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

第2112章 宋代雙龍銅鏡和宋三彩銀錠枕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金生水起 本章︰第2112章 宋代雙龍銅鏡和宋三彩銀錠枕

    第二件,宋代雙龍銅鏡,直徑約二十多厘米,散發著歲月沉澱的古樸氣息。此面雙龍鏡整體呈現出完美的圓形,邊緣處精心雕刻著細膩有致的雲紋裝飾,如同縹緲的仙境般環繞四周。

    宋 雙龍銅鏡

    鏡面中央,一對神俊威武的雙龍栩栩如生地舞動在鈕的兩側,逼真到隨時要破鏡而出。大圓鈕設計簡練,不做多余裝飾,反而凸顯出整體的和諧與莊重。鏡面自然分區界畫,于兩側各有一條動態神完的舞動雙龍相對而立,氣勢磅礡。

    左側一龍形象呈 s 型盤繞升騰,宛如一股旋轉的龍卷風般立起,張牙舞爪,鱗片閃爍著金屬的光澤,眼神中透露出既威嚴又謙卑的神情,似乎正盡力逢迎對面的同伴。

    右側一龍則呈 c 型俯沖之勢,如同從九天之上飛臨凡塵,昂首挺胸,龍須飄逸,張牙奮爪的姿態充滿了侵略性,眼中閃爍著傲然的光芒。

    這兩條龍相對峙的瞬間被工匠以超凡的技藝刻畫得極其生動真實,仿佛能听到它們此起彼伏的龍吟聲。

    在這樣的一動一靜,若動若靜的雙龍對峙中,藝術表現可以說是達到了極其高超的寫實畫面。每一片龍鱗、每一根龍須、每一道龍爪都被精雕細琢,栩栩如生。

    龍的眼楮仿佛有神,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龍的身體線條流暢有力,肌肉的起伏清晰可見;就連龍口中吐出的氣息,似乎都能感受到其灼熱。

    這種細微入微的刻畫,不僅展現了工匠超凡的技藝,更賦予了這面銅鏡無與倫比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每條龍的細微刻畫一覽無余的真實感,更增加了雙龍對峙局面的生動形象,讓觀者仿佛置身于一場千年前的神龍之戰中,感受著那磅礡的氣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宋代雙龍鏡,”陳陽的聲音有些發顫,他的手指輕輕撫過鏡面,“這種形制在北宋晚期很流行,甚至在宋遼金時期得到進一步深化,題材的極妙運用而超前者,單龍銅鏡。”

    陳陽的眼神中閃爍著專業鑒賞家才有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銅鏡,“你看,”他對老許說,“這銅鏡的造型多麼精妙啊!圓潤飽滿,線條流暢,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銅鏡入手沉甸甸的,那份分量仿佛承載著千年的歷史。陳陽輕輕翻轉鏡身,背面泛著黑漆古的光澤,那是千年氧化形成的自然包漿。

    “看看,這層包漿,”老許在旁邊低聲說道,“就像是時光的印記,見證了這面鏡子的悠久歲月。”

    他的目光落在鏡鈕上,“陳陽,你看這里,”老許指著鏡鈕周圍的紋飾,聲音中充滿了驚嘆,“這紋飾精細入微,簡直是鬼斧神工啊!”

    兩條游龍栩栩如生,在銅鏡表面舞動。陳陽的手指輕輕描繪著龍的輪廓,“嗯,這兩條龍,工藝是真不錯!仿佛下一秒就要破鏡而出。”

    隨後老許湊近指著銅鏡,眼中閃爍著驚喜的光芒,“陳陽,你好好看看,龍鱗的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這種精細程度,絕非一般工匠所能達到。”

    說著,老許深吸一口氣,語氣中充滿了羨慕,“我可以肯定,這絕對是宋代官造銅鏡中的精品。能有幸親眼見到如此珍品,真是三生有幸啊!”

    老許在旁邊嘖嘖嘴巴,眼中閃爍著贊嘆的光芒,“看看,多好看呀!這銅鏡簡直就是一件藝術瑰寶,每一處細節都令人嘆為觀止。”

    陳陽點頭贊同,繼續深入講解︰“你知道嗎,老許?這種雙龍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他的聲音中帶著濃濃的學者氣息,“哎喲,龍紋鏡始鑄于盛唐開元年間,成為唐代最具我國文化象征的裝飾紋樣之一。”

    老許在旁邊認真看著,不時點頭。陳陽接著說道︰“有趣的是,古代雙龍鏡存世極少,多流行單龍鏡。這讓我們眼前這面雙龍鏡更顯珍貴。”

    老許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鏡,鏡片後的眼神里透著幾分專注,他湊近了些,手指輕輕摩挲著銅鏡冰涼的鏡面,稱贊道︰“這我知道!”

    “想當年唐玄宗開元盛世,龍紋鏡便開始盛行,成了唐代最富盛名的裝飾紋樣,象征著祥瑞與權力,如今存世的雙龍鏡鳳毛麟角,反倒是以單龍紋鏡居多。”

    老許說著頓了頓,目光在銅鏡背面來回掃視,語氣中滿是驚嘆︰“看看這雙龍,龍鱗層層疊疊,清晰可辨;龍身蜿蜒曲折,活靈活現,簡直像要騰空而起一般!”

    “再看這鑄造工藝,嘖嘖,紋飾之細密,鑄造之精良,質量之高,都堪稱一絕啊!放到古代,這水平絕對能進宮里當貢品!”

    陳陽安靜地听著老許的贊嘆,目光卻始終停留在手中的銅鏡上,眉頭不自覺地微微蹙起。

    他反復端詳著那兩條姿態各異的游龍,手指在龍鱗和鏡面之間來回切換,似乎在尋找著什麼蛛絲馬跡。片刻之後,他輕輕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猶豫︰“可惜呀,老許,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陳陽些微頓了頓,咬了咬牙,最終還是決定將心中的疑慮說出來,“這玩意兒,怕是個贗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仿到這種地步,背後必定是高手中的高手。”說這話時,陳陽的聲音有些發緊,心里清楚這面銅鏡雖算不得極品,但也稱得上是精品了,若是贗品,實在令人惋惜。

    “贗品?!”老許猛地轉過頭,瞪大了眼楮,臉上的驚訝之色怎麼也掩飾不住。

    他下意識地伸手想要接過銅鏡仔細查看,卻又停在了半空中,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你確定?這玩意兒我瞧著挺開門的啊!品相完美,包漿自然,不像假的呀!”

    陳陽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銅鏡舉到眼前,眯起眼楮,手指沿著一條龍的輪廓慢慢移動,最後停在了它的眼楮部位。

    他輕輕點了點那位置,緩緩說道︰“問題就出在這紋飾上,尤其是龍的眼楮。宋代官造的銅鏡,對細節的要求極高,真品的龍眼應該是微微凸起的,有著明顯的立體感,這樣才能在光線下呈現出層次分明的質感。”

    “你再看看這面鏡子上的龍眼,幾乎快和平面融為一體了,模具的精度顯然不夠。”

    老許順著陳陽手指的方向看去,仔細端詳了一會兒,臉上依舊帶著疑惑︰“這…這也不能說明什麼吧?興許是年代久遠,磨損嚴重導致的呢?”

    “上儀器了麼?”陳陽沒有直接回應老許的質疑,而是側頭問道,“查過銅鏡成分麼?”

    老許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這雙龍銅鏡,品相如此開門,還需要上儀器?憑肉眼就能看出是真品!”

    陳陽抿了抿嘴,將銅鏡輕輕放在桌面上,發出輕微的踫撞聲。他雙手交疊放在桌面上,語氣變得更為謹慎︰“老許,我知道你經驗豐富,看東西準,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查查吧。”

    他頓了頓,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清脆的聲響,“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東西的鉛含量,恐怕超標了。”

    “啊?”老許一臉難以置信地看著陳陽,嘴巴微張,半晌才擠出一句話,“這…這都能看出來?你小子,不會是在逗我吧?”

    陳陽微微一笑,笑著表示,這是自己的秘密,等結果出來了,自己在向老許解釋他的推理過程。在古董鑒定這個領域,每一次判斷都需要扎實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

    最後一件宋三彩銀錠枕,映入眼簾,這件珍品長約二十五厘米,通體施以三彩釉,宛如天工巧奪,將大自然的絢麗色彩凝結于一方小小枕上。

    兩端翹起如元寶,似乎在訴說著古人對財富與安康的美好祈願。中間凹陷處有精美的印花紋飾,細膩入微,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聞到淡淡的花香。

    作銀錠式的造型,既實用又寓意吉祥,古人睡夢中或許還能夢到金山銀山。三彩色澤斑斕,如映日之霞,在光線的折射下變幻萬千,美不勝收。

    釉面上青、黃、白三色交織,時而如春日里的新芽,時而似秋日里的落葉,時而又像冬日里的皚皚白雪,四季輪回盡在其中。

    每一次轉動角度,都能發現新的美感,如同在欣賞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這件藝術品不僅是工匠們技藝的結晶,更是宋代審美的集中體現。它的存在,無聲地訴說著那個時代的繁華與精致。

    枕面上,刻有乾隆五十三年御題詩一首,筆力遒勁。

    御題詩曰︰何年窯冶器,似趙卻非柴。火氣銷全盡,宵眠靜與皆。神安忘枕藉,手舉稱摩揩。欲笑王武子,惟知宜石佳。乾隆戊申夏御題。

    這首詩文字優美,意境深遠,既贊美了這件銀錠枕的精美,又表達了帝王對美好事物的珍視之情。每一個字都像是被時光打磨過的珍珠,閃爍著永恆的光芒。

    詩的末尾,落款“乾隆御賞”、“幾暇怡情”朱白文印,更是為這件藝術品增添了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

    這兩方印章,一個彰顯皇權,一個道出閑情,將乾隆帝的喜好與性情都濃縮其中。它們不僅是鑒定真偽的重要依據,更是了解那個時代、那位帝王的窗口。

    這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個時代的見證者。它曾是乾隆皇帝珍藏御玩之物,想象著它曾在紫禁城中陪伴帝王入眠,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這件銀錠枕,不僅精美絕倫,更所承載的歷史價值。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方便以後閱讀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第2112章 宋代雙龍銅鏡和宋三彩銀錠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第2112章 宋代雙龍銅鏡和宋三彩銀錠枕並對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