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226章 漢城風雲(第三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226章 漢城風雲(第三更,求訂閱)

    六一年漢城是什麼模樣?

    貧窮且落後,即便是最熱鬧的地方,也沒有多少樓房,即便是有,大多數也都是日本殖民時期殘留的,即便是戰爭已經結束了十幾年,少數一些建築上還殘留著戰爭的痕跡。

    “這就是漢城啊!”

    金永哲看著窗外的城市默默的尋思著,他剛剛到教育部報到,接下來還要听從長官們的安排,不過,他倒也不著急,反倒是用一種游客的心態去打量著漢城。

    雖然漢城是貧窮落後的,但是在這里,到處都可以看到南洋的氣息。

    這似乎有些奇怪。

    可實際上一丁點都不奇怪。

    在漢城的街道上,奔跑著的車輛,大都是南洋制造,即便是有美國汽車,差不多也都是美軍淘汰的卡車,或者美援汽車。

    至于人們穿著的衣裳差不多也都是南洋款,電影院的海報,電視機里的節目差不多都是南洋的。甚至就連同人們口中的言語,也變成了國語。

    在漢城,在這個韓國的首都,這里與其說是韓國,倒不如說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南洋,或者說,深受南洋影響的地方。

    就這麼在街道上逛了半天,臨近傍晚時,金永哲才又一次來到教育部附近,剛到下公交車,就看到了等在外面的好友。幾個小時前報到的時候,他意外的遇到了在南洋大學時的學長,當然也是他的好友,

    在附近的一間雜醬面館里,柳必東看著面前的好朋友,說道︰

    “哎呀,現在基本上只有一些鄉下人還在說韓語。”

    然後看著左右,說道︰

    “你听,大家基本上都在說華語。”

    “是為了外出打工吧。”

    金永哲說道︰

    “我在南洋的時候,就听說過,大家學華語是為了出國打工。”

    “是啊,不出國怎麼辦呢?”

    柳必東說道︰

    “從五七年起,美國對韓國的援助日益減少,韓國別說發展經濟了,連基本的民生都難以保障。

    由于民生艱難,自然地韓國原本規模就小的工業進一步受到了打擊,韓國工業陷入到了,因為社會需求低迷工廠不斷倒閉,而失業人口暴增導致工業需求進一步下降,失業人口隨之繼續增加的死循環里。

    甚至就連過去求職人口避之唯恐不及的礦業涌進了大量的求職者。據統計,五九年時韓國礦工隊伍里,高中生已經佔到了從業人員的一半,而大學生居然佔到近四分之一!”

    朋友的話,讓金永哲一愣,說道。

    “這麼嚴重嗎?”

    “眼下韓國的人口有2200萬,失業人口卻足足有250萬人。”

    看了一眼多年不見的好友,柳必東感慨道︰

    “三年前,我回國是是雄心萬丈,恨不得韓國一夜就能變得像南洋一樣富庶,可是現在……”

    長嘆一聲,柳必東說道︰

    “三年過去了,韓國非但沒有像我希望的那樣,越來越好,反而越來越難過起來,要不是三八線上有鐵絲網、有地雷,不知道多少人會跑到北方。韓國真的是無藥可救,一丁點希望都沒有。”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

    “其實,也不是希望,對于普通人來說,去南洋就是最大的希望,實在不行的話,哪怕是去非洲也可以啊!”

    沒有希望!

    這就是現在的韓國——哪怕是去年的四月十九日,李承晚被推翻之後,韓國的赤貧狀況也未有顯著起色。

    “但必須要會說國語。”

    “是啊,要會說國語,所以,你听……”

    柳必東用目光掃過屋子里的食客,說道︰

    “听到了嗎?”

    听到了什麼?

    是他們的對話嗎?

    大家都是在用國語對話,有的生硬,有熟練,男人、女人,他們都在那里說著國語。

    “現在的韓國上下,學漢字漢語的風氣,甚至遠超過的李朝,李朝時期開始,是否使用漢字就被認為是知識分子和普通人的界限。可是現在,是否會使用漢字、說漢語,卻是有希望和沒希望的區別,現在,在有的地方,甚至就連同相親,女方的要求,也是要會說漢語、用漢字,因為這意味著男人有機會出國務工,改善家人的生活。”

    因為柳必東出身于柳氏,是書香門第的關系,當他提到韓文與漢字相比被認為是低級的文字時,金永哲心想道——原來古人也這麼覺得啊!

    看來不是我崇洋媚南啊!

    好吧!

    我還是很正常的嘛!

    “當年,日本殖民時,強迫我們學日語,可直到殖民統治結束,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的人口使用日語。可是現在,在韓國差不多有50%的人使用漢語,這其中雖然有不少老儒生,可是即便是在鄉下的農民,他們雖然沒能徹底的系統學習漢語,可也會耳濡目染學點基本的。”

    身為教育部的官員,柳必東自然了解這些情況。

    “其實,我們學漢語還是非常方便的,很多儒生和他們的家人都會說漢語、寫漢字,所以,漢語流行後,很容易普及開,再加上這幾年,南洋電影、音樂的影響,漢語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韓國普及著,也許……”

    想了想,柳必東說道︰

    “再過二十年,韓國可就能沒有人再說韓語了。”

    “不說也沒有妨礙嘛,南洋的經濟、科學都是那麼的發達,只有學習南洋,韓國才有希望,也只有加強與南洋的聯系,我們才能擺脫貧困!”

    金永哲接著說道︰

    “就像暹羅一樣,靠著學習南洋,過去幾年,暹羅的人均GDP足足增加了一倍還多!馬來亞,那就更不用說了,那就是一個唐人國家,他的人均GDP達到驚人的300美元,九州的人均GPD也超過了250美元,可以說,他們的經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經濟上解釋著,學習南洋可以帶來的改變時,金永哲又強調道︰

    “所以,韓語如果被淘汰,那也是因為不合時宜被淘汰。”

    點了點頭,柳必重說道︰

    “是啊,大家都是這麼想的,甚至就連家長們,都要求學校增加漢語的課時,因為孩子們將來想要有個好的前程,海外才是最好的選擇啊。”

    和其它人一樣,他們兩人一邊聊著一邊喝酒,吃菜,到最後,甚至還吃了一碗雜醬面,等到了離開面館之後,他們又一邊走,一邊聊著天,一直聊到了深夜,然後又找了一個路邊酒攤,在那里繼續喝起了酒來。

    韓國人只要有錢,他們的酒局就是一直持續下去的,兩個人一開始的時候,還聊著韓國,可是到後來,他們就聊起了南洋,聊起了經濟,就這樣從午夜,一直聊到凌晨。

    就在他們聊天的時候,突然,一陣激烈的槍聲從遠處的漢江大橋上傳來,一開始時,兩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可是听著槍聲,很快,兩人就從醉薰薰的狀態中恢復過來,他們錯愕的看著彼此,然後又把目光投向漢江大橋。

    “這,這是怎麼回事?”

    不一會,大橋上的槍聲停止了,一輛輛軍車駛過大橋,進入市區。

    在軍隊進城的時候,柳必重、金永哲幾乎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從身邊經過。

    對于親眼目睹了軍隊進城的柳必重、金永哲他們來說,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但是醉醺醺的他們,在槍聲中已經清醒了過來。

    僅存的一絲理智告訴他們——韓國又又一次發生了政變。

    這一天,是五月十六日。

    凌晨,韓國海軍陸戰隊第1旅團、第1空輸特戰團、第6軍團炮兵團等共計3600多名官兵分別從金浦和議政府方面進軍漢城市區,除了在漢江大橋與憲兵隊短暫交火外,未遭遇有效抵抗,順利佔領了陸軍本部、首爾市廳、警察局、廣播電台等要地,並以陸軍參謀總長張都映的名義在中央廣播電台播放“公約”,宣布軍部接管行政、立法、司法等要塞部門。

    這一場軍變,似乎是突如其來的,但是一切都像是經過精心的準備。就在民眾們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在漢城的街頭,到處都是發表宣言書的軍人,他們坐在吉普車上,用擴音器大聲的宣讀公約,表示發動軍變是迫于現實的需要。

    同時,大量的陸軍士官學校的師生們穿著禮服在漢城大街進行閱兵,以表示對軍變的支持。

    市民們瞠目結舌的看著這些軍官生們在街道上閱兵,看著軍隊控制著城市,听著廣播中傳出來的“公約”。

    當樸正雄走進青瓦台的時候,在各國使館里,各國大使館們都在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著軍方的信息,美國大使館如此,南洋大使館更是如此。

    “現在最重要的是美國的態度!”

    在南洋大使館里,情報官金國磊說道︰

    “只要美國支持他們,那麼他們肯定會獲得成功的,畢竟,韓國人的軍事指揮權,在聯合國軍的手里。”

    什麼是聯合國軍啊,分明就是美軍好吧!

    其實,算起來,南洋也是聯合國軍的一員,在半島戰爭停戰後,為了幫助韓國進行重建,南洋便加入聯合國軍,在韓國設立軍事醫院,用于幫助當地民眾,直到現在,在漢城還有數十名南洋軍人,除了少數幾人是駐聯合國軍司令部代表之外,其它的大都是軍醫。

    一旁的方國良,說道︰

    “是的,美軍的態度很重要,我現在就和司令部那邊聯系一下。”

    很快,就有消息傳了過來——韓國方面向駐韓美軍兼聯合國軍司令馬格路德出動美軍憲兵阻攔政變部隊的要求,遭到了拒絕。

    在這個消息傳到大使館後,金國磊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完了,張勉完了,這次政變肯定是美國人支持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226章 漢城風雲(第三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226章 漢城風雲(第三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