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501章 唐人城(第一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501章 唐人城(第一更,求訂閱)

    赫魯曉夫訪問埃塞俄比亞!

    這個新聞看起來很重要,可是事實上,一點都不重要,至于對于蒙巴薩的人們來說,壓根就沒有多少人看這個新聞。

    蒙巴薩是肯尼亞第二大城市,也是其最大的港口所在,曾幾何時還是英屬東非的首府,盡管後來首府遷往內陸,但是因為港口的存在,這里依然是東非地區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在過去的幾年中,伴隨著肯尼亞糧食出口貿易興盛,蒙巴薩城西的新港不斷擴建,在斯瓦希利語中基林迪尼港為“深水的意思”。港寬水深,口岸開闊,碼頭泊位之多,貨物吞吐量之大和機械化程度之高,在東非均居首位。它不僅是肯尼亞進出口貨物的主要集散地,也是烏干達、布隆迪、盧旺達、剛果東部和甦丹南部貨物的重要出海口。

    而伴隨著港口的擴建,原本冷清的新港區也變成了一個繁華的商業區,與老城區歐式大樓與阿拉伯建築錯落成趣不同,經過精心規劃的新港區聳立著一棟棟現代化的高樓,高樓大廈,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了現代文明的氣息。

    “這里不僅建築上與老城截然不同,就連人口也有所不同,老城區主要是以班圖族黑人、阿拉伯人以及印度人為主。而新港區則以亞洲人為主,”

    置身于這座現代化的小城之中,看著往來的亞洲面孔,阿普里爾對身邊的卡羅琳說道︰

    “你看這里,在歐洲和美國有一些唐人街,但是在這里,這里卻是一座唐人城。

    唐人就是新港區的主人,而日裔、越南裔、韓國裔都依附在他們周圍。

    這些人既然有谷物公司的雇員,也有從亞洲各地趕到這里掙錢的勞工。現在,僅僅只是在蒙巴薩就生活著超過8萬亞洲人,在整個肯尼亞,有超過20萬亞洲人生活在在這里。從數量上來說,他們甚至超過早在19世紀就來到這里的印度人!”

    提到“印度人”時,阿普里爾特意加重了語氣,在大英帝國時代,對于人口不足的英國來說,他們在擴張殖民地時,需要大量的人口作為補充,印度人被為視“帝國忠實的勞工”,被跟隨大英帝國的腳步被帶到了非洲,在非洲各個地方,都留下了極基深刻的印跡。

    在整個非洲生活著上百萬印度人,他們曾經是英國統治非洲的柱石。歷史上,在英國開始從殖民地撤離的時候,印度人已經融入了這片土地之中。

    只不過現在在這片土地上,這些外來人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政治影響力上都已經遠遠超過印度人。

    “從經濟上來說,他們的影響力更大是嗎?”

    卡羅琳指著國際谷物公司大廈說道︰

    “國際谷物公司,即便是我在歐洲也听說過他們,在歐洲的超市里,也有他們的產品。”

    國際谷物公司的產品並不僅僅只是用于供應本土,事實上歐洲也是國際谷物公司的主要市場之一,在非洲生產的牛肉,糧食等產品,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出口到歐洲各國。

    在歐洲的超市之中見到國際谷物公司的產品簡直不要太正常。

    “是的,他們幾乎控制了整個肯尼亞的農業,他們擁有幾百萬英畝的農場,每年產出上千萬噸糧食等農作物,對于他們來說,整個肯尼亞甚至整個東非都是國際谷物公司的農場。”

    話音稍微頓了一下,阿普里爾接著說道︰

    “他們用十年完成了歐洲人用半個世紀都沒有完成的工作——把肯尼亞變成一頭奶牛!”

    一頭流淌著牛奶的奶牛!

    曾幾何時,英國維持在肯尼亞等非洲殖民地的統治,是虧本的,因為這里既沒有金礦,也沒有鑽石礦,至于農業也只有一些歐洲移民開辦的農場,雖然繳納稅金,但繳納的並不多。

    整體上來說,基本上這些處于半原始狀態的殖民地,維持這些殖民地的統治,是需要大筆資金付出的,也正因如此,有的殖民地,對于英國來說,一直都是負擔,這也是他們主動放棄殖民地的原因。

    “這也是倫敦不願意放棄在肯尼亞統治的原因了?”

    作為一名記者的卡羅琳之所以來肯尼亞,是為了報道這里的“殖民統治者的暴行”,實際上,即便是在英國,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反對殖民統治,他們相當然的認為,現在全世界大同了,英國應該放棄殖民地,給予殖民地人民以自由。

    也正因如此她才會來到這里,試圖想要通過記錄這里的暴行,然後在英國的報紙上刊登,進而利用輿論幫助這里的人民獲得自由。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就是英國維持在肯尼亞以及東非地區殖民統治的最大幫凶了。”

    卡羅琳的問題問的非常之刁鑽,可以說刁鑽自己在他看來幫助這里的人民發展經濟,發展現代化的農業壓根兒就是一種殖民主義的延續。

    似乎在一些人看來,非洲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本身就應該活在原始的生活之中,任何現代化對于他們的生活而言都是打擾的。都是一種殖民主義的掠奪。

    至于國際谷物公司在這里開墾的大片農場,在他們的眼里根本就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

    “你可以理解成為如果沒有國際服務公司在這里的投資,那麼,英國或許在幾年前就已經允許這片土地獲得獨立了。”

    阿普里爾接著說道。

    “但是正因為國際服務公司在這里的投資,他們每年出口大量的糧食,讓肯尼亞殖民地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從而才能夠維持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的統治。”

    卡羅琳點了點頭贊同道。

    “你說的沒錯,正是因為那些帶血的糧食,英國的殖民統治才會維持下去,這也是我這次來到這里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揭露這一切。”

    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卡羅琳的內心涌起了一陣前所未有的使命。她似乎看到當自己的文章在歐洲發表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看到“帶血的糧食”,然後正義的人們就會紛紛抵制國際谷物公司的產品。

    面對國際社會的抵制,最終國際谷物公司會陷入破產,而沒有了資金的來源,最終英國很難維持在這片土地上的殖民統治,而到那個時候肯尼亞也就會贏得這里的人民期待的——獨立。

    在這一瞬間,一種空前的使命感在卡羅琳的心底彌漫著。就連眼前這座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在他的眼里也發生了變化——那些高樓大廈,那些現代化的建築似乎都變了,另一個顏色是紅色的。

    這種紅色是血液的顏色。

    這里的一切都是被肯尼亞人民的鮮血所染紅的,就像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這里的糧食一般。

    “這里真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

    在卡羅林這麼說著的時候,在路邊的一家商鋪里,王子越笑呵呵的看著店外,面笑容的他對一旁的妻子說道。

    “這地方可真不錯啊!可比西貢好多了。”

    一旁的妻子也在那里點頭贊同的。

    “是啊,到這個地方不像西工那樣兵荒馬亂的,成天讓人提心吊膽的。”

    “那當初讓你來你還不願意過來呢。”

    王子越笑著說道。

    “當初誰知道,非洲這地方居然比咱們想象的還要好。”

    女人的話讓王子越笑了起來。他看著眼前的這座城市,幾年前,身在西貢的他第一次听人們說到這里的時候,認為這里也就是非洲的一個窮鄉僻壤。

    當時對于西貢的很多唐人以及明鄉人而言,他們更渴望離開那片充斥著戰亂的土地,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選擇了大碼棉蘭老或者四水。

    和一些人不同的是王子越選擇了這里,這並不僅僅只有他選擇了這里還有上萬人選擇了這里,並且在這里家落戶在蒙巴薩做起了小買賣,就像在西貢一樣。

    雖然這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是,他的祖先既然能夠在西貢繁衍生息,那麼他同樣也可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養兒育女。

    “阿越,你看報紙上說了嗎?這里也不太平,同樣也有叛亂,也不知道最後這里會不會像西貢一樣,街頭上到處都有人扔炸彈。”

    提到西貢的時候,女人的目光中充滿了惶恐,他們之所以離開西貢來到這片陌生的大陸,就是因為那里完全陷入了戰亂之中,即便是在西貢,街頭上也充斥著戰爭,不是游擊隊襲擊美軍,大使館,已經軍方的機構,就是游擊隊在街頭到處扔炸彈。

    甚至就連他們最小的孩子。也死于游擊隊的襲擊之中,因為,游擊隊在街頭的自殺式襲擊。

    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拋家舍業離開西貢。但是誰曾想來到這里之後,這里同樣也發生了戰亂,盡管距離這里非常遙遠,但是將來誰又知道將來呢?

    妻子的提醒讓王子越的眉頭皺成了一團,想要解釋的他張張嘴並沒有說什麼。

    最後只是抿了抿嘴唇說道︰

    “這里可不是西貢,等到時候公司肯定不會不聞不問的,畢竟國際谷物公司在這里可是家大業大。”

    是啊,天塌了,有個高的在那里頂著。

    當年他之所以選擇來這里,不就是因為這里的機會相對更多一點,而且還有著公司的大量投資,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將來這里發生什麼,公司都不可能放下這里的。

    即便是戰亂……或許戰亂對于公司來說也就是一個理由而已,誰知道呢?

    看著街頭上的那些當地人,王子越的眉頭皺成了一團,他的心底雖然有些不安,可是望著不遠處的代表處飄揚著的雙星旗時,心底卻又突然安穩了下來,自言自語道︰

    “只要有他們在,就不用擔心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501章 唐人城(第一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501章 唐人城(第一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