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將長安稱之為未來之城,因為這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高樓大廈,那些擁有這各種玻璃幕牆的大廈,滿足人們對未來的一切幻想。
在長安金融區的摩天大樓建築工地上,陽光灑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間,機器的轟鳴聲與工人的呼喊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繁忙而有序的畫面。
貝聿銘站在工地內,手中握著一卷設計圖紙,目光凝視著眼前已經初具規模的摩天樓。他的身旁,幾位工程師正專注地討論著工程進度,手中的記事本上記錄著復雜的結構數據和施工計劃。
貝聿銘微微側身,指著遠處高聳的鋼架結構,說道︰
“110大廈是金融區的世界貿易中心,它不僅是世界第一棟高達110層的大廈,建立成後448米的大廈,也將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廈,但它們將會是這里的標志。所有到長安的人,甚至還未踏入這座城市,遠遠就能看見這座高聳入雲的大廈。它們將成為這座城市的象征,代表著長安的力量與未來。”
他的聲音在工地中顯得格外清晰,工程師們紛紛點頭,眼中流露出欽佩的神情。其中一位戴著安全帽的中年工程師,馬克西米利安,走上前一步,指著手中的圖紙說道︰
“貝先生,您說得對。不過,我們在施工問題中遇到了一些挑戰……”
在馬克西米利安提著施工中的挑戰時,貝聿銘皺眉沉思著,這座大廈是他主持設計的,對于已經50歲的他來說,能夠設立這樣的大廈,更多的是榮譽。
早在十七年前,貝聿銘就來到了這里,一開始在泰和建築工作,期間參與了多座大廈的設計與施工,他親眼目睹了這座城市的崛起。見證了城市天際線上不斷升起的摩天樓。
七年前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公司,雖然接到了不少合同,但直到這座大廈,這才是他所渴望的。
世界第一樓!
它將會徹底結束北美對第一高樓的統治!
而更重要的是,這是他的設計。
貝聿銘點了點頭,目光依舊注視著遠處的鋼架中顯現雛形的大廈,說道︰
“台風,確實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約翰,你有什麼建議?”
約翰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回答︰
“我們可以在現有的鋼架結構中增加一些橫向支撐,尤其是在高層區域。雖然這會增加一些成本,但能顯著提高大廈的抗風能力。”
另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周大捷則插話道︰
“我同意約翰的看法。不過,我們還需要考慮材料的重量問題。如果增加太多支撐,可能會影響整體的承重分布。我建議我們可以采用更輕但強度更高的合金材料,這樣既能保證穩定性,又不會增加太多負擔。”
貝聿銘微微一笑,贊許地看了周大捷一眼︰
“很好的建議,周大捷,你和約翰一起,盡快出一個詳細的方案,確保我們在不影響整體設計的前提下,解決這個問題。”
約翰點頭應下,周大捷則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沒問題,貝先生。我們會在兩天內給您一個初步的方案。”
這時,另一位工程師,羅伯特走了過來,手里拿著一份報告︰
“貝先生,地基的沉降測試結果出來了。數據顯示,目前的沉降速度在預期範圍內,但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接下來的幾個月,尤其是在雨季到來之前。”
貝聿銘接過報告,仔細翻閱了幾頁,隨後抬頭說道︰
“地基的穩定性是整座大廈的基礎,雖然它直接坐在堅固的花崗岩基層上,但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絕不能有任何疏忽。羅伯特,你負責監控沉降數據,每周向我匯報一次。如果有任何異常,立即通知我。”
羅伯特鄭重地點頭︰
“明白,貝先生。我會親自跟進。”
貝聿銘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兩座正在拔地而起的大廈,眼神中透出一絲難以掩飾的驕傲。作為建築師他深知這座大廈將是他職業生涯中的巔峰之作。
“我們不僅要建造一座大廈,更要創造一個傳奇。”
貝聿銘低聲自言自語道。
“就像是這座城市一樣……”
工程師們繼續忙碌著,討論聲、機器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而貝聿銘站在那里思索著,差不多一個小時後,貝聿銘才坐上汽車離開工地。
在汽車駛出不久,副駕駛席上的秘書高長偉,就問道︰
“貝先生,我們去那?”
貝聿銘想了一下,說道︰
“去新茂吧。”
新茂位于郊區,那里是一片居民區,也是貝聿銘來到長安後,參與的第一個項目。
很快,他們就來到到社區。
建成十數年的社區,依舊保持著那份初建時的清新與活力,沒有半點破敗的跡象。一棟棟風格各異的兩層半小樓,像是精心繪制的畫卷,錯落有致地排列在綠意盎然的草坪上。白色的牆壁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與黃色的門窗、紅色的屋頂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人行道上,稀稀拉拉地走著一些行人。他們或三五成群,或獨自漫步,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與悠閑。其中,以婦女居多,她們或手挽著手,談笑風生;或推著嬰兒車,輕聲細語地逗弄著車中的孩子。
寧靜且祥和!
這正是這里給貝聿銘的感受,看著眼前這一切,貝聿銘問道︰
“長偉,你知道,這里最成功的地方是什麼嗎?”
高長偉不加思索的回答道︰“公屋。”
“對,就是公屋。”
貝聿銘一邊走,一邊說道︰
“五零年,我來到這里之前,曾在美國看到過這里的“公屋計劃”,當時,很多人都覺得是痴心妄想——要向幾千萬人提供房子!”
笑了笑,貝聿銘手指著周圍的房子,說道︰
“而且還是這樣的洋樓。”
“是啊,貝先生,我來這里時,已經7歲了,直到現在,我都記得搬進家時的感覺,看著所有的一切,就像做夢一般。我小時候,從來沒想過會住進這麼漂亮的房子,覺得所有的一切都像是童話,甚至這里的一切……”
“童話!”
貝聿銘想了一下,說道︰
“與其說是童話,不如說是神話,人們創造了這個神話。”
人行道旁,一棵棵高大的樹木投下斑駁的樹影。微風吹過,樹葉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
置身于樹蔭下,貝聿銘站在社區中心前說道︰
“這是我在這里參與建造的第一棟房子。”
說出這句話之後,貝聿銘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到了
“在那個時候我真的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會有人去千方百計的給普通人提供房子。
這樣的人到底有多傻呀?”
在說到傻的時候,貝聿銘笑了笑,然後說道︰
“後來我才知道真正傻的是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事情是非常簡單的,就像閣下說的那樣。
我們在這里所創造的並不是為了彰顯我們的偉大,也不是為了彰顯奇跡,我們是為了告訴所有人,我們彼此之間可以照顧好彼此。”
接著貝聿銘繼續說道。
“這一切在這里看起來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其他地方,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匪夷所思。”
這樣的感慨是發自內心的,哪怕是已經過去這麼多年,提到這一切的時候貝聿銘的內心仍然是震撼的。
“是啊,也就是因為匪夷所思,所以貝先生你才會到了這里。”
“是啊,所以我來到了這里。”
點了點頭,貝聿銘說道︰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參加新一代國民住宅設計比賽的原因,”
他口中的新一代國民住宅設計比賽,是建房發展局目前正在推進的比賽,其實重要的並不是比賽,而是新一代國民住宅設計。
伴隨著年輕人的成長,他們會結婚生子,當然也有住房的需求,所以,是必須要修建新的公屋。
負責這一事務的正式建房發展局,他們並沒有因循守舊的拿出舊的圖紙,而是推出了這場比賽,用于發展新一代住宅。
在比賽開始之後,幾乎所有的事務所以及工程師們都參與到了其中,哪怕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項無償的工作,但是他所帶來的聲譽卻是空前的。
畢竟,這是向幾千萬人提供房屋,相比于十幾年前,這次的工程量更為浩大,影響也更加深遠。
“我們參與其中,並不僅僅只是因為新一代國民住宅會給建築事務所帶來前所未有的聲譽。
更重要的是我們深知,我們所做的這一切是如何去改變整個世界,我們在這里所進行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事業。”
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很多人都如此評價著sEA的“公屋計劃”,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像普通人提供住房的計劃,他並不僅僅只是提供一棟房子,而是滿足人們對家的需求。
家……其實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他們窮極一生所渴望的僅僅只是一個家。
在很多地方,很多人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夠去實現這樣的夢想,但是在這里他們的夢想會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實現。
並不僅僅是他們,包括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會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這份事業將會繼續延續下去。
正因如此,所有的建築事務所以及設計師們才會參與其中,參與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之中,
貝聿銘說著話的時候,他的手指向了面前的那座公屋,說道︰
“這個事業將會在這里繼續下去,每一代人都將受益其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在話音落下的時候,貝聿銘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然後說道︰
“在杜甫寫一下這首詩的時候,他恐怕從來都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的夢想會在這片土地上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