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上郡最近的臨原軍城廳堂內踱步了半晌,蒙恬猛得停下腳步再次看向王離。
“此去行營覲見,你不但見著陛下,除了車隊拉了些臭魚,便再無其他異常?”
面對蒙恬的再次詢問,王離臉上露出一抹苦澀,“我雖立功心切,先前也與左相有了私誼,可覲見陛下這樣的大事,如何敢隨意編排。
陛下我是真切見著的,雖說離得有些遠,可身形與聲音那是沒半點差錯。
那十幾車臭魚,說是陛下乘舟泛海時特意命下令捕回來的。
其中更有一車是海中精怪大鮫之肉。”
仿佛知曉蒙恬還要問什麼,王離抬手撫在心口,神色變得凝重道“我與黃品縱是有了嫌隙,兩家也撇不淨干系。
我在雁門幾郡行事,也听上將軍之令。
傳言我拉攏人心,不敢說沒有一點這樣的心思。
但這也是出于我功勛不顯,擔心難以服眾。
且即為副將,又哪能不按武人听令行事。”
听了王離的話,蒙恬微微頷首。
話已經說得非常直白。
黃品與王離沒有在明面上撕破臉皮,在賺取財帛上,兩家更是牽扯極深。
眼下李斯並非完全信任王離。
最為現實的是,李斯也沒辦法幫王離助長軍中威望。
王離在此時沒必要與李斯勾連在一起。
如此一來,事情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黃品的預料已經大多應驗,按常理陛下應該已經崩殂。
但王離又親眼見到了陛下,且與之有所交談。
加之王離非是尋常邊將,在咸陽時時常能與陛下相見。
認錯或是听錯的可能非常小。
而這種矛盾,完全出乎了蒙恬的預料。
最主要的是,即便有十幾車臭氣燻天的臭魚這個疑點,心中還是生出了一絲希望。
只要嬴政還有一口氣在,大秦的內亂便可避免。
並且因為干系實在太大,這一絲希望在蒙恬的心頭扎根的愈發牢固。
漸漸的在思慮上也開始全圍繞著這一絲希望而展開。
蒙毅在受領嬴政之命回咸陽前,嬴政自己都說時日無多。
而蒙氏幾代為大秦效死力,馮去疾若不任右相,他就是阻擋李斯任右相的最大阻力。
行營突然改變路線且不通知他,恐怕就是出于這個緣由。
能出于這個緣由,又必然是陛下已經沒了決斷之力。
王離覲見時嬴政雖然有所回應,可卻都是嗯啊之類的應聲。
並沒有主動詢問,或是解釋為何行營突然改變路線。
想必是用猛藥強吊住嬴政的那口氣。
種種狀況直指的真相就是李斯打算趁他沒有伴在嬴政的最後時刻,將右相之位攥在手里,甚至是與他人聯手攫取最大的利益。
而唯有如此,才解釋的通眼下的矛盾。
一想到此,蒙恬心中生出一股極大的急迫之感。
他必須在嬴政泄了最後一口氣之前過去相見。
無關相位由誰擔任,就是要親自確定二世由誰繼位。
這樣遠比靠著猜測引起朝堂對立眼更穩妥,也能將迫在眉睫的內亂徹底熄掉。
但是他上將軍的身份,既是便利也是枷鎖。
沒有嬴政的詔令,擅自離開九原是重罪。
不過再想到之前為了斡旋,就已經決定先去行營。
且他與嬴政自少時相伴,又為了商議國祚之事,不會降罪于他。
所以最後的疑慮被蒙恬打消掉。
盤算了一下臨原城與陽周縣的距離,估摸著日夜兼程三日就能抵達,蒙毅猛得再次看向王離,“陛下染疾乃為大事,我得親自過去看看。
你明日一早就啟程趕回九原,暫且接手北地所有軍政之事。”
蒙恬的安排讓王離大驚失色,“將軍的意思是陛下……”
蒙恬目光有些復雜的對王離搖搖頭,“這些不是你現在該思慮的。”
略微停頓一下,蒙恬用力拍了拍王離的肩頭,“我知曉你沒壞心思,不然黃品根本沒有冒頭的機會。
你只是想證明不比你阿翁與大父差,想讓王家長興。
有好勝之心與這樣的心思其實並非不好。
軍武之人若是沒這樣的心思,哪能打勝仗。
但是切莫著急,你的年歲尚輕,而且領兵的本事並不差。
那幾郡被你治理得極佳就是證明。
只要能穩得住,軍功早晚會唾手可得。”
收回拍在王離肩頭上的大手,蒙恬苦笑著對王離勸慰道“最主要的是不要總想著與黃品去比。
他是那種生而知之的人,旁人再如何聰慧也難抵得上,並非你是庸才。”
說罷,蒙恬走回書案後坐下想了想,提筆寫了一封行文並且加蓋了上將軍印,遞給王離,“此次前去行營,恐怕一時半會兒回不來。
若有哪個裨將膽敢質疑你,可將這行文拍在哪個眼前。”
待王離接過行文,蒙恬再次叮囑道“種種緣由耽擱了入大漠追剿胡人。
使得那邊又開始蠢蠢欲動,這一年如何你比我知曉的更為清楚。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加之又有商隊傳來消息,說是那邊的賊首已經更替。
各部之間對新賊首言听計從。
估計入秋之後,胡人十有八九會大舉南下而來。
不過你也不用太過憂心。
之所以耽擱入大漠追剿,就是為了做足滅掉胡人的準備。
各郡的米糧已經足夠屯軍征調,不必再靠太倉調撥。
軍備上安登的倉庫里也堆得滿滿當當。
胡人若是膽敢來犯,你只管放手去打,不必有任何顧慮。
即便是生出各種謠言,只要沒有詔令傳來,該如何自救如何。”
仔細得叮囑過後,蒙恬對王離笑了笑,揮了兩手臂道“你我一正一副已經出了的有些久。
下去抓緊歇息,明日加緊趕回九原縣。”
待王離眼中滿是感激的行禮告別,蒙恬突然又想到既然嬴政還未崩殂,那便不能帶太多的屯軍過去。
不然極易引起誤會不說,李斯很有可能借此不讓他與嬴政相見。
而他能拖得起,嬴政則不能。
若是因此而耽擱的繼位大事,一切的安排便都白費。
所以蒙恬又立刻開口對王離補充道“此去行營畢竟是覲見陛下,我只帶兩屯短兵便可。
剩余的明日你一並帶回,該如何調派就如何調派。”
王離對這個安排並沒多想,也認為是應有之義。
待回到廨舍歇息了一夜,王離一早剛剛帶著自己的短兵準備與蒙恬留下的短兵匯合。
幾名行營的郎官突然迎頭趕來,邊壓低聲音說了來意,邊將裝著詔書的木盒放在了王離的手中。
喜歡榮耀大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榮耀大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