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261章 南洋的工業克魯甦(第一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261章 南洋的工業克魯甦(第一更,求訂閱)

    “他用的是肯定是得力圓珠筆吧!”

    看著電視機中里韓國總統拿著小本本作記錄的畫面,身為得力公司總經理的趙慶軒,立即拿起電話,給營銷部經理打去了電話。

    “一定要弄清楚樸正雄用的是不是咱們的圓珠筆。”

    “誰是樸正雄?”

    “韓國總統!對,就是正在訪問的那個,看看有沒有更清楚的鏡頭。”

    掛上電話後,趙慶軒忍不住說道︰

    “真是的,身為營銷人員,怎麼就沒一丁點敏銳的嗅覺呢?”

    說罷,趙慶軒拿起一支圓珠筆,自言自語道︰

    “只要是得力的,就可以做一波營銷了……”

    盡管圓珠筆並不是南洋發明,畢竟它早在二戰就已經被英美空軍廣泛使用,但卻是南洋把圓珠筆成功轉向商業領域。在得力公司進入這一領域前,這種筆售價極其昂貴,每支售價高達10美元。

    但是得力卻將塑料與其結合在一起,並且開發了一個制造圓珠筆的工業流程,大大降低了成本。世界上第一支廉價圓珠筆便誕生了,四七年公司第一次將圓珠筆銷往美國市場,盡管此時美國已有多款圓珠筆在市面上銷售,消費者對來自南洋的新產品並不買賬,但得力利用電視這一新媒體大做宣傳,並以99美分的超低價格銷售。

    當年得力的電視廣告也算創意之作,圓珠筆會從步槍中射出,會綁在溜冰鞋上,會安裝在電鑽上……

    很快,得力的塑料圓珠筆就成為美國市場上的主流,在四八年,得力僅在美國就銷售了多達兩億支圓珠筆。

    但是後來,圓珠筆的價格也在競爭中大幅下降,十年內就降到10美分以下,相比最早的10美元一支,跌幅百倍。現如今,得力已是全球最大的制筆企業。

    可是作公司總經理的趙慶軒卻希望進一步開拓市場,眼前一國總統像中學生一樣,拿著小本本用圓珠筆做著記錄的畫面,就讓他看到了營銷的機會。

    “也許,可以邀請他到工廠里參觀一下。”

    趙慶軒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妻子就說道︰

    “邀請他到工廠參觀?可再怎麼說,人家都是一國總統,怎麼能說邀請就邀請了?”

    “總統又怎麼樣?我們一家公司的銷售額,就相當于韓國10%的國民生產總值了,他想見我的話,都要先排隊!”

    只能說,公司足夠大,說話也硬氣,別看得力只是一家企業,可是一年兩億美元的銷售額,足以讓他硬氣十足的說出這番話來。

    其實,這也是南洋硬氣的原因——經濟有實力,說話也硬氣。

    而樸正雄的第一次進入大明宮,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結果。只是像小學生一樣,學習了一些治國的方略而已。然後樸正雄就開始了他的參觀之旅。

    盡管幾年前,樸正雄就來過南洋,但當時的考察注定的是軍事,而這一次更多是經濟,在參觀了南洋航空工業公司、太平船舶工業公司、長虹電子等多家企業之後,他又前往此次出訪的重點企業——東海鋼鐵公司。

    東海鋼鐵公司雖然在轄區上屬于長安,但距離長安正好100公里,在汽車駛上2號高速後,看著寬敞的高速公路,在車隊的時速超過120公里後,樸正雄忍不住驚愕道。

    “就是南洋的高速公路網是嗎?”

    “是的,總統,1號和2號高速公路,構成了婆羅洲的環島高速,它們和高速鐵路一同把五大城市串聯的在一起……”

    在隨行人員介紹時,一輛大型拖車拖著集裝箱從車隊旁駛過,隨行人員又介紹道︰

    “雖然南洋的五大城市都是港口城市,海運非常便利,但是工業區之間的運輸,有相當一部分產品和零部件都是通過高速公路運輸,相比于海運,汽車運輸雖然規模小,但是更加靈活,如果說集裝箱海運是南洋工業的動脈,那麼陸上卡車貨運就是毛細血管,一流水平的高速公路帶來的物流上的便捷,促進了南洋的經濟發展,這也是南洋早期建設時,以高速公路為基礎基建工程的原因……”

    中途,樸正雄特意讓車隊在服務區停了下來,他甚至特意跑到服務區中間聯絡橋梁上,站在那里,看著往來如織的車輛,一輛輛的轎車、卡車從他的眼前駛過。一旁的人驚嘆道︰

    “哎呀,就這一會過去的汽車,都比整個韓國的汽車都要多啊!”

    這樣感慨讓樸正雄等人無不是微微變色。相比之下,韓國實在是太落後了!

    “南洋的富庶絕對不遜于美國啊!”

    樸正雄抿了下嘴唇,說道︰

    “可是南洋建國才十六年啊!”

    這也正是人們將這里視為“南洋奇跡”的根本原因,也正因如此,樸正雄才極其推崇南洋的發展路徑,正因為將南洋視為老師,所以他才會拿起小本子,不僅在“大明宮”如此,就連同在企業參觀時,同樣也是如此。

    從橋上返回服務區的時候,震驚得合不攏嘴的樸正雄又看了一眼這條高速公路,這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高速公路,無論是施工還是設計。

    韓國也應該有這樣的高速公路!

    樸正雄在心里暗自念叨道著,幾乎是下意識的,他就想到了要在韓國修一條連接漢城和釜山的高速公路。

    無論是出于軍事,還是發展經濟的需求,都需要這麼一條高速公路。

    隨後,車隊繼續朝著東海駛去,在前往東海的路上,他們沿途又參觀了水電站,雖然那座水電站的規模不大,但是作為南洋的第一座水電站,卻開啟了南洋開發水電的大門。

    當然,還參觀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東海核電站,盡管它的用途是生產武器級的鐶元素,發電只是副產品,但它仍然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座投入商業運營的核電站。

    在過去的幾年間,一直重視核電發展的南洋不僅研發了輕水堆核電,並且驗證了其經濟性,並由此建成三座核電站,為核電的商用推廣打下了基礎

    在參觀核電站的時候,樸正雄的腦子里想的是什麼?

    並不僅僅只是韓國也要有核電站,想的還有核武器。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就這樣,別看是區區一百公里,等到沿途參觀完需要參觀的企業之後,在接近東海時,暮色已經降臨,雖然如此,樸正雄仍然堅持先到東海鋼鐵公司看看,畢竟,那里是世界上第一家2000萬噸鋼鐵企業。

    在汽車朝東海鋼鐵公司駛去時,隨行的韓國駐南洋大使金德康則向樸正雄介紹道。

    “……南洋鋼鐵工業源于從日本拆運的設備,這使得其在經濟上、技術上與美歐先進國家的差距巨大,特別是生產技術和設備上與美國的差距顯著。

    所以其及時把握住美國對南洋經濟的扶持時機,從美國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的鋼鐵工業,實現了鋼鐵工業的現代化並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在此期間,在德裔工程師的幫助下,南洋的鋼鐵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僅推出更加節能的煉鐵高爐,而且還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氧氣頂噴轉爐,氧氣頂吹轉爐的建設和生產成本低︰其建設成本只相當于同樣能力平爐的50%70%,生產成本只相當于平爐的20%40%。……南洋的鋼鐵工業基本上完成了對舊工廠的改造和舊設備的更新,發展成為年產鋼1000萬以上的現代化大型鋼鐵廠,並且形成了東海、東寧兩大鋼鐵工業基地,這也讓其鋼鐵產量第一次突破2000萬噸。”

    作為大使的金德康,在提到南洋的鋼鐵工業大發展時,甚至就連同雙眼在那里放著光,他能不驚訝嗎?南洋僅僅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從無到有,建立了全世界規模第三的鋼鐵工業。

    “在過去五年間,南洋共開工建設2000m3以上的大高爐13座。建成投產的7座,最大容積為2657m3,這樣的高爐有4座。此外擴建高爐15座,其中四座爐容擴大到1000m3以上。

    六零年南洋的鋼鐵工業的煉鋼產能達到4000萬噸,軋鋼能力突破了3200萬噸!可以生產各種型號各種用途的鋼材。

    南洋的兩大鋼鐵公司都具有目前世界最先進水平,作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全部都設計了由大型高爐、大型氧氣頂吹轉爐、先進的連鑄設備和連軋機組,甚至采用了電子計算機控制和管理系統組成的全球最先進的生產設施,都有供原料、成品進出的深水碼頭和現代化裝卸設備……”

    在大使的講解中,突然遠方暮色中一片明珠映入他們的眼簾,看著車窗外的夜景,樸正雄連忙說道︰

    “停車!快,靠近路邊停車”

    隨後,樸正雄一行人下了車,他們站在海濱公路邊,映入他們眼前的正是東鋼鋼鐵公司。

    感受著遠方工廠的夜景,他們仿佛進入時空隧道來到了未來。甚至讓人生出一種置身于異空間和科幻世界的感受。

    夜幕之中這里不再是單一的工廠,巨大的高爐、密集的管道、冷冰冰的人造景觀,在燈光映襯下,投射于海面的工廠,與白天形成強烈的對比。

    暮色中的工廠,震撼了所有人,讓樸正雄等人無不是感受到了那種工業文明特有的魅力,以及其中貯藏著的力量。

    “這就是東海鋼鐵公司啊……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

    在感慨之余,樸正雄忍不住說道︰

    “什麼時候,韓國才能有這樣的鋼鐵公司啊!”

    嘴上這麼說著,心里那一個聲音又一次響了起來——韓國一定也要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261章 南洋的工業克魯甦(第一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261章 南洋的工業克魯甦(第一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