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520章 素攀武里的貴族子弟想來大明上軍校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520章 素攀武里的貴族子弟想來大明上軍校

    在這略顯清冷的會同館內,燭火搖曳,光影在牆壁上肆意舞動。

    身為素攀武里國王子的那空膺,操著一口並不流利的漢語,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

    只見他雙手遞上一沓厚厚的寶鈔說道︰“大人,這點小意思,實在不成敬意。

    還望大人在貴國朝堂之上,多美言幾句。

    我素攀武里國對大明向來敬仰有加,從先輩起便盼著能與大明永結同好,親如一家。

    只是近來在貿易上,遇到了些許難題,實在是讓我們愁眉不展啊……”

    會同館大使微微皺眉,目光在那沓寶鈔上短暫停留。

    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動,旋即移開。

    只听會同館大使輕咳一聲,清了清嗓子。

    他神色嚴肅的說道︰“王子殿下,這可使不得。

    我大明向來公正嚴明,對待友邦亦是一視同仁,絕不偏袒。

    貿易之事,自有一套嚴謹的規矩可循,豈是我一人能隨意左右的?

    這關乎著兩國的長遠利益,容不得半點馬虎。”

    那空膺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仍不死心。

    他向前湊近一步,壓低聲音,猶如怕被旁人听見一般說道︰“大人,您在大明官場人脈廣泛,聲名遠揚。

    只需稍稍通融通融,幫我們一把。

    若此事能成,日後我素攀武里國定有重謝,絕不讓大人您白白費心。”

    會同館大使心中有些動搖,這沓寶鈔的確是不小的誘惑。

    可他也深知此事若處理不當,稍有不慎,恐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會同館大使眉頭緊鎖,思索片刻,緩緩開口。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那空膺王子,我大明律法森嚴,容不得絲毫觸犯。

    貪污達到60兩銀子,便是死罪。

    若貪污數額再多,那等待的將是凌遲、五馬分尸、剔骨等慘絕人寰的極刑。

    你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王子殿下可莫要將本官往那絕路上逼啊!”

    那空膺趕忙擺手,臉上笑容愈發殷切。

    他語氣急切的解釋道︰“大人切莫誤會,本王子絕無行賄之意。

    如今大明火器之名威震四方,戰法之新穎令周邊各國無不敬仰,我們素攀武里國更是如此。

    國內有諸多仰慕大明軍事文化的貴族子弟,听聞貴國開辦了一所洪武軍事學院,皆渴望能進入其中。

    他們希望與貴國年輕將領深入交流,學習先進的軍事知識。

    如今我手中這些大明寶鈔,便是他們自願奉上的學費,煩請大人幫忙轉呈給貴國皇帝陛下。”

    說著那空膺一邊仔細觀察著會同館大使的表情,眼中滿是期待,希望能消除對方的疑慮。

    會同館大使這才長舒一口氣,臉上的緊張之色稍緩。

    只見他神情凝重的說道︰“此事關系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我需即刻上報禮部,再由禮部轉呈陛下。

    這中間所需時日不少,還望王子殿下耐心等待。

    畢竟這涉及到兩國邦交以及我大明的軍事教育,每一步都得謹慎行事。”

    會同館大使心中明白,這件事確實超出了自己的處理範疇。

    必須層層上報,容不得絲毫差錯。

    那空膺忙不迭的點頭,如同搗蒜一般。

    “為表誠意,我方願開放多處商埠,為兩國之間的民間貿易大開方便之門。

    如今大明寶鈔在各國貿易中已經頗具威望,素攀武里願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將大明寶鈔定為兩國貿易結算的指定貨幣。

    如此一來,兩國貿易必將更加順暢,情誼也會愈發深厚。”

    那空膺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表達自己的誠意,促成此事。

    實際上洪武軍事學院這件事本身,與朱�、朱標兄弟的謀畫,以及會同館內的洽談均緊密相連。

    對于提出在大明開設洪武軍事學院這一設想的朱�來說,從當下局勢來看,此事確有一定的可行性。

    然而前行之路,卻布滿了荊棘與挑戰。

    如今火器在大明軍事領域的地位日益重要,其在戰場上展現出的巨大威力,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與北元的數次交鋒中,火器的轟鳴讓敵人聞風喪膽。

    可傳統觀念的束縛卻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橫亙在前行的道路上。

    朝堂之上不少官員深受儒家思想的燻陶,過于注重將領的品德修養和兵法謀略。

    他們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我大明以禮義仁信治天下,將領需德才兼備,兵法謀略乃克敵制勝之根本。

    那些奇技淫巧,不過是旁門左道,怎能登大雅之堂!”

    對具體的軍事技術,尤其是火器這種被視為“奇技淫巧”的事物,不屑一顧。

    畢竟軍事領域長期以來形成的重騎射、冷兵器作戰的傳統,使得一些保守將領對火器和新式戰法充滿偏見。

    他們固執地認為火器威力不穩定、操作復雜,遠不如傳統武器可靠。

    就像老將陳亨,在朝堂上就曾大聲疾呼︰“那火器不過是一時之興,戰場上瞬息萬變。

    若關鍵時刻火器出了岔子,豈不是要讓我大明兒郎白白送命!

    還是刀槍劍戟,騎射功夫,才是我軍立足之本!”

    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嚴重阻礙了軍事學院的推廣與發展。

    也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學員們對火器使用和新式戰法學習的熱情。

    但不可否認,大明也具備推行此事的諸多有利條件。

    當下大明手工業發達,科技基礎雄厚,宛如一座蘊藏著無盡寶藏的寶庫。

    火器院在槍械制造方面,已積累了相當的技術,能夠生產出如鳥嘴銃、洪武大炮等多種類型的火器。

    那些火器工匠們日夜鑽研,不斷改進工藝,為火器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這無疑為學院開展火器使用教學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仿佛為學員們搭建了一座通往先進軍事技術的橋梁。

    同時朝廷也有能力,組建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

    那些在與北元、倭寇作戰中身經百戰的工匠、將領,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

    就像朱�的岳父魏國公徐達,他不僅熟知兵法,更在戰場上親身體驗過火器的威力,深知其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性。

    徐達曾對麾下將領說道︰“時代在變,我們的戰法也得變。

    火器雖有不足,但假以時日,必能成為我大明軍隊克敵制勝的神兵利器。”

    這些開明將軍猶如一本本活生生的軍事教科書,完全可以擔任學院的教師,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傾囊相授。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520章 素攀武里的貴族子弟想來大明上軍校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520章 素攀武里的貴族子弟想來大明上軍校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