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庫大樓,是沙俄時代存放武器的所在。
    而現在,做為克里姆林宮里的一棟建築,其實就是會議室而已,
    “66萬輛汽車!”
    會議一開始,那張鋪著綠色的台面呢的T字形的長桌的“T”字位置上,手肘拄著桌子的赫魯曉夫就得意的說道︰
    “很快,我們就會擁有一座年產66萬輛汽車的現代化汽車制造工廠!”
    在說出這番話後,赫魯曉夫把目光投在眾人身上,他的話音剛落,作為二號的勃列日涅夫便立即接腔說道︰
    “是的,赫魯曉夫同志,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通過這次與NBC的合作,我們充分了解到了現代工業的力量。”
    作為赫魯曉夫的助手,甦聯的二號人物,勃列日涅夫,一直以來對赫魯曉夫都是百依百順、馬首是瞻,花費全部精力保障赫魯曉夫的工作和生活所需,想領導之所想,想領導之未想,赫魯曉夫一個眼神,勃列日涅夫就心領神會,並且辦得妥妥帖帖。
    現在,赫魯曉夫一個眼神,勃列日涅夫就心領神會的拍起了馬屁來。
    “我了解過,全甦聯所有的汽車制造廠在加在一起,一年的產量也就是三十萬輛而已,可是現在呢?我們即將建造的新工廠,一年就能生產66萬輛,有了這座工廠之後,我們的汽車產量,將會第一次突破100萬輛!”
    這是在拍馬屁嗎?
    這當然不是,這是在講述事實。
    事實就是,甦聯現在的汽車年產量僅僅只有三十萬輛,而且絕大多數是卡車,至于吉斯年產量僅僅只有幾十輛,其它所有的轎車——從莫斯科人,到伏爾加,再到海鷗等轎車加在一起,年產量也僅僅只有兩三萬輛,就那這些汽車還需要向盟國出口,畢竟,甦聯的盟國大都不能制造汽車,可以說,在甦聯,轎車絕對是妥妥的官車,只有少數官員能夠擁有,與平民百姓是無緣的。
    而這也是為什麼去年歲末,當赫魯曉夫在視察一家大型煤礦時,向工人們表示“國家將建設一個大型汽車制造廠,每個甦聯工人都將會像擁有房子一樣,擁有汽車時”,立即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的原因。
    汽車……對于許多甦聯工人來說,同樣也是剛需啊,畢竟,甦聯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
    “當然,對于甦聯來說,產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過引進這座工廠,甦聯可以從中學習現代化的汽車制造技術,並且將其應用于我們的舊汽車制造廠的改造中,我相信,幾年後,我們的汽車產量將會突破150萬輛,200萬輛,甚至300萬輛、400萬輛……”
    他話聲剛落,坐在旁邊主管宣傳的科茲洛夫則說道︰
    “這一切要是實現了的話,那可真了不起,按照戰時產能轉產來計算,這些產能可以轉換成幾萬輛坦克,這對于我們的國防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
    “是啊,有了這些工廠,我們就可以生產更多的坦克,裝甲車。”
    勃列日涅夫這才進入正題,說道︰
    “如果當初不是赫魯曉夫同志力排眾議,提出向老同志出售汽車,讓他們帶著家人去享受人生,向年青的同志提供房子,讓他們結婚生子,開啟他們的人生,我們還都停留在老眼光呢!”
    這個“車子與房子”,正是赫魯曉夫在煤礦發表的講話,這篇講話之後,政府就制定了一個“排隊制度”——工齡長、貢獻多的工人可以優先購車,當然在住房排隊上,他們就會把機會讓給年青的工人。
    這種用汽車照顧年長工人情緒,在住房上偏向年青人的制度,自然贏得了各方的歡迎,尤其是年青人,相比于車子,他們更渴望擁有房子,而且他們很清楚,先有了房子,再排個七八年的隊,差不多就可以輪到他們買車了。
    至于年長的工人想的很簡單,孩子們反正都大了,他們的分了房子搬出去之後,家里自然也就空下來了,有沒有房子並不重要,但是一輛汽車卻可以很好的改善他們的生活,冬天上班時不用再受風雪之苦。
    雖然有一些反對意見,但是,這個照顧各方利益的方案,通過報紙公開之後,還是受到了各方的歡迎。
    總之,赫魯曉夫同志現在的威望,絕對是如日中天的,在基層和民間受到廣泛的稱贊。
    “只是看到引進汽車制造廠需要花費6億美元,但是卻沒有看到深遠的作用,于國防上、于經濟上,于工業上,于科技上的重大意義!”
    這才是真正的馬屁,在勃列日涅夫的馬屁聲中,赫魯曉夫有些飄然,而周圍自然又是一陣馬屁聲。????什麼高瞻遠矚啦,什麼深謀遠慮之類的話語,都出來了,總之,但凡是可以用來稱贊的語言,都被其它幾人一一說了出來,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覺得俄語實在是太匱乏了,不能夠充分顯現赫魯曉夫的功勞。
    面對他人的恭維,赫魯曉夫還是非常享受這種被人崇拜的感覺的。
    人從來都如此,總是會在不自覺中沉淪,沒有誰能免俗,不過赫魯曉夫身上還是有一些優點的,雖然他有些飄然,但是他仍然沒有忘記初衷,在他人恭維之後,赫魯曉夫又說道︰
    “阿列克謝。”
    將目光投向柯西金,這位甦聯經濟的大總管,赫魯曉夫說道︰
    “現在,NBC派來的基建工程師已經抵達了莫斯科,而且他們的工廠設計方案也已經完成了,工廠的建設會全面展開,僅僅只是汽車工業部是無法完成這項工作的,這涉及到各個方面的工作,所以,阿列克謝。你親自負責這項工作,可以嗎?”
    雖然在一些經濟問題上,與赫魯曉夫發生了一些沖突,但是深知這件事重要性的柯西金,仍然說道︰
    “請你放心,我一定會處理好所有的一切!讓所有人,盡快開上汽車!畢竟,現在大家可都在期待著它的生產。”
    听著柯西金的回答,赫魯曉夫說道︰
    “很好,我相信人你肯定能辦好這件事,就像能處理好其它事情一樣。”
    說罷,赫魯曉夫才真正進入今天會議的正題,看著他們說道︰
    “今天開這個會,並不是為了汽車而是為因為另一件事,阿納斯塔斯同志,你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情況吧。”
    “好的。”
    點了點頭,米高揚說道︰
    “大家應該都已經知道了,剛果又一次爆發了危機,因為雇佣兵……”
    在米高揚介紹著情況時,原本還有些疑惑的勃列日涅夫等人,這才明白今天的會議議程是什麼。
    雖然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卻也在他們意料之中,畢竟,最近一段時間,也就是這件事算是大事,相比于這件事,其它的事情幾乎是不值一提的。
    “……所以,這次危機,本質上還是由“多邊核計劃”所引發的。”
    在米高楊的話聲落下後,赫魯曉夫笑道︰
    “你們看,這就是那些國家最典型的一面——他們會因為利益結合在一起,也會因為利益發生沖突,這也是我們必定將擊敗他們的根本原因!”
    他的話自然引起了一片贊同聲,隨後赫魯曉夫問道︰
    “那麼,阿納斯塔斯,在你看來這場危機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呢?”
    隨後,他們就在那里討論著這場危機,商討著在這場危機中他們的立場,在米高揚的話聲落下後,其它人也紛紛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大抵上都是贊同米高揚的觀點。
    “好了,我們都知道,即使是他們之間會因此發生問題,幾年後,換個新總統他們還是會調整與各國之間的關系,但是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
    赫魯曉夫看著他們說道︰
    “在這一事件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其這就是冷戰,所有人都會在機會中看到機會,然後就會有所動作。……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