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能會破產的更快!
    “什麼?”
    袁家騮驚訝道︰
    “這怎麼可能?”
    “開闢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的新路徑,這個在科學理論上是可行的通路,可能會取得突破,但最終還是走不通的。原因很簡單——甦聯嚴重缺乏與先進技術相配套的市場應用場景。
    哪怕是他的芯片可能更高效,但搞出來以後干什麼用呢?而甦聯的民用市場太小了,這東西做出來以後根本不償失的,還不能進入市場。在過度關注軍事生產的情況下,民用產品總是放到最後的,而且,如果是一種先進的玩意,軍方會立即要求對其進行保密,禁止其進入民用市場。
    在甦聯,高科技永遠是一個需要撥款供養的“科研雜技”。等到這套輸血體系無以為繼的時候,它也就壽終正寢了,甚至破產的比“山寨式研發”還要早。”
    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李毅安,對甦聯人的心態簡直了解到了極致,他輕聲說道︰
    “再就是年輕的甦聯學生並不追求電氣工程學位,他們想成為部長那樣的人,即一個官僚,而不是設計新產品。他們設計新產品的動力,是獲得上級的賞識,從技術人員,變成技術官僚,甚至職業官僚,因為這是技術人員最好的回報。當他們成為官僚時,個人研究也就停止了。”
    這正是甦聯從始至終都無法擺脫的問題,為什麼科羅廖夫偉大?
    就是因為他平衡了兩者關系的同時,把精力專注于研究上,當然,這也和赫魯曉夫對他的全力支持有直接關系。玉米帝是一個大老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對科學家是極其尊重的,但也就是他而已。
    但只有一個科羅廖夫能夠平衡兩者,在大多數時候,當一名技術人員成為官僚後,也就是官僚了,這樣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更要命的的是,還有一些職業政客們對科研一竅不通,卻精于鑽營,對于不願和其同流合污的人才極盡排擠打擊之能事,而對溜須拍馬的人則一路綠燈。
    “而在我們這里,技術人員的發明創新是以財富作為的回報的,新發明投入市場後,會給個人帶來的難以想象的財富,但是發明很快會被市場淘汰,想要的繼續獲得回報,就必須不斷的推出新的創新發明。
    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決定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
    抿了下嘴唇,李毅安落下個棋子,說道︰
    “即使是他們開闢出新的路徑,也不會威脅到我們,最後,只是為我們做嫁衣而已。”
    然後李毅然用一種極其自負的語氣說道︰
    “沒有市場應用的普及,他們即便是研究出來了取代 制程的工藝技術,最終也只是滿足于軍需,止步于軍事而已,甦聯的的民用市場……”
    笑了笑,李毅安用略帶著諷刺的語氣說道︰
    “壓根就支撐不起技術變革所需要的市場助力,畢竟,那個市場是受計劃的,不在計劃內的東西……又怎麼可能有市場呢?”
    計劃!
    在那里所有的東西是有計劃的!
    微微一笑,李毅安說道︰
    “所以,他們開闢的新路徑,也就是一個路徑而已,至于超車……”
    搖了搖頭,李毅安的語氣變得非常肯定︰
    “不僅超不了車的,甚至還有可能,造成新領域的落後——靠著他們完成的基礎研究,我們憑借著市場應用推動,可以在新材料工藝制程下,取得更大的突破,而到那時候,就不僅僅只是做嫁衣了!
    而是拱手把我們送上新的王座!”
    事實上,甦聯做嫁衣的技術還少嗎?
    最簡單的例子,飛機隱身概念就是甦聯科學家提出來的,然並卵,最後被束之高閣,然後美國的企業在甦聯的雜志上得到那篇論文後,就立即展開了想關的研究。
    結合美國正在搞的隱身涂料,然後搞出了F117,其隱身概念進化出了F22、F35等五代戰斗機。
    至于在其它領域,更是數不勝數,甚至就連大名鼎鼎的奔騰處理器,也是前甦聯工程師跑到美國後研制出來的,甚至其技術基礎與甦聯研制的El90,幾乎如出一轍。
    但然並卵,落後的生產工藝,是先進的設計無法彌補。
    所以到頭來,也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
    為什麼破產的更快——因為任何無法轉換出市場效益的“輸血型研究體制”,都是無法持久的。
    自主研發更費錢,這意味著面對沒有收益的投資,最終,他們還是會選擇放棄。
    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當然,只要經濟條件允許,他們就會不斷的投入。但是,在經濟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他們是會投入,一旦經濟發生問題,這樣的投入就會斷的縮水,最終停止整個項目。
    來到俄國會不會因為資金的問題停止這方面的研究?無從知曉。但是,估計成本的投入,最後總有剎車的時候。
    沉默了一會,袁家騮用一種滿是無奈的證據說道︰
    “這是在讓俄國花更多的錢啊。”
    “這是為了全人類!”
    李毅安說道︰
    “他們一直都說——為了全人類,在芯片上投入更多的力量,難道不正是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嗎?”
    又一次,李毅安拿出了“全人類”的大義!
    這可不就是政治正確嘛!
    袁家騮直接被他給正確的說不出話來了,良久之後,他才說道︰
    “要是他們失敗了呢?”
    失敗……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另一邊甦聯差不多與美國同步進入晶體管時代,但甦聯所發展的,卻並非 晶體管,而是鍺晶體管。
    鍺是最早被用來制造晶體管的材料,但鍺元素有個天生的弱點,不耐熱。只需要加熱到75度,鍺便會失去其半導體屬性,
    而且儲量少也是鍺的命門。
    雖然如此,甦聯一頭扎進鍺晶體管路線,直到6年後,科學家們才發現此路不通,當研究方向再次轉向 路線的時候,他們和美國已經有近十年的差距了。
    所以……既然都失敗了一次,再失敗一次又有可妨?
    反正去試錯的是甦聯!
    想了想,李毅安說道︰
    “至少,他們的失敗證明了, 工藝制程,是人類唯一的選擇,至少目前是!”
    然後又補充道︰
    “老大哥,不就是拿來犧牲的嗎?”
    話音落下時,李毅安落下一個棋子。
    “將軍!”
    ……
    做嫁衣!
    對于維特羅夫來說,現在他就有一種感覺—— 谷是在為甦聯做嫁衣。
    在這里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最好的芯片。
    畢竟,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市場化的,不會因為有人購買芯片,而要求你提供什麼身份證啦,或者到安全機構開具證明之類的。
    這麼做,不是扯淡嘛!
    況且,對于那些商人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賣掉自己的產品,賣掉一個他們不覺得少能賣掉100個,那他們肯定會開香檳慶祝的。
    所以在這里——金錢就是王道。
    也正因如此,來到 谷僅僅一周,維特羅夫就采購了幾百枚芯片,芯片既有用在電子計算機上的,也有應用在數控機床等領域上的。
    這些芯片,都是擺在 谷公司的展示櫃里,就像現在,維特羅夫看到兩個年青人,正那里拿著說明書,一邊比較,一邊計算著什麼。
    “這個太貴了,”
    “可以用差一點的處理器,畢竟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電子計算機。”
    戴著眼鏡的年輕人在那里說著,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價格最便宜的處理器……”
    听著他們的談話內容,維特羅夫的心里忍不住感激起這些年輕人。
    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所以, 谷這些處理器才會像是糖果一樣,被擺在櫃台里,任由所有人選購。
    這里有很多年輕人,從市場上購買各種各樣的處理器,進行他們的研究,他們會設計新的電子計算機,會研究新的處理器。
    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年輕人涌入這里,他們是在這里坐著他們的發財夢。
    “發財……”
    維特羅夫笑了笑,在心里自言自語。
    “也就是他們,每天都在這里做著白日夢。吃著最廉價的食物,睡在地板上。追逐著最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然,維特羅夫希望這一切會一直維持下去,只要有這些年輕人的存在,在這里那一些處理器就會永遠像糖果一樣擺在展示櫃里。
    只要有錢就可以買的到它們,雖然那些處理器都是民用的,但是總能在相關的領域派上用場。
    幾個小時後,維特羅夫來到了機場,他並沒有購買前往莫斯科的機票,而是拿著到星城的往返機票,就在他在候機大廳中等待登機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了一絲危險。
    在不遠處似乎有人盯上了他。直覺告訴維特羅夫,他被盯上了。
    盯上他的人有乘客,有清潔工,還有……他們從幾個方向朝著這邊走了過來,
    置身于這樣的情形之下應該怎麼做?
    是抵抗到底嗎?
    當然不是,甚至都不需要考慮逃跑的問題,因為壓根兒就逃不了——幾個出口,都已經被人控制了。
    也就是說——自己暴露了。
    面對逮捕,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維特羅夫壓根兒就沒有掙扎的意思。
    畢竟,作為一名特工,他很清楚現在的形式——壓根兒就沒有任何掙扎的余地。
    維特羅夫就是那樣靜靜的坐在那里等待著即將到來的代步,不過相比于它的安靜,逮捕卻顯得有些粗暴——從側方出來的人直接把他按倒在地。
    然後逮捕他的人,用俄語說道︰
    “先生,你因為從事間諜活動被逮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