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138章︰既然百病纏身,滿頭華發,那便致仕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138章︰既然百病纏身,滿頭華發,那便致仕吧

    第二日的早朝,文武群臣都是神采奕奕的踏進奉天殿,相互見過禮以後,便是準備今日的朝會。

    昨天晚上聖旨一到,他們真的是如釋重負,終于可以好好睡一晚。

    而且早朝時間推遲,伴隨著還有詳細的時間表,一點都不耽誤他們的工作。

    這對于群臣,可算是卸下了上早朝的負擔。

    “諸位愛卿,昨晚可曾休息好。”

    坐在龍椅上的朱標,看向這群生龍活虎的群臣,嘴角也是勾起一抹笑容道。

    “回稟太子殿下,好久沒有睡過這麼安穩的覺了。”

    戶部尚書�D顧 室恍Γ 閌槍笆值饋br />
    “年齡上去了,覺要是睡不好,一整天都沒什麼精神。”

    刑部尚書商鈫翿m槍笆中Φ饋br />
    雖然明著沒有埋怨朱元璋,但是這語氣上,估計對于朱元璋還有幾分怨氣。

    但想想也正常,上了九年的早朝,要是沒有點怨氣,那才是怪事。

    可若是朱元璋在這里,他們自然不敢笑的這麼爽朗。

    畢竟老朱一個不爽,那又是人頭滾滾而落,血浪滔天。

    只是誰讓眼前的是太子朱標。

    而只要他們不作奸犯科,循私枉法,按照朝廷的新制,他們這群朝臣的日子,也會過得舒心起來。

    “朝廷為你們更改制度,那你們也要對得起朝廷。”

    “希望早朝的時辰改了,我大明朝的國力更會蒸蒸日上。”

    朱標也是輕笑一聲,便是十分正色道︰“說白了,就是朝廷為你們著想,�f且慘    畔耄 靼酌矗俊br />
    “請太子殿下放心,臣等忠心為國,絕不會有忤逆犯上之舉。”

    群臣當然明白朱標的意思,便是連忙躬身道。

    “嗯。”

    朱標滿意的點了點頭,便是擺了擺手道︰“今日有本就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奏。”

    朱標的話音落下,御史大夫陳寧便是一步踏出,隨後看向朱標拱手道︰“老臣彈劾義惠伯劉繼祖強買強賣,魚肉鄉里,橫行不法。”

    此言一出,群臣的臉上皆無異色,畢竟該明白的都明白,在座的哪個不是老狐狸?

    義惠伯劉繼祖,還有他兒子的所有罪證,都是已經公之于天下,而御史台今日彈劾上奏,也不過是想踩上一腳。

    畢竟朱元璋將劉繼祖的案子,交于御史台,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關于義惠伯劉繼祖之案,就如陛下的意思,由御史台來定罪,按照陛下的意思執行。”

    “洪武初年,陛下念其恩情,封其為義惠侯,也是我大明唯一的恩侯。”

    “但劉繼祖不念朝廷恩情,魚肉鄉里,壓榨百姓,實乃朝廷不能容忍。”

    “縱然有恩情在身,也抵不了他萬般過錯,若其罪難以糾論,御史台可上奏,繼續削爵,抄沒其家產,以震懾這些別有用心的賊子。”

    “因為朝廷的這份恩情,從來都不會是裹挾,而是施以天恩,可若是這份恩情盡了,就是他們對不起朝廷,對不起陛下。”

    朱標的眼中閃過一抹冷厲之色。

    其意思也很明了,那就是朱元璋的意思是朱元璋的意思,可不是他朱標的意思。

    既然已經做的這麼狠,那就沒必要留情,也應該讓他們明白大明律法之嚴苛,即便是王公貴族,也不能挑釁之。

    “老臣明白。”

    陳寧自然听出了朱標的弦外之意,便是連忙拱手道。

    若是罪無可恕,大明就沒有恩侯,只有一個犯下滔天大罪的亂臣賊子。

    那究竟該不該死?

    就應該由鳳陽的百姓去替劉繼祖定罪。

    “啟奏太子殿下,微臣也有本奏。”

    御史中丞涂節又是一步踏出,看向太子朱標道︰“臣要彈劾中書省左丞相汪廣洋,怠政懶政,不作為。”

    “據我御史台調查取證,左丞相汪廣洋從不梳理政務,甚至于半個月以前,除了早朝,就已經未曾去過中書省。”

    話罷,涂節又是冷冷的看向中書省左丞相汪廣洋,眼中閃過一抹不易覺察的嘲諷。

    義惠伯劉繼祖只是開胃小菜,而汪廣洋才是今日早朝的主菜,所以絕對不能弄混了。

    聞言,汪廣洋的頭上頓時滲出一抹冷汗,面色也是蒼白了三分,但這也都是無奈之舉。

    胡惟庸把持中書省,大肆的排除異己,而若是他汪廣洋不自保,今日安能有命在?

    所以自從胡惟庸將汪廣洋的權力架空,汪廣洋就已經開始不處理政務。

    反正有胡惟庸的人在,朝廷的政令通行,暢行無阻,倒也用不上汪廣洋。

    只是沒想到已經這般小心翼翼,可是胡惟庸還要將他往死里整?

    想到此處,汪廣洋又是緊緊攥了攥拳頭,他只是小心謹慎,善于自保,又又不是蠢貨。

    因為罪證確鑿,他也低估了胡惟庸的狠辣,這才遭此橫禍,所以汪廣洋根本沒有辦法破局。

    但也罪不至死,畢竟汪廣洋乃是淮西功臣,若只是怠政懶政,應該也是貶出朝局。

    想明白了的汪廣洋,心中又是松了口氣。

    畢竟他已經沒有再向上爬的心思,對于權力也沒有什麼留戀,雖然封爵只是伯爵,但也足夠用了。

    那還不如借此事脫身于朝局,也可以留下一個善終的結局。

    別像是劉伯溫終其一生,聰明絕頂,也不過是做了胡惟庸的踏腳石。

    “殿下,老臣年邁,更是百病纏身,滿頭華發,實在是不堪重負。”

    想明白了的汪廣洋,便是瞬間看向朱標叩首道︰

    與其過多的解釋,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認下來,只不過這個坑,汪廣洋一定要埋好。

    “畢竟有胡相國坐鎮中書省,中書省的政務不會被怠慢,老臣也可以少一些操勞。”

    “可怠政懶政,不作為之罪,老臣難逃干系,還請太子殿下降罪。”

    頓了頓,汪廣洋又是看向朱標誠懇認罪道。

    但這話音落下,胡惟庸的臉色,卻是微微變動,心中更是暗罵一聲。

    這個汪廣洋還得給他挖個坑,而且還是無從辯駁的坑。

    因為汪廣洋怠政懶政,但中書省依舊有效運作。

    那豈不是在告訴朱標,他汪廣洋的權力早就已經被架空,所以只能怠政懶政,還有不作為。

    要不然等待汪廣洋的就是死。

    可是他汪廣洋不想死,所以面對這風之欲出的波詭雲翳,只能裝聾作啞,以求終老天年。

    “老相國也老了,孤怎麼能怪罪?”

    “這不是老相國的問題,實在是朝廷無青年才俊可用,這才讓百病纏身的老相國,繼續為國效力,不能安心頤養天年。”

    “既如此,孤便替陛下給您一個恩典,就此致仕吧,朝廷準你頤養天年,安心養病。”

    朱標見狀,臉上的笑容依舊溫和,隨後看向汪廣洋輕輕擺了擺手道。

    此言一出,群臣的眼楮也是看向了汪廣洋,眼中更是充滿了怪異之色。

    百病纏身,滿頭華發,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難以操勞政務,想要討個閑職。

    但沒想到朱標這麼狠,俸祿改革在即,卻是將汪廣洋直接踢出了朝廷,讓他致仕為民,這不相當于斷了汪廣洋的活路?

    為什麼?

    因為當官才有俸祿,而致仕以後的大臣則是俸祿減半,並且不再具備任何權力。

    那以汪廣洋今日給胡惟庸挖的大坑,要是連一點權力都沒有,最多一年的時間,汪廣洋的下場,幾乎與劉伯溫沒有什麼區別,都是難逃一個死字。

    “太子殿下,老臣還可以再堅持兩年。”

    汪廣洋的眼中果然一急,便是連忙道。

    可以離開朝廷中樞,但絕對不能沒有任何權柄,要不然他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可以任人宰割,那胡惟庸就絕對不可能放過汪廣洋。

    所以絕對不能致仕,絕對不能致仕

    “老相國百病纏身,滿頭華發,孤王也很是心痛。”

    “還是回老家去,好好養病吧。”

    朱�抬起頭看向汪廣洋,輕聲關懷道。

    這汪廣洋吃的肥頭大耳,精神更是抖擻,哪里有半點病態纏身的意思?

    雖然滿頭華發是事實,但這明顯再活十幾年不是問題,所以既然汪廣洋說自己力不從心,朝廷也不需要這樣的臣子,那就去吧。

    “晉王說的不錯,不能因為朝廷,就耽誤老相國養病。”

    朱標也是笑著點了點頭,隨後擺了擺手。

    那就是意思已經定下,你汪廣洋除了叩謝天恩,就別再反駁了。

    以免連最後的這份體面,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老臣叩謝太子殿下大恩。”

    汪廣洋心中輕嘆一口氣,便是磕頭納拜道。

    很明顯,太子朱標面上雖然很溫和,但其手段已經明了,他必須要離開朝廷,從今日以後起,中書省將不再有汪廣洋這麼一位左丞相。

    “左丞相知仕,孤很心痛,但也無奈,畢竟身體為重。”

    “所以可還有人能勝任中書省左丞相一職?”

    “為國分憂?”

    眼見汪廣洋已經謝恩,朱標又是抬起頭道。

    只是滿朝文武皆是沒有一人踏出,依舊還在相互觀望之中。

    “胡相國,你心中可有人選?”

    朱標看向沉默的文武大臣,又是轉頭看向胡惟庸,輕聲詢問道。

    “老臣身為右丞相,豈能舉薦,還是由殿下定吧。”

    胡惟庸輕輕搖了搖頭。

    “大公者無私,無私者無畏,胡相國可坦誠一言,孤絕不會怪罪,更不會多想。”

    朱標擺了擺手。

    “既如此,老臣舉薦中書省平章政事李進,晉為左丞相。”

    胡惟庸沉吟片刻後,便是輕聲開口道。

    “好。”

    “孤也很欣賞李進,那便讓其晉為左丞相,為國分憂吧。”

    朱標輕輕的點了點頭,便是看向李進笑道︰“李進,你可願意?”

    “太子殿下,微臣年輕,恐不能擔當如此重任。”

    李進卻是一步踏出,便是看向朱標躬身道。

    “年輕有活力,才能有朝氣,要不然中書省都是暮年之氣,朝廷怎麼能煥然一新?”

    朱標還是擺手道。

    “微臣願意。”

    “謝太子殿下,臣必然以身作則,恪盡職守。”

    李進想了想,便是叩首納拜,不再拒絕。

    “嗯。”

    “好好輔佐胡相國,為朝廷辦好差事。”

    朱標的眼中閃爍起一縷光芒,便是輕輕點頭。

    “請殿下放心。”

    李進又是重重叩首。

    只是這一幕,搞得胡惟庸有點懵,這是什麼意思?

    他只是隨便推薦了一個人,雖然是自己的心腹,但朱標就這麼輕易的同意?

    這其中定然有古怪!

    但究竟是哪里古怪,胡惟庸確實說不上來,只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畢竟他相信李進絕對不會背叛自己。

    “對了,胡相國即將前往浙東推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只是對于浙東局勢,孤怕胡相國獨木難支。”

    “所以曹國公,你便隨胡相國同行,用以穩定局勢,盡快將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推行完畢。”

    朱標的眼中又是升起思索之色,便是看向曹國公李文忠吩咐道。

    “殿下,曹國公身兼大都督府與國子監,其責之重,不能輕動。”

    胡惟庸一步踏出,便是搖了搖頭道。

    “胡相國不用擔心,從今日起,大都督府改為五軍都督府,自會有人擔任要務,至于國子監,便由孤王暫代。”

    不待朱標開口,朱�便是一步踏出,看向胡惟庸道。

    “五軍都督府?”

    群臣的眼中皆是閃過疑惑之色。

    “大都督府改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各自管理一部分軍隊,具體負責軍籍、軍政,即軍隊的組織、管理和行政事務,但沒有直接的指揮權。”

    “戰時的軍事行動指揮,則由陛下直接任命的將領執行。”

    朱�想都沒想,便是道。

    此言一出,誰都能明白朱�的意思,那就是權力分化,加強皇權,從而起到制衡的作用。

    畢竟大都督府要是長此以往,權力必然會過度集中,也會造成對于皇權的威脅,所以權力分化,即便是今日不為之,來日也必會有。

    更何況,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相互配合又相互牽制,兵部負責軍事政策制定和人事任免,而五軍都督府則管理具體的軍隊事務,這種設置避免了單一司府擁有過大的軍事控制力。

    “臣遵旨。”

    李文忠身為自家人,當然明白朱�的意思,這不是對于他李文忠都不放心,而是為了後世罔替,權力更迭時的制衡。

    而今日的鳳陽,也是格外的熱鬧,縱然天氣寒冷,大雪紛飛,百姓們也是紛紛走出家門,看向了城門口的方向。

    眼中或多或少,都是閃過一抹恨意。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138章︰既然百病纏身,滿頭華發,那便致仕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138章︰既然百病纏身,滿頭華發,那便致仕吧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