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過去做財閥

第1428章 注定的命運(第一更,求訂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小魚的命運 本章︰第1428章 注定的命運(第一更,求訂閱)

    “……此次主權基金對于挪威的投資總額,超過了2億元,其中絕大多數用于與挪威政府合作勘探海上石油……”

    電視機里傳出來的新聞,對于有的人來說,那是商業信息,是機遇,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只是新聞而已。

    但也不能這麼說,至于對于丁裕杰來說,電視里的這個新聞卻貯藏著其它的信息。

    “哎呀,指不定明年又能多分一兩塊錢了!”

    丁裕杰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他剛剛收到一張全民年金寄來的支票,數額不多,也就十幾塊錢而已。

    而對于個人賬戶中只有兩千多元的丁裕杰來說,半年十幾塊錢的回報,已經是非常可觀的了,畢竟,這只是全民年金收益的20%。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筆錢完全是意外之財。

    “真沒想到,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事。”

    朋友的話聲傳入丁裕杰的耳中,讓他扭頭問道。

    “什麼?”

    “就是錢啊!”

    程知行說道︰

    “我活了大半輩子了,見過官府刮地皮的,即便是個清官,也得擠擠油吧,要真能踫著一個按章程收稅的,那都是老天爺開眼了!可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不僅把收的稅退回來,甚至年年還有分紅……”

    他口中的退稅,指的是個人所得稅,在這里只要有收入就會納稅,不納稅無福利,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即便是小學生也都很清楚,他們所享受的福利,從來不是賜予的,而是他們的父母繳納的稅金的提供的。

    納稅人的概念甚至在幼兒園階段,就灌輸給他們了,當然,還有“不納稅無福利”的理念,其實這個理念是李毅安“創造”的,就是因為目睹了美國和歐洲被一群非法移民擊穿了其社會福利的怪象。

    在英國以及其它的歐洲國家,那些來自非洲和中東的非法移民,不僅可以住進政府提供的房子里,享受著基本的生活費以及免費醫療、住房,甚至只要他們生孩子,就可以得到大量的撫育金。以至于在那里有一個怪象——一個黑綠女人生上六七個孩子,每年的收入甚至比普通工薪婦婦收入還高。

    而那些錢是誰交的?

    恰恰是當地人,也是真正的社會中堅,他們繳納的稅金原本是為了保證自身以及子女福利,結果卻被鳩佔鵲巢的黑綠非法移民白白享用。

    甚至更讓人惱火的是,因為支出太大,政府還要加稅,問誰收稅?當然是辛勤工作的本地人了,至于那些外來移民,他們為什麼要工作?

    他們到了歐洲就是為了享受福利的!只要生孩子就行!

    總之,為了避免這一怪象,才會制定嚴格的福利政策,新移民如果不工作,不納稅,他們是不能享受任何福利的。不僅如此,為了避免單身導致生育率下降,還有針對性的個稅政策。

    一句話,這里是共享的,但共享的前提是個人必須要有所付出。

    而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說——我們願意為彼此付出一切,因為所有人都很清楚,他們所享受的一切,都是從何而來的。

    “那可不是,這天下可是獨一份啊!”

    他們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活了這麼多年,確實沒見過這種事情。

    “養老、醫療,再加上這分紅……”

    喝了一口啤酒,程知行的臉上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然後,他說道︰

    “活了大半輩子,直到現在還以為都在夢里頭呢!”

    “夢……”

    丁裕杰嘴里念叨著,

    “是啊,要真是夢的話,那就不要再醒來了,對了,知知行,劉大叔這兩天好像就要退休到了,到時候,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吧!”

    退休!

    對于這片土地來說,是一個極其新鮮的詞語,畢竟,這里是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地方,當年的移民大都是青壯年,只有少數年長的。

    也正因如此,直到最近一兩年,才有人退休。

    不過,很快,丁裕杰他們就被電視機里的足球比賽所吸引了,幾個男人還有孩子們立即全神貫注的看起了比賽,今天是紅色獵人隊的主場比賽,雖然是在家里,可是他們仍然穿著紅色獵人的隊服。

    其實,這會在酒吧里看球的人更多,足球,早就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去年智利世界杯比賽,第一次參加世界杯的足球代表隊,一路打進了四分之一決賽,最後在比賽中負于智利隊。

    雖然如此,去年的那場世界杯比賽,仍然是津津樂道的,畢竟,那是他們第一次參加足球世界杯,而且精彩的比賽,也讓人們看得大呼過癮。

    這天晚上紅色獵人隊對鱷魚隊的比賽,也是一場極其精彩的比賽,第二天在地鐵上,人們談論的也是這場比賽。

    “鐵腿劉的那一球踢的可真漂亮!”

    “弗蘭克攔的才叫一個絕……”

    听著別人討論球賽的聲音,劉大滿坐在那,總是有些走神,不知道多少年了,在地鐵修通之後,他每天都是從搭乘這輛地鐵,從家去工廠。

    這麼多年來,劉大滿早就適應了這種日子,他很喜歡這樣的生活。

    雖然已經65歲了,可是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可是現在呢?

    “今天是最後一天了!”

    在地鐵進站後,劉大滿下車了,出站之後,又轉幾站公交車後,終于來到了工廠。

    工廠不大,就是一間生產機械配件的工廠,廠主在滬海的時候,就是干這行的,而劉大滿原本是廠子里包裝工,這份工作並不需要什麼技術。

    不過這麼多年,他倒也是兢兢業業,每天都會提前20分鐘左右來到工廠,今天也是如此。

    不過,今天他剛到廠子里,文書小陳就跑過來對他說道︰

    “劉大叔,廠長要見您。”

    廠長要見我?

    雖然有些疑惑,但是劉大滿還是去了廠長的辦公室,這邊他人剛到,廠長孫德昌就迎著他,滿面笑容的說道︰

    “老劉,恭喜你啊,你可是咱們廠第一個退休的,怎麼樣,接下來可有什麼打算?”

    廠長的話,讓劉大滿明白了——廠長是這是要“趕人”了。

    “沒,沒什麼打算,勞您關心了。”

    “瞧你說的,十年前,我來這里辦廠的時候,介紹所把你介紹到咱們廠,就是咱們的緣份,這麼多年,老劉你干活那是一個認真,我是看在眼里的……”

    孫德昌一邊說,一邊從桌子上拿起一個紅包,說道︰

    “現在你退休了,在廠子里干這麼多年,廠子總得意思一下,錢不多,權當是給您的一份賀禮!”

    “廠長,這,這如何能使得。”

    “廠子里的規矩!應該的。”

    說著話,孫德昌感慨道︰

    “退休,退休好啊!我也挺想退休的……好了,不說這個了,這樣,今天老劉你就不用再干活了,看看有什麼收拾的,準備準備,晚上,在食堂里給老劉你餞行。”

    臨了,他又特別強調到︰

    “對了,會計那邊我已經吩咐好了,工資給你按一個月的結,但是,養老保險和醫療只能按規定結算……”

    “謝謝廠長關照。”

    就這樣,劉大滿開始了他的退休生活。雖然不太適應這種什麼事情都不干的日子,但總歸還是要生活下去。

    在他辦理退休的這天,他的編號恰好是1000。

    這個編號說明他是本地第1000位退休的企業員工。

    當天這件事兒甚至還上了地方新聞,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退休人員終于突破了1000!

    這絕對值得寫在報紙上。普通人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他們明白他們的退休是指日可待的,並不是寫在紙上的。

    而對于有些人而言,當他們看到這個1000的時候,更多的是感慨。

    “這就是這片土地的優勢所在。”

    在一家美國公司的辦公室中,漢森放下手中的報紙,然後說道︰

    “相比于其他的國家,這里完全沒有任何歷史包袱,這種歷史包袱並不僅僅只是政治上的,比如土地上,比如資源上,比如政治上,對于很多國家來說,他們發展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歷史包袱太多。”

    向著窗外看了一眼,看著眼前這座繁華的城市,他接著說道。

    “可是這里壓根兒就沒有這些包袱,甚至就連人力資源上,他們同樣沒有任何歷史包袱。”

    坐在在他對面的人問道

    “是因為那些人都是移民的原因嗎?”

    “是的,來到這里的移民大都是青壯年。所以他們並不需要考慮養老的問題,甚至就連醫療都不需要考慮多少,畢竟那些人很少有疾病。

    直到現在他們才只有幾千人或者一萬多人領取養老金,而在美國,有上千萬人在領取養老金。”

    漢克看著面前的人,然後說道︰

    “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夠全力以赴的去發展經濟,而不需要考慮其他方方面面的制約,最終——你看這里……”

    漢克指著窗外對身邊的人說道。

    “他們僅僅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創造了這一切,這是不是非常神奇?”

    “是的,我在紐約的時候經常會听到人們提到這里所有人都會用奇跡來形容這里,所以我才會來到這兒。”

    站在漢克身邊的年輕人想了想,然後說道︰

    “不過我覺得這里的一切都是其他地區無法復制的,畢竟,這里和很多地方都是截然不同的。”

    漢克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你說的很對,但是這並不妨礙很多國家把這里的奇跡視為一種成功,並且向這里學習。”

    听著漢克這麼說,他身旁的年輕人想了想,說道。

    “他們永遠都不明白的一個道理,雖然偶爾會有一些例外,但是有些國家的命運是注定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回到過去做財閥》,方便以後閱讀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428章 注定的命運(第一更,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第1428章 注定的命運(第一更,求訂閱)並對回到過去做財閥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