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東這次要做的事,同時也是那些國際資本對花家的又一次圍獵。
    十五家國際金融巨頭,在倫銅市場上聯手做局,給花家挖了一個天坑,除了要坑花家的錢之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將花家趕下大宗商品交易的餐桌。
    只讓花家做為一個“食物”存在,這樣他們在以後才可以對花家,予取予求、生殺予奪,讓花家成為資本圈養的一只羊,……
    進入新世紀之後,花家在各方面都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高速發展,同樣的,在發展過程中對于各種的資源,也開啟了近乎永遠都“吃不飽”的饕餮模式。
    比如說,銅!
    花家一向卻是缺銅的,幾千年來就沒夠用過,現在更是對銅“饑渴難耐”,需要對外進口大量的銅,來滿足自身的需求。
    因此,千禧年之後,花家很快就超越了漂亮國,成為了全藍星的第一大銅進口國。
    只是,貌似進口多少,永遠都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
    而國際資本恰恰也看中了這一點,于是就在國際期貨市場上,從零壹年開始,就不斷的花家需求做為炒作題材,來拉抬銅價、做多銅價,刻意的推高國際市場的銅價。
    這樣一來,就使得花家的采購銅產品的成本,急劇的增加。
    花家也曾嘗試著跟那些國際炒家們講道理,希望他們不要哄抬銅價,奈何人家不听啊,反而還越發的變本加厲。
    最後花家也無奈了,只能秉承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國儲部門也去倫銅交易所開設了賬戶,跟著那些國際資本巨頭,一起做多銅期貨,開始了套期保值的期貨交易。
    花家這樣做的目的,原本是希望能從做多銅期貨交易中賺點錢,然後鎖定銅的采購成本,這樣就不用擔心銅價過高的問題了。
    因為可以利用銅期貨上漲的盈利,來抵消銅現貨采購的成本,這麼一平攤,銅價不就下來了嘛。
    這個看上去貌似完美的操作,結果卻沒成想,最後差點把自己給玩死!
    而負責這個交易的,就是劉奇兵,他彼時的身份是國儲進出口部門的副處長、處長,他也是國儲部門調節中心授權的、唯一擁有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開立交易賬戶的、進行交易資格的下單人。
    劉奇兵從武大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國儲部門工作,玖伍年的時候,去倫敦金屬交易所實習了半年。
    ——有時候想想董小姐說的話,也挺有道理的,海龜里面有壞人啊,而且還不太好分辨。
    玖柒年的時候,國儲部門同意劉奇兵所在國儲調解中心,在倫敦金屬交易所開設賬戶,進行套期保值業務,而負責這一塊兒的,就是有著“倫敦金屬交易所工作經驗的劉奇兵”。
    從玖玖年到零肆年,這五年的時間里,劉奇兵通過做多銅期貨,為國儲部門賺回來了1.89億元。
    由于業績突出,其本人也是一路高升,在花家被國際資本巨頭們逼債之前,他已經坐到了國儲部門調節中心主任的位置,級別正處!
    國儲部門在國際市場上進行銅交易,賺錢是其次,主要還是為了購買銅。
    所以,一開始劉奇兵還挺听話,只是按照相關部門的指示,在倫銅市場上進行做多。
    一方面是從住友和濱中泰男的事件之後,國際銅價已經再次回落到了低位,再一個就是花家對于銅的需求大量增加。
    需求量的增長,必然就會帶動銅價的走高,因此,只要做多,幾乎就是肯定會賺錢的。
    事實也正是如此,在劉奇兵負責交易的這幾年里,國際銅價從一千多美元,一路上升到了三千多美元,在這波銅期貨的大牛市里,劉奇兵總共為國儲部門賺了七個多億。
    國儲部門也從中賺到了錢,劉奇兵本人也平穩升遷,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的和諧,……
    卻不知,這只是那些國際資本,為了給花家挖坑,而給了花家國儲部門的一點甜頭。
    要釣魚,總得下的餌吧,俗話說,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媳婦套不住流氓,……
    劉奇兵的這些“盈利”,就是人家為了套他,而下的誘餌!
    鑒于劉奇兵在國際期貨交易市場上的“出色”表現,國際輿論開始對其瘋狂吹捧,甚至將其稱作“全球最好的銅交易員”。
    然後,劉奇兵還就當真了,開始有點飄了,他認為自己的技術分析和交易能力,真的已經獨步全球了。
    他已經不滿足于套期保值的相關業務,在某些人的誘惑和推動下,他開始嘗試“非套期保值業務”。
    說句人話就是,他已經不滿足僅僅為了平抑銅采購成本而做多期貨了,他想玩金融,他想從期貨上賺錢,他想從期貨上賺大錢。
    玩期貨就是賭博,想從期貨上賺大錢,也就代表著,其中的風險將會無限擴大!
    起先,劉奇兵還是“相對保守”的,他先在倫銅市場上做多銅期貨,同時又在海市證交所,做空銅期貨。
    因為海市證交所的銅價,一直要比倫銅交易所的要高出不少,他可以通過在倫銅和海銅兩個市場上的操作,來賺取其中的差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個操作,用個專業術語在說,就叫做“正向套利”,用人話來講就是,低買高賣,從中賺個差價。
    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是,當期貨和現貨價格不一致時,哪個價格高賣出哪個,然後再用價格低的那個,去平價格高的那個倉。
    簡單打個比方,如果倫銅市場的銅價是3000美元一噸,海市市場的價格是3200美元一噸,期間的手續費是100美元。
    那麼劉奇兵就可以在倫銅交割到期後,以3000美元的價格拿到現貨,然後再去海市交易所以3200美元的價格出售。
    就算刨除中間那100美元的手續費,劉奇兵依然還可以為國儲部門賺到每噸100美元的利潤!
    如此一來,就奇兵既可以在倫銅市場低買高賣期貨合約,又可以在海市市場上出售大量的現貨銅,這同樣可以起到滿足花家銅需求的目的。
    這一招兒,玩兒的不可謂不精妙。
    他之所以能如此的玩兒,就是建立在花家對銅無盡的需求上面,因為他不管弄回多少銅來,花家的市場都能給他消化掉。
    還有就是,這樣的玩法,同樣是建立在了交易的壟斷上,因為除了國儲部門和他,其他是沒有資格去倫銅市場進行交易的。
    就算可以去交易,那些人的銅也沒法光明正大的弄回花家市場來。
    對,就是國儲能玩,其他人不能玩,這就是規則,玩不起,那就別玩兒啊,不服又能怎麼著?
    喜歡重生成為超級財閥請大家收藏︰()重生成為超級財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