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852章 你們應該說謝謝(第二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852章 你們應該說謝謝(第二更,求訂閱)

    游戲是有模式的,有簡單模式,有困難模式。

    無論是在電腦上打游戲,還是在街機上打游戲,都可以進行相應的調整,一些黑心的街機老板,甚至會故意把街機調整成地獄模式。

    不過那是游戲,不是人生。

    有些人生來就是地獄模式,有些人生來就是簡單模式,這些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身處簡單模式的人,自然體會不到身處困難模式的人所能經歷的痛苦。

    身處地獄模式的人,自然也體會不到身處簡單模式的人所得到的幸福。

    但是對于身處簡單模式中的人來說,有時候,他們甚至會覺得,這種人生實在是太過乏味了,就像現在,置身于報社之中,郭逸風只覺得簡直無聊到極點。

    “真的很無聊啊!”

    剛剛回國的郭逸風,甚至開始想念香港了,不是那里的任君采摘的牛排,而是那種高壓狀態下的工作強度。

    在港島,哪怕就是他做為記者,如果幾天沒有新聞上報,也就要考慮另尋高就了。

    港島是不養閑人的。

    可是這里呢?

    這里和港島相比,簡直輕松的就像是在度假。

    他扭頭看著周圍,兩個同事在那里改著稿子,一個同事在電腦上挖地雷,不知道選擇的是簡單模式,還是地獄模式。

    其實,地方報社里的工作本身就沒有什麼壓力,報道的基本上都是地方新聞,基本上沒有什麼大新聞,如果發生一起謀殺,都能連載三四天。就像現在太平最大的新聞,就是幾只老虎出現了油田附近的公路上,為此憲兵警察出動了一個中隊上百人和兩架直升機,追蹤老虎群。

    “……根據保護區內有47個華南虎族群,種群數量在800只左右。”

    看著電視新聞里對動物專家梁從戒的采訪,有些無聊的郭逸風,想到的是在港島喝過的虎鞭酒。

    “好像現在喝不到了……”

    原本十幾年前,每年港島都會進口上千張虎皮和大量的虎骨,虎皮用于服裝、裝飾,虎骨用于制藥,當然還有虎鞭之類,不過,後來越來越少了,最近幾年,在港島甚至買不到虎皮、虎骨。

    至于虎鞭,更是難得一見,一瓶藥店泡的虎鞭酒,至少上百元,效果如何,不好說,但價格確實很貴。

    “研究所認為從幾年前開始,華南虎應該已經開始區域性的滅絕了,也許,再過幾年,它們就有可能滅絕,至少在野外滅絕……所以,目前,保護區內的華南虎,是華南虎最大的野外種群。”

    就在郭逸風看著電視節目新聞的時候,主編沖著他喊道︰

    “逸風,有一個外訪任務,你去跟進一下!”

    “好 !”

    ……

    萬戶角,當郭逸風來到萬戶角的時候,他在腦海里復述著關于這里的資料——它是全世界唯一的“赤道發射場”,發射幾乎就建在赤道上,而且,它還是全世界最大的航天發射場——有36個發射工位,雖然很大一部分發射工位已經不再使用了,有的還成了文物,但活躍的工位還有15個。

    高聳發射塔架,沿著海岸線,一個接著一個,看起來好不壯觀,不過今天郭逸風來這里,並不是為了參觀,而是為了采訪,采訪航天飛機項目——這個項目是三年前立項的,據說是為了配合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最大的國際項目,雖然期間有扯皮,但是它現在就在太空中繞著地球運行。

    “……航天飛機的目的,是為了向國際空間站提供補給,雖然它是航天飛機,但也將通過火箭發射到太空。一旦進入軌道,它將使用其完全自主的導航到達國際空間站,放下多達15000公斤的貨物,”

    在航天飛機的項目負責人汪立行向郭逸風介紹著這個項目的作用時,他們已經乘電動汽車來到了機庫,機庫內一架二十多米長的模樣有些怪異的飛機,就這樣呈現在郭逸風的眼前。

    看著這架正在進行測試的航天飛機,瞧著它那怪模怪樣的外形,郭逸風在詢問了一些問題後,又問道︰

    “汪博士,我們為什麼要建造航天飛機呢?”

    汪立行扶了一眼鏡框,回答道︰

    “很簡單,因為成本,相比傳統貨運飛船具有更好的經濟性和下行運輸能力。該機能再入大氣層飛行、水平著陸,實現航天器航班化的回收處置和重復使用,大幅降低貨運飛行器的重復使用周期和單次任務成本。”

    隨後汪立行又介紹道︰

    “而且,這也是為了未來月球任務的需求,眾所周知,月球基地需要大量的物資,所以必須研制月球貨運飛船,但是這種貨運飛船,如果只運行一次,那成本無疑是極其昂貴的,所以,根據相關計劃,下一代月球貨運飛船,將是長時間在軌的。”

    博士的回答,讓郭逸風好奇道︰

    “長時間在軌?博士,您的意思是它是長期部署在太空是嗎?”

    “是的,”

    汪立行點了點頭,回答道︰

    “就像國際空間站一樣,在不執行貨運任務時,其位于近地軌道繞地飛行的,在執行任務時,則由航天飛機為其補充燃料,補充物資,再由駛離繞地軌道,通過大橢圓軌道多次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完成運輸任務後,再返回地球,在繞地軌道上等待,與航天飛機對接後,將月球貨運飛船內搭載的月球礦物運回地球,根據計算,采用這種運輸方式,運輸成本將大幅度降低。”

    在過去的幾年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直在研究著如何降低登月成本,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重復使用。

    雖然火箭的一二級重復回收利用很困難,但是太空貨運飛船的重復使用卻簡單的多——太空無重力,不需要考慮墜毀等問題,所以,只要解決地球到近地軌道之間的運輸問題,月球貨運飛船就可以反復多次使用,而在設計上,他們選擇了大橢圓軌道多次加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從而降低燃料消耗,只需要不大的推力,就可以實施登月,這也就是月球探測器的路徑。

    當然,這還涉及到無人駕駛等方面的技術問題,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一旦實現之後,月球貨運飛機就會成為真正的太空梭,穿行于地球與月球之間,運輸貨物,它甚至還可以和國際空間站結合,成為太空中繼站。

    看著眼前的這架航天飛機,听著博士的解釋,郭逸風整個人都驚呆了,雖然對于太空他完全是個外行,而且他這次的任務,就是進行簡單的采訪,拍幾張照片,對著資料寫一篇科普性的報道也就可以了。

    可誰能想到,這架看似平平無奇的航天飛機,用途居然如此的廣泛呢?

    甚至會成為人類征服太空的關鍵所在呢?

    “……我們之所以要征服太空,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在那里,而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通過不斷的努力,我們不僅會到達月球,還會前往火星、小行星,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上的創新將會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而對太空行星的開發,也會帶來新的財富,嗯,到那時候,我們子孫後代才能過上更加舒適的生活。”

    看著這架航天飛機,听著博士的話語,郭逸風終于弄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簡單模式!

    就是因為他們——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們在這里追求著世界最尖端的科技,他們在這里創新,他們在這里發展。

    在普通人在那里享受著簡單模式的生活的時候,甚至自己還在吐槽著這種生活的無趣時,這些科學家們卻在他們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最終是這些最新的科學成果是領先于世的科技,帶來了sea的富有,而他們呢大多數普通人不過只是在那里坐享勞動成果而已。

    就像自己的工作一樣,在港島的時候累死累活,一個月不過兩三百港幣,而在這里卻可以很輕松的拿到七八百南元。

    這樣的工作為什麼收入懸殊會這麼大?

    就是因為這里是sEA嗎?

    當然不是。

    而是因為這些科學家,因為這些科學家們的研究,因為他們在科學道路上取得的成就是他們成就了sEA所有的一切,也是他們成就了這片土地的高收入,而他們這些普通人在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樣還在享受著科學創新所帶來的福利——收入上的福利!

    是福利而不是紅利!

    這天在采訪結束之後,郭逸風在賓館里久久無法釋懷,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他一邊調查,一邊用筆寫下了他的新聞報道——普通人的科學福利!

    在文章中他並沒有用過多的筆墨去接受航天飛機,哪怕這是他的萬戶角之行的主要目的。可是他一點都不在乎那架航天飛機本身。

    相比于航天飛機,他更加關注的全是科學,應該說科學技術與普通sEA人之間的聯系,在報道中他詳細那些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市場,然後利索了普通人在這個過程之中所享受到的科學福利,直截了當的指出了一點,所有的sEA人都應該充滿感激——對那些科學家們。對那些技術研究人員。因為是他們的努力付出才有了普通人看似輕松愜意的生活。

    “人生不是像游戲一樣,可以選擇困難模式、簡單模式、一般模式、地獄模式的。

    但是當我們身處在這樣的簡單模式里的時候,從我們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享受到了社會的福利,那個時候是醫療的保障,很快,政府提供的奶粉就通過郵寄寄到家里哺育我們。

    後來,我們又進入到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在此期間,無論是教學還是就醫都是社會保障的一部分。

    在這種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中,我們的生活似乎是與之隔絕的,我們似乎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或許這就是世界的真實一面。

    但是,我們否考慮過一個問題——因為什麼去享受了這一切?

    我們的人生過得如此的輕松,當我們在那里享受著所有的一切——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等,所有的那些

    這一切難道都是理所當然的嗎?”

    這一切當然不是理所當然的,再接下來郭逸風,不僅在那里列舉著sEA在科學以及工業領域所取得的發明創新成果,還列舉到了海外工作人員在市場開拓中所取得的成就。

    科學家們負責創新,工人負責生產,推銷員負責推銷,正是在這個過程之中,sEA人的生活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現在人們所以為的這種理所當然的簡單模式的生活,實際上正是無數人努力的結果。

    最後,他在文章里寫道︰“所以請對他們——身邊的科學技術人員,普通工人以及公司職員們說一聲謝謝,因為,這是他們應得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852章 你們應該說謝謝(第二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852章 你們應該說謝謝(第二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