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140章︰關于太原,朱元璋的羞愧與好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140章︰關于太原,朱元璋的羞愧與好奇。

    “對了,都過去了這麼久的日子了,你還不準備跟爹解釋解釋,你的太原,究竟是個什麼情況?”

    依舊還是坤寧宮之中,朱元璋看著悠然干飯的兩兄弟,沉默片刻後,便是開口道。

    錦衣衛自然已經從太原回來很久了,但是所見所聞,有點太過于稀奇,根本不是朱元璋能夠理解的。

    甚至是錦衣衛都是霧里看花,所有都是有頭沒尾,有尾沒頭。

    壓根也說不上來,太原的建設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真的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國中之國,路不拾遺,百姓安居樂業,糧食物產豐富,幾乎什麼都有。

    特別是經商業、農畜業,錦衣衛更是听得稀里糊涂,總而概括就是一本書。

    《論科學養殖的重要性?》

    還有那種呈現灰色狀的路,好像叫什麼水泥路。

    反正是朱�下令修的,而且幾乎整座太原都普及了這種水泥路。

    路面干淨整潔,有十幾米寬,更是異常的平整,仿佛渾然天成一般,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如果硬要來形容,就是天地造物,畢竟整座大明,就沒有如此干淨整潔,渾然天成的陸地。

    這也讓錦衣衛驚嘆,若真的只是人力,真的可以修出如此整潔的路麼?

    “兒子回來京師這麼久了,哪怕是第一次錦衣衛被駁了回來,第2次也應該能暢通無阻。”

    “所以你還要兒子解釋什麼?”

    朱�手中拿著一根大雞腿,一邊啃,一邊含糊不清道。

    “咱大明最聰明的人,除了�瞴@奐負蹕氬懷隼椿褂興 苡 沔敲潰俊br />
    “就拿咱家老大來說吧,政治上的手段不弱,論治國也能守好天下。”

    “但想要治理出如你太原那般的盛世,老大這輩子絕無可能。”

    “畢竟咱的錦衣衛並不蠢,可他們依舊弄不明白太原究竟是如何步入盛世的?”

    “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更是沒有貪官污吏,彼此之間,哪怕是陌生人,也能相互問好,侃侃而談。”

    “如此淳樸的民風,自打咱出生起,壓根就從未有過,所以老三你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朱元璋先是看了一眼朱標,方才看向朱�沉聲道。

    “真有這麼好?”

    朱標也是微微一愣,便是脫口而出道。

    “嗯。”

    “錦衣衛絕不可能騙咱,老三在太原的政績,有目共睹,百姓更是有贊歌,用來稱贊老三。”

    “愛民如子,嫉惡如仇,也不過如此。”

    “而且縱然是老三離開了太原,太原依舊是盛世不減,而且更勝一籌。”

    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

    言語之間,更是閃過一抹羞愧之色。

    想想,朱元璋治理大明九年,百姓的日子看得過去,但遠遠達不到盛世的標準。

    就連能不能吃得飽飯,也還得看老天爺的意思,所以只是亂世初治。

    但朱�前往太原三年,前前後後還在打仗,可不僅沒用朝廷一兩銀子。

    不僅自給自足,更是以壓倒性的姿態碾壓草原,致使草原鐵騎膽寒,根本不敢與朱�硬踫硬。

    而這般恐怖的戰力,也都是因為太原能作為整場戰役的支柱,被本就無往不利的晉王軍,更是添上了三成以上的勝算。

    畢竟能保證糧草器械的太原,就已經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所以朱元璋不僅好奇,更是有些羞愧。

    好奇是因為朱元璋真的很想知道,朱�究竟是如何治理的太原?

    羞愧是因為朱�乃是朱元璋的兒子,但這個老子從頭比到腳,也都比不過這個兒子,又怎麼能不羞愧?

    “您就說您想先知道什麼?”

    朱�自然听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便也是順勢放下碗筷,轉頭詢問道。

    “水泥路,這究竟是怎麼弄出來的?”

    “還有你搞這個水泥路,將其遍布太原,究竟是為了什麼?”

    “再者就是錦衣衛進城時,拿到一塊木牌,上面標注著數字,原因是因為每輛馬車進入太原,都得獲取這麼一塊木牌。”

    “而且這個木牌分為臨時車牌與長期車牌,這又是為了什麼?”

    朱元璋想了想,便是看向朱�一連三問道。

    “我先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吧,水泥究竟是怎麼制成的?”

    “其實很簡單,水泥的制作並不是很難,所以我在太原蓋了幾座大型水泥工廠,用來批量生產水泥,這樣才能將水泥路向太原普及開來。”

    朱�看向朱元璋輕聲開口道。

    想要在古代制造出水泥,並且如同後世工藝,那根本沒有可能。

    因為這需要非常精確的化學成分控制和先進的工業設備,但這些都是古代所不具備的。

    可朱�好歹也是穿越者,擁有後世的知識與技術,所以縱然無法制造出後世工藝的水泥。

    但想要制造出接近後世水泥的水泥,還是可以的。

    因為水泥的核心材料,就是石灰石、粘土、砂、鐵礦石粉。

    盡管古代很難找到純的鐵礦石粉,但這也並不能難倒朱�,所以並不是很難的問題。

    至于配比與制備,那就只能依靠工匠,打造出節省人力的工具,至于想媲美後世,壓根就不可能。

    所以最難的還是高爐煆燒,因為在古代很難達到後世水泥生產所需的1450°C左右的高溫。

    為此,朱�結合古代工藝,發明出了類似于水泥回轉窯的旋轉窯。

    因為你想在古代制造出回轉窯,絕對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因為這需要對材料、熱力學和機械工程有相當的理解力。

    但如果只是最基礎版本的回轉窯,其實也不是不能成功。

    就像是代替驅動系統,古代沒有電動機,所以驅動系統可能依賴于人力、畜力或水力。

    所以朱�以一個大的齒輪,通過繩索或鏈條連接到窯體的一端,這樣人力或動物的力量就可以轉換成旋轉動力。

    這也是當今世上,首創而出的回轉窯,也被朱�稱為旋轉窯。

    那最大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所以想要制作出水泥,就不是很困難了。

    “這好復雜。”

    听完水泥的制作方法,不僅僅是朱元璋皺起了眉頭,就連朱標與馬皇後也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如此耗費人力物力,就是為了修路?

    他們多少有些覺得不值得,畢竟耗費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就是為了一條水泥路,想想都不劃算。

    “復雜的確是復雜,但太原能有今日之盛世,離不開這些水泥路。”

    朱�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想法,便是開口道。

    “嗯?”

    朱元璋又是有些好奇的抬起頭。

    “先說說水泥的作用,它並不只是用來鋪路。”

    “也可以有很多用途,我就不一一舉例了,單說明一點,那就是修築防御工事,加築城牆,都可以使用水泥。”

    “至于為什麼要用水泥來鋪路,因為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為太原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

    “光是從促進經濟發展,太原的路就必須修。”

    “因為有了水泥路,就可以加速貨物運輸,降低運輸成本,促進貨品的流通。”

    “畢竟您想想,因為道路崎嶇,運輸途中的成本損耗,就已經是十分的高昂。”

    “可若是有一條水泥路,寬大整潔,渾然天成,那運輸的成本就能降低下來。”

    “那就能更好地促進商業,促進貨品之間的流通。”

    “還有就是加強區間之間的聯系,說白了也可以理解為政治。”

    “因為有一條好路,不管是加強管理,還是政令通行,都可以極大的縮短時間。”

    “這也是變相的加強了政治。”

    “再者就是有了一條好路,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可以提升上去,方便百姓出行,縮短出行時間,提高生活便利性。”

    “還有就是改善與加強太原與鄉鎮和偏遠地區的聯系,以求做到一視同仁,不失偏頗。”

    朱�幾乎一股腦的全部倒了出來,完全沒有絲毫的隱瞞。

    “原來如此。”

    朱元璋與朱標頓時恍然大悟道。

    雖然受制于思維,可道理其實並不難理解,那修路的主要目的,就是兩條。

    一條可以致富。

    一條可以加強政治,講究的就是政通人和。

    所以這般想來,別說是太原的路要修,就算是整座大明,也都要修路。

    因為只有促進全國的商業,才能讓國家變得更加的強盛,還有就是強化政治。

    畢竟時間的成本,永遠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只要能節省時間成本,那所做的這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那這水泥路,能不能在整座大明普及下去?”

    隨後,朱元璋又是迫不及待的看向朱�問道。

    “自然可以。”

    “但是憑借太原一己之力,難以完成。”

    “而想要真正將水泥路普及至大明各州府,就需要在當地開辦水泥廠,要不然運輸的成本太高,不劃算。”

    “所以兒子這邊可以調人給您,您可以在各地興辦水泥廠,那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不僅可以用來修路,也可以用來修築工事。”

    “至于這個配方,你沒必要擔心泄露出去,因為在其本身,最主要的環節,就是旋轉窯。”

    “若是沒有旋轉窯,你就算是拿到了水泥的配方,也沒有任何用,還是造不出來。”

    “而是旋轉窯,可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專業的人才去精算,方才能設計出能夠使用的旋轉窯,而且對于地勢也有要求,沒有那麼容易造出來。”

    朱�想了想,便是看向朱元璋笑道︰“畢竟人才難得,我培養出這批人才,也不容易,所以您不必擔心,會有別人來竊取技術。”

    此言一出,朱元璋也算是松了口氣,隨後又是揉了揉朱�的腦袋,不禁贊嘆道︰“你這個腦子,究竟是怎麼生的,太聰明了,有點你老爹的風範。”

    說話間,朱元璋又是閃過一抹得意之色。

    看了馬皇後與朱標眼中皆是閃過一抹無奈,便是同時搖了搖頭。

    就差罵一句不要臉。

    甚至就連朱�我差點繃不住,怎麼今日的朱元璋,還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味道?

    朱�也是輕笑一聲,搖了搖頭,並不在意。

    說到底還是父與子,就讓朱元璋得意一陣子吧。

    “那這些人才什麼時候能到位?”

    朱標又是轉過頭看向朱�開口道。

    “不影響運作的情況下,太原也是有儲備人才的,為的就是為今日而準備。”

    “所以老爺子,您的兒子從來都沒有私心。”

    聞言,朱�又是轉過頭,似笑非笑地看向朱元璋道。

    他們父子之間的那點糾葛,都快傳遍整座大明了,也趁今日解釋一下,以免這老頭心中還有疙瘩。

    因為從一開始制造水泥起,朱�就不僅僅是在為太原做準備,也是在為天下做準備。

    畢竟水泥路一定要向大明普及開來,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利大于弊。

    全都是為了百姓,也是為了朱元璋。

    “你是咱從小抱到大的,咱豈能不知道你那點花花腸子啊?”

    朱元璋白了一眼朱�,便又是沒好氣道。

    “嘿嘿。”

    朱�嘿嘿一笑,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晉王爺,你就下一道旨意吧,將這些人才都調來京師,借給咱大明用用?”

    面對嘿嘿笑的朱�,朱元璋又是伸出手揉了揉朱�的頭,便是玩味道。

    朱元璋的聖旨,縱然能傳達到太原,可是有沒有人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也多虧了朱�是朱元璋的兒子,還是從小寵到大的兒子。

    要不然,朱元璋都能以為他的大明不完整。

    “您下吧,我已經讓太原解禁了,您的聖旨,絕對是暢通無阻,無人敢不听從您的吩咐。”

    朱�的臉上頓時閃過一抹尷尬之色。

    老朱記仇這一點,還是從來都沒有變過,不就是前些年鬧了點矛盾,至于記到今日嘛。

    “別了,要是他們不听咱這個老頭的聖旨,咱人至中年,還得丟這個面子,犯不上。”

    朱元璋卻依舊是一臉玩味的擺了擺手。

    “你能不能好好講話?”

    坐在一旁的馬皇後,直接將手中的鞋底子扔到了朱元璋的身上,便是豎起眉頭道。

    好嘛,母老虎又要開始護犢子咯。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140章︰關于太原,朱元璋的羞愧與好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140章︰關于太原,朱元璋的羞愧與好奇。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