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排序,也是以“血脈”關系的遠近來排的。——嗣出、過繼的孩子,同樣算是親生的。
    一般來說,出了五服,就不用再“服喪”了。
    不過,像老唐家這樣的“小門小戶”,由于族人本來就少,所以即便是出了五服,大家也依舊互相當做“至親”。
    ——在以前,這叫“抱團取暖”,是為了不受人家欺負的選擇。
    因此,在這一次為大奶奶守靈的人中,有些論起來早已經跟唐繼良,是出了五服的關系了,但他們仍然以近親子佷的身份,來為老太太的盡孝的。
    不管如何,這樣看起來,至少顯得,人多!
    “血脈”這種東西,說有用,是真有用,比如可以增加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可以讓大家抱團取暖,爭取更多的利益。
    但有時候,說沒用,其實也沒啥大用。
    詩聖杜甫,這位大家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位杜子美,竟然是大唐開國皇帝李淵,以及太宗李世民的直系血親呢?
    而且他身上的、大唐李家的血脈,甚至比起老李家本家的那些後代來說,相對還要更高、更純一些!
    簡單扒一下吧,杜甫奶奶的爺爺,是李世民的第十子,紀王李慎。
    杜甫奶奶的外婆,是李世民的閨女臨川公主李孟姜。
    也就是說,杜甫奶奶的父親是紀王李慎的兒子,是李世民的孫子,是李淵的重孫。
    杜甫奶奶的母親,則是臨川公主李孟姜的閨女,是李世民的外孫女。
    杜甫奶奶的父母,就是姑舅表親!
    而紀王李慎和臨川公主李孟姜,則是李世民和韋貴妃所生的,同父同母的親姐弟。
    杜甫爺爺的外婆,則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的兄弟,舒王李元名的親閨女。
    簡單來說就是,從李世民到杜甫,一共僅僅只有六輩兒人。
    但這一點都不妨礙,杜甫晚年饑寒交迫,貧病交加,……
    “舊唐書”,記載的是,杜甫又窮又病,死在了一條小船上。
    “新唐書”,記載的則是,杜甫十多天沒有進食,當地官員為其送上酒肉,結果因為久餓暴食,被一碗牛肉羹給撐死了。
    反正不管是怎麼死的,都改變不了杜甫晚年窘迫的境況,這還是在唐朝,他還是李唐皇室的親戚呢,更遑論是普通人家了。
    哦,對了,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預,還是司馬懿的女婿呢,也是花家歷史上,數千年以來,唯二既入文廟,又入武廟的名人!
    ——另外一個人是諸葛亮。
    不過杜預在唐朝就進入文廟和武廟了,諸葛亮則是在清朝雍正年間,才被“抬”進了文廟,貌似跟杜預比起來,還多有不如。
    再延伸一下,李世民、李隆基、楊堅、武襥瞴@畎住 釕桃   詈亍 鷗Α 拍痢く蹺 鵲鵲惱廡┤耍 暈く    意  意粒 涫刀際且患胰耍    br />
    夾在一群叔叔之間,跪在靈棚一側草墊上的唐偉東,看著擺在牌位上的遺照,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