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145章︰一年算十萬兩,三年三十萬兩,很合理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145章︰一年算十萬兩,三年三十萬兩,很合理吧?

    “圈出來一塊地,用來為百姓修築房屋,咱覺得可以,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應天府的百姓何其之多,所以朝廷究竟要修多少座房屋?才能足夠供百姓居住。”

    朱元璋先是點了點頭,隨後又是問道︰“還有你說的那個拆遷補償,是個什麼意思?”

    蓋房子,還是為百姓蓋房子,這由朝廷支出,朱元璋自然不會不樂意。

    但要蓋多少房子,才能讓所有的百姓都住得上?

    先不提這其中的支出,光是佔地面積,就足以讓朝廷頭疼。

    還有就是給百姓的拆遷補償,什麼是拆遷補償?

    給百姓蓋房子,還要給百姓銀子?

    什麼道理?

    這不是兩頭賠的買賣?

    朝廷也不是冤大頭,豈能經得住這麼造?

    “為百姓蓋的房子,也需要百姓來支付費用,當然朝廷會有一定的補助,可以讓百姓少掏一點銀子。”

    “再者就是打造住宅區,就比如劃分出一塊地,專門為百姓打造住宅區。”

    “這也就是太原的基礎模板,還有與其相互的市場,這樣更方便百姓的衣食住行。”

    “而您想想,往日的應天府,雜亂無章,根本不便于管理,但若是將一批一批的百姓,分別聚攏于一處。”

    “這樣朝廷不僅可以方便管理,也可以隨時隨地的了解民生,以求讓百姓可以生活的更好。”

    “至于對住宅區的劃分,還需要經過實地的考察,才能確定下來。”

    “還有就是住宅區的建築結構,這個倒是沒有任何爭議,按照太原的規格就行。”

    “這個我會找專業的人才來設計,您不用操心。”

    “至于拆遷補償,就是我們佔了百姓的房子,就要對百姓支付相應的補償。”

    “而這個補償,我將其分為兩種,一種是銀子補償,直接向百姓支付寶鈔作為補償。”

    “第二種是同等置換補償,也就是用舊房換新房。”

    “還有就是鑒于百姓的房屋較大問題,產生的結合補償,也就是寶鈔與新房結合下來,才能彌補百姓,用以補償。”

    “至于為什麼要先蓋房子,那是因為想要開啟第一批的拆遷補償,就必須先劃分出居民區,讓百姓有新房住,不會因為拆遷,而流落街頭。”

    面對朱元璋的疑問,朱�還是侃侃而談道。

    對于這個模式,也是完全照搬于後世,但在細節上,做出了一點不同的規劃。

    畢竟後世有小區房,但在這個時期,想要建造出後世的小區房,根本不太可能。

    但是也可以縮短規模,將一切合理化,這樣一來也也可以縮減佔地面積,可以更好的起到發展與管理。

    就像後世的住宅小區,配備所有完善的設施,這對于現在的太原,已經不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而等到了大後期,大明的發展步入了鼎盛,就可以研究高樓住宅,然後從現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當然,這是對于未來發展的規劃。

    “咱明白你的意思了。”

    不僅僅是朱元璋,就連朱標與馬皇後都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所謂的住宅區,就是將百姓統一歸納,這樣戶籍的登記造冊,也會更加的容易。

    至于拆遷補償,現階段的朝廷肯定是會賠一點,但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長遠的目光看來,這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商業區、軍事區、行政區”

    朱標也是抬起頭道。

    “沒錯,還有工業區、包括未來的各行各業,都要統一規劃,統一管理。”

    朱�看向朱標豎起大拇指道。

    “依照道路將這些區域逐一劃分,然後連接在一起,不管是哪里出了事情,朝廷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就算是下面的官府想要隱瞞,也需要掂量掂量。”

    “因為方便了統一管理,只要有官吏敢為惡,只要奸商敢不法,百姓之間,自有公道。”

    朱元璋也是眯了眯眼楮道。

    作為一個好官,或許得不到百姓的夸贊,但若是一個貪官污吏,一個奸佞商賈,百姓就會生生唾罵。

    而且這些百姓聚集在一個區域,那就是口口相傳,動靜自然是極大,那朝廷不管是走訪,還是明察,對于朝廷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別忘了,這里始終是封建王朝,不會像後世一樣通曉人情。

    說白了就是揍�瞴@閑躺笪剩 撓邪氳閎飼楦憬病br />
    而且在這個時代,後世五花八門的貪贓手法,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只要有一點苗頭,朝廷就能掐滅。

    當然,普及法律的重要性,朱元璋一直都在強調,而且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頒布了首部《大誥》。

    洪武十九年三月,頒布《大誥續編》。

    洪武十九年十二月,頒布《大誥三編》。

    洪武二十一年,頒布《大誥武臣》。

    形成了完整的《御制大誥》體系。

    而且《大誥》乃是朱元璋親自編寫的法律文獻,它包含了大量真實的案例,詳細描述了各種犯罪行為及其懲罰,以此來警示百姓不要觸犯法律,還有如何申冤。

    還有就是為了百姓,朱元璋更是煞費苦心,不僅將《大誥》分發至每家每戶,要求百姓閱讀學習。

    更是設立學堂,設置塾師,專門為百姓教授《大誥》的內容。

    甚至在公共場所,如路邊、亭子和百姓房屋的牆上書寫《大誥》的內容,為的就是讓百姓明白,絕對不能觸犯律法,還有就是申冤。

    “沒錯,所以不僅僅是應天府,更是我大明天下都要以此規劃來建設。”

    “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坑害百姓,擾亂我大明風氣,這樣也可以肅清官場。”

    朱�依舊點了點頭道。

    “那要是發生天災人禍,百姓又是聚集在一處,豈不會造成大量的傷亡?”

    朱標又是思索道。

    將百姓聚集在一處,也要考慮隱患措施,不然一旦遭遇天災,那就是滅頂之災,所以不得不防,也不能不考慮。

    “這個我自然想過,而且你放心,住宅區的配備,當然有預防天災人禍的隱患設施。”

    “畢竟我大明以民為本,所以自然要考慮百姓的利益,那這安全措施就絕對不能忽視,而且還要重視。”

    “而且對于安全隱患這一點,太原已經有了極其完善的設計,只要依據地形,稍微改動一下就好。”

    “在這一方面的人才,太原有大量的儲備,他們的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

    “再者就是設立專門的安全部門,用來預防天災人禍,盡可能的維護百姓的利益。”

    對于朱標的意思,朱�自然也明白,便是笑著開口道。

    打造一個居住區,就不能僅僅是居住這麼簡單,它所配備的設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預防安全隱患。

    且不說天災,就說人禍,一旦有人放火,住宅區就會瞬間被淹沒,所以一定要預防,畢竟人心難測,難免不會有報復社會的人出來。

    朱�自然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便是在太原設計之初,就已經加以完善,並且推出了盡古代王朝最大能力的保障。

    而且這些人才也會進步,不斷摸索著前進的道路,未來的大明,也會發展的更好。

    畢竟朱�一共有兩個夢想。

    一個是統一全球,將大明的旗幟插遍世界。

    一個就是構造出如同後世一般的現代大都市。

    雖然現在看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只要依照這個方向繼續發展,繼續研究,有朝一日,未必不能完成這個夢想。

    至于統一全球,憑借朱�的這些兄弟,歷史上可都不是什麼善茬,還有就是大明鐵騎之精銳,絕對是現在的世界頂峰,所以只要能把握住戰機,就一定可以統一全球。

    “那關于應天府的城市建設與規劃,咱就交給你小子了。”

    “畢竟除了你小子,咱大明就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合適的人選,反正能者多勞。”

    “還有就是戶部,咱也交給你,所有的調度都由你自己支配,就算是你小子想從中貪污嗯自肥,咱也可以默許,明白麼?”

    朱元璋又是意味深長的拍了拍朱�的肩膀道。

    “別,我可不會貪污自肥,您的兒子還不缺這點銀子。”

    “但是咱們父子倆,今天得好好算筆賬。”

    聞言,朱�連忙擺了擺手,方才道。

    “什麼賬?”

    朱元璋有些摸不著頭腦道。

    只是這聲音響起,馬皇後與朱標的臉上都是不約而同的閃過一抹笑意。

    算賬?

    還能算什麼賬?

    無非就是朱�的俸祿。

    而這兩位猜的果然不錯,的確是俸祿。

    “兒子去太原就藩三年,這期間沒有跟朝廷拿過一兩銀子。”

    “而當初剛到太原,為了大力支持發展,兒子連王府都停了,可謂是窮到連底褲都沒得穿。”

    “還有就是打仗,兒子為您征伐草原,打的草原不敢冒頭,這是事實吧?”

    “兒子也沒跟你要過一兩銀子,全都是兒子自己掙的,這是兒子的本事,總沒錯吧?”

    “但太原是不是屬不屬于大明,是不是您老人家的天下?”

    “您總得給兒子報銷吧?”

    “當然,您就是把國庫都給我,也拿不出這筆銀子。”

    “就當兒子有孝心,孝順您了。”

    “可是這三年來的俸祿,您老人家總得給我吧?”

    “按照您當時算的是親王五萬貫寶鈔,再加上其余的雜七雜八,包括歲米,兒子算您一年十萬兩,這不過分吧?”

    “三年,三十萬兩,這很合理吧?”

    “您準備怎麼給我?”

    朱�眯了眯眼楮,便是十分玩味的看向朱元璋說道。

    “三十萬兩,臭小子,你怎麼不去搶!”

    對此,朱元璋瞬間瞪大眼楮,並且沒好氣道︰“而且咱給你們定下的俸祿,不是被你自己推翻了麼?你還要個屁!”

    “可是您到現在都沒有拿出我究竟應該拿多少俸祿?”

    “我純純打工仔,而且多少銀子是我自己補貼的,您老人家真的是樂見其成,只顧著享受?”

    “而且那是給您提個醒,畢竟按照您的那個俸祿,大明遲早被拖死,還不是為了您著想?”

    朱�也是毫不示弱道。

    “那現在不是以國事為重,壓根沒有時間去考慮嘛。”

    朱元璋雖然有些底氣不足,但還是伸了伸脖子倔強道。

    “大明政務,您老人家好久沒過問了吧?”

    “哪個不是我和老大在解決?”

    “行吧.給您老人家賴上,那今日總算是有時間了吧?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我的俸祿了?”

    “您要是還讓我白干活,那我現在就打道回府,反正我也不缺銀子。”

    面對朱元璋的耍無賴,朱�則是更加無賴的看向朱元璋道。

    惡人還得惡人磨。

    “那你怎麼不說你從你娘這里順走多少寶貝?”

    “那可都是咱的珍藏,咱也沒找你要過吧?”

    朱元璋想了想,便還是梗著脖子道。

    “您這話就有點過分多余了,兒子就是上天派來討債的。”

    “您老人家留下的那點東西,以後不還得我們兄弟幾個來分?”

    “所以此時給我們,和以後給我們,那有什麼區別?”

    “但家是家,國是國,你不能混為一談吧?”

    “家里我沒跟您伸過手,要過銀子,但是君臣上面,該我的俸祿,少一個子,我就敢撂挑子。”

    朱�倒是不屑的撇了撇嘴道。

    “你還真是歪理一大堆。”

    朱元璋頓時伸出手指,有些咬牙切齒的看向朱�道。

    “隨根。”

    朱�還是撇了撇嘴道。

    “三十萬兩太多了,況且寶鈔在你手上,咱現在也管不了。”

    “最多二十萬兩,咱可以讓國庫撥給你。”

    面對這個油鹽不進的老兒子,朱元璋明顯有些無奈,但還是沒好氣道︰“別忘了,臭小子,你的晉王府,咱可是花了不少銀子,還有里面的裝飾,也都是價值連城。”

    “好。”

    朱�也明白不能太過分,便是笑眯眯的點了點頭。

    “還有就是以後的俸祿,今日怎麼都要定下一個章程?”

    “包括給文武百官漲俸,今日也得拿定一個主意。”

    朱元璋可算是見識到了朱�的厲害,便是在拍板以後,又是沉吟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145章︰一年算十萬兩,三年三十萬兩,很合理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145章︰一年算十萬兩,三年三十萬兩,很合理吧?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