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649章 登月倒計時(第二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649章 登月倒計時(第二更,求訂閱)

    幾乎每天都是倒計時。

    在萬戶角,自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布了發射日程之後,這里每天都在為發射日而努力著。

    在火箭組裝大樓內,那枚巨型火箭已經完成了組裝,技術人員在對火箭進行最後的檢查。

    整個火箭除了27台火箭發動機之外,在火箭內部還有極其復雜的控制系統,它涉及到幾千個傳感器以及數以萬計的電子部件,這些部件無論是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都會導致發射的失敗。

    所以,他們必須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以避免失敗的可能。

    當工程師們對火箭進行著最後的檢查的時候,在另一邊,科學家們還在對著陸點進行最後的討論。

    “月球南極的隕石坑存在永夜區,或許可以從中采集水冰;月球南極的地表存在永晝區,使得溫差變化較小、太陽能板發電時間更長。”

    在專家介紹著南極的優點時,袁家騮只是一根接一根的抽著煙,在南極著陸是已經認定的選擇。

    而擺在他面前的是選擇那里作為登月點。

    “沙克爾頓隕石坑。”

    一位太空地質學家說道︰

    “沙克爾頓隕石坑由遠古小行星撞擊形成,它的直徑約21公里、深達4.2公里,將整個喜馬拉雅山扔進去都填不滿。隕石坑底部十幾億年不見陽光,這里的溫度低至238℃到247℃,比冥王星的溫度還要低。我們認為在這個深坑里可能會有水冰。”

    “這顯然不現實。”

    另一位地質學家反對道︰

    “那里坑深坡陡,四周全是松散的碎石和月壤,沒有任何一台探測器可以安全地下降到底部,人下去會怎麼樣你不難猜到,我們不能把籌碼壓在這上面。”

    “可也就是因為它夠深,夠冷,陽光無法照射到隕石坑內部,才存在有水冰的可能。”

    眾所周知,在月球表面其它地方沒有水。如果能將永久陰影區里的水冰采集出來進行分解,就能得到氫和氧,可以作為火箭的燃料,氧氣還能供人呼吸。從這個角度看,沙克爾頓隕石坑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沙克爾頓隕石坑卻有著各種各樣的限制。

    “隕石坑里沒有陽光,無法利用太陽能供電,最大的麻煩其實還是低溫。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電子設備能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下長時間穩定工作,”

    身為太空地質學家的周忠會,直接了當的反對道︰

    “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只看到他的優點,而忽視他的種種問題,或許它的發展前景更大,但是現在,我們最重要的是先解決在月球立足的問題,然後才能考慮其它問題,所以,我的建議還是以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作為著陸點!”

    翻看手中資料,反復比對之後,袁家騮問道︰

    “這麼看起來,就只有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了!”

    “是的,首先,它的面積相對較大,擁有大約5平方公里的空間,足以容納月球飛船的降落和基地建設。此外,隕石坑內部地形相對平坦,為登陸和建設提供了方便,”

    周忠會接著說道︰

    “雖然它的面積不大,但是其內部的永夜區可能蘊藏著水冰資源,而且,大面積陽光照射區域非常適合建設太陽能發電設施。同時,隕石坑地形也適合建設地面天線,用于與地球進行通信,保持與地球的聯系。”

    這些都是它的優勢,當然,它也有劣勢——太小了,只有5平方公里大小,過小的面積制約了它的發展。

    但是就像周忠會說的那樣,現在需要解決的是有與無的問題。

    想了一會,袁家騮說道︰

    “好吧,就是這里了!”

    說罷,他抬起頭說道︰

    “我們的這次登月,並不是為了去一趟月球,像甦聯人和美國人那樣——在過去的一年中,在完成首次登月後,他們又執行了一次登月任務,他們花費了幾億元,執行的是什麼樣的任務?”

    袁家騮反問道︰

    “就是在上面插上旗,寫下一串到此一游而已!”

    “到此一游”,這就是甦聯和美國登月的“玩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人類技術所能達到的地步了,想要有什麼更長遠的突破,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技術突破,但是,相比于俄國人、美國人,這里卻有更為長遠的目標。

    說罷,袁家騮環視著周圍,說道︰

    “而我們要做的是開創真正的未來,並不是為了在上面像孫悟空一樣“到此一游”,而是探索人類永久定居于月球的可能,是的,我們是要去征服月球,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斯維爾德魯普漢森隕石坑,將是我們征服月球的前哨站。”

    在他的話音落下時,在場的人無不是一陣激動,甚至就連同參與項目的幾名英國科學家,也是激動的握緊了拳頭。

    相比于其它人,這些英國科學家對于征服有著更直觀的感觸,畢竟,大英帝國曾經幾乎征服了半個世界,現在,他們將會向太空發起挑戰。

    未來的太空是不是大英帝國新的榮耀之地?

    盡管這SEA只是英聯邦的一部分,但不經意之中,這些英國的科學家們,還是把它與大英帝國融合在了一起。

    有時候,榮耀會彌合所有的一切。

    面對榮耀的時候,人們總會習慣的忽視一些東西。

    如果說,這個世界有什麼是共通的,那麼就是對榮耀的渴求。

    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公布“月球計劃”的那天起,從SEA到歐洲,幾乎全世界都在在關注著萬戶角。

    “這必定將打破美國和甦聯對登月活動的壟斷。”

    即便是不能夠分享登月榮耀的歐洲各國,也是如此描述著,只能說,歐洲各國皆有“反心”。

    畢竟,這些老歐洲們並不甘願做美國的應聲蟲,他們非常樂意看到美國和甦聯的壟斷被打破。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全世界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登月發射關注度,甚至超過了美國的阿波羅計劃。

    這一點,哪怕就是李毅安本人也感受到了,在11月里,他繞著東亞和東南亞出訪了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感受到歡迎的同時,自然也感受到了他們對登月的關注。

    對于這些亞洲國家來說,他們同樣也希望看到亞洲人征服月球。

    “這必定將是整個亞洲的光榮時刻!”

    並不僅僅只有亞洲各國的關注,等到李毅安結束了周邊各國的訪問,返回長安之後,也接到了來自其它國家的致電,在與各國元首的電話中,他們無一例外的都預社祝發射取得成功。

    “全世界都在關注這次發射!”

    在掛上了來自法國的電話之後,李毅安不禁有些感慨。

    “或許,這就是時代的魅力吧!”

    他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在這個時代他確實感受到了人類對于太空的向往。

    與另一個時代不同的是,在這個時代,太空探索承載著人類想要擺脫地球束縛的各種夢想。

    人類自從誕生的那天起就以地球所束縛著,幾年前,人類才進入太空,然後,靠著兩大國的太空競賽,人類是在短短數年內,就把足跡踏上了月球。

    現在的人們對于太空是存在著各種幻想的,他們想象著星際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想象著人類就像是征服新大陸一樣會在未來的日子里征服太空,他們相信自己的有生之年里可以看到這一切,

    也正因如此,人們對太空的關注遠遠超過幾十年後,畢竟,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人們壓根兒就看不到他們所夢想的那個太空上的未來,所以對太空的熱情自然也就消退了。

    可是現在一切僅僅只是剛剛開始,人們對未來還是充滿各種憧憬的。

    “好吧,我們的這次登月很有可能,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推向新的高潮。”

    想到計劃書里這次登月需要完成的幾項任務,李毅安的嘴角上揚,臉上的笑容越發的濃厚。

    在輕笑之余,他就一次從抽屜中拿出的那份計劃書,看著計劃書上的內容,自言自語道︰

    “只要能夠在月球上發現了水冰,所有的一切都會被改變的。”

    而這也正是SEA月球計劃與美甦兩國的不同,美甦兩國就是到月球上去插個旗,而SEA卻是為了把月球變成前哨基地。

    “就是最近幾天了……”

    就這樣,在萬眾矚目之中,發射日終于臨近了。

    12月23日,這天,巨型的普羅米修斯2型火箭由軌道車運出組裝大樓,護送人員沿著軌道一路前行,巨大的火箭就這樣人們的注視中一點點的向著發射台靠近。

    幾千米的距離,足足用了幾個小時,在火箭固定于發射台之後,工程師們對火箭進行最後一次檢查,與此同時,工程師們檢查著燃料裝注系統,只要命令下達,他們就會向火箭內裝填燃料。

    除了液氧之外,火箭所使用的甲烷,實際上就是高純度的天然氣,價格極其低廉,實際上按照火箭用甲烷的標準,沙勞越的99.5%高純度天然氣只需要脫硫就直接符合標準。

    在所有的火箭燃料之中,甲烷是最廉價的。相較而言,液態甲烷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到煤油的1/3,僅有液氫的1/300。不僅如此,它的燃料裝注也很簡單,可以直接用管道的裝注。

    經過兩天的檢查之後,火箭開始了燃料裝填。

    而與此同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已經開始抵達萬戶角,他們將會在這里親眼目睹火箭發射。

    而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到附近的仙本那,一邊欣賞那里美麗的自然風光,一邊等待著火箭的發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649章 登月倒計時(第二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649章 登月倒計時(第二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