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

第91章︰為天下百姓,掘的就是士族豪紳的根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縱橫小秦王 本章︰第91章︰為天下百姓,掘的就是士族豪紳的根

    太子東宮,三兄弟許久不見,又是一番敘舊後,這才聊起了正事。

    “攤丁入畝實施以後,百姓的壓力,的確減輕了許多,但對于促進民生,還是沒有實質性的發展。”

    “畢竟百姓手中並無田畝,所以即便是實施攤丁入畝,也不過是不用交稅,但該吃不起飯,還是吃不起飯。”

    “再者就是清查江南,朝廷的大力整治之下,將田畝收為了官田,但許多百姓也因此喪失了生計。”

    朱標看向朱�連聲嘆氣道。

    朝廷注重民生,這自然是好事,可百姓手中田畝並不多,大多數的百姓,手中依舊無田。

    而想要活命,就必須作為佃戶,附庸江南士族,才能取得一份活命的口糧。

    但是現在,大多士族被朝廷所滅,田畝收為官田,百姓又是沒了生計的口糧。

    對此,別說是朱標,就是朱元璋也是極為的頭疼,但總得拿個主意出來。

    那就不能將百姓招為佃戶?

    其實朱元璋與朱標都想過,但這與士族豪紳有什麼區別?

    朝廷開始壓榨百姓?而這要是傳出去,大明王朝的威嚴何存?

    那既然作為佃戶不行,就把收回的田畝,分給百姓,也不行?

    的確不行,因為只能解一時之急,而若是遇上大災之年,百姓還是得賣田求生。

    而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雖然對這些士族豪紳有所限制,但他們也不是完全滅絕了。

    要是細細想來,也能明白,哪怕是手中田畝越多,賦稅越高,可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畢竟田畝就在那里,而且每年都會有糧食產出,所以在大災之年,大肆低價購買田畝,他們也能干得出。

    那朝廷將田畝分給百姓,最終還是要落在士族豪紳的手中,那又何必?

    再者,就是老朱窮苦了半輩子,一下子見到了這麼多田畝,眼楮都直了,讓他分出去,他還真有點舍不得。

    所以必須取個折中的辦法,既能讓百姓有個活路,也不能再讓士族做大,更不能讓朝廷蒙受巨大損失。

    “其實不難,將官田租給百姓,讓他們去耕種,而官田名義上,還是屬于朝廷,所以自然不用繳納賦稅。”

    “至于這租子,大豐之年,一畝取一成,而大災之年,則一畝取半成,或者分文不取。”

    “而這便是滄海取一粟,不僅可以富國,更可以強民,也能彰顯我大明之胸襟。”

    對此,朱�則是看向朱標,開口笑道。

    “這的確是不錯,可百姓不還是佃戶?”

    朱標聞言,先是點了點頭,但又是搖了搖頭道︰“畢竟百姓手中始終無田。”

    “你怎麼那麼刻板?”

    “怎麼就不能想想?”

    “佃戶之所以被稱為佃戶,便是手中無田畝,只能依附別家,才能換取一條活路。”

    “那既然可以依靠別家,為何不能依靠王朝?”

    “更何況,朝廷收納的租子,只取一成即可。”

    “而這對于百姓,難道不是天大的恩德?”

    “這般說吧,朝廷給予耕田,可以大大提升佃戶的地位,那即便是士族想招納佃戶,也得按照朝廷的標準來招納。”

    “畢竟百姓又不傻,而且哪個給的更多,一目了然。”

    “再者,若是遇上大災之年,朝廷可以酌情收取租子,這更是可以保障百姓的活路。”

    朱�又是白了一眼朱標,方才繼續道。

    “當然,我也明白你在擔心什麼?”

    “若是耕田不種,就會荒廢,而士族豪紳家中沒有佃戶,田畝會荒廢,更不可能繳納的起賦稅,那這對于朝廷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但這跟朝廷有什麼關系?他們死不死,他們活不活,關我們屁事?”

    “還是那句話,如果繳納不起賦稅,朝廷有權收回田畝,當然,也不會白白收回,給一筆銀子,以安其心。”

    “而且照此盤,朝廷可以越做越大,但只是針對士族豪紳,可對于百姓而言,有益無害。”

    頓了頓,朱�又是冷笑一聲道。

    他此舉,就是為了掘了士族豪紳的根,讓他們不能繼續壓榨百姓,而且還不能有絲毫的怨言。

    畢竟老話說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可盡得民心的大明,何懼這些士族豪紳?

    要是士族豪紳想造反,那就造反吧,且不說大明,你就看看這天下的百姓,答不答應?

    “如此一來,朝廷就能掌控這天下的所有田畝。”

    朱標的眼中,也是閃過一抹精芒道。

    “嗯,畢竟以存的田畝,還有滯留于士族手中的田畝,都可以收回來。”

    “而且田畝對于百姓,就是賴以生存的根本,所以拋開耕種的時間,百姓還會開墾荒地。”

    “這樣一來,大明的田畝,只會越來越多,那攤丁入畝,依舊有用。”

    朱�又是笑著點了點頭。

    華夏自古以來的執念,就是腳下的這片大地,以及賴以生存的糧食,所以沒有握在手上,就不算是自己的。

    那有了活路的百姓,就會更加賣力的開墾荒地,而日後即便是朝廷收回了官田,他們依舊可以有地可種,這便足矣。

    “可要是田畝開墾的越多,官田無人可種,那又當如何?”

    朱標想了想,又是問道。

    “糧食富足的情況下,帶來的就是人口大爆炸,所以�玫妒揣瑐荈芤颿陬楊5V!br />
    “而且就算真到了那一日,那我大明糧食之富足,百姓所追求的,也就不僅僅是糧食了。”

    對此,朱�還是擺手笑道。

    “什麼意思?”

    朱標沒听明白。

    “我問你,如果你是百姓,家中糧食富足,且年年有余,吃得飽,穿的暖,你還想干嗎?”

    朱�想了想,反問道。

    “吃肉?”

    朱標試探性的詢問道。

    “沒錯,畢竟哪家不想自家的餐桌上,可以擺上一盤肉,可應該怎麼去換取這盤肉?”

    朱�點了點頭,還是問道。

    “交易。”

    朱標想都沒想道。

    “怎麼交易?”

    朱�的嘴角升起笑容。

    “用多余的糧食換銀子。”

    朱標仍是想都沒想。

    “嗯,保證一家人一年的口糧,又或者兩年的口糧,至于剩下的糧食,就可以用來賣,從而改善一家的生活。”

    “而且到了那個時候,百姓追求的就不僅僅是肉了,而是更多,這樣也會促進我大明的欣欣向榮。”

    朱�拍了拍朱標的肩膀。

    “但你有沒有想過,糧食一旦過多,會不會造成谷賤傷農?”

    朱標當然明白朱�的意思,但還是搖了搖頭道。

    這話的確沒錯,市面上的糧食過多,肯定會造成價格暴跌,那對于耕種的農民,太傷了。

    “第一,統一規定糧價,就可以避免谷賤傷農。”

    “第二,朝廷開闢官方交易市場,對外貿易。”

    “第三,朝廷也可以回收糧食,用作儲備糧倉。”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保障百姓的利益,更是可以加速經濟的發展,穩定壯大我大明。”

    朱�又是豎起三根手指,方才看向朱標道。

    “大型貿易市場,對外貿易?”

    朱標微微一愣,便是陷入了沉思。

    “簡單點的意思,就是互利互惠。”

    “但現在不允許私下交易,只能通過朝廷來交易,還要規定出口數目。”

    “並且不能直接用銀子來交易,而是兌換大明寶鈔,用大明寶鈔來交易。”

    “至于反對,或者私下交易者,直接重罪論處。”

    朱�看向思索的朱標,開口解釋道。

    “那商稅就不能是三十稅一了。”

    朱標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

    “當然不能三十稅一,肯定要規劃商稅。”

    “畢竟我們又不是做慈善。”

    朱�翻了翻白眼道。

    “這些還不著急,至于官田,可以依照你的意思,但耕種的種子,農具,以及糧食沒有產出之前,百姓的口糧,大明應該怎麼辦,總不可能,全部由朝廷出吧?”

    思索良久後,朱標便是搖了搖頭,畢竟太過于遙遠,而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百姓所需。

    畢竟此時的大明,雖然已經富裕了許多,但面對一國之百姓所需,大明也還負擔不起。

    “我說這些只是想告訴你富民強國的大方向。”

    “至于你所說的問題,也不難。”

    朱�看向朱標,依舊笑著開口道。

    “別賣關子。”

    朱標頓時白了一眼朱�。

    “朝廷可以以借債的名義,借給百姓。”

    “我將其稱為、無息貸款。”

    “顧名思義,就是只收回朝廷本金的借債,而只要是百姓,凡符合資質者,都可以申請無息借債。”

    “而朝廷將糧食種子、農具、還有糧食,以借債的方式,發給百姓。”

    “之後規定時間,讓百姓將本金歸還。”

    “當然,為了減輕百姓壓力,無息借債,也可以分期還清借債,至于時間,一年往上、三年往下。”

    朱�這才看向朱標,將後世的無息貸款,緩緩道出。

    “至于朝廷拿不拿的出來?”

    “關于這一點,你只管放心。”

    “要是朝廷拿不出,我會傳信太原為朝廷調度,反正支撐北方大局,足以。”

    頓了頓,朱�又是開口道。

    “好主意。”

    朱標聞言,眼前也是一亮。

    無息貸款,既可以讓朝廷避免損失,也能讓百姓有所依仗。

    再以朝廷現在的儲備,也足以應對南方大局,至于北方,則是交給朱�的太原,那的確是可以進入到一個平穩的過渡期。

    而只要能進入這個過渡期,還有就是不遇上大災之年,大明的百姓,的確可以一把翻身。

    “走吧,去坤寧宮。”

    話罷,朱標便是一把拉起朱�的手,朱棣緊隨其後。

    朱�︰“.”

    只不過,朱�與朱標,還有朱棣剛一踏進坤寧宮,便看見一臉怒容的朱元璋,還有站在一旁的沐英,便是眼中一喜道︰“大哥!”

    沐英!

    朱元璋與馬皇後的養子,不管是從何等層面來講,沐英都是朱�三兄弟的大哥。

    “太子殿下,晉王殿下,燕王殿下。”

    沐英也不敢遲疑,便是連忙行禮道。

    “大哥,坤寧宮,都是自家人,就別多禮了。”

    朱標連忙上前托住正欲行禮的沐英,方才搖了搖頭。

    “沒錯,這里沒有殿下,只有兄弟。”

    朱�也是走上前,攬住沐英的肩膀笑道。

    “爹,您該不會是因為兒子先去見的三哥跟大哥,生氣了吧?”

    至于朱棣,則是看向一臉怒容的朱元璋,小心翼翼的詢問道。

    畢竟,朱棣一回京,便是直接去了晉王府,然後又是跟朱�去了太子東宮後,方才來的坤寧宮。

    所以朱棣才以為,朱元璋因為這個事生氣。

    “臭小子,別給你臉上貼金了。”

    馬皇後倒是白了一眼朱棣,方才意味深長的開口道︰“是有人招惹你爹了。”

    聞言,朱棣頓時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

    “若是重罪,那殺了便是,至于生氣麼?”

    至于朱�則是拉著沐英坐在了桌前,這才擺了擺手。

    “說得容易,你去殺?”

    朱元璋倒是瞥向朱�,沒好氣道。

    “我殺便我殺。”

    朱�仍是不在意的擺了擺手。

    能讓朱元璋這般生氣,無非就是那群淮西叔伯有惹出了禍。

    “英兒,告訴你弟弟,這個人,他怎麼殺?”

    對此,朱元璋的眼中閃過冷笑之色,方才開口道。

    “額晉.老三,工部營造司主事馬南山,外號馬三刀,承建經學館。”

    “但卻縱容屬下偷工減料,以次充優,從中貪污自肥。”

    “大約有五分之一左右的木料石材,都被馬南山倒賣了。”

    沐英的眼中閃過一抹無奈,便是看向朱�嘆了口氣道。

    馬南山,外號馬三刀。

    早年便是跟隨在朱元璋的身邊,一路南征北戰,雖然功不及封爵,但也是淮西老將。

    特別是對決陳友諒,馬三刀的兩個兒子,都是死在了戰場。

    還有至正二十七年,沐英領兵出征,這馬三刀還在沐英帳下听用過。

    所以馬三刀也在開國功臣之列,更是為了大明天下斷子絕孫,這你讓朱元璋怎麼殺?

    “呃呃.”

    此言一出,不僅是朱�,就連朱標與朱棣都是瞪大了眼楮。

    這個馬南山,他們當然認識。

    “你怎麼殺?”

    朱元璋又是瞥向朱�,眼中閃過一抹玩味之色。

    “他承認了麼?”

    可面對朱元璋的玩味之色,朱�並未理會,反而是依舊看向沐英問道。

    “人還未到,但爹已經派人去傳旨了。”

    沐英搖了搖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91章︰為天下百姓,掘的就是士族豪紳的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第91章︰為天下百姓,掘的就是士族豪紳的根並對大明︰爹,論治國,你真不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