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蒙蒙亮,二月的早上依舊寒冷。
人來人往的京城火車站,李曉君抱著閨女,後面的陳愛國背著個鼓囊囊的大編織袋,不知道裝了些什麼。
兩個人一臉疲憊的從車站走了出來。
這一路從虎林坐火車過來,可把他們給累壞了。
只是出了站,兩個人有點懵了。
“曉君,你不認識路嗎?”
陳愛國憨憨的沖著李曉君問道。
李曉君皺了皺眉︰“我得好好想想,都多少年沒回來了。”
“走,過去看看公交站牌,能不能找個熟悉的地名。”
兩個人這次來,也沒給家里打電話,李曉君仗著自己京城人的優勢領著陳愛國和閨女就來了。
結果來了之後發現自己高估了記憶。
“對了,你把零錢拿出來,等會得買車票。”
李曉君提醒了一下陳愛國,隨後走到了公交站的站牌前面,看上面的路線。
只要讓她找到熟悉的地點,她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然後,一個多小時之後,家屬院門口。
“保衛同志,我家真的在這個院里面,你看,這是我弟弟給我留的地址,沒錯吧!”
李曉君萬萬沒想到,好不容易坐車到了家屬院門口,被門口保衛科給攔下了。
門口保衛科的干事看著眼前的女子,總覺得她的說辭之前在哪里听過。
“這位女同志,不是我們不讓你進,關鍵是你這沒有身份證明,我們也不能隨意放你們進去。”
“要不您找個家里人來接您,這樣,您說個地址,我們派個人上門幫您問一嘴也行,到時候家里來人接你們,也算是個證明。”
學校保衛科自打一年多前發現知青回城的現象增多,于是加了一些規定,比如說可以派一個人幫忙去家里報信。
“那行,這是我們家地址,我不知道具體樓號在哪邊,我弟弟應該在家,他叫李長河。”
李曉君拿出李長河給她留的地址,認真的沖著門口保衛干事說道。
“等等,您說您弟弟是李長河?是李立山教授的兒子嗎?”
門口保衛干事听到了李曉君的話之後,詫異的看著李曉君。
“對,我爸是李立山,李長河是我弟弟,您認識他們?”
李曉君詫異的看著保衛干事,對方笑了笑。
“那可太認識了,您弟弟可是咱們院里的名人,今年京城高考的最高分,上了人民日報,上了北大,可是這個!”
保衛干事說著說著豎起了大拇指。
“這樣,您稍等一下,我馬上去幫你喊他。”
隨後,保衛干事來到了李長河家里,李長河此刻正在寫稿子。
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趁著這段時間把稿子多寫幾篇,當個存稿,讓他也適應使用接下來的大學生活。
反正他考慮好了,手里這幾篇,慢慢的全都交給人民文學,其他兩家的稿子,就先停了。
被敲門聲打斷了思路,李長河走過去開門,看到是門口的保衛干事。
這一年多時間李長河跟他們也算是打了個眼熟,日常進出也會打個招呼。
“孫干事,你是有什麼事嗎?”
李長河開門之後好奇的問道。
“長河同志,門口來了一家人,女方說是你的姐姐,我們也不能確認身份,這不是喊你過去看一眼,如果是你家里人,就把他們接進來。”
孫干事熱情的說道。
李長河點點頭︰“應該是真的,我姐也考上大學了,只是來也不提前說一聲,您稍等,我穿個大衣。”
將厚厚的軍大衣給裹上,李長河穿上鞋,帶好帽子,跟孫干事來到了門口。
“是我姐他們一家,孫干事,謝謝您 ,一會我帶他們去辦通行證。”
遠遠地看到了李曉君,李長河一眼就認了出來。
“大姐,你們這來,怎麼也不說一聲,我去接你們。”
李長河到了門口,從李曉君手里接過外甥女。
雖然天冷,但是小家伙在她媽懷里睡的還是很香甜的。
接著大姐一家回了家,打開門之後,李曉君和陳愛國忍不住打量了起來。
“弟啊,咱家怎麼換這麼好的房子了?咱爸媽新分的?”
李曉君這時候滿是吃驚的問道。
當年她們下鄉的時候,他們一家住的還是筒子樓,哪是這兩居室啊。
“是啊,咱爸媽回來之後新分的,可是賺便宜了,這可是正教授才給分配的住宅。”
李長河笑著說道。
至于陳愛國,則是小心翼翼的看著里面,別的不說,就算公社里的干部樓,也不是這種的啊。
陳愛國見過的樓房,就是那種縣里的筒子樓,他大哥家就住那種筒子樓。
就這,一家人在他們面前神氣的不得了,跟住在了天宮里一樣。
來之前陳愛國還沒有最直觀的感覺,但是現在這一刻,他清楚地意識到了,自己家跟李曉君家天大的差別。
“你們先坐下歇一會,把孩子放我床上,我去跟咱爸媽說一聲去。”
李長河將他們安頓好,然後騎上自行車去了學校。
他對工業學院已經很熟了,先是通知了李立山,又去後勤通知了沈玉秀。
然後沈玉秀就直接跟他回家了。
脫崗,在這年頭根本不算什麼事。
回到家,母女兩人時隔多年再次見面,自然是抱頭痛哭,直到哭聲把里屋睡覺的孩子給吵醒了。
母女倆情緒才平穩了下來,然後李曉君進屋將孩子抱了出來。
“媽,這是我跟愛國的女兒,大名叫婷婷,小名叫妞妞”
“妞妞,叫姥姥!”
“咬咬!”
小孩發音不準,只能模糊的喊出來。
“哎!”
沈玉秀急忙答應了下來,然後將小孩接過去抱在懷里。
“長河,去副食店買點好吃的,等會我再趕上面,今兒個姥姥請我外孫女吃炸醬面。”
沈玉秀這時候沖著李長河吩咐說道。
李長河點點頭︰“行,我去看看。”
他拿上副食品票,下樓騎上自行車,很快來到海澱鎮中心,選了幾樣熟食。
這兩年物資稍多了一些,李長河買了只燒雞,買了點醬牛肉,又買了一點糖果,給外甥女的。
等李長河回到家,發現家里李曉君正在跟老媽沈玉秀爭吵。
而爭吵的核心,又是在李長河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