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402章 劫貨殺人無道義,奪財擾海喪天良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402章 劫貨殺人無道義,奪財擾海喪天良

    洪武年間的應天府,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恢宏畫卷。

    初升的朝陽慷慨地為其披上一層璀璨的金紗,整座城池在那熠熠光輝下,雖已顯露出耀眼的繁華。

    可在這繁華背後,卻如暗流涌動的深海。

    潛藏著諸多挑戰與機遇,正等待著有心人去探尋、去化解。

    朱�,這位生于皇室、心懷壯志的藩王。

    早在年少之時,他便常隨長輩游歷四方。

    那段經歷,猶如深深烙印在朱�靈魂深處的印記,時刻警醒著他。

    同時也塑造著朱�對大明江山社稷的獨特認知。

    彼時的大明,疆域遼闊無垠,各地風土人情迥異。

    恰似一幅由無數色彩斑斕的碎片,拼接而成的巨型拼圖。

    然而沿海地區那一幕幕慘不忍睹的景象,卻如尖銳的刺狠狠扎進朱�那顆年輕而敏感的心,令他久久難以釋懷。

    每當朱�跟隨長輩的行跡靠近海邊,那倭寇肆虐後的狼藉畫面,便毫無預兆闖入眼簾。

    只見那些倭寇仿若從地獄逃出的惡鬼,張牙舞爪地撲向毫無防備的漁村。

    剎那間,平靜的漁村便被恐懼的陰霾所籠罩。

    哭喊聲、慘叫聲如同洶涌的潮水,瞬間沖破了原本的寧靜。

    尖銳地劃破長空,在海面上回蕩著,仿佛是這片土地發出的絕望悲鳴。

    房屋在倭寇們燃起的熊熊烈火中痛苦地扭曲、坍塌,不多時便化作一片片焦黑的廢墟。

    如同被黑暗無情吞噬的希望,只余下斷壁殘垣在風中瑟瑟發抖。

    家中僅有的那點財物,也被劫掠一空。

    百姓們驚慌失措地四處奔逃,眼神中滿是恐懼、絕望與無助。

    那模樣就像迷失在暴風雨中的孤雁,不知何處是歸巢。

    朱�望著這一幕幕人間煉獄般的場景,心中猶如被烈火灼燒,一股悲憤之情油然而生。

    他緊握著雙拳,指節泛白,暗暗發誓道︰“我定要為大明子民尋得一份安穩,讓他們不再遭受如此慘絕人寰的苦難!”

    也是在這游歷途中,朱�有幸與藩屬國商人有過幾次偶然的交談。

    那時海外貿易雖已如初春的嫩苗,在大明這片廣袤的土地邊緣初現端倪,但規模尚小。

    且因大明在航海防御方面的薄弱,使得海貿猶如被繩索束縛的飛鳥,發展得極為艱難。

    一日,朱�在港口附近偶遇一位藩屬國商人。

    那商人衣著華麗,神色間透著精明。

    朱�隨即上前與之攀談起來,“听聞海外之地,奇珍異寶無數。

    貿易往來亦是頻繁,不知閣下對此有何見解?”

    那商人微微欠身,恭敬地答道︰“殿下所言極是。

    海外諸國確有諸多稀罕之物,若能暢行貿易,于雙方皆是大利。

    只是這海上風險頗高,海盜、倭寇橫行,船只安全實難保障吶。”

    朱�听後微微皺眉,緊接著他又問道︰“那依閣下之見,若要發展這海外貿易,當務之急應是何事?”

    藩屬國商人思忖片刻,緩緩說道︰“依小人之見,首要是要有堅固的船只,能抵御海上風浪與賊寇侵襲。

    再者便是沿岸要有可靠的防御,如此方能讓商人們安心行商啊。”

    與藩屬國商人的這番交流,讓朱�如獲至寶。

    他那敏銳的目光,瞬間察覺到海外貿易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仿佛看到了一顆隱藏在深海中的明珠,正散發著誘人的光芒。

    然而眼前沿海百姓飽受倭寇之苦的現狀,卻如同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無情地橫亙在海外貿易進一步拓展的道路上。

    這些經歷如同細密的絲線,在朱�心中逐漸勾勒出先修建城牆保障安全,再打造鐵甲船助力海外貿易發展的宏偉藍圖。

    但朱�並非是那種天生就能將一切運籌帷幄的人,他雖有著滿腔的熱忱與決心,可內心深處也藏著自己的擔憂與弱點。

    朱�深知自己有時過于急切,在處理諸多事務時,容易因這份急切而忽略一些細節。

    這也常常讓他在後續的推進過程中陷入被動,猶如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卻迷失了航向的船只,只能在波濤中艱難掙扎。

    彼時的大明,表面繁榮,實則內憂外患。

    沿海百姓深受倭寇騷擾之苦,每次來襲都是一場滅頂之災,生活不得安寧。

    內陸邊疆也不時受到北元等游牧民族政權的侵擾,動蕩不安。

    經濟上,海外貿易雖有發展卻受限頗多,海貿商人也是滿心無奈。

    而在這廣闊的大明疆土上,百姓們的生活方式也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在城鎮之中,大街小巷猶如一條條流淌著生活氣息的河流。

    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各類店鋪琳瑯滿目,恰似繁星點綴在夜空。

    走進那販賣綾羅綢緞的布莊,便能看到那綢緞色澤鮮艷、質地柔軟。

    仿佛是天邊的雲霞裁剪而成,引得不少富貴人家的女眷們頻頻光顧,這里無疑是她們制作衣裳的首選之地。

    再看那售賣筆、墨、紙、硯的文房四寶店,店內常常聚滿了文人墨客。

    他們或吟詩作畫,或研討學問。

    那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紙筆。

    如果走近之後,偶爾還能听到他們低聲的交談。

    一位年輕書生對著自己剛完成的畫作,輕聲問身旁的老者。

    “先生,您看我這畫,可有幾分神韻?”

    老者微微點頭,捻須笑道︰“嗯,後生可畏啊!

    此畫筆法雖略顯稚嫩,但已頗具意境。

    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茶館里則是人聲鼎沸,三教九流匯聚于此。

    談天說地,議論著世間百態,那嘈雜的聲音就像一群蜜蜂在嗡嗡作響。

    普通百姓大多穿著粗布麻衣,為了生計辛勤勞作。

    男人們或是在田間耕種,那古銅色的肌膚在陽光下閃耀著健康的光澤。

    他們揮舞著鋤頭,一下又一下地翻動著土地,仿佛在與大地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

    田間的一位年長農夫,對著臨近的同伴喊道︰“嘿,老張,今年這莊稼長得可還不錯 ,看樣子又是個豐收年吶!”

    老張笑著回應道︰“哈哈,是啊,就盼著老天保佑,別來啥災病。

    能多收些糧食,家里老小就不愁吃穿咯。”

    還有一些匠戶在工坊里從事著諸如木工、鐵匠等手藝活,錘子敲擊金屬的叮當聲、鋸子切割木材的嘶嘶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勞動樂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402章 劫貨殺人無道義,奪財擾海喪天良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402章 劫貨殺人無道義,奪財擾海喪天良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