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495章 俄羅斯的震撼(第一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495章 俄羅斯的震撼(第一更,求訂閱)

    特殊的待遇本身就是一種特權。

    只不過享受的方式可能有些不太一樣,

    高光耀沒有享受到和非洲留學生相同的待遇,既沒有身高一米九的北極熊幫他提行李,也沒有那樣的北極熊教他拳擊。

    作為新生的他,這邊剛報道,那邊學校就派來了一位與他年齡相訪的同學,幫助他。

    或許這是考慮到他只有1.75米的身高,所以才特意派來一位身材嬌小的,只有1.77米的來自拉脫維亞的女同學。

    戴娃,這個名字在拉脫維亞語的意思是“女神”。

    在高光耀看來,戴娃名副其實的女神,幫助他熟悉環境,學習俄語,幫助他更好的適應這里的環境。

    以至于高光耀甚至都有些樂不思蜀了,整天跟著戴娃一起,在大學校園和附近轉著,了解著這里的風土人情。

    戴娃向他學習英語,而高光耀則向她學習俄語和拉脫維亞語,雖然他的俄語很流利,但是,藝多不壓人嘛!

    對于年青人來說,學外語,總會學出一些特殊的東西,學著學著兩個人就學到了床上,學習嘛,總是不分晝夜的。

    樂不思蜀的高光耀,不僅忘記了父親的叮囑——到紅場去獻花,還忘記了給卡特琳娜的電話。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人就是如此,總是會沉迷于眼前的歡愉之中。

    樂不思蜀,這幾乎是所有人的本能。

    當身處莫斯科的高光耀沉浸這個溫柔鄉的時候,在莫斯科以東的日古利,卻有上千名同胞在那里工作著,這些人之中既有來自大眾公司的技術人員,也有一些基建人員和來自各個機械公司的技術人員。

    他們的努力下,一座嶄新的汽車城已經顯現出了雛形。

    一座座巨大的現代化鋼結構廠房聳立在大地上,火車每天都會運來一節節集裝箱,那里滿載著從長安等港口運來的機械設備,伴隨著廠房的完工,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盡快完成機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

    “真的沒有想到啊!”

    站在山上,凝視著山下的工廠,古謝夫感慨道︰

    “在此之前,我們做夢都想不到,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所有的廠房建設,過去我們建設這樣的工廠,僅僅只是廠房就需要至少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

    手指著工廠,古謝夫說道︰

    “可是這里呢?只用了十幾個月的時間,從去年3月廠房地基開工,到10月,廠房基本完工……”

    在這位汽車工業部部長感慨時,一旁的尼古拉耶夫則說道︰

    “可不是嘛,誰能廠房可以建這麼快,一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擔心廠房的保溫問題,可誰曾想,他們使用的岩棉,居然比厚實的磚牆更保溫!”

    岩棉,是一種特殊的保溫材料,它是優質玄武岩、白雲石等為主要原材料,經1450℃以上高溫熔化後采用高速離心成縴維,同時噴入一定量粘結劑,進行固化、切割,形成不同規格和用途的岩棉產品。

    因其質量輕、導熱系數小、吸熱、不燃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建築外牆保溫、工業設備及管道保溫、船舶隔音等領域。正是靠著這種保溫材料,才讓鋼結構廠房能夠承受得了俄羅斯寒冬。

    在工廠的建設中,甦聯的工程師們不僅學習了彩鋼結構廠房的設計與施工,而且還了解到了岩棉的用途。

    “我們現在也可以生產岩棉了吧?”

    古謝夫問道︰

    “是的,就在幾個月前,我們的研究所已經試制出了這種材料,相信很快就能國產化,還有彩鋼瓦、H型鋼梁……”

    尼古拉耶夫介紹著這些技術上的突破時,他的心中更多的是感慨,過去他們也曾在外國雜志上看到這些新技術,但是卻並沒有采用它,因為國家沒有這方面的要求。

    可是在這座大型汽車制造廠的建設過程之中,他們充分認識到了這些西方技術的先進性。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迅速的組織人員研究相應的技術。

    “其實是這些技術並不復雜,只是我們過去從來沒有想到這樣去做而已。”

    听著尼古拉耶夫的話,古謝夫點了點頭,然後說到︰

    “是啊,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想到而已……”

    只是有時候沒有想到沒有想到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就這樣凝視著這片工廠,然後古謝夫說道。

    “我這兩天就要返回莫斯科參加汽車的定價會議。”

    既然產品已經快投產了,下一步自然就是制定價格了,這個權力不在汽車廠也不在汽車工業部的手里,在莫斯科,在國家計委的手中。這樣的會議需要古謝夫親自參加,以保證汽車制造廠的利益。

    “嗯,暫時就由你來負責,一定要保證工廠建設的速度,我們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交付第一輛汽車,要知道,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期待著它。”

    在過去的兩年之中,在甦聯的雜志上,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款新式汽車的照片和新聞。

    幾乎每一個甦聯人都在期待著他的投產,都在期待著自己能夠成為他的車主。

    許多甦聯人為此甚至放棄了他們的房子——那這也是當初給那些人的選擇,他們是選擇住房還是汽車?

    因為承載著太多人的希望,所以,按照計劃,他們將會在12月份投產,並且交付給第一批用戶。

    在人們期待著這輛汽車的同時,在過去的一年半里,工人則從廣闊紅色疆域的四面八方涌來,雖然他們都夢想著能在這里住上敞亮的房子,但是更渴望開上當時被稱作“迷一樣的汽車”

    甚至就連同報紙上,寫登出了一封工人的電報這樣寫到:

    “已將房子交還給國家,明日將登機出發。”

    所有人都有在期待著它,期待著這款汽車的到來。

    面對部長的叮囑,尼古拉耶夫說道︰

    “部長同志請你放心,我們肯定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里把汽車送到人們的手中。”

    很快,古謝夫這位汽車工業部的部長,就離開了這里,在他的身後,數以萬計的工人都在努力著,為工廠的最後投產。

    次日,剛剛返回莫斯科的古謝夫就參加了計委組織召開了的定價會議,在甦聯,所有的商品訂價都是由計委制定的,在會議剛一開始,汽車工業部的專家們就將與大眾公司的價格專家商定的價格告知了對方。

    ““Charites”……”在美國的市場售價為1800美元,現在的匯率0.9盧布兌1美元,也就是1600多盧布……在其國產化後,因為我們的鋼材以及人工的成本更低,所以,它的成本更低,而考慮到企業利潤,我們認為將它的價格定到1300盧布是合適的!企業的利潤也是非常可觀的”

    這個價格,是根據汽車原料、工時等各方面的數據計算得出的,雖然還沒有進行生產,但懸殊不會超過1%。

    “1300盧布!”

    負責國家計委價格核算的米哈伊爾,扶了一下他的眼鏡,一邊翻看著報告,一邊說道︰

    “這個價格肯定是非常不合適的!”

    古謝夫的心里“咯 ”一聲,暗叫著不妙,即便是汽車工業部的部長,他也知道,這些家伙的“破壞力”,他們只要稍微做點文章,就可以讓一件產品虧本銷售,于是便小心翼翼的說道。

    “那您覺得到時候,它應該賣多少錢呢?”

    “1300盧布實在是太便宜了!”

    米哈伊爾直接了當的說道︰

    “我認為價格應該更高一些!”

    “更高?”

    古謝夫和其它無不是面面相覷的看了一眼,然後他有些好奇的問道︰

    “為什麼我們要把價格定得更高呢?現在的價格利潤已經非常可觀了。”

    “是的,按照大眾公司那邊的成本核算人員的計算。我們的整車利潤已經是他們的一倍了。

    價格再提高的話……”

    盡管汽車工業部的官員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說什麼。

    就是在說……利潤都已經這麼高了。提高價格的話,那豈不是太心黑了。

    “我說同志,你壓根兒就不懂,如果價格定的太低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會購買它,到時候我們根本生產不了那麼多汽車,而且生產太多的汽車也會擠佔很多資源。

    鋼鐵,汽油,橡膠這些資源都是對國家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應用在民用汽車的生產上。”

    米哈伊爾看著面前的這些人解釋到︰

    “而且如果汽車的價格太便宜了,些為此放棄房子的人就會覺得他們吃虧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所有人的心理。嗯,就是這樣。”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米哈伊爾看著面前的汽車工業部的部長說道。

    “部長同志,是不是這個道理?”

    他不是這個道理,只要從你的嘴里說出來,那肯定就是這個道理。

    是古謝夫就問道。

    “米哈伊爾同志,那麼以你看來這個價格應該定在多少呢?”

    與此同時他又試探著說道。

    “那麼……1600盧布,這個價格應該差不多了吧。”

    這一下子就把價格提高了20%,出這個價格的時候,古謝夫甚至都覺得自己太過心黑。

    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米哈伊爾卻搖著頭看著他說道。

    “部長同志,我認為你的膽子應該再大一點嘛。”

    “什麼還要再大一點?”

    古謝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即便是他價格提高了20%以上,就這還被認為太過保守了。

    米哈伊爾的獅子大開口讓一位汽車工業部的官員有些惱火的說道。

    “總不能增加一倍吧?我們干脆把它當成高級汽車賣算了。”

    “哎呀,他本身就是一款高級汽車嘛,它可是比我們目前制造很多汽車都先進。嗯,我們還是要考慮到絕大多數人利益的,我想……”

    想了一會兒米哈伊爾給出了一個他認為非常合適的價格。

    “我看,就賣3600盧布吧,我覺得這款汽車再合適不過,這樣一來,大家都會認識到,這是一款非常先進的汽車,他們也就會覺得自己讓出房子是非常劃算且值得的。”

    一瞬間,所有人都傻眼了!

    這是什麼概念?

    在現在的甦聯,人均月收入100多盧布,科學家和大學教授超過200盧布/月。這樣算下來,買一輛車也是需要一個甦聯家庭多年的積蓄。

    而米哈伊爾一張嘴,就把汽車的價格提高了差不多三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495章 俄羅斯的震撼(第一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495章 俄羅斯的震撼(第一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