “後來他出國學習,遇到了另一個喜歡的人,他毫不猶豫的跟他的妻子離婚,拋棄了她們母子,你們覺得這個人怎麼樣?”

    “好,姑且到這里,我們認為他是追求愛情,反對封建壓迫,那麼故事繼續,他在國外喜歡上的少女沒有答應他,也可以理解為不喜歡他,只是拿他當朋友。”

    “然後這個人回國了,回國之後,他在咱們京城又遇到了一位新婚少婦,又一眼愛上了。”

    “然後他跟那位新婚少婦又如膠似漆的在一起,完全不顧及世俗的眼光,最終這位新婚少婦跟她的丈夫離婚了。”

    “諸位同學覺得,這個人如何?”

    李長河微笑著問道。

    一群年輕人此刻面面相覷,各自皺眉。

    而知道一些內幕的則是臉上浮現出無奈的神色。

    “我說的這個人,就是剛才這位女同學朗誦的詩作《再別康橋》的作者徐志摩!”

    李長河也沒賣關子,直接開口說道。

    現代詩人徐志摩,對于這個年代大部分五零後的年輕人來說很陌生。

    因為他的作品現在進不了語文課本,也上不了講堂。

    也只有在北大的圖書館里,這些中文系的學生才接觸到了徐志摩的詩,然後在這個年代拿出來朗誦。

    而李長河的話,則是在在場的學生們面色一變,不知道李長河到底想要說什麼。

    李長河則是繼續說道︰“其實我說這個故事,沒有批判徐志摩的意思,我講這個故事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我的感悟。”

    “文字,是具有欺騙性的。”

    “就像這篇《再別康橋》,從文學性上來說,它可以說是現代詩的巔峰之作,乍然一讀,它寫出了種種幻想的美好。”

    “但現實是,你能想象作這首詩的時候,它的作者已經跟那位新婚少婦結婚了嗎?”

    “如今大家在知道了我講的故事之後,對這首詩的感覺是什麼?”

    “當你真正的了解了這首詩的創作起源,再讀它跟你第一次朗讀它的時候,感覺和認知還會一樣嗎?”

    “文字是世界上最有感染力的創造,但是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有欺騙性的創造。”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這兩首詩,大家有知道的嗎?”

    李長河繼續開口問道。

    “我讀過!”

    有人舉手給李長河回應說道。

    李長河點點頭,笑著說道︰“是不是當時覺得這詩的作者憂國憂民,對廣大的勞苦大眾充滿了同情?”

    “可實際上,這兩首詩的作者李紳後來一路官至大唐宰相,對百姓毫無憐憫,施加重稅,民不聊生。”

    “很多人一直問我,為什麼不報中文系,而是要選擇經濟系,人民文學的主編張廣年先生也這樣問過我。”

    “我是這麼告訴他的。”

    “因為我發現,和文字只能表述社會的表象,這種表象可以是虛假的,也可以是真實的,只看閱讀者如何認為。”

    “但是表象不代表社會的真相,很多時候,它只是一種美好的刻畫和描述。”

    “而我更想做的,是看透這個社會的很多真相,如此才能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的就是這一點,希望大家在閱讀文學作品,不管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作品,千萬不要被書里展現出來的表象所迷惑,因為文字是會騙人的。”

    “偉人教導過我們,要辯證的去看問題,其實我認為看書,閱讀文學作品也是一樣。”

    “我以前參加咱們的文會,總是感覺大家過分的關注于作品里面表現出來的東西,甚至為此爭執不休。”

    “我覺得這是個好習慣,但是也不是個好習慣。”

    “大家能爭,說明大家認真讀了,但是我又認為大家爭論的不夠透徹。”

    “我更喜歡大家能夠透過表象去看本質,看這個作品在那個年代,在作者什麼樣的處境下,要表現的思想和社會現象,這樣才能讓大家真正的認識一部作品的精彩。”

    “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文學作品幕後的真實,而不是只看到字里行間中表現出來的虛幻。”

    “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讀書心得。”

    “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喜歡,也可以批判。”

    “只不過批判的話,希望等我走了之後再批判,因為我不想在我媳婦面前丟人。”

    李長河最後笑呵呵的說道。

    在場的眾人哈哈大笑,不過隨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長河,說得好,你這一番閱讀心得,確實讓我受益匪淺。”

    陳建功這時候一邊鼓掌,一邊沖著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笑了笑︰“好了,建功,那接下來我就不打擾你們了,我得跟我對象去拍照了,好不容易來一次學校,我們倆可得留下點紀念才行。”

    李長河隨後又沖著石舫上的眾人解釋了一番,然後跟朱 從石舫上走了下來。

    只是剛下石舫,卻看到一個有些清瘦的老者,穿著中山裝站在那里。

    “季先生!”

    李長河見狀,領著朱 走了過去,然後恭敬地向對方問好。

    眼前這位,就是如今北大中文系的一級教授,國學大師季羨林。

    季羨林打量著李長河,看了他和朱 幾眼,然後平靜的問道︰“我听你剛才的講話,你不喜歡徐志摩?”

    李長河平靜的點點頭︰“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

    “那就是不喜歡。”

    “沒事,我也不喜歡他。”

    傲然的說完,季羨林轉身徑自離開了。

    似乎他留下來,就是想告訴李長河,他也不喜歡徐志摩這件事。

    李長河看著季羨林離開的背影,笑了笑,果不其然,這位先生跟他的日記一樣,很灑脫。

    “長河,他是?”

    待季羨林離開之後,朱 好奇的問道。

    “中文系的系主任,國家一級教授,季羨林先生。”

    李長河沒說國學大師這個名號,因為這年頭還不興什麼國學,國學風潮要到九十年代才興起。

    “原來他就是季羨林先生。”

    朱 了然的點點頭,這對于她來說屬于只聞其名沒見過其人的存在。

    “咱們走吧。”

    李長河帶著朱 離開。

    剛才的演講,對他來說也只是一次隨意的講談,只是希望能引導一部分學生辯證的閱讀文學作品。

    別像未來一樣被西方洗腦,當成某些理念的炮灰。

    沿途,遇到了一些老師,李長河都恭敬地打招呼。

    終于,快到宿舍樓下的時候,朱 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長河,為什麼路上我看你有的人是稱呼老師,但是有的人是稱呼先生呢?”

    “怎麼說呢,這算是一種北大獨有的尊稱吧,對于像季羨林這樣的一級教授,我們是直接尊稱為先生的,而不是稱呼老師。”

    “而只有一些年輕的講師,我們才稱呼他們為老師。”

    “可能這就是對北大老一輩教授獨有的尊敬,你像我們經濟系的系主任陳岱孫先生,我們背後都是直接尊稱岱老的。”

    “岱老備受尊崇,就連前些年那些人,混亂的時候遇到岱老,也得恭敬的這麼喊一聲。”

    李長河這時候感嘆的說道。

    這個年代北大的一些教授確實讓人尊敬。

    就像岱老,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書。

    沒有結婚,沒有後代,享受著國家一級教授的工資和特殊補貼,在北大勤勤懇懇教了幾十年書。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受人尊敬。

    “對了,你帶我來這干什麼?”

    到了宿舍樓下,朱 無語的沖著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笑了笑說道︰“咱們過來接個人。”

    “老陶!”

    “老陶!”

    李長河沖著樓上大聲的喊了起來。

    沒過一會,陶海肅從陽台探出了腦袋。

    “等著,長河,馬上下去。”

    “我讓老陶借了相機,等會給咱們拍點照片,包括去頤和園。”

    李長河這時候轉過頭跟朱 說道,今天他打算讓老陶當個跟拍。

    沒過多久,老陶易剛海文他們一起跑了下來。

    “正好,長河,今兒個我們也湊個熱鬧,一起拍幾張照片。”

    幾個人下來跟李長河樂呵呵的說道。

    “行吧,那咱們一起去吧。”

    說話的不是李長河,而是朱 。

    既然這些都是李長河的同學,她自然不會讓李長河在這時候拒絕。

    反正他們兩口子現在已經結婚了,又不是談戀愛。

    “那就一起吧!”

    自家媳婦都同意了,李長河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隨後一群人,熱熱鬧鬧的往北大校園深處走去。

    還有!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方便以後閱讀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第九十六章 帶女王出場,你這是犯規!(求首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第九十六章 帶女王出場,你這是犯規!(求首訂)並對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