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861章 文明推動者(第三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861章 文明推動者(第三更,求訂閱)

    環球快車。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環球快車改變了世界,其可以以超過1.9馬赫的速度穿梭于全球各大城市之間。這一數據雖然低于協和號2.04馬赫的速度,但也將倫敦和紐約之間飛行時間縮短到3個小時左右。

    雖然飛到亞洲需要經過兩次中途降落加油,可即使是如此,仍然可以把時間壓縮到8個小時。

    因為有了它,地球才真正成為一個地球村,也正因如此,才受到各大跨國公司的歡迎,當然,也受到政府的歡迎。

    可以說,它是除了灣流之外,最受歡迎的商務機,而灣流受歡迎的原因是……它更便宜,而且航程更遠,灣流還是唯一能夠執行從長安到紐約超遠程航行的商務飛機。

    不過,但凡涉及到速度,人們首先還是選擇環球快車,就像現在,馮.布勞恩搭乘的就是環球快車。

    在這架NASA的環球快車降落在長安機場後,馮.布勞恩就看到袁家騮,他們兩個人是老朋友,畢竟,NASA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合作,並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

    事實上,美國的第一顆衛星用的就是萬戶火箭的技術,這一點馮.布勞恩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們兩家在過去的合作是極其緊密的。

    兩人再一次見面之後,馮.布勞恩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袁,NASA需要你們的“蒼穹”。”

    “蒼穹”是什麼?

    是“前哨一號”的二號倉體,重量高達15噸,展開後內部面積超過150平方米,別說是在月球,哪怕就是在地球上,那也是妥妥的“豪宅”。

    而按照計劃,“蒼穹”將會在明年三月發射,“前哨一號”任務小組對其進行組裝,完成組裝後,前哨一號將會達到驚人的209平方米,對于只有三個人的任務小組來說,簡直就是“奢侈”!

    而馮.布勞恩對“蒼穹”的了解,大抵上也就這麼多,是通過技術合作了解到的,現在甦聯有可能搶在美國前面發射月球基地的現實,讓馮.布勞恩不得不考慮外援。

    面對馮布勞恩提出的要求,袁家騮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

    “博士,你知道的,我們從來不排斥和nasa進行技術合作,且我們非常希望通過這樣的技術合作來提高我們彼此的技術水平。”

    這是事實,哪怕在不少技術上現在美國是落後于sEA的,但再怎麼著?作為藍星第一霸主,現在的美國手里,仍然有很多讓sEA非常眼紅的技術。

    而且sEA的技術領先主要集中在電子領域以及新材料上,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全方位的領先。

    所以,通過技術合作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這種技術合作其中就包括技術交換。

    袁家騮的話,讓馮布勞恩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他說道︰

    “這也正是我們能夠在這場競賽之中領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我的朋友,所以……我並不是空手而來的。”

    非但不是空手而來的馮布勞恩還帶來了不少sEa,或者說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直以來希望獲得的某些技術,雖然都是子系統的技術,但是,確實是有助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展。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價格!

    現在就要看馮布洛恩願意出多少東西來進行交換了。

    尤其是現在——在美國和甦聯進行如火如荼的競爭的前提下。

    到這樣的機會要是不敲竹杠的話,那可真就對不起人了。

    當然了,大家都是朋友,這個竹杠不能敲的太狠,也不能敲的太輕。

    敲狠了會破壞雙方的合作關系,敲輕了自己也就吃虧了。

    所以要掌握好度。

    總之就是一句話,既要薅到羊毛又不能讓羊叫喚!

    “這是我們所需要的。”

    談判剛一開始,袁家騮就列出了一個清單。

    清單上羅列著的是他們所感興趣的技術,基本上都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需要的一些技術。

    談判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是提出自己的訴求嘛。

    馮布勞恩接過紙條看了一眼就立即搖頭說道︰

    “不,不,這個月球飛船的技術是,花費了幾億美元,剛剛研制成功的,我不認為白宮會批準這個交換,而且,從清單上來看,袁,是在獅子大開口啊!”

    對馮布勞恩的指責,袁家騮搖頭說道︰

    “我並不是在獅子大開口,我們都知道為了研制前哨一號,同樣也花費了巨額資金,從材料到其中的生存子系統,我們甚至重新設計了登月飛船,這次我們要把100t重的東西送到月球上去,我的朋友,所得到的並不僅僅只是蒼穹,還有很多子系統,這些都是你們所需要的,甚至在未來探索火星的時候同樣也離不開這些技術,所以……”

    袁家騮點了點那份清單說道︰

    “我認為我的開價是非常合理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之所以會對美國的月球飛船非常感興趣,是因為,它和普通的月球車不同,它是火箭飛船,可以在月球上飛行,並且搜索更大的範圍,根據計算,有了它,前哨1號就可以對半徑400km範圍內的區域進行搜索,而這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奇跡。

    畢竟,新一代的月球車使用的鋰電池,續航里程只有不到200公里。如此一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當然會對這月球飛船的技術非常感興趣,有了它就等于解決了在月球上的交通問題。

    馮布勞恩當然也知道這種月球飛船對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意義,並不僅僅只是可以擴大他們在月球進行探索的搜索範圍,同樣還會在未來對其他小行星或者其他星球探索中發揮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在這列清單之中,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雙方都是聰明人。

    都知道彼此真正的目的。

    所以談判從一開始就直奔問題的核心。

    彼此也都是寸步不讓的。

    其實所謂的不讓不過只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而已。

    第一天的談判事實上並沒有任何進展。都明白對方的要價,也都知道對方的底牌,唯一的問題就是——都不想付出太多。

    了解到這場談判之後,李毅安只是笑了笑,然後說道︰

    “沒事,慢慢的和他們談。現在著急的不是我們,是他們,他們每拖延一天,等于多給了甦聯人一天的時間,最後他們肯定會妥協的。著急的是他們。”

    這就是參加競賽的最大問題是爭分奪秒的,任何一個國家不能夠耽誤得起時間,其實這也正是李毅安喜歡冷戰的原因。

    因為冷戰,人類把很多科學領域的探索視為競賽,這種競賽極有可能與國家安全有關,也有可能與國家的榮譽有關。但無論如何在這種競賽之中,美國,甦聯都投入了巨額的資金。也正是因為有了巨額資金的投入,才有了人類技術的全面騰飛。

    等到冷戰結束之後……資本大多數時候專注于現實,反倒是放松了對未來的探索。

    所以短短幾十年的冷戰在很大程度上拔高了人類科學文明的高度。

    現在,李毅安之所以願意和美國進行技術方面的合作,其實同樣也是基于這方面的考慮,是為了加快技術的發展。

    畢竟,這樣的技術合作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而且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

    在這個過程之中,人類的科學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加快了,而與此同時還會通過一些私下的渠道與俄國人進行合作,交換。

    而這也是sEA能夠取得目前這些技術成就的根本原因,它可以融合東西方的技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美國人願意用他們的技術去交換sEA的技術,像甦聯人也願意用他們的技術來交換sEA的技術。

    在這個過程之中,三方的技術事實上是在交流著的,只不過是以他們都不曾想到的一種方式進行著交流。

    而不是技術上的閉塞。

    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無論是美國也好,甦聯也罷,他們雖然都把彼此視為生死對手,但從來都沒有把sEA視為生死之敵,而這也使得,他們願意和sEA進行技術交換。

    ““有誰能夠想到現在的sEA,居然成為了東西方交流的橋梁呢?”

    如此感慨之余,李毅安不禁有些得意起來,因為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他主動去創造的,有了這樣的技術交流,才有了現在的技術大爆炸,才有了現在遠超過一個世界的技術進步。

    所有的這一切都和他有著最直接的聯系,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偷渡來的技術,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促進了對科學文明的溝通與交流,通過溝通交流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而他就是文明的推動者!

    “我的天啊……”

    在給自己定一下這麼一個頭餃之後,李毅安被這個頭餃給驚呆了——你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偉大了!

    就這樣靠著椅背,李毅安整個人都愣在了那里,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如此的——偉大!

    良久久之後他才說道︰

    “這才是自己的使命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861章 文明推動者(第三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861章 文明推動者(第三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