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266章 南洋的清晨(第三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266章 南洋的清晨(第三更,求訂閱)

    “……太平港口公司計劃在韓國仁川以及釜山投資興建兩座現代的深水集裝箱碼頭,這次是韓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國投資項目,這是樸正雄總統此次南洋之行最大的收獲……”

    對于有些人來說,新聞永遠只是新聞,只是他們了解世界時事的一種渠道而已。

    可是對于有的人來說,新聞卻是意味著商機。

    听著收音機里傳出來的新聞聲,馬志偉正開著他那輛四門大眾匯入了路上的車流。

    大眾——這並不是德國產的,而是南洋產的。

    德國大眾“Volksen”在南洋的翻譯是“福斯”,是按照德語的發音直接翻譯的。

    而“大眾”則是五年前,南洋新晉剛剛成立的企業,與五菱、榮光以雙門廉價汽車出圈不同,這款擁有強勁的動力以及寬敞內部空間的四車門轎車,一進入的市場,就立即受到了各方的追捧。

    又是一個下著雨的清晨,車輪濺出的雨水逼得為數不多的行人貼著人行道的最里邊行走。從車窗里看出去,馬志偉覺得自己像在一座盲人城市里,在摸索著走路去上班。

    其實,他所摸索的也只是成功的道路,作為一名商人,他希望能夠取得商業上的成功。

    可在過去的幾年間,他跌跌撞撞的創業之路,並不怎麼順利。

    听著收音機里的新聞,馬志偉突然有種異樣的感覺,似乎像某種直覺——關于成功的直覺!

    “也許,我們也許應該到韓國去看看。”

    突如其它的決定,讓正在開車的王克儉一愣,說道︰

    “到韓國?為什麼?”

    “去那里看看,那里的機會肯定更多。”

    馬志偉摸出一根香煙,點著後,說道︰

    “現在既然大公司在韓國進行投資,那麼下一步,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投資,我們這個時候過去,肯定有機會賺到大錢,畢竟,那里是一片空白的。”

    作為生意人,或許是出于一種直覺,馬志偉覺得韓國那邊有很多機會。

    “比如港口的建設,他們肯定需要一些小承包商,而我們是南洋人,我們到韓國成立相應的公司,那機會肯定比普通的韓國企業更多……”

    听著好友的話,王克儉想了想,說道︰

    “你的這個想法很好,可是你要想清楚,如果去韓國的話,你就要先辭職了,風險還是非常大的,現在咱們在公司的收入也不低啊。”

    雖然他們都有創業的夢想,但是有時候總是會被眼前的環境所制約,抽著煙听著好友的話,望著窗外飄蕩的小雨,看著來回刮動的雨刮器,片刻後,馬志偉才說道︰

    “風險肯定是有的,無論是干什麼都有風險,那怕就是到西貢做貿易,也有可能遭遇炸彈襲擊,如果僅僅只是安于現狀的話,我們將來就會和所有人一樣,就這樣碌碌無為的過完一輩子!”

    有可能就是那種一眼看得到盡頭的生活——在公司里干到退休,等到65歲退休的時候,拿著退休金享受剩下的人生,雖然退休金和員工股售出後的收益,足夠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那樣的生活,從來都不是他想要,也許應該告訴他。

    “我想要的並不僅僅只是上班,而是……”

    將汽車手套箱上的一本雜志展開,雜志是《財富》——南洋最流行的商業雜志,主要刊登經濟問題研究文章的雜志。他的讀者大都是要麼是企業負責人,要麼是商務人士,當然還有一些懷揣著夢想的人。

    然後,馬志偉指著雜志上的封面人物說道︰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夠像他一樣,出現了雜志封面上。”

    正駕駛著汽車的王克儉那邊頓時一陣沉默,接著是他的聲音。

    “這可不太容易,最近幾年,能上《財富》封面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靠著新技術研發成功的企業家。”

    說罷,王克儉看了一眼雜志上的封面人物——李秉炎,大皇廚具的董事長,他的手里拿著一口不粘鍋——十年前,他還在學習化學的他,在一直在研究著“特氟龍”時,這種熔點相當高,不怕熱、不怕水、不怕酸的潤滑劑,是杜邦公司在38年的發明,當時已經過了專利保護期,但是應用範圍狹窄,除了某些軍事裝備外,也就是涂在釣魚線上,用作防止打結的不粘材料。

    有一天,李秉炎看著妻子煎糊的雞蛋,突發奇想覺得如果可以涂在煎鍋上,效果一定很不錯。一進立即開動腦筋,廢寢忘食研制出了如何將“特氟綸”和鋁結合在一起的辦法,世界上第一只“不粘鍋”由此應運而生。

    在過去的十年之中,不粘鍋風靡了世界,而李秉炎的大皇廚具也成為了國際知名企業,生產各種廚具,《財富》雜志選擇他作為這期的雜志封面,顯示是為了紀念不粘鍋誕生十年。

    在南洋,只要有發明,總能夠獲得成功。

    “哈哈,事情也沒有那麼絕對的,畢竟,生意嘛……”

    抽了口煙,馬志偉說道︰

    “並不僅僅只有創新,還有普通的生意人,同樣也能夠獲得成功,只不過,很多時候,都被忽視了而已!”

    其實這種忽視其實是刻意的——南洋一直在鼓勵創新,鼓勵發明,鼓勵研究,其目的就是為了樹立一種社會風氣——熱衷發明創新的風氣。

    所以,雜志也好,報紙也罷,包括電視新聞上,總會特別推崇發明家,推崇創新。

    這也使得人們形成了一種印象——發明家更容易獲得成功,事實上,發明家往往是少數的,在大多數時候,南洋的創新是依靠的企業實驗室,正是靠著企業在技術研究上的不斷投入,才推動了南洋的技術研發。

    畢竟,現在早就不再是發明家單打獨斗的時代了,而是實驗室的時代。

    雖然對于收音機里的新聞沒有任何興趣,但是趙友光仍然一邊听著新聞,一邊駕駛著汽車,很快就來到了實驗室。

    KTJ實驗室,是南洋化工巨頭KTJ公司下屬企業,這家創辦于美國,靠著落葉劑而名揚二戰的企業,早就從單純的化學農藥演變成了化工巨頭。其產品種類繁多,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而KTJ最知名的產品,就是推出了五零年推出萊卡牌彈性縴維。萊卡可以伸長到其原長度的五倍,放松後能恢復原狀。

    這款優良彈性的人造縴維產品,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的追捧——早期的尼龍絲襪彈性不夠,貼合度並不高。而萊卡解決了所有的問題。萊卡和尼龍混紡的方式,解決了絲襪貼合的問題,彈性絲襪立即受到市場歡迎,在上市的最初幾年,浪紗等品牌推出彈性絲襪售價普通在68美元左右一條,即便是價格如此之高,每年仍然銷售上億雙。

    也正因為嘗到了技術研發的甜頭,所以,KTJ公司才會將大量的資金用于技術研發,而KTJ實驗室也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壯大。

    畢業于永寧大學化工系的趙友光,作為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加入實驗室後,就一直在研究著輪胎簾布的材料——子午線輪胎是南洋的拳頭產品,而輪胎中使用的尼龍簾布,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原料,關系到輪胎的使用壽命和性能。

    “我們需要一種強度更高的縴維。”

    這也是趙友光的研究方向,在過去的幾年中,他研究出了多種縴維材料,但是都有些不盡人意。

    今天和往常一樣,調整著配方之後,趙友光合成了一種質地輕薄的乳狀溶液,這種溶液能夠把高分子聚合物溶解成更輕更稀的溶液。

    這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當天下午,他和同事將這種溶液放進噴絲頭中,最終噴出了縴維絲。

    “杜偉,進行拉伸強度試驗吧!”

    在接下來的拉伸強度試驗中,趙友光整個人都驚呆了——這種新型縴維具有出色的抗拉強度,其拉伸強度通常在3400 MPa以上!

    是普通鋼材的5倍以上!

    面對這樣的測試結果,在震驚之余,實驗室里的人都意識到,這是一種新型縴維所帶來的顛覆性的變某。

    “不會將會徹底改變子午線輪,甚至還可以取代鋼絲。”

    听著同事的話語,趙友光說道︰

    “就是它的價格太高了,用來代替鋼絲的話,成本太高,不過……用在高端跑車輪胎,尤其是競技賽車上倒是挺合適的。”

    只能說,有時候一種新型材料在剛剛發明時,人們對于其應用範圍往往都處于探索階段,甚至壓根就不知道應該在什麼地方加以應用。而這也制約了某些材料的發展。

    這種強度比鋼還要大5倍的縴維,就是另一個世界大名鼎鼎的“凱夫拉”!

    正當趙友光他們探索著凱夫拉的用途時,在太平的一座工廠內,錢復康正檢查著面前剛剛制成的玻璃鋼筒,詢問著他的強度等各方面的數據。

    “相比于高強度合金鋼殼體,采用玻璃鋼殼體的重量將減少50%,這意味著采用玻璃鋼殼體,同等推力下,導彈的射程更遠,速度更快……”

    听著材料工程師的介紹,錢復康問道︰

    “強度可以滿足需要嗎?過去我們都是用它來制造防空導彈的雷達罩,還沒在彈道導彈上應用過。”

    “完全沒有問題,錢工,我們制造過程中,嚴格控制罩的壁厚公差及材料的一致性,可以保證它的強度,發動機殼體用新的S901玻璃縴維以及RP2環氧樹脂纏繞而成,名義厚度4.07mm……”

    仔細查看著手中的資料,錢復康當然知道這種新型材料的優勢——它可以進一步提高導彈的射程。

    想了想,錢復康便點頭說道︰

    “先制造一個樣品吧!”

    此時的錢復康並不知道的,他的決定促成了導彈殼體的變化,此之前,南洋第一代導彈殼體材料是高強度合金鋼,雖然強度高,但是重量大;而第二代導彈殼體材料是玻璃鋼制成,重量輕,且強度也可以滿足需求。

    這種復合材料的應用,直接顛覆了南洋的導彈設計,進一步提升了其性能。其實,這一切都得益于南洋的材料科學的進步,而材料科學,正是基礎科學的一部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266章 南洋的清晨(第三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266章 南洋的清晨(第三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