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644章 15億美元的船票(第三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644章 15億美元的船票(第三更,求訂閱)

    和往常一樣,在暮色降臨後,茶餐廳里再一次迎來了許多客人,在二樓的一個包間里,一位穿著短袖襯衫的中年人,前腳剛進包廂,就問道︰

    “子濤,今天能來的都有誰?”

    趙子濤示意張平杰坐下來,張平杰點上了一根駱駝香煙。

    “平杰兄,今個來的都是一些校友會的朋友,大家閑來無事,在這里聚聚,聊聊天……”

    張平杰說道︰

    “哎呀,相比于餐敘,我還是喜歡在書店里舉行讀書會。在這里少不得又要喝酒的。”

    在言語中,略帶著些許對酒精的抵觸,而這也正是SEA與很多地方的不同,這里大多數人並不嗜好酒水,他們只是略微喝一點而已。

    所以,在這里盛行的酒水,一直都是啤酒、紅酒、黃酒之類的低度酒,高度酒在這里並不怎麼流行。

    趙子濤點頭,輕聲補了一句說︰

    “難得高興嘛,喝點啤酒慶祝一下。

    去年朝永振一郎與與朱利安•施溫格、理查德•費曼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在太平大學肖廣炎因為在高聚物的化學性質和技術領域中的研究發現,要與卡爾•齊格勒一起分享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最近幾年,咱們可是接連斬獲諾貝爾獎啊!”

    又是一個諾貝爾獎!

    而他獲獎的發現含金量是非常高的,早在十幾年前,他就開始從事規化聚合的研究,成功地從廉價的丙烯獲得性能良好的,可用于塑料、縴維的等規聚丙烯。後來這一方法被成功地用到一般烯烴和雙烯烴。

    而婆羅洲石油正是在其發現的基礎上,實現了塑料、縴維的廉價生產,從而推動了這一產業的發展。甚至全世界石化工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他的發明。

    所以,現在獲得這個獎項,也是眾望所歸。

    “從閣下提出要獲得30個諾貝爾獎那天起,這才過去幾年,咱們就已經獲得了7個諾貝爾獎,照這個速度,我看不要50年,最多35年,就能獲得30個。”

    趙子濤說話的時候,顯得有些激動︰

    “我估計,再過十幾年,獲獎的人,差不多應該說都是咱們自己培養的人了,就像發明光縴的高琨,他就是咱們自己培養。”

    趙子濤比張平杰小幾歲,兩人皆是在大學任教,對于科學領域內的事情,自然是非常熟悉的。

    當然也知道哪些發現更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

    “我們行了一些推算,就目前來說,潛在的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可能已經超過了三十個。”

    當然這只是樂觀的估計,畢竟有些發現很重要,但他並不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的數字同樣也表明在過去的這幾年中,這里的科技發展是合同的迅速。

    張平杰想了想,吐了口煙說︰

    “理論是沒問題,但是也要看應用,看時間,看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趙子濤連忙說道︰

    “只是時間的問題,我前些天在物理會議上,與大家討論了一下,我們估計,未來二十年,我們很有可能迎來前所未有的科技大爆炸,很多發明創新很有可能誕生于我們這里。”

    滿懷期待的看著好友,趙子濤繼續說道︰

    “這一切,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張平杰說道︰

    “可不是嗎?過去,這一切,可都是連想都不敢去想的,現在……”

    說話的時候,張平杰的目光朝著窗外看去,望著太平灣和灣畔的高樓大廈,看著炫目的霓虹,張平杰說道︰

    “當年,我們讀書的時候,頭頂上日軍的轟炸機,那時候所思所想的是國家存亡,至于什麼諾貝爾獎之類的事情,從來沒想過,再後來,到美國留學,听到的是戰火紛飛,後來就來了這……”

    提及過去,他們兩個人更多的是感慨,感慨著這些年,他們在這里所取得的某些成就,自然的也聊起了一些友人。

    “真的很可惜啊,自從當年一別,不曾想就再沒有了音信。”

    “是啊,說起來,真的很想他們,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機會再見。”

    微微點頭,張平杰更多的是對友人的思念,當年留美的學生就像蒲公英似的,飛散到各方。

    其中有不少他們仍然保持著聯系,就像他們今天舉行的聚會,就是留美生之間的聚會。

    在SEA留美學生,一直都是留學生的主力,當年SEA曾經以公司的名義,在國內招攬了超過7000名學生赴美國留學,而同期,官派留美生只有5000余人。

    後來幾經輾轉,大約有九千余人來到SEA,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九千余名留美學者,與德裔學者一起奠定了SEA的科學根基,在過去的十幾年,伴隨著德裔學者的老去,這些留美留英學者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的中堅。

    不過,偶爾聚會的時候,他們總是會想起曾經的故友,畢竟,不少故友都失去了音信。

    “總有一天,還是會再次重逢的,等到通郵之後,一切都會明白的。”

    突然,像是想到什麼似的,趙子濤壓低聲音說道︰

    “听說,最近一段時間,有人拿著護照從那邊到了這里,其中興許有一些故友。”

    趙子濤的話,讓張平杰一愣,他有些好奇的問道︰

    “是真的嗎?他們在哪?怎麼沒听到消息?”

    “我也只是听說而已,誰知道呢?”

    趙子濤想了想,說道︰

    “當年SEA發放了不少護照,過去的十幾年一直有人拿著護照,通過港島、濠江來到這里,現在應該也有吧……”

    這邊還不等他繼續說下去,包廂的門就打開了走進來幾位朋友,領頭的一見到他,就說道︰

    “哈哈,子濤、平杰,你們在聊什麼?是在聊登月嗎?”

    進來的是周育真,他雖然是物理學家,但是也參與了登月工程,而兩天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會在今年完成登月計劃。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就立即震驚了世界,雖然比甦聯和美國晚了差不多一年,但是能夠在年底之前完成登月,仍然是令人震驚的進步。

    當然,也正因如此,月球也因此成為了眼下最時興的話題,不僅學者、科學家們在談論著月球。普通人同樣也是,至于報紙上、電視里,全都是與月球,與登月有關的新聞。

    電視機里主持人們不厭其煩的在那里討論著的登月,討論著火箭等等相關的技術細節。

    月球。

    到了這一年的歲末,所有的一切,在月球的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

    從10月底,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外界公布了自己的登月工程進展。

    “我們將在12月中下旬完成發射任務,將英聯邦的登月任務小組,送上太空!”

    盡管提到了英聯邦,但眾所周知,任務主要還是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完成的。所以,這根本就是SEA的太空任務好吧!

    不過,沒有人去爭論這些,畢竟,人們早就習慣了這種“國際合作”。

    對于SEA的人們來說,他們此時,僅僅只是滿懷期待的等待發射日的到來。

    別說是普通人了,哪怕就是李毅安自己,這會也是滿懷期待的,他甚至特意要來了任務小組的名單。

    “高秉涵……”

    “漢斯•海德里希,”

    “莫里西•皮克”

    任務小組的三名成員,他們的身份各異,高秉涵和漢斯都是SEA的第一代宇航員,他們都曾多次進入太空。

    前者是唐人,後者是德裔。

    從身份上來說,他們兩個人在任務小組中,象征著SEA,畢竟,SEA並不僅僅只有唐山裔,還有以德裔為主的歐裔。

    至于莫里西,則是英國宇航員,英國方面為登月前後提供了超過5億英鎊,那是接近15億美元的投資,就是為了買在登月艙里的一張船票。

    好吧,這張船票,雖然很貴,但是值得。

    “真的很值得啊!”

    李毅安感慨道︰

    “大英終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能不高嘛!

    那可是月球!

    站在仰望星空的角度來說,月球是人類到底的距離地面“最高”的地方,我大英絕對稱得上是贏麻了!

    別人想掏錢上月球,還沒有那門子呢!

    “老天保佑,可一定要成功啊!”

    在祈禱之余,李毅安的心里充滿了期待看了一下日歷,現在是10月27日。

    然後用滿懷期待的語氣說道︰

    “也就是說,還有2個月,兩個月後,我們的月球5號就發射了,月球啊……”

    自言自語著,李毅安又一次,審閱了登月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很多細節,比如說,第一個下飛船,執行登月任務的宇航員的人員,這沒有任何疑問,肯定是高秉涵,然後,他的助手是莫里西。

    想了一下,李毅安又在報告上做了批示,要求增加一面英國的米字旗。

    “嗯,先讓英國人顱內高朝一下,以後他們肯定更樂意掏錢。”

    不得不說,論做生意,李毅安是非常精通的,他知道如何讓客戶繼續掏錢,對于我大英來說,他在乎的是那麼一點錢嗎?

    他在乎的是榮譽好吧!

    只要有了榮譽,人家可是不差錢的!

    就這樣,李毅安一點點審閱著這份報告,當然,這份報告還會送到唐寧街,在得到那里的同意之後,就會進入實施階段。

    終于,用了一個多小時,審閱完這份報告之後,李毅安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然後在辦公室里來回散著步,在經過那張地圖時,目光隨意的投向地圖,看到上面的某個位置,不禁自言自語道︰

    “好了,太空的事情處理完了,還要回到地球,明天,就要出訪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644章 15億美元的船票(第三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644章 15億美元的船票(第三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