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082章 夢想啟程的地方(第一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082章 夢想啟程的地方(第一更,求訂閱)

    每一個目睹了西方世界工業文明的人都有一個強國夢。

    在這一點上,曾經在英國留學的哈桑和國王巴列維以及其它的伊朗的政治精英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渴望著通過引進西方技術與裝備實現國家的富強。

    把德黑蘭變成中東的伯明翰,把伊朗變成中東的英格蘭或者德意志。

    不要說他們真敢想,其實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精英們在西方留學後的普通認知。

    也正因如此,兩年前,伊朗這邊剛從美國那里獲得了4500萬美元的開發贈款和2.45億美元貸款,就以此為啟動資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七年發展計劃,他們試圖籍此讓國家變得富強起來,從而擺脫悲催的命運。

    作為經濟委員會主席的哈桑親自參與了計劃的制定與實施——計劃投資12億美元,用于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建設。一旦這個計劃完成的話,伊朗就會改變了兩千年來的古老面貌,煥發出20世紀的新氣象。

    但是在計劃實施兩年後,無論是雄心勃勃的巴列維,還是哈桑等人都發現一個問題——可要在伊朗建設一�伯明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為一個國家,伊朗在工業方面可謂是一窮二白,甚至在整個伊朗,最現代化的工廠,就是外國人開設的煉油廠,在德黑蘭只有幾間維修廠勉強算是現代化企業。

    一開始的時候,哈桑也是雄心勃勃的,在歐洲有第一流的工業裝備,他手里有12億美元,還愁買不來一個現代化嗎?

    當然這12億美元美元並不當然不可能都用來購買設備,這一點哈桑是心中有數的。要發展工業,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既要建設石油、化工、紡織、制、面粉、水泥、化肥等工廠,還要修建發電站和配套的輸電網提供動力,還需要改善交通,同時,還要在農業上進行投資等等,總之所有這一切都是要用錢的。

    12億美元,說起來很多,可實際上用起來壓根就不夠。

    再說,計劃中的資金,僅僅只是計劃,最終是要靠石油收入來維持。而計劃實施兩年後,石油收入就無法承擔七年計劃,而不斷攀升的軍費開支,也在擠佔不多的資金,現在的伊朗只能憑借赤字財政和高額的外債來維持。

    所以,這一次,哈桑來到南洋,就是為了爭取讓計劃進行下去的貸款。當然,熟悉現代社會的哈桑也知道,靠嘴爭取貸款是不行,在他的口袋里,裝著5000萬美元的外匯,這是目前他能調動的全部外匯了。

    而他所需要就是用這5000萬美元的訂單,從南洋獲得至少2億美元的貸款。

    而在來到南洋的這幾天中,哈桑一直在外交部官員的陪同下,參觀著南洋的企業,原本對南洋不甚了解的哈桑,坐上了環島的高鐵,在時速200多公里“子彈列車”里,在風馳電掣中感受著的時代的劇變。

    在南洋的大型水電站前思索著,看著密集的電網,他感受到是現代文明的力量。

    隨後,哈桑一行人又進入南洋的企業之中,在那些企業之中,他第一次了解到南洋的機械制造,不僅可以制造各類機床,而且可以制造大型工業設備。

    “發電設備,我們目前非常缺少電力。”

    坐在返回長安的高鐵車廂里,哈桑指著一個汽輪機的宣傳彩頁,說道,

    “所有的工廠都離不開電力。”

    “是的,這是一台10萬千瓦的主機,它的技術水平是全球領先的,比美國和英國的技術都要先進。”

    作為工程師的塔雷米指著宣傳彩頁上的照片介紹道。

    “而且您看,他們還在發電站的控制系統中引入了電子計算機,這實在是太先進了!”

    塔雷米在哈桑身邊贊嘆道。從照片上看,那些電站工作人員和普通的工人是截然不同的,他們穿著藍色的襯衫,手里端著咖啡,眼前是一排排監視面板。

    “這里簡直就是一個科幻世界!”

    科幻世界!

    這是哈桑抵達南洋之後,感慨最多的地方,就像他坐著的高速鐵路,坐在舒適的頭等車廂里,哈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陛下將對飛機的興趣轉向了鐵路。

    不僅僅是因為鐵路適合伊朗,而是因為高鐵——先進高速鐵路會讓更多的伊朗人受益。

    “是的,就是一個科幻世界,可是實現這個科幻世界是需要錢的。”

    說到這里,哈桑又一看了一眼手中的宣傳彩頁。

    “這個設備雖好,但價格也不便宜啊,想要建一座10萬千瓦的發電站,需要上千萬美元……”

    哈桑往車外看去,看著窗外一望無際的種植園,說道︰

    “它提供的電力確實可以滿足許多工廠的需求,但是這個價格還是太貴了,而且,我們的發電廠是利用的美國貸款,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再從南洋采購同類設備了,”

    這正是哈桑無可奈何的地方,用美國的援助和貸款,自然只能從美國購買工業設備。當然,如果南洋能夠提供貸款的話,他們同樣也會進口南洋的工業設備。

    唯一的問題是,南洋願意提供貸款嗎?

    或者說,願意提供多少貸款。

    坐在頭等車廂的坐位上,哈桑把手中的宣傳彩頁放到一旁,那里堆滿了產品的宣傳彩頁,這些宣傳彩頁上有著琳瑯滿目的工業裝備。

    但是看著他們的時候,哈桑的卻沒有任何興致,他只覺得心中的那個強國夢想,似乎離的更遠了,即便他在這汪洋大海中找到了發展的方向。

    但是,想要實現這一切是需要錢的!

    其實,十二億美元……真的不多,而且還是分散在7年里,平均每年還不到2億美元!

    想要靠這麼一點錢實現工業化,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工業化的道路,為什麼會這麼艱難啊!

    哈桑悲哀地想到。他在倫敦的大學讀書時,就曾經設想過,伊朗想要擺脫英國和俄國的控制,想要擺脫貧困,就必須發展工業,就必須推行世俗化改革。

    在過去的日子里,在主政地方的時候他一直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一點點的推進著這一切,他希望有一天能夠去實現這個夢想。可他們還是把問題想的簡單,發展工業不是僅靠幾名技術人員就能夠完成的,發展工業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而且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而伊朗既缺乏發展工業所需要的資金,同樣也缺乏所需要的人才。

    既沒有人,也沒有錢。

    拿什麼來發展工業呢?

    哈桑不由得想到了南洋企業里的那些歐裔的技術人員,即便是南洋,也同樣需要外來的技術人員。伊朗同樣也是如此,在伊朗的工廠里就有很多來自美國的工程師。

    “在引進南洋設備的時候,同樣也要聘請南洋的技術人員。”

    這是必然的。

    但是工業化,工業就是這麼容易造建立嗎?

    很快,高鐵就進站了,哈桑一行人結束了環島參觀後,就住進了和平飯店——這里是南洋招待各國賓客的地方,飯店名稱絕對吉利。

    次日上午,哈桑終于又一次見到了李國仁,在飯店的會議室里,雙方的會面是熱情的,在簡單的交流、並對南洋的建設成就加以恭維之後,哈桑終于表明了他的來意的。

    “正是因為目睹南洋的奇跡,才加深了我們想要發展工業的想法,但是,總長先生,雖然我們制定了七年計劃,但是我們既沒有資金也沒有人才,所以,希望能夠從南洋獲得幫助。”

    “幫助……”

    李國仁沉吟片刻,說道。

    “我們當然很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畢竟,早在去年,閣下就已經和國王陛下在德黑蘭達成了共識,而且我們也有意願幫助你,但是……”

    看著哈桑,李國仁反問道。

    “你們需要是什麼樣的幫助呢?”

    “這……”

    在哈桑沉吟時,李國仁又說道。

    “由官方出面的話,南洋的金融界可以向你們提供不少于三億南元的貸款,但是利息……”

    兩億美元!

    不等李國仁說完,有些激動的哈桑就說道。

    “6.5%!”

    生怕對方會拒絕的哈桑連忙說道。

    “這和伊朗從華爾街獲得的十年期貸款利息是相同的。”

    面對哈桑的開價,李國仁搖了搖頭,他的搖頭,讓哈桑的心頭一緊。

    “是利息太低了嗎?總長先生,這已經是非常高的利息了。”

    確實,6.5%是通行大市的國際借貸利率,兩億美元,一年就是1300萬的利息啊!如果是信用差點的國家,可能超過8%,甚至會達到10%,妥妥的暴利!

    而利率的高低又和國家信用掛鉤,像歐美等國國際融資的利率都在4%左右,而南美等國都在6%以上,有的甚至超過10%,沒辦法信用太差。

    甚至有可能人家在借錢的時候壓根兒就沒有打算去還。

    而南洋的融資成本,從一開始就是4%——南洋是英聯邦成員,而英聯邦融資成本一直都是受英國的影響,換句話來說,就是有英國背書——這也是幾十年後,債務危機對英國造成嚴重打擊的原因之一。

    李國仁說道。

    “不是利息的問題!而是……”

    直視著哈桑,李國仁問道。

    “而是你想要什麼?你是來尋求貸款,還是來尋求國家現代化的整體方案!”

    這還用問嗎?

    當然是尋求國家現代化的整體方案的了……等等!

    哈桑就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他問道︰

    “國家現代化的整體方案?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方案嗎?”

    面對滿面好奇的哈桑,李國仁笑道。

    “這個方案不就在你的眼前嗎?在過去的幾天,你所看到、听到的,不正是方案實現之後情形嗎?”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082章 夢想啟程的地方(第一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082章 夢想啟程的地方(第一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