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99章︰賭,就是生死!賭不起,更是現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99章︰賭,就是生死!賭不起,更是現實!

    “你們可知,咱為何定下三十稅一的商稅?”

    片刻後,朱元璋方才看向朱�與朱標道。

    “一來,民以食為天,而經歷元末亂世,大明需要休養生息,恢復生產,才能恢復中原的元氣。”

    “二來,將賦稅定為三十稅一,您也是擔心過高的商稅,會導致商戶抬高價格買賣,使得百姓遭受無妄之災。”

    “第三,就如同士農工商,您想將商人的身份壓低,這樣一來,也可以保證糧食的生產,從而保障我大明的命脈。”

    “至于第四,歷朝歷代以來,重農抑商的根本,無外乎四個字,加強皇權。”

    朱�想了想,便是看向朱元璋說道。

    “沒錯。”

    “這正是咱定下三十稅一的根本。”

    “不僅為了百姓,更是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

    “再者就是咱打心底里厭惡這些不事生產的奸商!”

    “當然,這跟咱的幼年的經歷有關,畢竟若不是這些奸商強買強賣,哄抬糧價,還有暴元的苛捐雜稅,咱的爹娘,你們的爺爺奶奶,也就不會餓死了。”

    說話間,朱元璋又是長嘆一口氣,眼中更是泛起一抹酸澀。

    元末亂世,貪官污吏固然可惡,但更直白的便是地主商賈對于底層百姓的傷害。

    而關于這一點,朱元璋可是深有體會!

    所以朱元璋窮其一生,不管是對于貪官污吏,還是士紳商賈,都是深惡痛絕!

    “可是爹,您要明白,商業是促進經濟的唯一渠道。”

    “而且縱然您制定了如此低廉的賦稅,可無商不奸,若是遇上大災之年,他們還是會哄抬糧價,賺取高額財富。”

    “但上繳朝廷的賦稅,還是三十稅一。”

    “就拿太原來說吧,我初到太原,所遇大災之年,糧商高價買賣,百姓苦不堪言。”

    “可他們依舊肆無忌憚,搜刮民脂民膏,因為賦稅之低,縱然身份低下,可榮華富貴卻是實打實的。”

    “這便造成了百姓吃不起飯,可這些士紳富商哪個不是肥的流油?”

    “畢竟窮盡一方之地百姓,供養士紳富商,他們又豈能不肥?”

    “但您呢?北伐沒銀子,賑災沒銀子,戶部尚書都快哭死了,可朝廷沒有銀子就是硬傷。”

    面對朱元璋的嘆息,朱�卻是直接搖了搖頭道。

    三十稅一,富不了朝廷,也富不了百姓,而富的只能是士紳商賈。

    那不管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百姓,改革商稅,勢在必行!

    “可你就不怕引起激變?”

    “畢竟一旦提高商稅,士紳豪強就會更加瘋狂,那百姓只會更加的苦不堪言。”

    聞言,朱元璋想了想,方才看向朱�道。

    “殺!”

    “我初至太原,為了解決這一現象,也不想跟他們斡旋。”

    “便是制定規矩,廢除三十稅一的商稅,從根本改稅制。”

    “同時,標定貨物價格,設立市場監察,統一監管,而誰敢哄抬貨物價格,我就殺誰!”

    “畢竟兵權握在我的手中,所以若是膽敢有違逆者,我不介意將所有的一切,推倒重來。”

    朱�輕輕握了握拳頭,但眼中散發出的殺機,縱然是戎馬一生的朱元璋,都是感覺到一陣心驚。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開始。”

    “而這座天下,除了姓朱的以外,都可以推倒重來。”

    幽幽的聲音響起,朱�又是抬起頭,方才看向朱元璋繼續道︰“史書,終究是由勝利者書寫,而光鮮亮麗的背後,無不充斥殺戮與血腥,特別是此時。”

    “以公道大義為先,江南士族已經名聲盡毀,胡惟庸與老二也是穩穩壓制江南的士紳豪強。”

    “那現在便是最好的時機,從江南起,天下終,開始大治之世,改革之世!”

    “若有不服王化者,鐵蹄之下,安有完卵,安能顛覆我大明之根基!”

    話罷,朱�又是緩緩起身。

    “該怎麼辦?”

    朱標也是起身,看向朱�道。

    “增設商司,下轄五署,商政署、規統署、商管署、物價署、貿易署。”

    “商政署︰負責商法的起草,編纂修改,以及對于違法商賈的核查。”

    “規統署,制定並監督執行商業規範,統籌規劃、監督與管理。”

    “商管署,負責大明所有商戶的開戶、銷戶、其資質核驗,辦理等管理事宜。”

    “物價署,負責市場物價的管控,尤其是糧食的價格,預防哄抬物價和惡性競爭,保持市場穩定。”

    “貿易署,負責管理與監察國內個人貿易和人格對外貿易事務,促進貿易暢通。”

    朱�思索片刻後,方才轉頭看向朱標道︰“至于詳細規劃,還有商司的組織架構與職責細化,給我兩天時間。”

    “�棠n饉跡 喲順  槿 桃擔 殖鏊靜抗芾恚 源誦   桃怠!br />
    朱元璋也是若有所思的看向朱�道。

    “沒錯。”

    “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統一規劃,提高商稅的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大明的經濟。”

    “從而起形成以商助工,以工助農,也可以避免,市場上的高買低賣,那對于百姓而言,更是有利無害。”

    朱�笑著點了點頭道。

    “以商助工,以工助農?”

    朱元璋有些不明所以道。

    “這個我跟大哥解釋過,就是讓商業、工業相互扶持,共同促進農業的發展。”

    “以此循環往復,那不管是工業,還是商業,又或者是農業,都可以得到發展,而我大明,又何愁不興?”

    朱�看向朱元璋解釋道。

    “可你有沒有想過,大力發展商業,不利于糧食的產出。而且歷朝歷代以來,商業最發達的時期,絕不是開國之時。”

    “這是因為,開國之後,所有的國策,都是以恢復農耕為主。畢竟,經歷過亂世踐踏,人命賤如螻蟻,那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百姓吃的飽飯。”

    “但是你看看咱現在的大明天下,百姓能吃飽飯,已是不易,又哪里來的閑錢,去推動商業?”

    “再者,要是朝廷監管不利,市場監督者與商賈同流合污,最後遭罪的不還是百姓?”

    朱元璋當然能听明白,朱�的意思,但還是搖了搖頭道。

    “其一,商業發展,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還是需以恢復農耕為主。”

    “其意,就是讓朝廷插手商業,從而統一貨物價格,實施市場監管,從而避免低買高賣,讓百姓可以從中獲利。”

    “其二,重農之下,也可以為商業打好基礎,從而更好的推動發展。”

    “其意,如今朝廷重新丈量田畝,實施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

    “朝廷更是借此收回諸多田畝,那以兒子的意思,所收繳之田畝,通通列為官田,設立田疇司,總攬田畝事宜。”

    “何意?就是我與大哥先前商議所定之事。”

    “將官田租賃給百姓,讓他們去耕種,但名義上,官田仍然屬于朝廷,可以不用繳納賦稅。”

    “至于租子,大豐之年,朝廷取一成,大災之年,朝廷可取半成,或者為百姓免租。”

    “這樣一來,即便是大災之年,百姓也可以活命,而田畝也不會荒廢,更不可能重新落到士紳豪強的手中。”

    “也可以彰顯您愛民仁厚之心。”

    “而如此一來,百姓背後有朝廷,手中又有糧食,更可以避免中間商賺差價。”

    “這對于百姓來說,吃得飽,穿得暖,糧食多且富余,而這便會形成需求。”

    “那有了需求,如何不能推動商業與工業?”

    “人口不足?”

    “別鬧了,糧食富足的情況下,我大明的人口也會猛增。”

    “至于您所擔心的耕田無人種,大可不必。”

    “縱然是再富裕,可在百姓的心中,耕田才是一家之根本,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自家的田畝,反而是繼續開墾田畝。”

    “再者,就是您所說的官商勾結?那錦衣衛是吃干飯的?”

    “好吧,錦衣衛即便是吃干飯的。”

    話罷,朱�端起茶盞潤了潤嗓子後,方才故作神秘的看向朱元璋笑道︰“兒子也有辦法。”

    什麼是根深蒂固的思想?

    那便是地!

    對于農民,手中無地,他們睡覺都不踏實。

    所以縱然朝廷的政策再好,可他們還是想自己手中有田畝。

    為什麼?

    王朝更替,天子輪換,誰能保證大明不會滅亡?

    而且誰又能保證下一朝的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

    畢竟百姓又不傻,而一旦這個國策沒了,家中又沒有田畝,那怎麼活命?

    所以該開田,還是得開田。

    至于經商,別鬧了,百姓最為樸素的道德觀,就是權衡利弊,計算得失。

    那與其拿著一家口糧拼一場,還不如老老實實過日子。

    要不然,古今往來,就沒窮人了!

    只有死人跟富人!

    賭,就是生死!

    賭不起,更是現實。

    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抱怨自己生不逢生,可機會擺在眼前,他們就能有魄力踏出那一步?

    “什麼辦法?”

    朱元璋思索片刻後,方才點了點頭,但還是好奇道。

    “朝廷循任制。”

    朱�又是意味深長的笑道。

    “朝廷循任制?”

    朱元璋與朱標齊齊搖了搖頭。

    “朝廷循任制,就是通過定期輪換官員的任職地點,防止地方勢力結黨營私,增強朝廷對于州府的控制力。”

    “簡單點,防止地方官員勢力的固化,從而加強中央集權。”

    “打個比方,就以五年為期,那官員就是每五年為一輪任期,任期結束後,就需要調往其他州府任職,避免長時間在同一州府,形成盤庚錯節的固化勢力。”

    “再者,官員在任期內的政績,將作為輪換時,官職調整的重要參考,優秀官員便可以升官,又或者調往京師任職。”

    “如此一來,不同的州府,毫無關系的官員,又如何能形成利益交互,官官相護?”

    朱�又是慵懶的靠在椅子上,方才緩緩笑道。

    “好主意!”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眼前頓時一亮,便是拍手叫好道。

    “的確是好主意。”

    朱標的眼中也是掠過一抹喜色道。

    “心有憂慮,就注定了畏首畏尾,那即便是想貪,也得考慮一下後果!”

    “畢竟五年跟一輩子相比,始終是太短了,所以便沒有官員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朱元璋也是滿臉笑容道。

    “一來,加強中央集權。”

    “二來,杜絕勢力固化。”

    “三來,縱然不能完全杜絕貪官污吏,也能讓他們心有顧忌,不敢肆意妄為。”

    “再者就是升官,畢竟沒有官員不想升官,而升官的唯一標準,就是政績,但朝廷循任制實施以後起,就是由朝廷說了算。”

    “同時,兒子提議,循任調動,從南到北,隨機調動,避免他們與朝中大臣勾結。”

    朱標又是思索片刻後,方才看向朱元璋道。

    “可!”

    對此,朱元璋想都沒想,便是點了點頭。

    “那這件事,便交由老大去辦吧。”

    頓了頓,朱元璋又是看向朱�開口道。

    “自然是交給老大,畢竟我的事已經夠多了。”

    朱�無所謂的擺了擺手。

    “只是.”

    話罷,朱�又是欲言又止的看向朱元璋。

    “說!”

    見狀,朱元璋當即翻了翻白眼道。

    “那我便直說了,朝廷實施循任制,那官員的俸祿,是不是也該漲漲了?”

    朱�想了想,便是開口道。

    “漲俸?不行!”

    聞言,朱元璋先是一愣,便是果斷擺手道︰“咱為他們制定的俸祿絕對夠用!”

    “夠用這話,您怎麼能說得出口?”

    “歷朝歷代以來,還有比我大明俸祿更低的?”

    “且不說別的,就說正七品的官員,年俸不過八十石,月俸更是只有六石過一一半。”

    “若是自己吃,還足以,但一大家子,怎麼辦,您算賬只算一張嘴啊!”

    “還有地方衙門中的胥吏,朝廷並不完全承擔他們的俸祿,那為了養家糊口,還不是得當地官員自掏腰包?”

    “那就六石多的月俸,他們就是不想貪,也不行啊!”

    “不然,這日子怎麼過?當官連飯都吃不起?那還當什麼官?”

    “當然,他們也可以不管,但不管了,這些地方衙門中的胥吏,還有誰願意為朝廷辦差?還有誰願意為府衙辦差?”

    對此,朱�更是沒好氣的看向朱元璋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99章︰賭,就是生死!賭不起,更是現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99章︰賭,就是生死!賭不起,更是現實!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