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422章 過江之鯽(祝各位大佬龍年大吉)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422章 過江之鯽(祝各位大佬龍年大吉)

    南洋,我來了!

    在船將進港的時候,梁振華看著遠處的城市自言自語道,不知是因為天氣炎熱,還是心情激動的關系,他的掌心冒著汗。

    此時,他的眼中只剩下了這片未知的熱土。

    和其它人一樣,在通過海關後,梁振華就坐上了早就等待多時的客車——是永寧大學的派來接新生的客車。

    從古亞到永寧全程800多公里,客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了將近二十個小時,中間除了在服務區停車吃飯,稍作休息之外,他們幾乎一直在車上。

    累了就在車上睡一會,不過,一路下來,車里的同學們倒也都熟悉了,都是從唐山過來的新生——在過去的三年間,不僅有超過二十萬唐山的高中生來到南洋就讀大學,現在已經有數萬名畢業生在南洋各行各業中發揮著他們的作用。

    還有上萬名大學畢業生來到南洋就讀研究生,相比于唐山只能提供區區幾百個研究生學位。僅僅只是南洋、太平、永寧、永安以及古晉五所大學,就可以的提供超過上萬個研究生學位。畢業皖大的梁振華,就是來這里讀研究生。

    終于,在汽車于大學的大門前停下後,這個門太不起眼了。同學孫再東打量著永安大學的大門,不無失望的說道。

    “振華,這就是永安大學啊!瞧著不怎麼起眼嘛。”

    “顯不顯眼不重要,重要是的是能讀研究生啊。”

    站在永安大學的大門前,只梁振華覺得百感交集。

    那些相貌出色的師妹們,尤其受到師兄們的歡迎,似乎,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是如此。而且這個時代,讀高中的女生本就不多,能夠進入南洋大學的更是屈指可數,永安大學在校生雖然多達一萬六千人,可是男女生比例卻高達20比1!

    “同學,你是物理系的嗎?”

    “同學,你一定是建築系的吧!”

    “同學,機械系歡迎你!”

    一張船票,100元的南幣,一�行李箱,就是他的全部家當。現在,能不能進入這所大學讀研究生,就看接下來的面試了——雖然只要有國內大學教授的推薦信,就可以來南洋讀研究生,但還需要通過面試。

    南洋的特色就是每個省區必定有一所一流的大學,大學教授也都是以德裔以及日裔為主。實在不行的話,可以先找一份工作,和國內大學生不好找工作不同,在南洋大學生很容易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在過去的幾年里,國內至少有五六萬大學生畢業生來到南洋,他們有的在企業,有的在官廳,總之,找工作並不困難。

    “同學,你是數學系的嗎?”

    “同學,你一定是法律系吧!”

    另外幾所大學,大抵上也是如此。一見到後面有幾輛車里下來一群穿著唐山式旗袍校服的女人,所有正在迎新的老生們都沖上去了,紛紛擾擾地喊道︰

    坐了十幾個小時汽車,從古晉港被接回來的新生們一個個拎著自己的行李,從大客車上走下來,用興奮和膽怯的目光,打量著周圍的一切。熱情的老生們紛紛迎上前去,詢問著新生們所屬的系,然後幫本系的師弟師妹們拎著行李,帶他們去各自的報道處報道。

    “同學,你們是哪個系的!”

    當然,梁振華也知道,如果沒有通過永安大學的研究生面試,還有其它的機會,永遠南洋五大之外,還有正在籌建的中興、永定以及東寧大學,那是東海三區的三所大學,那些學校同樣也在招研究生。

    當那些初來乍道的年青姑娘們,在師兄們噴射出來的火焰的目光中,有些吃不住的時候,梁振華已經和大多數新生一樣,在師兄們的引領下提著行李箱,朝著各自院系的大樓走去。

    ……

    窗前有一盆綠蘿,葉片肥大,精神飽滿。

    綠蘿前有兩張辦公桌拼在一起。中間堆著好多書,還有一台機械式計算機——盡管電子計算機在南洋的各個大學和機構里已經開始普及了。但是因為數量有限,不少機構仍然使用機械式計算機進行簡單計算。

    早晨,陽光明媚,照的綠蘿越發的綠意盎然。

    馮清雲到了辦公室,拉開椅子,坐下,在他習慣性的咳嗽兩聲後,就打開了面前的圖紙,繼續忙碌著。

    去年研究生剛畢業的他,是南洋鐵路研究所新來的車輛工程師。

    這份工作看起來稍微有點閑——南洋只有一千多公里鐵路,只有長安與古晉之間有鐵路相連,東部和南部壓根就沒有鐵路。

    盡管鐵路公司的長遠規劃中將會建設環島鐵路,但也就是規劃而已,南洋對于鐵路似乎沒有什麼依賴——以長安、古晉、太平、永安、永寧為主的城市不是靠海,就是靠河,相比于鐵路運輸,船運更方便,成本也更低。只是需要多耗費一些時間。

    正因為如此,南洋在鐵路方面就沒有多少需求,這也導致了馮清雲的工作有點……輕閑。

    實際上也不輕閑,南洋雖然自己沒有多少鐵路,但卻有自己的機車公司,從日本折來的工廠現在主要生產自用的電力機車以及鐵路配件,市場也是以出口為主,畢竟,東南亞以及印度甚至唐山都需要大量的鐵路器材。

    作為一個年青人,馮清雲有他自己的想法,比如,關于鐵路的想法。

    “南洋的鐵路未來應該是以客運為主。”

    端著茶杯,馮清雲又一次和埃里希聊起了他的構想。

    “畢竟,海運已經滿足幾乎所有貨運需求,至于短途貨運基本上是以汽車為主,但是城市與城市之間是有客運需求的,船運的話時間太長,而汽車嘛……不是每家每戶都有汽車。”

    盡管在馮清雲的想象中,未來南洋的家庭必定家家戶戶都有汽車,但仍然需要鐵路運輸。

    實際上,確實也需要,畢竟,婆羅洲五大城市之間,不僅需要高速公路,還需要用鐵路串連成為一個整體。

    “所以呢?”

    作為公司總工程師的埃澤爾,看著面前的年青人問道。

    “速度!如果我們想要發展鐵路客運的話,就必須把速度放在第一位!”

    放下茶杯,馮清雲展開一張地圖說道。

    “婆羅洲基本上是長安、古晉、太平、永安、永寧五大城市為主,城市之間距離最近的,也有接近700公里,駕駛汽車的話,需要10個小時,至于航空嘛,空運的成本很高,在這種情況下,火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但是傳統火車卻不行,因為它的速度很慢,如果僅僅只考慮客運的話,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時速超過150,甚至200公里的列車,這樣一來,無論是往來任何一個城市,最多不超過7個小時,高速列車不僅會方便人們的出行,而且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更有利于城市間的商務往來……”

    在馮清雲講解著高速鐵路的優勢時,埃澤爾並沒有打斷他,看著他時,眼神中充滿了鼓勵,對于他的構想,他是支持的。等到馮清雲的話聲落下之後,埃澤爾的臉上露出一股鼓勵的微笑。說道,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構想,也許,你可以準備一份詳細的報告,我想鐵路公司那邊應該會非常感興趣的,不過,你可以先準備一份演講稿,在研究所的年會上發言,�C叢趺囪俊br />
    總設計師的話讓他在一瞬間驚呆了。在年會上進行發言,馮清雲時間甚至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怎麼了?”

    馮清雲的反應讓埃澤爾笑著說道。

    “你只是進行一個發言而已,好好的準備一下,畢竟,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想法,必須要讓大家都知道它,時候會有很多記者出席,你的這個想法肯定會引起所有人的興趣,好好準備一下吧。”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422章 過江之鯽(祝各位大佬龍年大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422章 過江之鯽(祝各位大佬龍年大吉)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