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年四月十三!
大夏朝會!
這是洪水退散後的第一個朝會,各地已把災情損失紛紛上報到了朝廷。
此時的大慶殿內,眾臣肅穆而立,一片壓抑。
內閣次輔李延儒立于文官之首,正手捧著一道奏折,朝御台龍椅上的林蕭高聲匯報
“至今,黃河決口之洪水肆虐月余,于近日終退去”
“此次洪災,波及兩省三十二州縣,沖毀房屋數以萬計,無數田地被淹,六十八萬余百姓受災,失蹤和死亡五萬余人,直接造成四十余萬百姓無家可歸,淪為難民!”
“其中,澶州和鄭州受災最為嚴重,境內大半地區被淹沒,尤其是鄭州!”
“洪水肆虐鄭州,沖毀漕渠三百余里,淤塞漕船上千艘,更是河陰倉都被淹沒,河陰倉各糧儲物資和漕船運載的漕糧或被沖毀、或被淹而霉變,共計一百五十余萬石糧食被毀!”
“此結果,直接造成中都糧荒,糧價動蕩,中都糧價日日攀升,到今日已攀至平時糧價的五倍!”
“目前,中都存糧僅夠中都百姓半月口糧,中都城內百姓已生恐慌,情況岌岌可危”
李延儒詳細地匯報著這次災情的匯總,說到最後的損失和結果時,其聲音盡管沉穩,亦是透著憂慮和沉重。
而其聲音落下之後,大殿內的眾臣好似早就知道了這樣的結果,並沒有人發出震驚之聲,只是殿內越發凝重和壓抑。
仿佛此刻有一座大山正壓在大慶殿內,壓在百官的心中。
而龍椅上的林蕭,此刻亦是緊皺著眉頭!
西運河被沖毀、河陰倉被淹,那意味著什麼?
運河是大夏的生命線,不僅是中都商業繁榮的保障,更是中都最重要的漕運河道,每年為中都輸送近八百萬石漕糧,乃中都命脈!
而河陰倉呢?于中都而言,亦是重要無比!
河陰倉位于西運河的上游,是大夏核心的漕糧中轉倉,大夏來自西邊地區和北方的漕糧,都會先運抵到這,然後再通過運河轉運到中都,可謂是中都的西北大糧倉!
這樣的地方被洪水沖毀、漕糧全部被毀,如此沉重的損失,其後果可想而知,直接就引起中都動蕩。
而中都一旦不穩,那整個大夏亦是不會穩定。
是以,這樣的後果,怎能不讓林蕭和朝廷震動?
這樣的損失,怎能不讓人心情沉重?
“內閣,對于災後的這些問題,你們可有什麼對策?”
壓抑的氣氛中,大慶殿內突然響起威嚴聲,龍椅上眉頭緊皺的林蕭,看向了台下的李延儒、夢浮生和朱璇璣三人。
三人聞聲,互相對視了一眼。
而後,李延儒出列,拱手回答
“啟奏陛下,內閣已草擬各項應對之策,還請陛下定奪!”
“如今洪水退去,目前最緊要的就是兩個問題,一是各受災州縣的賑災和災後重建,二是中都糧荒!”
“對于各受災州縣的賑災和災後重建事宜,內閣建議,以‘地方救濟地方且多救一’的方式進行援助!”
“即,把災區的援助任務,交給災區附近未受災的州縣,讓大夏各未受災州縣以‘多救一’的方式,分別負責災區的一州、或一縣的賑災和重建任務!”
“如此一來,面對中都如今糧荒、對災區鞭長莫及的情況,各災區也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以及不耽誤重建工作,並且中都也能減輕壓力。”
“更何況,‘以多救一’的方式,數個州縣救援災區的一州或一縣,也不會有太大壓力,何況我大夏去年風調雨順,再加上番薯的推廣,各地糧食收獲頗豐,大家同時勻出一些救濟一處,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李延儒詳細的講述著應對之策,說完賑災之法後,稍稍停頓了一下。
而他這對策一出,也讓殿內的百官頓時眼楮一亮。
不過下一刻,人群中就有一道質疑聲傳出
“李閣老,內閣此策確實是個賑災的好辦法,但執行起來怕是沒這麼容易吧?畢竟各州縣的糧食都是他們自己辛苦出來的,想要讓他們就這麼拿出去給別人,怕是沒多少人會願意”
“不錯!想要讓別人平白拿出東西給另一個人,怕是很難,各個未受災的州縣恐怕都會有很大意見!”
“可若是朝廷拿銀子購買各州縣的糧食,也不太可能,去年朝廷的財稅雖然大增,但國庫依舊空虛,根本撥不出這麼大一筆銀子”
緊隨第一個質疑聲,大慶殿內又多處響起了附和聲,大家皆是質疑。
听到這些聲音,李延儒也沒氣惱,而是笑著回過頭,掃視著一眾大臣,點了點頭
“諸位大人所言不錯,糧食畢竟是各州縣的,也是各州縣主官的政績,想要平白給別人,確實有些人會不樂意,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內閣給出的這些對策,並不是讓災區白拿各州縣的救濟,而是讓災區各州縣打下欠條,待到它們家園重建、糧食秋收之後,再返還給各救濟的州縣便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或者,讓它們記下此事,待那些救濟的州縣哪天需要被救濟時,再讓那些被救濟過的州縣也去救濟它們!”
“畢竟,天災人禍,誰沒有個困難的時候?大家互幫互助嘛!”
說罷,李延儒笑呵呵了起來。
而殿內百官一听到這話,眼楮越發亮了起來,就連那些提出了質疑的大臣,一時也變得沉默了。
看到這一幕。
御座台的龍椅上,始終看著眾臣討論的林蕭,頓時笑了,撫了撫手
“好好好,內閣用心了,這確實是個賑災的好辦法,照準!”
“傳朕旨意大夏各州縣按照內閣擬定策略對災區進行救濟幫扶,幫扶情況納入今年的官員考核,凡是圓滿完成幫扶任務的州縣,其主官今年考核為優,升遷優先!”
“望眾臣工盡心國事!”
聖旨下。
“臣等遵旨!”
大慶殿內山呼聲震蕩,一眾大臣的眼中不由得露出了艷羨。
拿州、縣里的東西幫扶別人,自己既沒有損失,還能獲得優先升遷的機會,這怎麼看都是大賺特賺的事。
這一刻,這大慶殿內的許多品級低的官員,都恨不得自己就是哪個州的主官。
畢竟一州主官是四品,要是再來個優先升遷的機會,那就要踏入三品行列了,真正的朝廷大員!
一個災後賑災和重建的難題,圓滿解決。
接著,龍椅上下完聖旨的林蕭,又神色收斂,遲疑地看向台下的李延儒,問出了最大的麻煩
“李愛卿,那中都糧荒之事,又如何解決?內閣是何對策?”
喜歡大夏守國人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夏守國人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