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147章 南洋的月亮就是圓(第三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147章 南洋的月亮就是圓(第三更,求訂閱)

    “……裝載有17000噸肯尼進口大豆的“杜蒙特夫人號”貨輪,緩緩靠泊永晉港並順利完成卸船作業,標志著我國從非洲進口大豆突破了200萬噸,目前非洲大豆在保證了南洋糧食供應的同時,也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據國相關部門統計,截止去年底,南洋于非洲投資已經超過26億元,其中70%為農業投資……”

    听著廣播里傳來的新聞,鄭金榮忍不住輕聲說道。

    “現在南洋吃的糧食,非洲的糧食越來越多了,要是沒有非洲的糧食,恐怕還真不一定能吃到那麼多的肉,喝到那麼多的牛奶……”

    心里這麼尋思著,鄭金榮就駕駛著汽車一路著港口駛去,船剛進港口,就聞到了撲面而來的魚腥味,這是一座漁港,港內泊停的大都是漁船,除了一些一兩百噸的近海作業小漁船之外,還有上千噸的大型拖網漁船。

    陽光下,上凍好的漁貨正通過吊車等工具裝卸著,工人們忙碌著將漁貨裝了冷冰車,過磅,入庫,然後再轉運到長安的各個市場。

    海風襲來,濃濃的魚腥味嗆的人眉頭直皺,對于這一切,鄭金榮雖然習慣了,但眉頭還是忍不住皺了一下,然後他就進了一旁的辦公樓,這邊人還沒進辦公室,穿著一身白衫黑裙的秘書就匯報道。

    “經理,一會太平船廠的孫副經理將會過來與您見面,另外,全國學前教育協會的加德納夫人辦公室詢問捐贈的事宜……”

    听著金秘書的報告,鄭金榮一邊走進辦公室,桌上一杯濃茶早已經泡好了,辦公室的空調也打開了,這邊剛把西裝脫下,金秘書就已經接過來,掛上衣架上,然後繼續稟報著今天的工作。

    “回復夫人辦公室,漁業公司今年下半年將會捐贈2萬噸明太魚,和往年一樣由漁業公司分公司直接發貨,”

    作為公司高層的鄭金榮,當然知道加德納夫人是誰,不過,他並不是因為夫人的身份捐贈的,而是因為學前教育會對接的是南洋的所有的幼兒園、托兒所,所有南洋人的孩子,白天都會在呆在那里,孩子們在那里嬉戲、玩耍、享用午餐,也正因如此,很多企業都樂意向其捐贈物資。

    大米、肉食、牛奶、食用油……他們捐贈的東西都是最好的,畢竟,都是給自己孩子吃的。而漁業公司捐贈的自然是自己的產品,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漁獲,但產自北太平洋的明太魚和秋刀魚,不僅產量大,而且質量也非常不錯,一直都是南洋人餐桌上最主要的魚類。

    其實,南洋人原本是沒有吃海魚這個習慣的,大都是墾殖點養成的習慣,秋刀魚、明太魚等廉價的海魚,直到現在也經常出現公司食堂的菜譜上以及普通人家的餐桌上。

    “另外,給中小學也捐2萬噸,不能厚此薄彼。”

    鄭金榮想了想,又提到了漁業協會創辦職業中學,那是自己的學校,當然也在有些傾向了,別看一張嘴就是幾萬噸漁貨的捐贈,可實際上它對漁業公司來說,是不值一提的,在過去的十年間,南洋的捕魚量大幅增加,遠洋漁業6年內增加到了5倍,近海漁業也有所增加。

    而最重要的還是技術創新,不僅引進了遠洋加工船以及大型拖網漁船,還將軍用的聲納探測技術應用在漁業上,發明了“魚群探測器”。在過去的幾年間,在相關企業的不斷改進下的魚群探測器也繼續進行改良,從識別“有無魚群”發展到識別“魚群的深度和距離”。

    正是由于魚群探測器的發明,南洋漁船在太平洋上成為了“霸主”一樣的存在。在整個太平洋到處上演著過這樣的故事︰不少國家的漁船在自家門口,竟然讓南洋漁船搶先發現魚群,其中的關鍵就是這個魚群探測器。

    正是得益于技術進步,去年南洋的海洋捕漁量就已經超過380萬噸,廉價且源源不斷的海魚,已經成為南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很快,在他們聊天的時候,造船公司的孫子秀來了,一見到鄭金榮,他們先是客氣了一會,然後孫子秀就向他展示了一份圖紙,說道︰

    “鄭經理,你看這是我們為你們公司設計遠洋加工母船,它的排水量達到史無前例的3萬噸,不僅具有冷凍、冷藏、水產品加工、綜合利用等設備,可以和若干捕撈子船、加油船、運輸船組成的捕撈船隊。而且可為捕撈漁船修配損壞的機件,並為漁船提供油、水及生活用品,也向船員提供休息、娛樂、醫療等服務,使船隊能較長時間在海上作業……”

    這正是南洋遠洋捕漁業的不二法寶——以大型加工船為母船為核心,進行遠洋捕漁,這使得南洋的漁業公司作業海域,不僅遍布太平洋、印度洋,甚至還進入了南極以及大西洋。每年的產出除了可以保障南洋自己的需求,甚至還可以出口國外。

    也正因如此,公司一直很看重包括母船在內的漁業設備的設計與建造。畢竟,只有最先進的設備,才能保證公司的產量。

    “與過去的加工船不同的是,它可以直接將凍好的漁貨裝箱打包,然後由運輸船直接出口到其它國家……”

    在孫子秀于辦公室里介紹著這艘漁業母船時,繁忙的碼頭,這會已經輕松了一些,那些在已經忙活了半夜的工人們,總算是可以放松一些了,而在已經卸空的漁船上,船員們正用充滿羨慕的眼神看著碼頭另一邊的城市。

    南洋的漁業雖然很發達,但是漁業公司卻是雇佣著大量的海外工人——這些都是廉價勞動力,從日本、韓國雇佣船員的成本,遠遠低于雇佣南洋人,也正因如此,漁業公司最喜歡雇佣這些廉價勞動力。南洋的遠洋漁業之所以發達,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這些廉價勞動力。

    不過,這些人大多時候都呆港口里,實際上,他們算是幸運兒,因為漁業公司的雇員,很多人,甚至直到合同結束,都沒有來過南洋本土,他們大都是在太平洋等海外港口上。

    而此時,這些幸運兒們,就這樣眼巴巴的望著另一邊繁華的城市。

    “這就是長安啊!”

    “是啊,這就是長安,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

    盯著遠方的高樓大廈,金志遠點著一根香煙,南洋駱駝,在韓國的時候,只有那些有錢人才能抽得起它,可自從來到南洋後,他天天都能抽得起這樣的香煙,

    “真可惜啊,我們沒簽證,只能在漁港附近逛逛,要是能進一趟市區,拍幾張照片的話,回到韓國也可以和別人顯擺一下。”

    一旁的人立即說道。

    “哎呀,這有什麼好顯擺的,最重要的還是錢,我們在韓國,一個月累死累活,才能掙多少?哪怕就是大學生,也就掙兩三萬韓元,做死做活才勉強溫飽。可是在這里,一個月卻可以掙100南洋元,那可是100南洋元啊!”

    “換成韓元的話,足足300000韓元啊!”

    又有人在旁邊感嘆道。

    現在的韓元就像是紙一樣,曾幾何時,韓元還是很值錢的,剛建國時韓元和美元的匯率設定為15:1。但是半島戰爭的爆發改變了一切,惡性通貨膨脹持續了好幾年,導致韓元不斷貶值。現在,韓元和美元的匯率變為6000:1。

    其實在過去的十二年間,南洋元也貶值了,從最初的與美元等值到現在其匯率與美元維持在2︰1左右,但這種貶值為了刺激出口,而且確實也達到刺激出口的目的,在過去的幾年間,南洋的經濟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瘋狂向前奔跑。

    不過南洋高速增長的經濟,和這些外來勞工以及研修生的關系不大,在南洋民眾收入倍增的同時,研修生和外來勞工的收入增加是非常有限的。

    可即便是如此,對于日本、韓國的勞工以及研修生來說,他們也已經非常知足了。

    “那是官方匯價,黑市上,一個南洋元至少可以換3500韓元。”

    “有時候甚至都能掙到4000韓元!”

    黑市匯價的不穩定,本身就是經濟不穩定的象征。

    說著話的時候,金志遠的懶洋洋的靠著漁船,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城市,說道︰

    “我在這里一個月掙的錢,比在韓國干一年掙的還多,要是升級成高等水手,還可以掙更多的錢,只要干上幾年,就可以回韓國享福了,到時候,我就回到韓國,讓孩子們上最好的學校,讓他們學好國語,等將來,讓兒子來南洋留學,再把女兒嫁到南洋,這樣的人生,也就圓滿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對于身為父親的金志遠來說,他的夢想很簡單,無非就是在南洋打工多掙錢,然後教育好孩子,等到將來有機會的話,就把孩子送到南洋來。

    成為南洋人!

    其它人听著金志遠這麼說,無不是用充滿憧的目光看著遠處,看著那個能夠看得見,但是卻進不去,摸不著的長安,或許,這就像是他們的南洋夢一樣——可以看得到,听得到,但卻實現不了。

    這時,一直在旁邊抽著煙的樸成安說道。

    “哎呀,其實再過十幾二十年,指不定韓國也發展起來了,將來甚至可能會像南洋一樣,到時候,孩子們就不用不再出國受苦了。”

    不過,他的期待卻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

    “哈哈,你就別做夢了,韓國怎麼可能會變南洋一樣呢?”

    “就是,南洋是南洋,韓國,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呢?你沒看報紙上說,韓國又派考察團來南洋學習了,只要我們跟著南洋學,早晚會發展起來的……”

    一旁的人反駁道︰

    “也許我們看不到那一天,但誰知道呢?也許早晚有一天,韓國也會富裕起來的!”

    “你就做夢吧,韓國會像南洋一樣,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周圍盡是一片笑聲,所有人都覺得那個家伙是在痴心妄想,其實,在他們所有人的心里早就形成了一個認識——南洋是最好的。

    畢竟,南洋的月亮就是圓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147章 南洋的月亮就是圓(第三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147章 南洋的月亮就是圓(第三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