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208章 晉王親自去泉州,只為了辦三件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208章 晉王親自去泉州,只為了辦三件事

    朱�的計劃非常明確,總結起來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朱元璋得知自己的三兒子要親自去泉州參與平叛,毫不猶豫的提出了反對意見。

    “泉州如今早已今非昔比,早在大明還未建立之時,此地的形勢便極為復雜。

    毫不夸張的說,那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

    衛國公的兒子鄧鎮、宋國公的佷子馮誠,以及鄂國公之子常茂,都是你手下的得力干將。

    隨便派遣其中一人,率領一部分神機營前往泉州即可,你又何必親自瀕臨險境呢?”

    朱�眼神堅定的搖頭說道︰“明年準備起事的任鈞顯,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而已。

    疥癬之疾,根本就不足為慮。

    兒臣之所以要親自趕赴泉州,主要是為了辦三件大事。”

    根據朱�這段時間的了解,明朝自立國開始,便建立了一整套的裝備供應機制。

    具體來講就是,把所有的工匠集中起來,計入相應的戶籍。

    這些人以後就只能做工匠,並且世世代代都是工匠。

    這些工匠們世世代代,都只能以做武器盔甲為生。

    由朝廷撥款給這些人統一鑄造,理論上這樣確實可以保證軍隊的盔甲供應率。

    然而由于人為的原因,在明朝匠戶的地位,已經打壓到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生活困難的匠戶們,自然無法打造出很好的盔甲。

    軍隊所在地的武官,不能直接對這些匠戶下達訂單的。

    如果想要更新裝備,就要向朝廷報備。

    再由朝廷審核通過後進行撥款,給這些匠戶門下達武器訂單。

    如果在吏治清明的時期,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然而倘若在官員集體腐敗時期,被克扣的撥款到匠戶們手里,就沒有任何利潤可言了。

    可即便是沒有利潤,朝廷下達的訂單也要完成,不然就是殺身之禍。

    那麼如何保證自己還有利潤生活,還能完成朝廷訂單呢?

    唯一的出路就是,制作劣質的武器盔甲,從原料上把利潤找回來。

    因此在明朝的倉庫中雖然存在著巨量的武器裝備,但這些東西能不能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再加上朝廷的財政狀況,一直呈現一個低迷的狀態。

    朝廷越來越無力支持巨大的軍費開銷,于是不得不將武器鎧甲的訂單一降再降。

    為了完成任務,甚至不得不用倉庫中的舊甲充當新甲,這就造成了明軍的裝備質量持續走低。

    隨著裝備的性能越來越低,可以發揮的作用也可有可無,士兵們穿著沒有太大效果。

    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造的鎧甲質量差,質量差沒人穿。

    沒人穿就沒有實際意義,沒有實際意義質量差就不再是個問題,再造還是質量差。

    朱�這時才意識到,大明鋼鐵產量提升不上去,很大程度上不是什麼生產力不足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貪污腐敗太嚴重,所引發的一連串連鎖反應。

    然而朱�又不能把這件事情直接捅出來,否則以自家老爹的脾氣秉性,恐怕又要血流成河了。

    那些貪官污吏自然死有余辜,可被迫以次充好的匠戶們,一旦因此受到牽連便得不償失了。

    畢竟三大鋼鐵廠想要正常運轉,沒有足夠的工匠肯定是不行的。

    利用去泉州的機會,將那些牽扯其中的工匠帶走,便是朱�苦思冥想出來的解決之法。

    只是朱元璋這個倔脾氣一上來,除了正在養病的馬皇後之外,太子朱標都很難勸得動。

    “不行,你說什麼都不行!

    之前咱記得你答應過爹,三大鋼鐵廠建成之後,每年要為大明幾萬軍隊提供鎧甲。

    這件事兒沒辦成之前,你哪里都不準去!”

    就在這時,身穿蟒袍的朱標,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門外走了進來。

    “爹,兒辰覺得你應該听听,三弟要去泉州辦的三件事情是什麼。

    如果是關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因為一時顧及兒女私情阻攔,恐怕將來會造成難以想象的惡果。”

    朱�見大哥一進來就幫自己說話,底氣也更足了幾分。

    “老頭子,你之前不是說打算,派兒臣去征討北元嗎?

    這次趕赴泉州要辦的三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籌集糧草。

    整整15萬大軍開拔,其中還有7萬多的騎兵,沒有足夠的糧草可不行!”

    朱元璋眉頭緊鎖,“泉州並不是什麼富庶之地,想要在那里為大軍籌措糧草,恐怕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再加上你所說的民變之事,倘若對百姓逼迫過剩,咱擔心會適得其反。”

    朱�胸有成竹的說道︰“關于籌措糧草的事情,而且已經有了全盤計劃。

    之所以選擇在泉州實施,主要是為了方便就地征兵。

    畢竟神樞營不能一直是個空架子,七萬多新參軍的兵卒,也需要經過實戰訓練才能送上戰場。”

    朱標聞言恍然大悟,“三弟,你是打算采用釜底抽薪的辦法,將那些可能參與民變的百姓征召入伍?”

    還不等朱�開口搭話,朱元璋便先入為主的說道︰“先宋之所以軍隊戰斗力特別差,主要就是因為廂軍收納了太多流民。

    咱們大明實行的是衛所制,根本就不需要采取這種方式來招募士兵。”

    面對固執己見的老爹,朱�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想法。

    “雖說世兵制在人力方面,能夠長期穩定的為我大明提供兵源,這點算得上是這一制度的一大優越性。

    然而穩定也就意味著這一制度在人力方面供給,本身是存在上限的。

    盡管衛所制在士兵死亡後,也有其家里再出人丁的替補,或者干脆從其他民戶中強制參軍的‘勾捕’。

    可倘若在大戰中出現嚴重傷亡,那麼但靠這些很難在當地快速填補兵力空缺。”

    緊接著朱�又提出了,衛所制的第二個缺陷。

    “衛所制管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大家平時住哪里。

    由于地方衛所千戶和指揮使大多是世襲武職,因此這些軍官是生活在衛所里,那確實是沒什麼問題。

    可下面的士兵,卻不是這麼個情況了。

    衛所制為了防止逃兵,所屬的軍戶並非是本縣居民,而是居住在附近縣甚至是他省的居民。

    這種方式對于預防逃兵,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先不做討論。

    只說這一安排的施行,就已經造成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208章 晉王親自去泉州,只為了辦三件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208章 晉王親自去泉州,只為了辦三件事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