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凝視片刻,心中已了然——這應是為康熙晚期所仿,成窯五彩的上乘佳作,無論是圖案設計還是工藝技法,都堪稱典範。
“這對杯子的造型很特別,”陳陽輕輕拿起其中一只,手指小心翼翼地托著杯底,生怕一絲不慎就損壞了這件珍寶。
他將杯子緩緩轉動,讓燈光從不同角度照射在杯壁上,展示給安德森和帕特西亞看,“你們看,杯子撇口,深腹,臥足,這種造型在康熙晚期極為流行,體現了當時追求穩重端莊的審美趣味,但最有趣的是這個底款。”
他小心翼翼地將杯子翻轉過來,動作輕柔得仿佛在撫摸新生兒的臉頰,露出底部那清晰的“大明成化年制”雙方框款,款識書寫工整,筆法遒勁有力。
“從杯子的器形來看,這撇口深腹的設計明顯是康熙時期的特征,胎質細膩潔白如羊脂,透光性極佳,釉色瑩潤如玉,五彩發色純正艷麗,這些都明確指向清康熙時期的官窯制品,但是這底款卻明明白白地寫著"大明成化年制"。”
“等等等等,”安德森眉頭緊鎖,眼中透出困惑的神色,他伸手指著杯子,聲音帶著明顯的疑惑,“陳,你剛才說這不是康熙時期的杯子嗎?”
“那為什麼底部會寫著明代的年款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陳陽輕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將杯子輕輕放到桌面上,“安德森,這就是華夏瓷器收藏中最有趣的現象之一——"寄托款"。”
“你看,康熙時期的瓷器工藝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當時盛行仿古之風,工匠們對前朝特別是明代成化、宣德等名窯推崇備至。”陳陽的聲音變得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他們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題寫前朝年款,這不是為了造假,而是出于對前輩工匠的敬意和對經典的致敬,就像現代藝術家會在作品上署名"致敬達芬奇"一樣。”
“而且”說著,陳陽的嘴角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聲音壓低了幾分,“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傳說,據坊間傳聞,康熙皇帝之所以很少在瓷器上印刻當朝年號,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原因——他認為瓷器易碎。”
帕特西亞好奇地問道“這和易碎有什麼關系呢?”
陳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你們想想,如果一件印著"大清康熙年制"的官窯瓷器不小心摔碎了,那在古代迷信的觀念中,意味著江山破碎!”
陳陽輕拍桌面,“在我們華夏在古代,皇帝的名字和年號都被認為具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征意義。”
“如果帶著官窯款的瓷器碎了,那就被認為是不祥之兆,預示著江山不保,國運衰微,這對于一個帝王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凶兆。”
帕特西亞在旁邊輕輕咬了一下嘴巴,藍色的眼楮里閃爍著困惑的光芒,“什麼是江山?”顯然這個詞匯對她來說很陌生。
陳陽呵呵一笑,放下手中的杯子,用手比劃了一個大大的圓圈,“你可以理解成一個朝代被推翻,皇帝的皇位不保。”
他頓了頓,看著帕特西亞困惑的表情,又補充道“就像你們西方的王朝更替一樣,只不過我們華夏更注重象征意義。”
“哦!我明白了!”帕特西亞的眼楮突然亮了起來,“就像英國的都鐸王朝被斯圖亞特王朝取代那樣?”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陳陽點點頭,“皇帝們相信萬物皆有靈性,瓷器作為皇家專用品,如果破碎了就預示著不吉利。”
帕特西亞听完陳陽的解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然後又好奇地問道“那為什麼其他皇帝會在瓷器上印上年號呢?難道他們不怕瓷器破碎嗎?”
陳陽輕笑一聲,“這只是康熙皇帝的個人習慣,”他將杯子重新拿在手里,對著燈光仔細端詳著,一邊跟帕特西亞解釋,“這並不是我們華夏每一位皇帝的想法。”
“比如說,”陳陽的聲音變得生動起來,“明朝的永樂皇帝,就很喜歡在瓷器上刻自己的年號,他認為這是彰顯皇威的方式。”
“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如此,他恨不得在每一件藝術品上都留下自己的印記。”
安德森在一旁忍不住插話“所以說,康熙皇帝算是比較低調的?”
“也不能這麼說,”陳陽擺擺手,“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華夏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自信來源于功績,而不是瓷器上的幾個字。”
帕特西亞眨眨眼楮,“那他為什麼要讓工匠寫明代的年款呢?”
“這就涉及到華夏文化中的"謙遜"理念了,”陳陽的語氣變得深沉,“康熙認為,真正的強者不需要時刻宣揚自己,反而應該向前輩致敬。”
“太有趣了!”帕特西亞拍了拍手,“你們華夏的皇帝真的很有哲學思想!”
“確實如此,”陳陽微笑道,“我們繼續來說杯子,”他將杯子在手里慢慢轉著,讓光線從不同角度照射杯身,“你們來看,這對杯的五彩技法、墨彩勾邊再填色的工藝,都是康熙時期的典型特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安德森湊近觀察,“這些顏色看起來特別鮮艷,是用什麼材料制作的?”
“主要是釉上彩,”陳陽耐心解釋,“工匠們先用墨彩勾勒輪廓,然後用紅、綠、黃、紫等顏色填充,最後入窯二次燒制。”
他指向杯身上的紋飾“看這些枇杷瑞果紋,筆觸細膩生動,每一片葉子都栩栩如生,花苞含羞待放,仿佛隨時都會綻開,粉蝶翩躚環繞,好像真的在花間飛舞。”
“我甚至能感受到微風輕拂的感覺,”帕特西亞輕聲說道,“這些蝴蝶的翅膀上還有細微的紋路!”
“沒錯,”陳陽贊許地點頭,“康熙時期的工匠技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們能在如此小的杯身上繪制如此精細的圖案。”
“這種構圖清雅柔和,意境深遠,與真正的成化五彩風格迥異。”陳陽繼續分析道,“成化五彩更多強調簡潔明快,而康熙時期則追求繁復精美。”
“你們看這胎骨,”陳陽將杯子舉到燈光下,“如此細膩輕薄,幾乎透明,釉質瑩潤如脂,觸手溫潤,完全符合康熙仿成化的特點。”
安德森小心翼翼地接過杯子,“重量確實很輕,但又不會讓人擔心它會破碎。”
“這就是官窯的精妙之處,”陳陽說道,“既要追求輕薄,又要保證結實耐用。”
帕特西亞好奇地問“那當時的工匠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這需要對火候的精準控制,”陳陽解釋,“溫度高一度,胎體就會變形;低一度,又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听起來像是在做精密的化學實驗,”安德森感慨道。
“可以這麼理解,”陳陽笑道,“華夏的制瓷工藝本身就是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說著,陳陽輕輕拍了一下大腿,“綜合上面的特點來看,這就是一件康熙年間,按照成化時期仿燒的瓷器。”
帕特西亞听陳陽解釋完,若有所思“所以鑒定華夏瓷器不能只看底款?”
“是的。”陳陽最後總結道,將杯子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盒子里,“這並不是一對成化年間的官窯,而是康熙年間工匠們向前朝致敬的精美作品,不要看它是仿燒的,但它們同樣珍貴,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更具收藏價值。”
“因為它們不僅代表了康熙時期的最高工藝水準,”陳陽的聲音里充滿了敬意,“更承載著一個時代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陳陽微笑著點頭,眼中閃爍著專業的光芒,“鑒定華夏瓷器,不單單看一點。”
“我們要綜合考量胎釉、造型、紋飾、工藝等多方面因素。這就像醫生看病一樣,不能只看一個癥狀就下結論。”
“比如說這對杯子,雖然寫的是成化款,如果你們用儀器給它做鑒定,”陳陽輕輕呼吸了一口氣,似乎在組織語言,“鑒定出來的時間,一定與成化年,也就是 1465 年至 1487 年不符合。”
“現代科技檢測會告訴你,這件瓷器的胎土成分、燒制溫度、釉料配方都不是明代成化時期的特征,”陳陽的語氣變得更加嚴肅,“熱釋光測年法會顯示它的最後燒制時間在康熙年間。”
“x 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會檢測出釉料中的化學元素比例與康熙時期相符,而不是成化時期的配方。”
“拉曼光譜檢測會發現釉面的分子結構特征也是康熙時期的工藝痕跡。”
“甚至連胎土的顯微結構分析都會表明,這些原料來自康熙時期景德鎮的特定礦脈。”
“所以你看,”陳陽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現代儀器檢測的結果會完全"否定"成化款的真實性。”
“如果是不懂行的收藏家,看到檢測報告上寫著"康熙時期制作",而底款卻是"大明成化年制",”陳陽攤開雙手,做出一個無奈的手勢,“第一反應肯定是這是假貨!”
“他們會認為這是現代仿品,故意做舊來欺騙買家的。”
“甚至可能會懷疑是不法商販用康熙瓷片重新燒制,後加成化款來抬高身價。”
“更有甚者,會認為這是用現代技術完全仿制的康熙風格瓷器,然後打上成化款來混淆視听。”
“但實際上,”陳陽的語氣變得堅定起來,“這種做法在康熙時期是完全合法且受到皇室認可的工藝傳統。”
“康熙皇帝本人就很欣賞這種向前朝致敬的做法,認為這體現了工匠的謙遜和對傳統的尊重。”
“所以說,僅僅依靠現代科技檢測,沒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作支撐,”陳陽拍了一下大腿,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你們一定會認為這是一件贗品,但它確實康熙年間的精品!”
“這就是為什麼古董鑒定既需要科學,更需要人文素養的原因。”
“真正的專家,必須要懂歷史、懂文化、懂工藝,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否則,再先進的儀器也可能讓你錯失真正的珍寶。”
第三件藏品被取出時,整個房間為之一亮。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