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

第1925章 不單惦記你的東西,還惦記你的錢!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金生水起 本章︰第1925章 不單惦記你的東西,還惦記你的錢!

    第1925章 不單惦記你的東西,還惦記你的錢!

    陳陽暗自盤算著,一件雙耳活環大瓶,再加上這件明宣德青花松竹梅紋碗,光是這兩件瓷器就已經讓他賺得盆滿缽滿了。他的目光掃過其他的瓷器,心中輕輕搖頭,雖然這些器物也都不錯,但大多都要等到 15 年後才會在拍賣市場上顯現出價值,這對于他來說實在太過遙遠,沒什麼吸引力。

    轉眼間,瓷器已經看完,接下來自然是要鑒賞字畫了。高唯中的收藏中有七八幅字畫,陳陽心不在焉地看了幾幅,除了之前那幅《孤峰晴翠圖》稍微有些意思外,其他的都平平無奇,提不起他的興致。就在他準備草草結束時,只見高唯中神秘兮兮地從一個古舊的紅木櫃子深處取出一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卷軸。

    高唯中的動作異常小心,仿佛在對待什麼稀世珍寶一般,他用那雙略顯粗糙的手指,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緩緩展開卷軸。陳陽注意到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期待,似乎很想知道自己對這幅畫的評價。

    就在卷軸完全展開的瞬間,陳陽的瞳孔猛地一縮,心跳驟然加快。他努力壓制住內心的激動,但那股興奮的情緒卻如同決堤的洪水般噴涌而出。

    這幅立軸水墨畫卷在陳陽手中徐徐展開,古樸典雅的紙本質地透著歲月滄桑,尺幅恰好達到180x80厘米,氣勢恢宏。畫面右上方的題跋如行雲流水般流淌︰&34;古木萬余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江口,豁連?)來長風。戊辰秋日玄宰。&34;蒼勁有力的筆觸令人不禁為之驚嘆。<age" source="user"><g src="" igidtt=>

    董其昌 1628年作 古木清流圖 立軸 上半部

    畫作底部鄭重其事地鈐蓋著兩方印章,一方是白文“玄宰”印,另一方是白文“董其昌”印,兩印相得益彰。更為珍貴的是,這幅畫上還密密麻麻地鈐蓋著眾多收藏印記︰雪白如玉的“許慎言印”、朱砂似火的“默庵”印章;古樸典雅的白文“川東草堂”印、沉穩大氣的“周氏避塵廬藏”印、燦若朝霞的“肇年心賞”朱文印;還有清雅脫俗的“簾花景口藏書”白文印、以及風骨超然的“子滌居士珍賞”印,每一方印章都訴說著它曾被許慎言、周肇年等飽學之士珍藏的榮耀歷史。<age" source="user"><g src="" igidtt=>

    畫面構圖精妙絕倫,近景處勾勒出起伏跌宕的水邊坡地,其上古木蔥郁,枝葉繁茂。左側幾株小樹枝干舒展,姿態各異;正中央一棵參天大樹尤為醒目,畫師運用巧妙的點葉法,將樹冠描繪得濃淡相宜,疏密有致。中景處以“留白法”勾勒出一片煙波浩渺的河水,被近處的樹木婀娜多姿地遮掩著,雖然面積不大,卻恰到好處地烘托出遠景意境,打破了元代畫家常用的呆板“三段式”構圖,獨具匠心。

    遠景如一幅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成為畫面的主體。層疊的山巒如巨龍般蜿蜒而上,每一層都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滄桑。景物布置雖簡單,卻暗藏玄機。山體稠密疊加,宛如疊壘的青翠雲朵,讓人不禁想象其中可能隱藏的秘境。畫家巧妙地在這磅礡的山勢間點綴了細致景物,飛瀑如銀練垂掛,溪橋橫跨山澗,林屋掩映其中,仿佛隱士的棲居之所。山頂雲霧繚繞,如夢似幻,更添幾分空靈幽遠之意,讓觀者不由得生出飄然欲仙之感。

    近處的樹石筆墨簡練含蓄,一派清雅脫俗之態,頗有倪瓚“秀骨清相”的韻味。遠處層疊的山巒則展現出不同的風貌,結構繁密扭曲,猶如王蒙筆下的“雲峰突兀”,氣勢磅礡。而溫潤的披麻皴法則近似黃公望的“平淡天真”,給人以溫和寧靜之感。山頂雲峰的表現更是玄妙,明顯帶有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雲山”風格,以及元代高克恭的“雲氣氤氳”特征,雲霧縹緲,若隱若現,仿佛仙境般不可捉摸。

    整幅畫的結構巧妙地融合了宋、元兩代繪畫的精髓。近、中景呈現出平遠之景,仿佛一幅靜謐的江南水鄉圖,這種表現手法源自元代畫家對江南平緩丘陵地帶的獨特詮釋。遠景則一改平和,呈現出雄奇壯麗的景象,帶有仰視的北宋“堂堂大山”的深遠特征,讓人不由得仰首凝望,心生敬畏。這種巧妙的融合,既展現了畫家對傳統的繼承,又體現了其獨特的藝術創新。

    最令人嘆服的是,畫家將這些不同的繪畫淵源,都巧妙地融合在他那標識性的生秀濕潤的筆墨中。每一筆每一劃都充滿生機,仿佛能感受到山間的清風和溪水的潺潺。更難得的是,畫家通過獨特的樹石形態,創造出了鮮明的個人符號。那些樹木不再是簡單的景物,而是畫家內心世界的投射;那些山石不再是冷冰冰的存在,而是蘊含著畫家獨特美學觀念的載體。這種個人化的符號,使得整幅畫不僅是對自然的描繪,更是畫家內心世界的映射,讓觀者在欣賞山水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畫家的精神世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幅融合宋、元的巨幅畫作中,畫家那種駕馭筆墨的從容與自信躍然紙上,仿佛看到他在作畫時的神采飛揚。

    陳陽的目光在畫作上細細流連,心中不由暗嘆,能將各家之長信手拈來,又能將其融會貫通形成獨特風格的,放眼整個明代,也只有董其昌一人了。這幅畫中的一筆一墨都在訴說著大師的功力,那股渾然天成的氣韻,絕非尋常畫家所能企及。

    陳陽的心跳不由加快了幾分,他一邊仔細查看畫作的細節,一邊在腦海中快速對照著記憶中的資料。那獨特的構圖布局,精妙的用筆技法,再加上畫面右上角的題跋內容,無一不與他所知的信息完美吻合。直到目光掠過最後一處印章,他終于確信無疑,這就是董其昌在 1628 年所作的《古木清流圖》,一件足以讓收藏界為之瘋狂的稀世珍品!

    看到這幅畫,陳陽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揚。他的目光在畫作上快速掃過,將每一處細節都收入眼底。片刻之後,他若有所思地抬起頭,看向一旁神情期待的高唯中,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可以將畫作收起來了。

    高唯中的眉頭微微一皺,臉上寫滿了不解。他目不轉楮地盯著陳陽,右手微微顫抖著指向那幅畫卷,聲音中帶著一絲激動︰“陳老板,您這是什麼意思?這可是董其昌的真跡啊!您再仔細看看?”

    陳陽輕輕側過頭,眼神中閃過一絲玩味,看著高唯中那急切的樣子,不禁莞爾。“董其昌?”

    他輕聲念叨著這個名字,語氣中帶著幾分調侃。隨後又緩緩點了點頭,眼中流露出贊賞之色,“不得不說,這幅畫確實模仿得很像董其昌的風格,無論是筆法還是構圖,都頗得其神韻。可惜啊…”

    陳陽的聲音突然低沉下來,“再好的贗品也終究是贗品,在行家眼里,這些細微的破綻根本藏不住。”

    陳陽優雅地轉過身,一只手隨意地背在身後,另一只手輕輕撫過畫卷表面,仿佛在撫摸一件珍貴的藝術品。他的聲音沉穩而專業︰“高廳長,我仔細觀察過了,這應該是一幅清朝末年臨摹董其昌的作品。雖說也是件不錯的老物件,但要說它是董其昌的真跡,恐怕還差得遠呢。”

    “不,不對吧!”高唯中連連搖頭,臉上寫滿了震驚和不信。他直視著陳陽的眼楮,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陳老板,您的眼力我是信服的,可是…您只看了這麼一會兒,就能斷定這是贗品?甚至還能說出具體是清末時期的作品?這也太神了吧?”

    陳陽聞言,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有什麼難的?”

    他輕松地笑了笑,目光變得深邃起來,“其實在故宮博物院里,就收藏著一幅董其昌的《嵐容川色圖》,同樣是紙本立軸的水墨畫。不過呢,那幅真跡的尺寸要比這幅小得多。”

    “那幅《嵐容川色》圖,是董其昌 74 歲時所作,”陳陽眼中閃過一絲精芒,自己可沒瞎說,因為故宮真有一幅董其昌的《嵐容川色圖》,眼前這幅叫做《古木清流圖》,這幅畫的認定,就是通過故宮那幅《嵐容川色圖》才斷定是董其昌的,只不過這不是現在的事,而是幾年之後的事情了。

    “那時的董其昌已是垂垂老矣,卻筆力不減當年。那年冬天,他在甦州城外的一處山莊中,看著庭前老樹,忽有所感,一氣呵成此作。”陳陽一邊跟高唯中說著,一邊低頭看著畫。

    “那幅畫的布局與我們眼前這幅確實頗為相似,但細節處卻大有不同。你看這樹干的處理,董其昌用的是短線條雙勾法,每一筆都像是經過千錘百煉,高低錯落間自有一番韻味。最妙的是這干體的處理,用淡墨勾勒出或皺或暈的效果,讓整個樹干顯得蒼勁有力,富有立體感。至于這樹葉的表現,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陳陽說著,手指輕輕劃過畫面,“董其昌在這里用了四種不同的手法︰有的地方用側鋒臥筆點染,筆鋒橫貫而過,一氣呵成;有的地方則是濃淡墨色交織,層次分明;還有些地方直接以線條勾勒成葉,看似隨意卻自有章法;最絕的是這些夾葉,以線條勾勒雙邊,一葉一世界,無不顯示出大師的功力。每一片葉子都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微風拂過時的搖曳。”

    陳陽看向高唯中,眼中帶著幾分揶揄,“說起來,董其昌年輕時曾在甦州城外的一座寺廟中修行書畫,就是在那里,他創造了這獨特的夾葉法。據說當時有個老和尚教他觀察樹葉,告訴他樹葉有靈,要用心去感受。這一悟,就是大半年。後來這夾葉法成了他的獨門絕技,別人想學都學不來。”

    他頓了頓,繼續道︰“董其昌晚年最得意的就是這《嵐容川色》圖,據說他曾對弟子說過,這幅畫里藏著他一生的功力。你看這些樹葉,每一片都像是經過千百次推敲,既有形態之美,又蘊含著無窮的生機。這就是大師的境界,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模仿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高唯中听得入神,不禁點頭稱是。陳陽見狀,嘴角微微上揚,心想這家伙果然上鉤了。他裝作繼續研究畫作的樣子,實則暗自盤算著如何讓高唯中上當。

    “你再看這畫中的層次變化,”陳陽繼續說道,“董其昌用墨的功力可謂爐火純青。濃處如漆,淡處如煙,一片葉子上就能看出三四種不同的墨色。這種技法,在當時可以說是獨步畫壇。後人想要模仿,往往只能學到形似,卻難得其神韻。”

    “高廳,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眼能看出真偽的原因,”陳陽最後做著總結,眼神中流露出幾分高深莫測的神色。

    “這件仿品的作者,用的畫法太多了。他就像一個貪心的孩子,想把所有好東西都揉在一起。倪瓚的秀逸飄逸,黃公望的山水皴法,米芾的狂放不羈,王蒙的層次布局,甚至還有一絲董其昌的影子,但這些名家的畫法雜糅在一起,反而失去了靈魂。”

    陳陽站起身來,踱步到窗邊,陽光透過窗欞灑在畫作上,“就像是一個廚子,把山珍海味都放進一個鍋里,反而煮出了一鍋糟糕的雜燴。”

    “董其昌是何等人物?他的畫作講究的是一氣呵成,筆墨之間自有章法。這幅畫雖然技法嫻熟,但過于刻意,就像穿著華服的鄉下人,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高唯中听完陳陽的侃侃而談,眼中閃爍著驚嘆的光芒,一臉羨慕地看著陳陽,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陳老板,我算是開了眼界了。人人都說你年輕有為,起初我真覺得他們有些夸大其詞。”

    “可今天听你這麼一講,字字珠璣,句句精闢。從瓷器釉料調配,到字畫各位名家畫法,這些您都了如指掌,真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古玩行當里,能有您這樣的年輕人,真是幸事!”

    陳陽笑著擺擺手,謙遜地表示這沒什麼,隨後伸手將畫輕輕卷起。他的動作輕柔而熟練,“高廳,這幅畫到時候您一起給我師叔送去。”

    說著,他突然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湊近高唯中,“說實話,這畫雖說是仿品,但仿得相當不錯。您放心,我認識幾個專門收藏仿品的大買家。到時候我幫您牽線搭橋,保準能賣個好價錢。”

    “好好好!”高唯中連說三個好字,臉上笑開了花,親自起身將畫卷接過,小心翼翼地放入紅木畫盒,又將盒子輕輕放回櫃中。兩人重新回到座位上,他的心情顯然十分愉悅,畢竟所有的古董都經過了陳陽的鑒定,若能順利出手,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茶香裊裊中,陳陽看著高唯中那藏不住的笑意,輕輕抿了一口茶,試探著開口道︰“高廳,有個問題,我不知當問不當問。”

    高唯中此時正沉浸在即將發財的美夢中,翹著二郎腿,笑眯眯地看著陳陽說︰“陳老板,您但說無妨。”

    陳陽略顯遲疑,眉頭微皺,似乎在斟酌著用詞。最後他像是下定了決心,輕聲說道︰“高廳,這話可能不該我問,但我也是為您考慮。就是,這批物件出手之後,這錢……”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方便以後閱讀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第1925章 不單惦記你的東西,還惦記你的錢!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第1925章 不單惦記你的東西,還惦記你的錢!並對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