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594章 打開金手指(第一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594章 打開金手指(第一更,求訂閱)

    “永久基地!”

    在萬戶角,袁家騮一邊念叨著美國那邊發出來的新挑戰,一邊翻看著他們的計劃。

    盡管從整體進度上來說,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的進度落後于甦聯和美國,並不意味著他們是落後的。

    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太空技術探索公司先後向月球發射了多枚探測器,也正因如此,太空技術探索公司可以說是目前藍星上最了解月球。

    “我們也有這樣的計劃啊……”

    翻看著這份計劃,袁家騮的眉頭緊皺,然後自言自語道。

    “看樣子我們也要加入這場競賽了。”

    在他翻看這份報告時,坐在他面前的錢復康則說道︰

    “建設月球基地的話,我們還需要更大的火箭,目前,我們的普羅米修斯2型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100噸,而美國的土星5號則是119噸,至于俄國人的N1火箭,應該也在100噸左右。”

    其實,錢復康並不知道N1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95噸,而月球轉移軌道也只有23.5噸,至于土星5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119噸,而月球轉移軌道則高達45噸。

    相比之下,普羅米修斯2火箭的基本上是他們的中間值,近地軌道100噸,月球轉移軌道35噸。

    從火箭技術上來說,土星5號絕對是這個世界當真無愧的NO.1!

    只不過雖然土星5號非常先進,但是卻沒有贏得第一名。

    或許就和土星5號的發動機研制耗費了很長時間,有著直接性的聯系。

    想了一下,錢復康說道︰

    “我覺得N1火箭的多火箭發動機並聯的模式可以借鑒一下,雖然我們的普羅米修斯2火箭也是多發動機並聯,但是它是三體結構,這雖然減輕了共震等影響,但也限制了它的直徑和運載能力,我認為,如果我們要搞月球基地的話,就必須要有更強大火箭……”

    錢復康一邊說,一邊在記事本上畫著一個草圖,說道︰

    “它的重量應該超過5000噸,有30台以上的發動機,有效載荷應該在200噸以上,月球軌道能力達到80噸到100噸……”

    在羅列著這些數據的同時,錢復康又重重的在記事本上寫下兩個字。

    “成本!”

    重重的劃上兩條線後,錢復康說道︰

    “這樣的大火箭太貴啦!”

    抬起頭,看著面前的這位航空航天局局長。錢復康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這樣的火箭實在是太貴了,如果我們用它向月球運輸永久空間站的話,從成本上來說是極其不合算的。我來算一下……”

    只是稍微計算了一下,他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這樣的月球空間站很難維持下去,除非月球能夠給我們帶來收益,否則……這麼貴的東西,根本維持不下去。”

    眉頭緊鎖著。錢復康無疑惑的說道。

    “美國和甦聯他們紛紛把月球視為競爭的賽道,這可真是……真是財大氣粗啊。

    可即便是再財大氣粗,要是這樣不停燒錢的話,肯定燒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也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

    听著錢復康得出來的結論,袁家騮說道︰

    “這個問題我們現在可以不用去考慮他,我們制定計劃,然後呢,是否批準就由官邸來決定了。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制定一個相應的計劃,只有如此,才能夠確保,我們不至于成為這場競賽的輸家。”

    相比于美國對甦聯首先登月的震驚,sea這邊倒是顯得稍微平靜一些,畢竟,從一開始的時候受限于財力等各方面的原因。

    壓根兒就沒有人認為sea能夠首先登上月球。甚至在他們看來能夠進行這項計劃本身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所以,相比于美國的震驚以及失落,sea在面對甦聯的成功時更多的是激動,畢竟這是人類的第一次。

    而現在作為這個游戲的參與者,他們所需要的是什麼呢?

    就是參與其中,並且在不久之後實現這個目標。

    至于什麼第一不第一的壓根兒就不重要。

    其實也不是不重要,而是因為實力在這兒擺著,沒辦法的事情。

    有時候一分錢難倒英雄。

    征服星辰大海是需要錢的。

    這天在辦公室里,袁家騮和錢復康,尤金等人他們一起聊了很長時間,聊著登月計劃,聊著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當然他們還談到了新型的火箭研制。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切很貴,但是,有些事情必須要去做,必須要去暢想,只有如此才能夠去實現。

    這天,在萬戶角,在這間辦公室里這幾位大咖他們所討論的話題直接決定了未來數十年里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的前進方向。

    當然也決定了sea太空探索未來的方向。

    幾天後,在官邸的書房之中,李毅安看著眼前的報告,問道。

    “也就是說,你們認為是應該跟進這個競賽,是嗎?”

    袁家騮點頭說道。

    “是的,我們也應該建立月球空間站,我們建立月球永久基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參與甦聯和美國之間的競爭。

    他們會去競爭,誰是第一個?但是,我們所需要的,僅僅只是參與其中,通過展開相應的研究取得科技上的突破。

    對,這就是我們參與這個游戲的根本出發點。”

    因為了解李毅安,袁家騮當然也知道他最看重的是什麼?

    是科學。

    事實上,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之所以會參與到登月工程之中,就是為了通過這樣的項目去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至于登月本身反倒並不重要。

    登月不過只是一個目標,但並不是目的。

    這也是sea和美國以及甦聯太空競賽最大的區別。

    “是新型火箭的研制還是未來空間站的設立,都有太多的技術難關需要攻克。而在攻克這些技術難關的過程中,我相信,對于我們的科學技術發展將會產生很大的推進作用。”

    李毅安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重大項目與科技發展之間的聯系,畢竟他本身就是一個“項目黨”——通過重大項目推動科技發展。

    從旨在掌握原子力量的普羅米修斯計劃,到進行太空探索的夸父計劃,再到現在正在實施的星球大戰計劃。

    這三個重大科學項目,就像是波浪式的遞進一樣,將促進了本地現在和未來幾十年的科技發展。

    建立月球永久基地。

    本身就是夸父計劃中需要實現的一個目標。

    “想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就必須要研制更大的火箭,是嗎?”

    李毅安翻看著報告問道。

    “是的,更大噸位的火箭。才能把更多的人和物資運往月球。而且相應的,大型火箭有利于降低發射成本,而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未來,月球空間站能否持續運行。”

    在袁家騮解釋著新型火箭以及月球空間站之間的聯系時,李毅安想了一下,說道︰

    “成本!

    在太空探索之中,成本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如果僅僅只是燒錢,而沒有多少收益的話,那麼,這樣的太空探索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

    就像是人類探索新大陸一樣,只有獲得了相應的收益,大航海時代才會不斷的延續下去,這用在太空探索中。也是如此。”

    將手中的報告向前一推,李毅安說道︰

    “我認為,我們可以把研究重點放在月球資源的利用上,比如說氦3的利用,比如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究,”

    在提到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時候,李毅安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那個“距離實用永遠差距50年”的梗。

    在這個世界能夠取得這個突破嗎?

    也許,月球上的氦3可以提供新的路徑。沒有研究之前誰也不清楚,有沒有這種可能?

    在暢想了一番對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之後,李毅安又說道。

    “當然了,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

    最關鍵的還是要降低發射成本,只有盡可能的降低成本才有可能,進一步開發月球資源。

    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說,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才符合商業利益。

    所以……”

    看著報告中那個與n1有點類似的火箭,李毅安說道︰

    “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火箭回收技術?”

    “火箭回收?”

    袁家騮驚訝道︰

    “火箭怎麼回收啊?”

    對于現代人們的認知來說,火箭,那都是一次性的玩意兒,從來沒有人想過回收火箭。

    這絕對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之外。

    “火箭最昂貴的就是火箭發動機。就像普羅米修斯火箭一樣,他的1級有27台火箭發動機。

    如果我們可以把一次性的火箭變成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多次使用的話,這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火箭回收再利用,別說在這個時代是天方夜譚,哪怕就是在幾十年後老馬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很多專家認為那也是痴心妄想,甚至對他各種諷刺。但是最終的臉被呼的啪啪作響。

    老馬同志說了,火箭完全可回收的話,商發成本將降低到的1%!

    當然這可能有點夸張,但可以肯定的說,如果真的實現的話,火箭發射一定就會被打成白菜價。

    “有了廉價的可回收火箭,那麼無論是建設永久月球基地,還是進行更遙遠的外星球探索,都將是非常可能的。”

    看著的面前瞠目結舌的袁家騮,李毅安問道︰

    “你怎麼看?”

    袁家騮驚愕道︰

    “火箭回收再利用,這,這可能嗎?”

    這一切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範圍,所以才會這麼的驚訝。

    “這怎麼不可能呢?”

    在另一個世界里,老馬已經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去呼那些專家的臉了。

    李毅安想了一下,說道︰

    “可以采用一種垂直回收技術,就是氣動力與主動力聯合減速回收,主要依靠火箭發動機進行反推著陸……”

    隨後李毅安就回憶起了他所了解的火箭回收技術,感謝老馬的自帶流量,感謝火箭回收這個黑科技給人們帶來的震撼,以至于在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科普文章。

    雖然不是完全開源的,但是構想到理論的創建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李毅安在所給予的正是一種基礎理論。

    雖然這種理論是非常淺顯的,但卻是遠遠領先于時代,甚至可以說是老馬砸了大量鈔票才砸出來的。

    就在李毅安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給予時代的金手指的時候,個熟悉的界面,再一次出現了。

    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一切都是如此的簡單。

    面對對是否激活火箭回收設計的技能的選擇。

    又誰會去拒絕他呢?

    在確定之後,李毅安搖身一變從一個普通的愛好者變成了一個火箭領域內的專家。

    于是,直接拿起了筆,在那里進行的一些計算,書寫著一些數據。

    到最後,看著目瞪口呆的袁家騮,李毅安說道︰

    “我這里有一些構想,你們可以去研究一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594章 打開金手指(第一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594章 打開金手指(第一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