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藝術評論》用半版篇幅報道了這則消息,還配上了哈特尼克爾與馮•霍恩海姆夫人握手成交的照片,照片中,帕特西亞就站在馮•霍恩海姆夫人身後不遠處。
陳陽凝視著這張照片,心中涌起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有對成功的滿足,也有對這場心理博弈的回味。
他想起了在咖啡廳與哈特尼克爾的那場對話,每一個細節都在他的腦海中重現。那種運籌帷幄的感覺,讓他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哈特尼克爾教授看起來很滿意。”陳陽指著照片上笑容燦爛的哈特尼克爾,心中卻在思考著人性的復雜。
這位戰車國學者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華夏文物回歸的助推者,而他自己卻渾然不覺。陳陽感到一種微妙的勝利感,這是智慧與策略的勝利,是正義與邪惡較量中的完美勝利。
他知道,真正的高手往往讓對手在不知不覺中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
“他當然滿意!”耿老輕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用一件"贗品"換來了足以購買三件同等器物的價格,還保全了學術聲譽。”
耿老的心中涌起一種深深的諷刺感,同時也為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西方學者再怎麼研究,也難以真正理解華夏文物的精髓。這種文化的差異,恰恰成為了他們這次行動成功的關鍵因素。他想起了古人所說的“兵不厭詐”,在文物回歸的戰場上,智慧就是最好的武器。
戰車國會議廳內,空氣凝結著交鋒前的緊張,長桌盡頭兩國代表相對而坐。
巨大的落地窗外,柏林的街景像一幅色彩鮮明的油畫框,框住了室內這場即將展開的博弈。
午後陽光穿透玻璃,斜斜地鋪在桌面中央的那束鮮花上,花瓣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為這方寸之地添了一抹暖意,卻絲毫驅散不了談判桌上暗藏的鋒芒。
陳陽的目光不自覺地被吸引向坐在耿老對面的哈特尼克爾。
他今天身著一套深棕色西裝,剪裁合體,襯得他身形愈發挺拔。或許是為了彰顯正式,他的領帶打得一絲不苟,與昨日咖啡廳里的隨意判若兩人。
哈特尼克爾正襟危坐,雙手交疊放在桌面上,目光時不時掃過全場,直到與陳陽視線交匯。那一瞬間,他原本緊繃的嘴角微微松弛,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微笑,隨即輕輕頷首,像是某種無聲的致意。
然而同為談判對手的施密特部長卻全然不同的態度。他靠坐在高背椅上,雙臂交叉抱在胸前,眼神銳利得像鷹隼般掃視著對面的華夏代表團。
當陳陽的視線掠過哈特尼克爾轉向他時,施密特的眼神恰好與陳陽相遇,原本冷硬的面部線條更加緊繃,眼底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寒意。那眼神里包含的敵意與審視,顯然比哈特尼克爾的客套要尖銳得多。
“經過半個月的磋商,”耿老作為華夏代表團團長緩緩站起身,他的聲音在寬敞的會議廳內回響,帶著一種莊重而自豪的語調,“我們很高興與戰車國達成《文化遺產保護與合作框架協議》。”
掌聲如潮水般響起,會議廳內的每一個人都在為這歷史性的時刻鼓掌。
陳陽注意到,連一向嚴肅的施密特部長也在鼓掌,盡管他的表情仍然有些復雜。兩份用燙金字體印制的精美文本被鄭重地交換著,封面上華夏的龍紋和戰車國的雙頭鷹圖案交相輝映。
陳陽的目光落在協議第四條上,那行黑色的正楷字體在白紙上格外醒目雙方同意建立流失文物信息共享機制,共同打擊文物非法交易。他能感受到這幾個字背後蘊含的深遠意義。
這一條款的通過,不僅意味著今後華夏追索流失文物,將獲得戰車國的官方支持,更代表著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達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識。
陳陽想起了那些散落在歐洲各大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手中的華夏文物,或許它們真的有機會回家了。
“陳博士,”簽字儀式結束後,哈特尼克爾部長主動走到陳陽身邊,他的臉上帶著真誠的笑容,“我必須感謝您在青銅器鑒定方面的專業意見。”
他停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欣賞的光芒,“您是一位非常精明的商人,也是一位卓越的學者。我希望以後我們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陳陽謙虛地欠身回應“部長先生過獎了。”
他的語氣溫和而堅定,“華夏與歐洲的藝術文化各有千秋,正如今天簽署的協議所體現的那樣,只有互相學習、互相尊重,我們才能共同進步。”
“說得太好了!”哈特尼克爾熱情地伸出手,緊緊握住陳陽的手,“您的話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話"文化無國界,但文物有歸屬"。”
他湊近一些,壓低聲音說道,“我們希望明年,您能作為訪問學者再來柏林,我們的博物館里還有許多珍貴的東方藏品需要您的專業指導。”
不遠處,施密特部長正被一群來自各大媒體的記者圍在中央進行采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鎂光燈不斷閃爍,記者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當有記者詢問這次兩國文化合作計劃的具體內容時,施密特刻意提高了音量,似乎想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听到他的回答“藝術品收藏本來就沒有什麼國界之分,真正的藝術是屬于全人類的財富。”
他頓了頓,環視了一下四周,“我們戰車國與華夏的這次聯合,不僅促進了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更好交流,也為國際文物保護合作樹立了新的典範。當然”
他的語調變得更加謹慎,“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效果如何,我們還需要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進行深入的觀察和評估。”
陳陽听到施密特的話,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這位部長雖然表面上支持協議,但內心對于文物歸還問題仍有保留。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步已經邁出去了。
陳陽看到耿老正在和幾位戰車國的學者熱烈討論著什麼,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學者特有的興奮表情。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每個人的臉上,為這個歷史性的時刻鍍上了一層金輝。
哈特尼克爾走向窗邊,望著遠處柏林的天際線,轉身對陳陽說道“您知道嗎,陳博士?今天簽署的這份協議,或許會改變整個歐洲對于文物歸屬問題的看法。”
“今天兩國的合作,為世界文化交流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陳陽走到哈特尼克爾身邊,同樣望向窗外“部長先生,我相信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的。今天的協議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將紙面上的條款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您說得對,”哈特尼克爾點頭贊同,“不過我有信心,有了您這樣的專家參與,我們一定能夠把這個合作框架落到實處。”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記者走了過來,禮貌地問道“兩位先生,能否談談對今天協議簽署的看法?”
哈特尼克爾看了看陳陽,示意他先回答。陳陽思考了一下,緩緩開口“今天的協議代表著一種新的合作模式——”
“既尊重文物的歷史歸屬,又促進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我相信這種模式將會被更多國家所接受和采用。”
記者繼續追問“那麼對于具體的文物歸還問題,您有什麼看法?”
陳陽的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文物歸還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更是一個文化認同和歷史正義的問題。”
“我們需要用智慧和耐心來解決這些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
哈特尼克爾在一旁補充道“正如陳博士所說,我們需要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尋找既能保護文物又能促進文化交流的解決方案。”
會議廳內的交流還在繼續,但陳陽的心情已經完全放松下來。他知道,這次柏林之行的目標已經達成,甚至超出了最初的預期。那件青銅方 即將回到祖國,而更重要的是,一個全新的合作機制已經建立起來。
耿老走了過來,臉上的笑容比之前更加燦爛“陳陽,我剛才和幾位戰車國同行聊了聊,他們對我們的青銅器研究非常感興趣。看來這次合作真的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陳陽點頭回應“是的,耿老。我覺得這次的成功,不僅僅在于追回了一件文物,更在于我們證明了華夏學者,在國際文物保護領域的專業水準和話語權。”
會議廳內的掌聲再次響起,這次是為了慶祝協議的正式生效。陳陽環顧四周,看到每一張臉上都洋溢著滿意的笑容。他知道,今天將會成為華夏文物保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當天色漸晚,會議廳內的人群開始散去時,哈特尼克爾再次走到陳陽身邊“陳博士,今晚我們準備了一個小型的慶祝晚宴,希望您能參加。”
陳陽禮貌地回答“當然,我很榮幸能參加。”
陳陽在人群中輕輕側身,目光越過記者們的肩膀,與站在人群外的帕特西亞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那一瞬間,無形的電流在兩人之間傳遞,承載著只有他們知道的秘密。
這位羅勒比莊園的大小姐,今天穿著一身利落的深灰色褲裝,金發高高束起,露出優雅的天鵝頸,顯得干練而神秘。她的眼神中閃爍著某種勝利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揚,那種淡定從容的氣質讓她在一眾外交官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陳,”她優雅地穿過人群,腳步輕盈卻堅定,走到陳陽身邊時微微傾身,紅唇幾乎貼近他的耳畔,用只有兩人能听見的聲音輕柔地說道“貨物已經安排妥當。”
她的聲音如絲綢般滑過他的耳膜,帶著一絲歐洲貴族特有的優雅腔調。
陳陽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欣慰,心中那塊懸了半個月的大石終于緩緩落地。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肩膀上重擔卸下的輕松感。
他當然知道帕特西亞指的是那件珍貴的青銅方 ,已經通過復雜而隱秘的外交渠道,在層層保護下秘密運往華夏大使館的保險庫中。那件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國寶,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帕特西亞,”陳陽壓低聲音,眼神中滿含真誠和感激,“替我向夫人轉達最誠摯的謝意!”
他略微欠身,以示敬意,“沒有羅勒比莊園的鼎力相助,這件事絕不會進行得如此順利。你們承擔的風險,我永遠不會忘記。”
帕特西亞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她意味深長地笑了,那笑容如同暗夜中的月光,神秘而迷人“我姑姑說,這只是一個開始,陳博士。”
她的聲音中帶著某種預示未來的意味,“她已經著手在莊園百件華夏瓷器展的專門場地了,那里的光線、溫度、濕度都將按照最嚴格的博物館標準調節。”
“我們期待著您的展品清單。”
“另外,”帕特西亞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過一絲玩味,笑著斜睨了一眼陳陽,“我姑姑特地讓我轉告您一句話——”
說著,帕特西亞向陳陽眨了眨眼楮,“她說您是個非常精明的商人,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就在這時,安德森那高大的身影不知何時也悄然來到他們身邊,這位戰車國的漢子今天穿著正式的黑色西裝,但依然掩蓋不住他身上那種軍人特有的硬朗氣質。
他手臂上的傷口已經結痂,但疤痕依然清晰可見,如同勇氣的勛章。
“陳,我的朋友,”安德森伸出寬厚的大手,輕輕拍了拍陳陽的肩膀,力道適中卻充滿真摯的情感,“說真的,這麼快就要分別了,我心里還真有些不舍。”
他的藍眼楮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這些天我們一起經歷的那些事情,一起面對的危險,讓我覺得你不僅僅是個華夏來的學者,更像是我的兄弟。”
“你知道嗎,”安德森繼續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懷念,“下次你再來柏林的時候,我一定要帶你去真正地道的戰車國啤酒屋,那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老店,而不是那些專門坑游客的 tourist tr。”
“我要讓你嘗嘗真正的戰車國啤酒,听听真正的戰車國民謠。”
“一定,安德森。”陳陽笑著點頭答應,聲音中也帶著一絲不舍,“我也希望能再來柏林,再和你們一起喝酒聊天。”
他突然有些感慨,望向窗外的柏林街景,“說實話,這半個月雖然充滿了危險和挑戰,但也讓我收獲了珍貴的友誼。”
“是啊,”安德森深有感觸地點點頭,“這半個月我們一起在博物館的庫房里研究文物,一起並肩和佐藤那些家伙斗智斗勇,一起在深夜的咖啡廳里聊各國文化”
他的聲音漸漸低沉,“這些經歷讓我明白,友誼真的可以超越國界、超越語言、超越文化的差異。”
帕特西亞在一旁靜靜地听著兩人的對話,她的眼神中也閃過一絲溫暖。作為這次行動的重要參與者,她同樣經歷了那些緊張刺激的時刻,同樣感受到了這種跨越國界的深厚友情。
“你們說得對,”她輕聲插話道,“有些友誼,確實是在共同面對困難時建立起來的,那種在生死關頭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的感情,比任何外交辭令都要真實和珍貴。”
陳陽望著眼前這兩位來自異國他鄉的朋友,心中涌起一陣暖流。是的,這半個月的生死與共,讓他們之間建立了一種超越國界的友誼。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