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多了,總是會被人惦記的。
對于這一點,李毅安是非常清楚的,在赫魯曉夫訪問非洲的時候,東非局勢的風雲變幻,自然引起了他的高度關注。
尤其在唐寧街作出了決定之後,東非聯邦的成立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之上,但是,在此之前他們還需要自己的幫助,或者說伊麗莎白需要自己的承諾。
這一天,英國特使走進了官邸。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會談。”
面對記者們的追問,英國特使如此回答道︰
“這標志英聯邦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倫敦希望未來的你們能夠在非洲發揮更多的作用,以維護整個英聯邦的利益!”
面對英國特使提出的要求,李毅安只是點了一下頭,說道︰
“特使先生,請轉告首相先生,我們願意在那里發揮更多的作用,但是必須要從法理上解決一些問題。”
“法理?”
擔任特使的正是外交大臣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他雖然有些疑惑,但是卻很清楚,法理的重要性,畢竟,對于一個連販奴隸都要先通過法律確定的合法,然後再光明正大當奴隸販子的主。
這群盎格魯撒克遜人,是不是守法公民不清楚,但是為了讓一切合乎法律,他們會先通過一部法律,這就是他們的虛偽性。
“是的,正是法理依據,只有有了法理依據,我們才能夠長期有效的保障非洲地區的和平。”
李毅安直接了當的說道︰
“所以,我認為,sea的軍事介入,應該在法理依據下的介入,這種介入,應該是為了整個英聯邦的安全,嗯,或許,我們可以達成大洋安全協議,這個協議旨在維持地區和平,由倫敦與長安共同領導的……”
從大洋銀行到大洋安全協議,其本質上都是一種擴張,或者說,都是打著“為了大英”的旗號,打著這個旗號,誘使英國人在放棄殖民地的同時,讓sea接替其權力。
我大英雖然沒落了,可是sea還是朝氣蓬勃的,作為英聯邦的一員,為我大英排憂解難又怎麼了?
其實,這倒也不是因為野心,還一個原因,是為了非洲人民的福祉。
在歷史上,伴隨著英國放棄他在非洲的殖民地,非洲完全獨立了。
獨立之初的非洲被寄予了太多的希望。那些政客們為了登上大位給予的承諾種類繁多,什麼免費教育,什麼免費醫療,什麼人人都有工作,什麼人人都有土地,應有盡有,給了人們巨大的希望。
為了實現這些承諾,這些新興政權們幾乎立刻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計劃,宏大的計劃被提出來,聰明能干的年輕人迅速得到提升。
在很多人看來,伴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非洲的未來是無限可能的,可事實卻是截然相反的,那些曾經的普通公務員一躍成為部長甚至總統之後,他們委托外國人制定的宏大的計劃,不過只是用來圈錢的工具。
每一個新獨立的國家,都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爭奪的對象。新政權們雖然大都向于其原來的宗主國,但是在東西方兩個半陣營爭奪之中,在大撒幣式的援助下,非洲似乎取得了不錯的發展,而與此同時,大量援助變成了政客們在倫敦、巴黎以及紐約的房產,變成了奢侈品,變成了瑞士銀行的存款。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民眾仍然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之中。很快,在這種局面下,那些受到壓制的,無法在“獨立後分肥”的軍人,就利用手中的武器登位,他們紛紛借口政府的腐敗為由,發動軍變,軍人粉墨登場。
接下來非洲成了是什麼鬼樣子?
以殺人為樂的統治是再尋常不過,甚至還有吃人的暴君,戰亂、饑荒與疾病籠罩著非洲。
這就是非洲,一個用甘蔗刀都可以砍死上百萬人的地方。
回憶著未來幾十年非洲的戰亂與動蕩,李毅安直接說道︰
“這片大陸,與其說他們需要的是獨立,倒不如說是秩序!秩序!”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說道︰
“而大洋協議,就是為了確保包括東非聯邦在內的整個英聯邦非洲地區的秩序能夠得到保障!”
面對這樣的建議,亞歷克沉默了,他提到的“東非聯邦”,而李毅安提到的卻是整個非洲。或者說,英國的非洲殖民地。
對于英國來說,這顯然是不符合英國利益的,盡管他們需要這邊投入他們的軍事力量,幫助大英帝國排憂解難,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願意向其他人敞開非洲的大門。
至少並不願意敞開整個非洲的大門。
因為非常清楚英國人那種既要又要的心理,所以李毅安就說道。
“所以我相信,簽署這個協議不僅能有助于維護殖民地的秩序,而且能夠更好的維護整個英聯邦的利益,您覺得呢?特使先生。”
歸根到底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在歷史上,英國人之所以接連不斷的放棄殖民地,是因為殖民地不能夠給英國帶來足夠的收益。
現在盡管殖民地可以給英國帶來收益,但是英國人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夠繼續維持在殖民地的統治。
在這種情況之下,英國也就主動的敞開了非洲或者說一部分非洲的大門。所以李毅安非常清楚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想了想,亞歷克便說道︰“為了英聯邦的利益,我們確實應該簽署這個協議,但是協議的範圍應該局限于東非聯邦,畢竟,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只有肯尼亞地區,需要軍事介入,如果冒然擴大其涵蓋的範圍,不僅會增加軍事上的支出,而且很有可能引起倫敦政壇上的震蕩。”
亞歷克所指的震蕩,自然是以工黨為首的“代表著人類進步”的一方,他們主張應該給予殖民地獨立,而且他們確實也是這麼干的,歷史上,在保守黨內閣因為丑聞瓦解之後,工黨立即全面推進殖民地的獨立,成功的幫助大英帝國甩下了“歷史的包袱”。
雖然他們可以放棄殖民地,但是如果說保守黨把殖民地的大門完全向其他國家敞開的話,並不妨礙工黨站在那里指責保守黨犧牲英國的利益。
嗯,就是政治。
有些人去大張旗鼓的賣國的時候,並不妨礙他們去指責其他人賣國。
面對這樣的要求,李毅安又怎麼會拒絕呢?
當天,他們就達成了共識,盡管“大洋安全協議”還需要進一步搓商,但是伴隨著共識的達成,非洲,終于向sea敞開了大門!
“非洲是我們的了!”
在將亞歷克送出官邸後,李毅安的語氣中稍顯得有些激動。
“是的,閣下,雖然只是東非聯邦,但這只是開始,有了這個開始之後,無論是烏干達,還是羅德西亞,被納入協議之中,只是早晚的事情。”
張哲遠點頭贊同道︰
“很快,他們肯定也會主動要求加入這一協議之中,有了這個協議,非洲就等到向我們敞開了大門!”
6=9+
“是啊,過去非洲是英國的,是法國的,但並不是我們的,從法理上,我們沒有插手進去的可能,可是現在卻不一樣,有了大洋協議,就等于我們得到了英國的邀請——進入非洲,以維持當地秩序。
這就是我們干涉非洲的法理依據!哪怕是將來,英國放棄非洲,我們也會可以順理成章接替英國的地位。”
“東非聯邦,僅僅只是開始而已……”
李毅安點了點頭,說道︰
“未來,羅德西亞也會加入東非聯邦,畢竟,他們是需要一個國王的!”
未來的東非聯邦,並不一定局限于東非,還可以包括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也就是所謂的“中非聯邦”,雖然現在“中非聯邦”的解體不可避免。
但是,那里同樣也需要一個國王!
安德魯……或許可以成為真正的非洲皇帝!
非洲的皇帝!
這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想到這,李毅安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吧,作為父親的,就把半個非洲送給兒子作為禮物吧!
“閣下,雖然這確實是一件讓人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一點——美國!”
看著對未來充滿期待的閣下,張哲遠適當的提醒道:
“雖然英國已經決定成立東非聯邦,而且以安德魯王子為國王,但可以預見的是,他們的這一舉動勢必會引起美國的不滿,畢竟,結束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統治是美國自二戰以來的基本政策,這一點從羅斯福時代起,並沒有因為白宮主人的更迭,而發生任何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成立東非聯邦的舉動,勢必會引起美國的強烈反彈,而且,除了美國之外,還有甦聯。”
看著沉默不語的閣下,張哲遠說道︰
“甦聯,早在赫魯曉夫訪問倫敦的時候,就曾對英國人說過,他們一定會埋葬英國的殖民帝國,而且他們也一直這麼干的。
在莫斯科有來自非洲各地的人,他們在那里接受訓練,他們隨時會返回非洲,在甦聯的支援下進行武裝叛亂,而且肯尼亞的自由軍本身說法是甦聯支持的。
現在僅僅只是一個肯尼亞,將來還有可能整個東非聯邦,都需要面對叛亂的威脅……”
在話音落下之後,張哲遠看著閣下,說道︰
“在這種大國干涉的情況下,我們想要維護自身在非洲的利益,恐怕需要付出當多的努力。”
在說話時他的措辭詞是極其謹慎的,他使用的是努力,而不是困難。
“努力……”
面對提醒,李毅安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確實如此,但是無論我們想要在哪里得到什麼,總是需要付出的。是想要得到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說話的時,李毅安的目光投向遠方。
“我們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進入非洲。是要從美國人,甦聯人那里虎口奪食。
而這意味著我們在非洲是需要付出努力,甚至需要付出代價的。
畢竟無論是美國人還是甦聯人,他們都不會坐視,我們試圖在非洲擴張自己的實力,或者坐視我們去繼承打贏帝國的產業。
他們肯定會千方百計的阻止我們的。”
說到這兒李毅安的眉頭皺的更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