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唐偉東清醒了過來,老唐家所有人的心,也終于放回肚子里了。
    見唐偉東沒有了大礙,唐建國找了個機會,跟唐偉東商量道“東子,我跟你媽出來這都快十天了,當時走的急,也沒跟家里人說聲。”
    “你現在也沒什麼大問題了,我想和你媽回家一趟,露個面,也免得大家擔心,你看怎麼樣?”
    唐偉東對此也表示了理解,于是就說道“我的事讓你們跟著操心了,爸,你們年紀大了,也別在這里跟著熬了,你和我媽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去吧。”
    唐建國嘆了口氣說道“唉,我是說,我回去之後別人要是問起來,我應該怎麼說?”
    這倒是個問題,村里的“情報中心”可不是擺設,一旦唐偉東住院的消息傳出去,那用不了多久,七大姑八大姨就該登門探望了。
    然後,估計全世界很快就該知道了,……
    因此,唐偉東想了想後,干脆對唐建國說道“別人要是問你們這幾天去哪了,實在不行你們就說想孫子孫女了,出國去看孩子了。”
    “這,不大好吧,當時小李可是被救護車拉來醫院的,然後我們說這個時候出國去看孩子了,別人會咋想?小李娘家會咋想?”唐建國遲疑著說道。
    “那你們就說,李葉動了胎氣,你們這幾天在醫院陪著她了!”
    “可河東醫院現在不是封閉著嗎?”
    不行,臥槽,頭疼,唐偉東又開始覺得頭疼了。
    于是他干脆擺爛道“算了,什麼理由你和我媽自己去想吧,只要別把我住院的消息傳出去就行。”
    “爸,我跟你說的是認真的,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我呢,估計你們回去之後,肯定會有人向你們打探我的消息的,你們可得堅持住咯,千萬不能說漏嘴了。”
    “嗯,這個我知道,最近也有人給我們打電話來著,我們只是說你最近沒回家,也沒給家里打電話,我們也不知道你去哪兒了,……”
    “對,你們這樣說就行!”
    “好吧”,唐建國想了想,忽然沖著外面看了一眼,然後小聲的對唐偉東說道“東子,因為你的事,這次孩子們和他們的媽,可是全來了。”
    “雖說外人不知道她們跟你的關系,但咱自家人可不能裝作不知道,你看,既然大家都來了,那是不是就讓她們回家看看,認認親?”
    “算了吧”,唐偉東連想都沒想的直接拒絕道“這個時候帶她們回家不合適,她們要是在咱家一露面,那不等于不打自招,明擺著她們是沖我來的嗎?那我的消息還保密個六啊?”
    唐建國猶豫了一下,還是皺著眉頭說道“可這都到了家門口了,要不是不讓她們回去認認家門,人家會不會多想?人家心里能舒服?”
    “東子,咱有了錢,可不能缺了良心啊,人家都是給你生了孩子的,……”
    呃,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咋就跟良心扯上關系了呢?
    看著親爹下意識又開始撫摸皮帶的手,唐偉東考慮了一會兒,只能無奈的說道“好吧,回去就回去吧,不過不是現在。”
    “等我恢復的差不多了,消息可以公開後,到時候我再帶著她們所有人一起回家,你看行嗎?”
    唐建國沉吟了片刻,這才點點頭道“嗯,行吧,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來吧!”
    可能是擔心唐偉東敷衍他,唐建國出去之後,直接就把唐偉東剛才說的話,對那群兒媳婦們重復了一遍。
    先給他坐實了,就不怕唐偉東再反悔了。
    唐偉東被自己老爹的騷操作,給搞得是哭笑不得,但那些還沒有進過老唐家門的兒媳婦們,在听到公爹的話後,卻是異常的開心。
    雖說已經給老唐家生了孩子,但沒進過老唐家的門,總感覺名不正言不順,就跟個外室似的。
    進了老唐家的門,那就代表老唐家接納了她們,就代表她們有了一個“合禮”的身份,你說她們能不高興嘛。
    只有普通人才不在乎這些東西呢,越是豪門大族,越是看重“禮法”、看重“規矩”,國內外概莫如是,——暴發戶不算!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梁女士生了三個兒子,都進不了老李家的大門;鄧麗君要進豪門,先要答應一大堆限制“條約”;朱女士進了胡家的門,就不能再拋頭露面,……
    唐建國和陳秀娥,暫時先回家了,唐偉東的那些女朋友們和孩子們,依舊留在醫院輪流照顧他。
    至于說她們的工作,和孩子們的上學,難道還比唐偉東更重要嗎?
    哪怕她們不工作,孩子們不在學校讀書,只要有唐偉東在,還擔心她們會失去生計、或者降低生活質量嗎?
    由于還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的行動,唐偉東除了在老婆和護士的攙扶下,短時間活動活動之外,大多數時間,都還是在床上躺著的。
    吃飯有人喂,屎尿有人接,每天還有人幫著擦洗身體,真正過上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神仙日子,……
    唐偉東每天除了听工作匯報,就只能靠著讀書、看報、看電視,來打發無聊的恢復時間。
    別說,有時候書讀多了,也會在書中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比如,唐偉東在讀史的時候,赫然發現,原來曾經的漢魏古都許昌,竟然還是魯村的,是後來豫村那邊拿瑯琊的費縣,換過去的。
    ——許昌原來歸屬于魯國,魯村簡稱魯,四舍五入,許昌就是魯村的,沒毛病!
    有史為證,左傳中記載,“鄭伯以泰山之  易許田”,泰山之  ,就是費縣,許田就是現在的許昌。
    許田,是當年周天子賜給魯國的“朝宿邑”,也就是相當于現在的“駐京辦”,魯國去朝覲周天子,和祭祀自己祖宗周公的時候,就在許田落腳。
    所以說,許田就是魯國在豫村的一塊兒飛地。
    而“泰山之  ”的費縣,是周天子賜給鄭國的“湯沐邑”,就是鄭國去祭祀泰山時候的落腳地。
    費縣離著豫村也不近,所以說也是鄭國的一塊兒飛地。
    就這麼兩塊兒飛地,後來鄭國和魯國一合計,干脆換了得了,這才有了後來的豫村許都和魯村的費縣。
    ——個人深度懷疑,當時鄭國是用“強”了的,要不然魯國怎麼會把祭祀自己祖宗周公的地方,給了鄭國呢。
    這是有證據的,鄭莊公在要求交換土地的時候,用的理由是,“我鄭國替你祭祀你祖宗周公,你魯國替我祭祀泰山”。
    你听听,你听听,說的這還是人話嗎?
    人家的祖宗,用得著你去替人家祭祀了?
    誰要是敢說,去替唐偉東祭祀老唐家的祖宗,信不信唐老板上去就是一個大逼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