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莫斯科已經下起了雪。
    對于五六年的甦聯來說,這是一個多事之秋,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從赫大玉米全盤否認鋼鐵,到6月波蘭發生流血事件,再到現在匈牙利事件,事情可謂是一件接著一件。
    但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實力,正如喬治•凱南說的那樣︰“甦聯听不進理智的邏輯,但對武力的邏輯卻十分敏感”。
    在獲得各方支持決定采用武力解決匈牙利問題後,匈牙利的抵抗超出了克里姆林宮的想象,而更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在美國之外,又冒出了一個國家。
    “自由是一代人的代價,奴隸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代價,代代相傳的。只要匈牙利願意戰斗,願意爭取國家的自由,我們就會提供援助,堅持住,援助馬上就到!”
    這個聲音是如此的刺耳,刺耳的讓武器庫大樓中政治局會議室內的人們,甚至都不願意談論這句話,可即便是再不願意談論,現實總歸是要面對的。
    “根據我們在貝爾格萊德的人傳來的情報顯示,早在我們決定武力干涉之前,南洋就已經提前把7船,大約3.5萬噸武器彈藥運到了地中海,在獲得南斯拉夫同意後,經由南斯拉夫運往匈牙利,提供給了當地的反歌名分子……”
    身為克格勃主席的謝羅夫,在匯報這一切時,表情顯得非常怪異,因為他並沒有了解到這一切,這絕對是他的失職,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彌補之前的失誤。
    “現在布達佩斯到處都是手持南洋武器的反歌名分子,那里的軍隊已經倒戈了,許多同志被殺死了,倒戈的軍隊在布達佩斯和城外,攻擊我們的軍隊……”
    在謝羅夫匯報時,赫魯曉夫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兒,直到現在,他都覺得這事真他媽的扯淡。南洋距離匈牙利足足有上萬公里,可是他們居然把手伸到了匈牙利,這等于把手伸進了俄國的褲襠里。
    他們怎麼敢這麼狂妄?
    難道就不害怕甦聯的怒火嗎?
    “所有的匈牙利人都在在抵抗,納吉甚至下令軍隊抵抗我們,而不是放下武器,或者保持中立。”
    “納吉那個家伙,已經背叛了我們!”
    想到這,赫魯曉夫將手中的報紙揚了一下,說道︰
    “現在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在報道著我們對匈牙利的入侵,為什麼?安德羅波夫那個家伙到底在干什麼?我想知道,聲明書是納吉的簽字嗎?”
    在赫魯曉夫看來,安德羅波夫那個家伙干的事情,簡單就是愚蠢到極點,偽造簽名?你們至少把人殺掉了,然後再偽造吧,這樣最起碼是死無對證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甦聯在全世界的面前丟盡了臉面。
    當然,他們是會否認的,只要不承認,那簽名是真是假都不重要。
    “這不重要,”
    莫托洛夫主動為安德羅波夫辯解道︰
    赫魯曉夫想了一會,說道︰
    “現在,我們必須要用最堅決的回應告訴他們,甦聯絕不會任由他插手我們的內部事務。”
    說罷,他把目光投向布爾加寧,問道。
    “我們有什麼辦法嗎?”
    “派轟炸機過去吧!”
    布爾加寧直接了當的說道。
    “把我們的遠程轟炸機派過去,在長安附近飛行,讓他們明白,只要我們願意,隨時可以把他們夷為平地!同時還應該發射一枚洲際導彈,帶有核彈頭的那種!”
    “最重要的還是南洋,南洋對匈牙利的援助,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甦聯的安全。”
    莫洛托夫提醒道。
    “沒錯,所以,我們要把戰略轟炸機派過去,去警告南洋人,讓他們明白,甦聯的導彈和戰略轟炸機,都可以直接威脅到他們!”
    接著布爾加寧又說道。
    “而且,我們也需要通過這種方式,讓全世界明白——我們絕對不會允許任何人威脅到甦聯絕對安全領域,否則他們必須要面對甦聯的怒火!因為種種原因,我們過去沒有把轟炸機派遣到美國的東海岸,但是這一次,我們可以向全世界展示這個能力!”
    “那麼匈牙利呢?”
    “先把他們拉到談判桌上,等到南洋退出之後,再逮捕所有人,迅速且果決的解決匈牙利的問題!”
    “還有一點,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的激化埃及問題,必須要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到埃及,而不是匈牙利!”
    赫魯曉夫顯然是懂得轉移注意力的。
    “畢竟,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著匈牙利,我們必須在埃及上多做一些文章。”
    “這非常簡單,”
    作為部長聯席會議主席的布爾加寧,是典型的鷹派,他又說道。
    “在埃及的問題上,我們也不能有任何示弱,警告英國人和法國人,還有以色列,告訴他們我們對埃及的支持,讓他們明白,他們正在迫使我們加入埃及的一方,如果這一切發生的話,我們不介意把耶路撒冷和整個以色列從這個世界上抹去!”
    雖然是鷹派,但是布爾加寧並沒有直接威脅英國或者法國,因為他們都是北約成員,前者同樣有原子彈和中程導彈,而且早在去年就試驗了氫彈,至于法,雖然沒有原子彈,可是卻是北約成員,受美國的保護。
    這個核威脅僅僅只是針對以色列而已!
    很快,在克里姆林宮武器庫大樓的這間會議室中,他們就達成了共識——采用相應的手段,解決眼下的一系列的問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