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470章 未來與過去(第二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470章 未來與過去(第二更,求訂閱)

    無論是失敗或者成功。

    人們對星辰大海的征途,是不會停止的!

    畢竟,在任何時代,總有著仰望星空的人,只要他們存在,星辰大海,終有一天會被人類征服。

    星辰大海有很多,對于羅明捷來說,他的星辰大海是什麼?

    是微處理器!

    自從一年前,獲得成長階梯的投資之後,他就在研制著他所謂的廉價處理器。

    不是廉價,而是更便宜的處理器。

    在過去的一年之中,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

    而在過去的一年中,處理器的進步是驚人,先是gad突破30微米制程,設計出了超過6000個晶體管的處理器,到月前,國際電子公司推出包含10000個晶體管的旋風處理器。

    “已經突破一萬了!”

    面對如此驚人的進步速度,羅明捷甚至都覺得“李氏定律”有些不夠用了,因為進步太快了。

    “我們需要設計一款更好、更先進的處理器……”

    在辦公室內,羅明捷直接了當的說道︰

    “它至少包括三萬個晶體管,它的性能至少在旋風處理器的三倍以上……”

    一個個宛如天方夜談一般的要求,從羅明捷嘴里說了出來,在他說出這些要求的時候,空調嗚嗚的吹著,力氣大的將牆角的吊蘭都吹的晃動起來。

    所有人都沒有說話,他們或是在抽著煙,或是在翻看著報告。

    柳成輝從馬庫斯書手里拿過報告書,卻見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圖表。

    直接翻到最後,柳成輝的眉頭緊鎖著。

    有那一瞬間,柳成輝的心里仿佛有一個聲音在那里說著——不可能,不可能,我們做不到。

    但是柳成輝盯著手里厚厚的報告書。

    那些冷冰冰的數字,那些硬生生的圖表,就好像一個個小人兒在告訴他們——我們可以的,我們可以的!

    但……這只是理論!

    “你應該知道,這只是理論上可以。”

    柳成輝甩了甩報告書,不得不仰頭看了羅明捷一眼。

    羅明捷並不在意柳成輝的態度,他忙了這麼些天,也是才拿到方案,振奮的道︰

    “我對目前的技術,進行了這麼長時間的研究,得到如下結論……我們可以設計並且制造出劃時代的處理器。”

    羅明捷俯視柳成輝的大背頭,說道︰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在這個市場上發揮佔據先機,就必須要在一開始,就瞄準更高的目標,只有如此,才能脫穎而出!”

    面對羅明妻的直視,柳成輝思索著,良久,他才說道︰

    “好吧,雖然風險大了一些,但是我們總是要冒一點險的!”

    好了,在這一天,在這間辦公室里,他們做出了決定。

    有時候,世界就是改變于一瞬間,在世界被改變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里發生了什麼。

    其實在 谷,在這里,數以千計的工程師們,他們所進行的研究,每天都在改變著這個世界,雖然只是微小的改變,但是誰知道呢?

    世界正是因為這一點點的變化,被一點點的改變著。

    當工程師們在努力的改變著世界的時候,還有一些人也在努力的改變著世界,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如果說工程師們是在那里用他們聰明才智去創造著未來的話,那麼作為一名生物學博士的楊春秋,他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過去,或者說,讓未來的人能夠看到過去,看到那些在地球上生活了億萬年的動物。

    “白鱘。”

    在小船順著拉讓江逆流而上的時候,楊春秋對身旁的學生說道︰

    “我們的工作,就是確保包括白鱘在內的多種動物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他口中的白鱘並不是這里的原生物種,而是來自長江的“外來物種”。

    “老師,這條河是不是唯一一條適合白鱘生活的河流?”

    一旁的學生問道︰

    “是的,這因為長江白鱘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其生存水溫範圍在0至37c之間,生長適宜的水溫為13至25c,最佳生長水溫為20至22c,在婆羅洲拉讓江是僅有的一條適合白鱘生活的河流,這條河的上游位于中央山脈,其上游平均海拔在1500米到2500米之間,年平均水溫恰好適合長江白鱘的生長。”作為生物學博士的楊春秋,從十年前開始研究長江白鱘的繁育,直到現在,他的人生大多數時間,都用在這了項研究上。

    “可是,老師,我們直到現在,每年都要放出幾萬尾白鱘魚苗,但是,它們卻從來沒回來……”

    一旁的學生有些不解的說道︰

    “我們這樣不斷的放出魚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意義到底是什麼?

    “是啊,如果那些種魚走到了盡頭,我們甚至連魚苗都沒有了。”

    在過去的十幾年前,他們在高原的水庫里建立了研究中心,在那里,生活著數百條成年的白鱘,它們都來自于長江,正是靠著那些人工飼養的白鱘,研究中心每年才能夠以十萬為單位放生白鱘以及中華鱘。

    “不會的,現在我們已經繁育了幾代白鱘了。”

    而最近幾年得益于養殖技術的進步,如今研究所不僅能夠將白鱘、中華鱘從魚卵養大至成年,所以近幾年放流的個體,通常在20厘米以上,在河里里面,幾乎沒有天敵能夠吃它們。

    听著學生的擔心,楊春秋說道︰

    “這是因為時間,白鱘入河之後,會先游到大海中生活10多年時間,之後才返回到出生地產卵,所以我們這幾年有效放流的個體其成效還未顯現出來。

    我相信他們會回來的,他們會記住這里,記住他們出生的地方,然後找到這里,最終回到這里……”

    說出這番話的楊春秋看著平靜的河面,他的心里只剩下一個念頭——那些白鱘能夠找到回家的路嗎?

    他們會不會游到了長江,或者其它的地方?

    這一切都是未知數,至少在他們的回來之前,這還是未知數,在船逆流而上的時候,他們會看到岸邊有一些鱷魚一動不動的呆在那。

    那些鱷魚並不是凶殘的灣鱷,十幾年如一日的捕獵,早就讓灣鱷在這條河流中事實上的滅絕了,就連同其它的幾條大河,也很少見到灣鱷,因為要為白鰭豚等水生動物騰出生存空間。

    而這些鱷魚則是鱷魚之恥——揚子鱷,雖然是鱷魚,可那玩意也就是只能威脅威脅的蛤蟆,萬一是蛤蟆大一點,可能連它都威脅不了。

    在因為河道兩岸幾乎沒有什麼人煙的關系,拉讓江江水清澈,在江中隱約的可以看到成群的魚兒,雨林的大雨給拉讓江帶來了大量的營養物,滋生了大量的魚群,因為地處保護區的關系,這里隨處可黑壓壓的魚群。

    突然,楊春秋發現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小魚成群結隊地在水面上跳躍著,它們顯然不是在嬉戲。

    “他們受到了驚嚇,肯定是的捕食者。”

    “江下面肯定有大魚!”

    一個學生說道,之所以會這樣的判斷,是因為跳出魚面的魚兒不僅有小魚,還有一尺多長的大魚,而這意味著,江下肯定有大魚在活動,而且數量還不少。

    是什麼?

    是白鰭豚,還是其它的掠食性魚類?

    疑惑著的時候,突然,有人指著江面說道︰

    “博士,你看,那里是什麼?”

    只見江面上黑壓壓一片黑影,正逆流朝著這里游來,突然,盡管距離相隔甚遠,但是他們還是看到一條長達兩三米的巨魚猛的躍出水面,平直如劍如象鼻匙吻清晰可見,在它張大嘴巴凌空咬住一條飛出水面的大魚時,船上的學生們驚喜的喊道。

    “是白鱘!是白鱘,它們回來了……”

    “它們回來了!它們回來了……”

    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只見江面上大魚重重疊疊,人們不時看到他們躍出水面時的矯健優美的姿態,長達兩三米的白鱘一出水面,見擊很高的浪。

    “回來了,回來了……”

    楊春秋激動的看著那些鱘魚,嘴唇激動的顫抖著。

    “它們找到回家的路了,它們找到回家的路了……”

    是的,這些十幾年前放生的白鱘在大海中生活了十幾年後,終于成長為巨魚,在適當的時候,憑借著本能,它們找到回家的路!

    他們從大海上回來了!

    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他們出生地,產卵繁衍後代,這里盡管並不是億萬年前它們的祖先生活的那片土地,但是當它們在這里出生的那一刻,對于這片土地的記憶就留在了它們的心里。

    在漫長而艱難的洄游中,它們曾遭受過各種各樣的危險,在大海上,凶猛的鯊魚等捕食者也常常把目光投向這些鱘魚,洶涌的洋流像是巨大的障礙,不斷沖擊著它,使它們偏離路線。

    可是現在,它們終于回來了。

    江面上,魚影重疊,數以萬計白鱘在洄游游往上游時,在江面上激起一陣陣魚浪,這些鱘魚就像是水中的霸主一般,在進入江河的瞬間,就成為了這河流上的王者。

    幾天後,它們終于進入了產卵地,進入了它們生長的地方,上萬尾白鱘魚在高原江水里內歡快地游動著,似乎是在為它們回到家而歡呼著、慶祝著。在過去的幾天之中,聞訊而來的記者們用攝像機對準了它們,幾乎所有人都通過電視機屏幕看到了它們,看到了它們佔據著江面的那一幕,看到了它將成千上萬的魚卵產入河中,要不了多久,這些魚卵就會自然孵化,然後它們將會艱難的游向大海,在大海中成長,並在成年之後,再一次游回這里……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470章 未來與過去(第二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470章 未來與過去(第二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